第169章 長恨歌,羞花楊玉環

字數:4999   加入書籤

A+A-


    緊接著,一連串急促而華麗的音符傾瀉而出。
    是壓抑了太久的火山,在一瞬間找到了爆發的出口。
    那曲調初聽時,是說不盡的繁華與綺麗,是霓裳羽衣的盛大,是長生殿裏的盟誓。
    玉真公主的臉上露出了驚豔之色。她雖不喜楊玉環,卻也不得不承認,單論音律,此人的確有冠絕天下的資本。
    然而,曲調一轉,那繁華盛景如鏡花水月般破碎。
    悲涼與哀怨,如同深秋的寒霧,彌漫開來。
    她隻是弱女子,如浮萍。
    她能如何?
    江山亂,是一個女子能左右的嗎?
    何來紅顏禍水?
    不過隻是帝王昏庸,卻不敢直言。
    琴聲嗚咽,如泣如訴。
    楊玉環抬起了頭。
    她的目光穿過庭院,穿過兩位公主,死死地鎖定了那個背對著她的身影。
    李璘。
    她所有的情,所有的怨,所有的不甘與希冀,全都化作了指下的弦音,變成一張無形的網,朝著那個年輕的帝王籠罩而去。她在用音樂告訴他,她不僅僅是一個前朝的符號,她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一個能讓他體驗到極致歡樂與沉醉的女人。她在引誘他,挑戰他。
    她不信,他不回頭。
    她不信,他能抵擋。
    曲子進入了最高潮,琴聲激烈,仿佛杜鵑啼血,字字泣淚。楊玉環的眼中已經蓄滿了淚水,順著她蒼白的臉頰滑落,滴落在紫檀木的琵琶上,洇開一小片深色的水漬。
    她美得驚心動魄。
    一種破碎的,淒婉的,足以激起任何男人征服欲和保護欲的美。
    金仙公主冷漠地看著。
    她看到玉真的手已經緊緊攥住了自己的衣角,顯然是被這音樂裏的情緒感染了。
    可金仙公主的心,卻越來越冷。
    好一曲《長恨歌》。
    好一個不知悔改的妖物。
    她還活在過去,還妄圖用迷惑李隆基的那一套,來迷惑新的君王。
    她不死,終究是李璘身邊的一個隱患。哪怕李璘現在不在意,誰能保證日後呢?帝王之心,最是難測。斬草,就要除根。
    終於,最後一個音符在空氣中顫抖著,消散。
    萬籟俱寂。
    楊玉環抱著琵琶,淚眼婆娑地望著李璘的背影,胸口劇烈地起伏。她已經傾盡了所有。
    她等待著。
    等待著那個背影的回眸。
    然而,李璘隻是緩緩地,抬起手,拂去了肩上落下的一片枯葉。
    然後,他終於轉過身。
    他的目光沒有在楊玉玉環那張梨花帶雨的臉上停留,而是越過她,看向金仙公主,語氣平淡。
    “姑姑,聽完了?”
    金仙公主點了點頭,臉上的表情無悲無喜:“聽完了。”
    “嗯。”李璘應了一聲,再不多言,抬步便向外走去,“時辰不早,回宮吧。”
    從始至終,他沒有給楊玉環一個字,一個眼神。
    仿佛她和她的音樂,都隻是一陣穿堂而過的風,不配在他心上留下痕跡。
    楊玉環臉上的血色,“唰”地一下褪得幹幹淨淨。
    她手中的琵琶,“哐當”一聲掉在地上,磕壞了一角。
    她懂了。
    徹底懂了。
    這不是不動心,這是……徹徹底底的無視。
    在她引以為傲的魅力麵前,這個男人,心如鐵石,不,他根本就是一塊沒有心的頑石。
    金仙公主站起身,走到楊玉環的麵前,居高臨下地看著她。
    “曲子是好曲子。”金仙公主的聲音很輕,卻帶著一種冰冷的,不容置喙的威嚴,“隻可惜,奏錯了地方,也……奏錯了人。”
    她頓了頓,目光掃過楊玉環失魂落魄的臉。
    “我這侄兒,不喜歡聽這些靡靡之音。他肩上扛著的是李唐的江山社稷,不是某個女人的愛恨情仇。”
    “你這樣的女人,留在世上,隻會是禍害。”
    金仙公主的聲音壓得更低,隻有她們兩人能聽見。
    “安心去吧。。”
    說完,她不再看楊玉環一眼,轉身,對著旁邊的老宦官淡淡吩咐道:“賜白綾,好生安葬。”
    老宦官渾身一抖,噗通一聲跪倒在地,頭磕得邦邦響:“奴婢……奴婢遵命!”
    玉真公主臉色煞白地跟在姐姐身後,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她看著楊玉環那張瞬間被極致恐懼和絕望所吞噬的臉,心頭泛起一陣惡心。
    可她沒有求情。
    因為她知道,姐姐做得對。為了李璘,為了她們好不容易才盼來的中興之主,任何一點潛在的威脅,都必須被無情地碾碎。
    這個女人,不死不行。
    那條象征著死亡的白綾仿佛已經勒緊了她的脖頸,冰冷,窒息。楊玉環的身體軟了下去,不是因為恐懼,而是因為一種被徹底抽空了所有力氣的虛無。她跪坐在冰冷的地麵上,失神地看著那把磕壞了的琵琶,就如同看著自己支離破碎的一生。
    原來,傾國傾城,隻是一個笑話。
    在真正的權力麵前,美貌與才情,不過是風中的塵埃,不值一提。
    老宦官顫巍巍地爬起來,就要去取那條要命的白綾。死亡的腳步聲,在空曠的冷宮裏,清晰得可怕。
    就在這時,楊玉環動了。
    她沒有哭喊,沒有求饒。她用盡最後力氣,撐著地麵,緩緩直起了身子。她整理了一下散亂的雲鬢和衣衫,然後,朝著金仙公主和玉真公主的方向,端端正正地,行了一個無可挑剔的大禮。
    額頭觸及冰冷粗糙的地麵,那股寒意刺入骨髓。
    “殿下。”
    她的聲音沙啞,破碎,再沒有了方才的婉轉嬌媚,隻剩下一種洗盡鉛華的平靜,一種坦然赴死的決絕。
    “玉環……罪該萬死。”
    金仙公主冷眼看著她,不為所動。垂死的表演,她見得多了。
    “隻是……”楊玉環抬起頭,那張絕美的臉上已經沒有了淚痕,隻有一片死灰平靜,但那雙曾經勾魂奪魄的眸子裏,卻翻湧著一種近乎絕望的痛苦。
    這種痛苦,不是為自己,而是為了另一個人。
    “我這一生,對不起一個人。罪孽深重,百死莫贖。”她柔弱的目光,再一次,也是最後一次,投向了那個已經走到門口,即將踏出這片死地的身影。
    “懇請兩位姑姑,陛下……開恩。”她的聲音帶著微弱的顫抖,“能不能,讓我在赴死之前,再見他一麵?”
    金仙公主眉頭一蹙,語氣裏滿是不耐與譏諷:“怎麽,還惦記著太上皇?他如今自身難保,在太極殿裏閉門不出,你見不到了!”
    她以為楊玉環還想見李隆基,做著最後不切實際的夢。
    “不!”楊玉環猛地搖頭,發絲淩亂地貼在蒼白的臉頰上,她淒然一笑,那笑容比哭還要難看,“不是他……我死不足惜,可我欠下的債,不能不還。”
    她的目光穿過兩位公主,固執地、卑微地凝視著李璘的背影。
    “我想見見……我的丈夫。”
    “丈夫”兩個字,如同驚雷,在死寂的冷宮中炸響。
    玉真公主都愣住了,下意識地抓緊了姐姐的衣袖。
    金仙公主的眼神也倏然一變。
    丈夫?她的丈夫,不是太上皇李隆基嗎?
    不,不對。
    在成為貴妃之前,她是壽王李瑁的妃。
    “我想見壽王,見李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