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2 章 朕不怕辛苦

字數:4827   加入書籤

A+A-


    李瑜如今在京城暫時還沒有房子,他也不耐煩去老姐家當電燈泡,看他們倆膩歪容易牙酸。
    所以回京的這些日子,他都是住在小舅子家。
    回到寧家灌了碗解酒湯下去以後,李瑜這才覺得渾身都舒坦了一半。
    他當然沒有醉死,但也確實是差不多了。
    章文瀚站在一旁笑道:“我看你還是得練練酒量,最起碼也得能喝個三壇子才行。”
    不然怎麽喝得過那些老頭子?
    李瑜擦擦嘴:“沒事兒,我喝不過就裝醉死就行。”
    隻要他以後多多醉死幾次,將不能喝的印象狠狠印在那些人腦子裏就好。
    “所以……”
    寧源坐著的姿勢像個老夫子,語氣卻滿是好奇。
    “你到底知道不知道,陛下想立誰為相?”
    其實他覺得多半是崔延齡,隻是陛下近日不見崔延齡。
    他又有些拿不準了。
    難不成是要從朝中大臣裏麵挑選?
    這也是對的,最起碼朝中大臣熟悉政務,上手處理政務的時候也會更快。
    可是這崔延齡是有大功勞的,資曆也是最老的,最起碼也得加個右相才說得過去吧?
    那就朝中挑一個為左相,再給崔一個右相以示安慰就好。
    陛下至於猶疑這麽長時日嗎?
    李瑜躺在床上,雙手枕在自己腦後歎道:“天子的心意誰知道呢?”
    相,百官之長也。
    曆朝曆代淩駕於皇帝之上的丞相,最出名的莫過於曹丞相。
    更何況如今還出了個範承遠,他代行天子事不說還妄想複興前朝,這更給趙翊敲了個重重的警鍾。
    所以……他怎麽可能再立把刀子上去呢?
    崔延齡也好,朝堂上那些老資曆也好,躍躍欲試的心情怕是要落空了。
    還有趙柏那個小皇帝,到底是死了還是活著,誰那麽大的膽子把人給送走的?
    慶國公顧明遠?
    他不是一直幫著趙翊奪取天下麽,怎麽又自相矛盾地要送趙柏離開呢?
    李瑜搖了搖頭,皇家的事兒真是複雜啊。
    怪不得人家常說一入宮門深似海,從此蕭郎是路人呢。
    皇宮內,紫宸殿。
    因為皇帝的寢宮乾清宮被一把大火燒毀,所以如今趙翊隻能在辦公的紫宸殿歇息。
    顧明遠來的時候見尤烈滿臉嚴肅,趙翊這家夥也黑著臉,便知道想必是已經被發現了什麽。
    可如今人早已經離開京城,知道了也沒什麽用了。
    他笑著拱手:“陛下順順利利拿了這天下,名正言順地坐到這位置上,怎麽還一副不高興的模樣?”
    當上了皇帝還不夠,何必非要趕盡殺絕呢?
    趙翊沒有絲毫的廢話,眼睛直勾勾地看著顧明遠:“柏哥兒呢?”
    他不死,自己的皇位怎麽坐得安穩?
    顧明遠滿臉不解:“陛下這是什麽意思,不是和皇後自焚而死了嗎?”
    興安帝已死,天下皆知啊。
    趙翊按了按自己的太陽穴,看了尤烈一眼,後者隻好又對著顧明遠解釋了一遍。
    “慶國公,乾清宮那兩具焦屍不是興安帝和皇後。”
    此人從小就愛裝傻充愣,如今都四十歲的人了居然還是這副模樣。
    “那臣可不知道啊,陛下您這是什麽意思,可是疑心臣將人放走的不成?”
    顧明遠又不是傻子,自然是咬死了不認:“自陛下您起兵時起,臣那是對陛下您竭盡全力啊。”
    “臣怎麽可能放他逃命去呢,他要是卷土重來還焉有臣的命在嗎?”
    “陛下如此說話,也太叫人傷心了吧?”
    他滿臉的情真意切還有被冤枉的委屈,縱然他是一個字不信卻也還是忙著安撫。
    “舅舅說的什麽話,朕怎麽可能懷疑舅舅呢,這不就是想讓舅舅幫朕想想,柏哥兒會去哪兒嗎?”
    “他到底是大哥唯一的血脈,在外麵漂泊著算什麽事兒啊?”
    “朕得把他找回來,好好地養著才是啊。”
    養個屁,絕對不能讓他和他的孩子,活著回到京城來。
    顧明遠摸著自己下巴,假裝是在想這事兒到底咋回事。
    “宮中戒備森嚴想必是跑不出去,不然陛下使喚人再找一找?”
    “柏哥兒那孩子從小錦衣玉食的,若焦屍不是他定然是跑不遠的。”
    嗯。
    但是有他幫助就不好說了,估計過兩日應該就到福建了。
    趙柏:“……”
    我信你個鬼。
    可如今自己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登基為帝,趙柏還活著的消息絕對不能傳出去,這些也需要勳貴的支持。
    所以他思前想後、權衡利弊之後還是揚起笑臉,假裝信了顧明遠的話。
    “好,那朕就再找一找。”
    哥倆好的敘了許久的舊,這才笑眯眯把人給親自送出宮門。
    望著顧明遠的背影,尤烈不禁問道。
    “難道真不是慶國公?”
    可不知道為啥,他就覺得怪怪的。
    主要是除了顧明遠,他想不到還有這個本事與膽量的人。
    趙翊臉上笑著眼底卻沒有絲毫笑意,語氣聽不出什麽情緒。
    “眼下還是早日平穩朝綱,才是要緊事……”
    等他坐穩了天下,才來慢慢理趙柏的事兒。
    馬車裏顧明遠臉上的笑容消失,手心的汗水早已彌漫了整個手掌。
    姐,您小兒子長大了。
    顧家的列祖列宗,顧家的榮華富貴可能要斷在他這代了。
    但是他……不後悔!
    次日。
    李瑜再次被皇帝召見,同他說起自己想要廢相的想法。
    “曆來權臣把控朝堂禍亂百姓,貪官汙吏橫行的緣由,皆是因為天子雙眼被蒙蔽權利被把持著的緣故。”
    “若是朝中無相,那六部就可以直接聽命於天子,是不是天下、乃至朝堂也能更穩定些。”
    最重要的是權力在天子的手上,再出現範承遠這樣的事兒就很難了。
    “陛下聖明,臣也以為極好,隻是……”肯定過趙翊的想法後,李瑜又問道:“天子若事無巨細,隻怕也是很辛苦啊。”
    國家大事每日不說十車八車的,最起碼十個籮筐那是有的。
    你都一個人幹?
    不出十年,那不就累死了嗎?
    廢除相權的好處有很多,但是還得想一個既能替代又能避免擅權的法子嘛。
    趙翊哈哈一笑,然後豪氣萬丈地道:“朕不怕辛苦。”
    坐在大殿上批批奏疏有啥辛苦的,這不比跟人打仗的時候輕鬆多了?
    李瑜:“……因為陛下清君側,如今朝中積壓不少奏疏,不若陛下先將這些奏疏批一些?”
    還不怕辛苦!
    以前有宰相都給你爺累死,給你爹焦慮死了。
    在近臣麵前大話說多了不怕,在朝堂上大言不慚那可就丟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