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川蜀平定,劍指十二峒

字數:8701   加入書籤

A+A-


    女帝,終究還是做出了她的選擇。
    當她用最卑微的姿態,吻上李璘戰靴的那一刻,她便親手斬斷了自己所有的退路。
    從此以後,她不再是那個心懷故國的岐王。
    她隻是,神武皇帝李璘的,一把刀,一個工具,一個,為了向上爬,可以不擇手段的,女人。
    李璘看著她這副徹底臣服的模樣,臉上,終於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他喜歡這種感覺。
    將一個高高在上的,充滿智慧和野心的女人,徹底馴服,讓她,心甘情願地,為自己去做任何事。
    這種征服的快感,遠比單純的殺戮,要讓他感到愉悅。
    “很好。”
    他扶起了女帝,將她,重新擁入懷中。
    “朕,就喜歡,你這副聽話的樣子。”
    他的聲音,恢複了之前的溫柔。
    “朕,會派人,暗中保護你。你隻需要,放手去做。”
    “記住,朕要的,隻是結果。”
    “是,陛下。”
    女帝依偎在他的懷中,聲音,柔順得像一隻貓。
    但她的心中,卻是一片冰冷。
    她知道,自己即將踏上的,是一條,布滿了荊棘和鮮血的,不歸路。……
    第二日。
    女帝,便以“為陛下祈福”為由,帶著幻音坊的九天聖姬,和一隊精銳的侍女,悄然離開了成都府,向著川蜀深處,那片神秘的,十二峒的區域,行進而去。
    而李璘,則繼續,坐鎮成都。
    他開始,對整個川蜀,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
    他廢除了之前,那些江湖門派,各自為政的,混亂的管理模式。
    他將整個川蜀,重新劃分為了,數十個郡縣。
    他從長安,調來了大批,經過他親自培訓的,忠心耿耿的,年輕官員,來接管這些郡縣的政務。
    他下令,丈量土地,清查人口,實行“攤丁入畝”的新稅法。
    極大地,減輕了底層百姓的負擔。
    同時,他又下令,大力興修水利,開墾荒田。
    對於那些,在戰爭中,失去了家園的百姓,他不僅免費,為他們提供住所和土地,甚至,還免除了他們三年的賦稅。
    這一係列的舉措,在短短一個月之內,便讓整個川蜀,煥然一新。
    那些曾經被江湖門派,壓榨得喘不過氣來的百姓,第一次,感受到了,什麽叫做,皇恩浩蕩。
    他們自發地,為李璘,立起了生祠。
    他們將這位,以雷霆手段,掃平了整個川蜀武林的年輕帝王,奉為了,救苦救難的,活菩薩。
    一時間,李璘在川蜀的威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頂峰。
    而那些,被他收編的,投降的江湖門派,也被他,安排得明明白白。
    有能力的,編入軍隊,或是,成立了類似於“六扇門”的,官方江湖組織,負責維持地方的治安,追捕逃犯。
    沒能力的,就去當苦力,修路,開礦,為大唐的建設,添磚加瓦。
    整個川蜀,在他的統治之下,呈現出一種,欣欣向榮,而又,秩序井然的,詭異景象。
    所有人都知道,這片土地,已經,徹底地,姓“李”了。……
    就在李璘,將川蜀,經營得如同鐵桶一般的時候。
    來自北方的軍報,也傳了回來。
    薛仁貴和冉閔,率領的十萬大軍,已經將契丹,徹底踏平。
    契丹可汗耶律阿保機,被冉閔,一矛釘死在了王帳之內。
    整個契丹部落,十室九空。
    剩下的數十萬老弱婦孺,和數不清的牛羊財富,正被唐軍,押送著,向著長安,行進而去。
    而東邊,韓信和李靖,更是用兵如神。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便掃平了整個朝鮮半島。
    高句麗、新羅、百濟,三國之主,盡數被俘。
    南邊,衛青和霍去病,也傳來了捷報。
    他們率領的騎兵,已經深入南詔和吐蕃的腹地,殺得對方,聞風喪膽,潰不成軍。
    捷報,一封接著一封。
    大唐的版圖,在以一種,肉眼可見的速度,瘋狂地,擴張著。
    李璘坐在行宮的龍椅之上,看著這些,從四麵八方,傳來的捷報,臉上,卻依舊是那副,波瀾不驚的模樣。
    這一切,都在他的預料之中。
    用這群,從曆史長河中,召喚出來的,最頂尖的殺神,去對付這個時代的,凡人軍隊。
    這不叫戰爭。
    這叫,降維打擊。
    他的目光,再次,落在了那副,巨大的地圖之上。
    此刻,地圖上,絕大部分的區域,都已經,被塗上了,代表著大唐的,紅色。
    隻剩下,西南方向,那一小片,依舊是,灰色的區域。
    十二峒。
    龍泉寶藏。
    那裏,是他,這場天下棋局的,最後一站。
    也是,最關鍵的一站。
    “陛下。”
    袁天罡和司馬懿的身影,悄然出現在了他的下方。
    “啟稟陛下,川蜀,已定。”
    袁天罡躬身道,“各地的政務,已經步入正軌。百姓歸心,四海升平。”
    “臣,已將所有與玄冥教有關的勢力,連根拔起。凡有牽連者,盡數誅絕。”
    司馬懿的聲音,一如既往的陰冷。
    “很好。”
    李璘點了點頭。
    他站起身,走到了地圖前。
    他的手指,重重地,點在了,“十二峒”那三個字上。
    “既然,家裏已經打掃幹淨了。”
    “那,也是時候,去處理,那些,藏在洞裏的,最後的老鼠了。”
    他的眼中,閃爍著冰冷的,嗜血的光芒。
    “傳朕旨意!”
    “大軍,開拔!”
    “目標,十二峒!”
    “朕要,親眼看看,那所謂的,龍泉寶藏,究竟是個什麽東西。”
    “朕,更要讓那些,還敢窺伺它的,不知死活的家夥,都明白一個道理。”
    “這天下,所有的東西,都隻能是,朕的!”
    “誰敢跟朕搶,誰,就得死!”
    隨著他的一聲令下。
    那支在成都府,休整了近一個月的,百戰之師,再次,開動了。
    黑色的鋼鐵洪流,帶著毀滅一切的氣勢,向著那片,川蜀最神秘,最危險的區域,滾滾而去。
    一場席卷整個天下的,腥風血雨,即將,迎來,最後的,高潮。
    神武皇帝李璘,這個名字,在短短數月之內,已經取代了所有的傳說,成為了這片土地上,唯一的禁忌與神話。
    無數的信鴉與八百裏加急,像一群群被驚嚇過度的飛鳥,將長安和川蜀發生的一切,傳向了四麵八方。
    天下,為之震動。……
    離陽王朝,太安城。
    剛剛平息了皇子內鬥的離陽老皇帝,在聽完密探帶著血淚的陳述後,捏碎了手中的琉璃盞。
    “在太極殿上,斬殺數十國來使?”
    “不到一個時辰,強破晉陽關?”
    “兵分四路,同時踏平契丹、高句麗、南詔、吐蕃?”
    他每問一句,臉色便蒼白一分。
    當聽到李璘麾下那些將領的名字——白起、項羽、韓信、霍去病……
    他整個人癱倒在了龍椅之上,眼中,隻剩下無盡的恐懼。
    “瘋子……他是個徹頭徹尾的瘋子……”
    他治下的大好河山,他引以為傲的百萬大軍,在這些從史書中走出的殺神麵前,仿佛變成了一個不堪一擊的笑話。
    那份自詡為天下共主的驕傲,在這一刻,被碾得粉碎。……
    北涼,清涼山。
    聽潮閣的頂樓,北涼王徐驍負手而立,靜靜地看著那份來自大唐的絕密軍報。
    他身後,兩名義子,陳芝豹和袁左宗,皆是麵色凝重,一言不發。
    “爹,這李璘,到底是何方神聖?”
    陳芝豹的聲音,第一次,帶上了一絲困惑,“他麾下的那些將領,項羽、冉閔……分明是早已作古千年的曆史人物。這……不合常理。”
    “常理?”
    徐驍慘笑一聲,轉過身來,“當一個人,能讓死人複生,為他征戰天下時,他本身,就是唯一的常理!”
    他將手中的軍報,遞給了兩人。
    “你們自己看。項羽一人破城,白起屠戮三軍,韓信十麵埋伏……這已經不是戰爭,而是神魔在人間行走。”
    “我北涼三十萬鐵騎,縱橫天下,所向披靡。可若是對上這支軍隊……”
    徐驍沒有再說下去,但意思,已經不言而喻。
    他這位一生都在與天下博弈的跛子,第一次,感覺到了一種發自靈魂的無力感。
    他所有的算計,所有的謀劃,在那種不講道理的絕對力量麵前,都顯得那麽的蒼白。……
    東海,武帝城。
    城頭之上,王仙芝依舊是那副俯瞰人間的孤高姿態。
    一名弟子,正恭敬地向他匯報著從陸上傳來的消息。
    當聽到“項羽一人一戟,轟碎晉陽關城門”
    時,王仙芝那古井無波的眼神,終於起了一絲波瀾。
    他緩緩伸出手,看了看自己的拳頭。
    以一人之力,對抗一座城池。
    這份力量,已經超出了武學宗師的範疇,近乎於天人之力。
    “天下第二,嗬嗬……”
    王仙芝突然發出了一聲自嘲的輕笑,眼中,卻燃起了前所未有的戰意。
    他不在乎誰當皇帝,不在乎誰的版圖更大。
    他隻在乎,這世間,是否還有,能與他一戰的對手。
    “李璘……”
    他輕聲念著這個名字,目光,望向了遙遠的西方。
    “還有你麾下的那些……‘將領’。”
    “我,等著你們。”
    ……
    與此同時,大唐,長安城。
    一座破敗的土地廟內,篝火“劈啪”作響,驅散了些許寒意。
    一個缺了門牙,懷中抱著一柄破舊木劍的老頭,正撕下一塊烤得焦黃的兔腿,遞給身邊那個一臉憊懶的錦衣公子。
    “世子殿下,將就著吃點吧。這長安城的兔子,比咱們北涼的,跑得可快多了。”
    這兩人,正是從北涼一路遊曆至此的徐鳳年,和他的老仆,劍九黃。
    徐鳳年接過兔腿,狠狠咬了一口,含糊不清地說道:“老黃,你有沒有覺得,這長安城裏的人,走路都帶著風,說話都憋著氣?”
    劍九黃嘿嘿一笑:“何止是憋著氣,簡直是嚇破了膽。世子你沒聽廟外那些說書的講嗎?當今這位神武皇帝,可是個殺人不眨眼的活閻王。”
    正說著,幾個衣衫襤褸的流民,縮著脖子,也擠進了破廟取暖。
    他們圍著另一堆小小的篝火,壓低了聲音,交談起來。
    “聽說了嗎?南邊川蜀,徹底平定了!那些江湖門派,全被陛下的天兵給鏟平了!”
    “何止啊!我聽說,陛下心善,給所有蜀地百姓分了田,還免了三年的稅呢!”
    “真的假的?那可真是活菩薩啊!”
    “菩薩?哼,你是沒見過陛下的雷霆手段!”
    一個看起來像是從邊境逃難回來的漢子,心有餘悸地說道,“我親眼見過,冉閔將軍的‘殺胡令’!數萬契丹俘虜,一夜之間,人頭滾滾!那血,把草原都染紅了!”
    “還有那個霸王項羽!我的天,那根本不是人!他……他把一座城門,給活活砸碎了!”
    這些道聽途說,卻又無比真實的消息,一字不漏地,飄進了徐鳳年的耳朵裏。
    他咀嚼的動作,越來越慢。
    臉上的那份憊懶與玩世不恭,也漸漸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種難以言喻的震撼。
    分田免稅,是為仁。
    殺胡屠城,是為霸。
    仁與霸,兩種截然相反的特質,卻在同一個人身上,展現得淋漓盡致。
    他一直覺得,自己的父親徐驍,已經是天下最霸道,最不講理的人了。
    可與這位素未謀麵的神武皇帝比起來,他父親那點手段,似乎……
    都顯得有些上不了台麵了。
    徐鳳年呆呆地看著跳動的火焰,手中的兔腿,不自覺地滑落在了地上。
    他忽然,長長地歎了口氣,用一種混合著羨慕、敬畏與自嘲的複雜語氣,低聲喃喃道:“老黃,你說……”
    “我要是有他這種威嚴,能讓天下人都閉嘴,能讓所有事都按我的想法來……”
    他頓了頓,眼中閃過一絲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