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大喜!我大唐使者立功,又被殺了
字數:7600 加入書籤
契丹,可不是什麽西域小國。
那是在北方草原上,足以與突厥分庭抗禮的強大部落聯盟,控弦之士,號稱三十萬!
要想滅掉這樣一個龐然大物,需要動用多少兵力?
耗費多少錢糧?
這簡直是一場豪賭!
“陛下!三思啊!”
宰相李林甫第一個反應過來,他再次跪倒在地,苦苦勸諫。
“陛下,契丹雖然可惡,但其勢已成,非一朝一夕可以剿滅。我大軍剛剛平定晉陽,將士疲敝,國庫空虛,實在不宜,再起如此大規模的戰事啊!”
“是啊,陛下!”
戶部尚書也跟著哭喪著臉,“國庫裏,真的沒錢了啊!平定晉陽,已經把家底都快掏空了。這要是再打契丹,那我們……那我們隻能砸鍋賣鐵了!”
“臣以為,此事,可從長計議。不如先派使者,前去斥責,令其交出凶手,賠禮道歉。若其執迷不悟,我等再做打算,也不遲。”
一名老臣,提出了一個看似穩妥的建議。
然而,他的話音剛落。
李璘那冰冷的目光,便落在了他的身上。
“派使者?再派一個,去讓他殺了,把頭送回來嗎?”
那老臣被噎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臉色漲成了豬肝色,跪在地上,瑟瑟發抖。
李璘冷哼一聲,不再理會他。
他看向李林甫和戶部尚書,聲音緩和了一些。
“朕知道,眾卿是為國分憂,為朕著想。”
“但,有些事,可以忍。有些事,絕不能忍!”
“今日,朕若是忍了。那明日,是不是高句麗也可以殺朕的使者?後日,是不是南詔也可以辱朕的君威?”
“長此以往,我大唐天威何在?我中原正朔何在?!”
“到那時,四夷蜂起,群狼環伺,才是真正的,國將不國!”
他這番話,說得擲地有聲,大義凜然。
將在場所有主和派的言論,都堵死了。
是啊,皇帝說得對。
這件事,關乎的,是國體,是尊嚴。
退一步,不是海闊天空,而是萬丈深淵。
李璘看著下方那些漸漸被自己說服的臣子,心中冷笑。
跟朕玩政治?
你們還嫩了點。
他緩緩坐回龍椅,裝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樣。
“朕知道,國庫空虛,將士勞頓。所以,朕,本不欲親征。”
他這話一出,李林甫等人,都鬆了口氣。
不親征就好,不親征就好。
隻要陛下不親自去冒險,一切都好商量。
“但是!”
李璘話鋒一轉,“此戰,必須打!而且,要快!要狠!”
他的目光,掃向了武將的隊列。
“薛仁貴,冉閔!”
“末將在!”
兩尊殺神,從隊列中走出,單膝跪地。
薛仁貴,白袍銀甲,手持方天畫戟,英武不凡。
冉閔,雙刃矛,身披重甲,渾身散發著“殺胡”的滔天煞氣。
“朕命你二人,為主副將,統兵十萬!即刻北上,征討契丹!”
“此戰,朕隻有一個要求。”
李璘的聲音,變得陰冷無比。
“朕,不要俘虜,不要降兵。朕隻要契丹的土地,和契丹人的人頭!”
“朕要你二人,將契丹王庭,夷為平地!將契丹的男人,盡數屠戮!將他們的女人和牛羊,都給朕,帶回來!”
“朕要讓‘契丹’這兩個字,從這片土地上,徹底消失!”
這番充滿血腥和殘暴的命令,讓在場的所有文官,都聽得是心驚肉跳。
這已經不是戰爭了。
這是……
種族滅絕!
而薛仁貴和冉閔,聽到這番命令,眼中,卻同時燃起了興奮的火焰。
尤其是冉閔。
他等這一天,已經等了太久了。
“陛下放心!”
他聲如洪鍾地保證道,“末將,定讓那契丹草原,血流成河,屍骨如山!”
“末將領命!”
薛仁貴也朗聲應道。
李璘滿意地點了點頭。
他知道,把這件事,交給這兩個人,他完全可以放心。……
就在長安城,因為皇帝的這道滅國之令,而再次陷入震動之時。
沒有人知道。
在遙遠的契丹草原,一座金碧輝煌的王帳之內。
契丹的可汗,耶律阿保機,正暴跳如雷。
“混賬!誰讓你們殺那個唐國使者的!”
他一腳踹翻了麵前的酒桌,對著下方跪著的一眾部落首領,瘋狂地咆哮。
“你們知不知道,你們闖了多大的禍!”
“那個李璘,是個瘋子!他連晉王李克用,都說滅就滅了!你們現在去招惹他,是想讓我們整個契丹,都給他陪葬嗎?!”
下方跪著的一名部落首領,不服氣地抬起頭。
“大汗!那個唐國使者,實在是太囂張了!他竟然敢當著您的麵,說您隻是唐國皇帝的一條狗!還說……還說要您親自去長安,給他們皇帝舔鞋子!”
“是啊,大汗!此等侮辱,我們如何能忍!”
“殺了他,是為我契丹,保存最後的尊嚴!”
“尊嚴?!”
耶律阿保機氣得發笑,“尊嚴能當飯吃嗎?尊嚴能擋住唐國那幾十萬的鐵騎嗎?”
他不是傻子。
他當然知道,那個唐國使者,是故意在激怒他們。
這是一個陷阱!
一個,用區區一個使者的性命,來換取一個,出兵草原的完美借口的,陽謀!
可是,他知道,又有什麽用?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他已經可以想象,用不了多久,唐國那黑壓壓的大軍,就會出現在地平線的盡頭。
而他,和他的契丹,將要麵對的,是一場,真正的滅頂之災。
“傳我命令!”
耶律阿保機深吸一口氣,眼中閃過瘋狂的決絕,“集結所有部落的勇士!我們,跟唐國人,拚了!”
他知道,自己已經沒有退路了。……
長安。
在薛仁貴和冉閔的大軍,開拔北上之後。
李璘又下了一道旨意。
他要為那位“為國捐軀”的張大人,舉行一場,國葬。
他親自為張大人撰寫祭文,追封其為“忠勇公”,配享太廟。
他下令,在長安城最繁華的朱雀大街上,為張大人,立起一座巨大的功德碑。
碑文,由他親筆題寫。
“壯哉大唐魂,烈烈使臣風。寧為玉碎死,不為瓦全生!”
在國葬那一日,李璘親率文武百官,為其送行。
他當著全城百姓的麵,撫碑痛哭,幾度昏厥。
那悲痛的模樣,那真摯的情感,讓在場的所有人,無不為之動容。
“陛下真乃千古聖君啊!為了一個臣子,竟如此傷心!”
“是啊!能為這樣的陛下效力,死而無憾!”
“張大人,死得其所!他是我輩文臣的楷模!”
長安城的百姓和官員們,看著這一幕,心中的崇敬和忠誠,達到了頂點。
他們都覺得,自己跟對了主子。
隻有站在李璘身後的司馬懿和袁天罡,在看到陛下那“悲痛欲絕”的背影時,隻覺得寒氣,從腳底板,直衝天靈蓋。
他們知道。
這座功德碑,不是為那個姓張的使者立的。
它是為,陛下那即將開啟的,征服天下之路,立下的第一塊,血腥的基石。
時間,一天天地過去。
就在長安城的百姓,還沉浸在對“聖君”的歌功頌德,以及對“忠臣”的緬懷之中時。
來自北方的軍報,如同雪片一般,開始源源不斷地,飛入長安。
“捷報!薛仁貴將軍,於燕山腳下,大破契丹先鋒三萬!斬首兩萬餘,俘虜數千!”
“捷報!冉閔將軍,率領神武軍,長途奔襲,一夜之間,連破契丹七十二座部落!所過之處,雞犬不留!”
“捷!”
“報!”
每一封軍報,都代表著一場輝煌的勝利。
薛仁貴,用他那近乎神跡的用兵之術,將契丹的主力大軍,玩弄於股掌之間。
三箭定天山的故事,在北方的戰場上,再次上演。
無數契丹猛將,在他的方天畫戟之下,飲恨當場。
而冉閔,則更加簡單,更加粗暴。
他就像一頭被放出牢籠的洪荒猛獸,他所到之處,隻做一件事。
殺!
殺光所有敢於抵抗的契丹男人!
他的雙刃矛之下,不知染了多少異族的鮮血。
“殺胡令”的威名,讓整個契丹草原,都為之顫抖。
無數契丹部落,甚至連抵抗的勇氣都沒有,在聽到冉閔的名字時,便舉族奔逃。
十萬唐軍,在兩位絕世猛將的帶領下,如同一柄燒紅的刀子,狠狠地,插進了契丹的心髒。
那些所謂的三十萬控弦之士,在唐軍那武裝到牙齒的精良裝備,和那近乎神魔的將領麵前,顯得是那麽的不堪一擊。
消息傳回長安,整個都城,都沸騰了。
“贏了!又贏了!”
“天哪!薛將軍和冉將軍,簡直就是天神下凡!”
“什麽契丹蠻夷!在我大唐天威麵前,不過是一群土雞瓦狗!”
“陛下聖明!陛下萬歲!”
百姓們歡欣鼓舞,朝堂上的官員們,也都是喜上眉梢。
那些當初反對出兵的大臣,此刻更是羞愧得無地自容,一個個都在歌頌著陛下的英明神武。
李璘坐在龍椅上,聽著下方傳來的,山呼海嘯般的“萬歲”之聲,臉上,卻依舊是那副波瀾不驚的模樣。
這一切,都在他的預料之中。
用薛仁貴和冉閔去打契丹,這不叫戰爭。
這叫……
降維打擊。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以為,大唐將要迎來一場輝煌的勝利,然後刀槍入庫,馬放南山之時。
一個誰也想不到的消息,再次傳來。
“啟稟陛下!南疆八百裏加急軍報!”
一名信使,連滾帶爬地衝進了太極殿,他的臉上,帶著和之前那個信使,如出一轍的驚恐和憤怒。
“我……我大唐派往南詔國的使臣,趙大人……也……也被殺了!”
李璘大喜!
不虧是我大唐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