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蕭書生抽劍引酒令(五)

字數:5673   加入書籤

A+A-


    中秋夜宴過後,蕭琰在姑蘇又停留了幾日。他陪著阿蘇去洞庭山采碧螺春,跟著蘇婉清去蘇州府學看書,還和柳驚鴻一起去寒山寺上香,日子過得十分愜意。但他知道,自己不能一直留在姑蘇,他還有未完成的事情。
    這日清晨,蕭琰收拾好行李,來到望湖樓,想向阿蘇和蘇婉清告別。望湖樓裏已經有了幾位客人,阿蘇正在忙著給客人倒茶,蘇婉清則坐在櫃台後算賬。看到蕭琰進來,阿蘇立刻放下手中的活,跑了過來:“蕭公子,你怎麽來了?今天要不要嚐嚐我新泡的碧螺春?”
    蕭琰笑了笑,卻有些難以開口。蘇婉清看出了他的異樣,便問道:“蕭公子,你是不是有什麽事要跟我們說?” 蕭琰深吸一口氣,說:“阿蘇,婉清姑娘,我是來跟你們告別的。我接到了朝廷的旨意,要去京城任職,今日就要出發了。”
    阿蘇聽到這話,臉上的笑容瞬間消失了,眼中泛起了淚光:“蕭公子,你真的要走啊?不能再留幾天嗎?” 蕭琰心中也有些不舍,但還是搖了搖頭:“朝廷的旨意不能違抗,我必須盡快出發。不過,我會經常回來看你們的。”
    蘇婉清也有些失落,但還是強笑道:“蕭公子,既然是朝廷的旨意,你就安心去吧。我們會在這裏等你回來的。你到了京城,一定要好好照顧自己,有空多給我們寫信。”
    蕭琰點頭:“我會的。婉清姑娘,阿蘇,多謝你們這段時間對我的照顧,這份情誼,我永遠不會忘記。” 阿蘇轉身跑進後廚,很快就拿著一個食盒走了出來,遞給蕭琰:“蕭公子,這裏麵是我給你做的桂花糕和鮮肉月餅,你在路上吃。還有這罐碧螺春,是我特意給你裝的,你在京城也能嚐嚐姑蘇的味道。”
    蕭琰接過食盒,心中一暖:“阿蘇,謝謝你。” 他又和蘇婉清聊了一會兒,便起身告辭。阿蘇和蘇婉清送他到門口,看著他的背影漸漸消失在巷口,阿蘇忍不住哭了出來:“婉清姐姐,蕭公子什麽時候才能回來啊?” 蘇婉清輕輕拍著她的肩膀,安慰道:“放心吧,蕭公子說過會回來的,他一定會回來的。”
    蕭琰離開望湖樓後,又去了浣劍山莊,向柳驚鴻告別。柳驚鴻已經知道他要去京城任職的消息,便拿出一把劍,遞給蕭琰:“蕭公子,這把劍名為‘流雲’,是我珍藏多年的寶劍,鋒利無比。你到了京城,官場險惡,這把劍或許能幫到你。”
    蕭琰接過劍,拱手道:“多謝莊主厚贈,蕭琰感激不盡。” 柳驚鴻笑道:“你我之間,不必客氣。到了京城,若是遇到什麽困難,就給我寫信,我一定會想辦法幫你。”
    蕭琰與柳驚鴻告別後,便踏上了前往京城的路。他騎著一匹白馬,背著書箱,提著食盒,腰間懸著 “寒川” 劍和 “流雲” 劍,一路向北而去。路上,他經過了很多城市和村莊,看到了不同的風景,也遇到了很多有趣的人和事。
    這日,他來到一個名為 “清風鎮” 的小鎮,天色已晚,便決定在鎮上的客棧住一晚。客棧裏很熱鬧,大堂裏坐滿了客人,有的在喝酒聊天,有的在吃飯。蕭琰找了個位置坐下,點了幾個小菜和一壺酒,慢慢品嚐起來。
    就在這時,他聽到鄰桌的幾個客人在議論京城的事情。一個中年男子說道:“你們聽說了嗎?最近京城不太平,有很多官員被革職查辦了,聽說都是因為牽扯到了吳大人的謀反案。” 另一個男子說:“是啊,我還聽說朝廷要派一個新的官員來負責調查這件事,聽說這個官員很有才華,還是此次酒令劍會的冠軍呢。”
    蕭琰心中一動,知道他們說的應該就是自己。他沒有說話,繼續聽著他們議論。中年男子又道:“我還聽說,吳大人的謀反案背後,還有更大的勢力在支持,朝廷正在暗中調查,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查清楚。”
    蕭琰皺起眉頭,他沒想到吳大人的謀反案竟然這麽複雜。他知道,自己到了京城後,肯定會麵臨很多挑戰,但他已經做好了準備,無論遇到什麽困難,他都會堅持下去,查清真相,維護朝廷的正義。
    次日清晨,蕭琰早早地就起床了,他收拾好行李,繼續向京城出發。經過幾天的奔波,他終於到達了京城。京城果然是繁華之地,街道寬闊,車水馬龍,高樓大廈鱗次櫛比,與姑蘇的江南水鄉風格截然不同。
    蕭琰按照朝廷的旨意,先去吏部報到。吏部尚書見他年輕有為,又在姑蘇立下了大功,便對他很是器重,任命他為監察禦史,負責調查吳大人謀反案背後的勢力。
    蕭琰領了官職後,便在京城找了一處住處,安頓下來。他知道,自己的任務很艱巨,但他有信心完成。他想起了在姑蘇的朋友,想起了阿蘇做的桂花糕,想起了蘇婉清的笑容,想起了柳驚鴻的囑托,心中充滿了力量。
    接下來的日子裏,蕭琰開始全身心地投入到調查工作中。他查閱了大量的卷宗,走訪了很多官員和百姓,收集了很多關於吳大人謀反案的線索。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查,他發現吳大人的謀反案果然與一個名為 “幽冥教” 的邪教組織有關,這個組織在江湖上勢力很大,而且還與一些朝廷官員有勾結。
    蕭琰知道,要想徹底查清這個案子,必須先找到幽冥教的據點,將他們一網打盡。他決定深入江湖,尋找幽冥教的線索。在出發之前,他給柳驚鴻、蘇婉清和阿蘇寫了一封信,告訴他們自己在京城的情況,並說自己要去江湖調查案件,可能會有一段時間不能給他們寫信。
    寫完信後,蕭琰換上一身江湖人的裝扮,背著書箱,提著劍,離開了京城,踏上了新的征程。他知道,前方的路充滿了危險和挑戰,但他不會退縮,因為他不僅要為朝廷伸張正義,還要保護姑蘇的朋友,保護天下的百姓。
    蕭琰離開京城後,一路向西而行,尋找幽冥教的線索。他聽說幽冥教在西部地區活動頻繁,便決定去那裏探查。路上,他經過了很多山川河流,也遇到了很多江湖人士,有的熱情好客,有的則心懷叵測。
    這日,他來到一座名為 “摩天嶺” 的大山腳下。摩天嶺山勢險峻,山路崎嶇,很少有人來往。蕭琰聽說幽冥教可能在摩天嶺上設有據點,便決定上山探查。
    他沿著陡峭的山路向上攀登,走了大約一個時辰,來到一個山穀中。山穀裏長滿了茂密的樹林,空氣清新,鳥語花香。蕭琰正想休息一下,突然聽到一陣打鬥聲,他立刻提高警惕,朝著打鬥聲傳來的方向走去。
    穿過樹林,蕭琰看到幾個黑衣人正在圍攻一個白衣女子。白衣女子雖然武功不錯,但寡不敵眾,漸漸體力不支,身上也受了傷。蕭琰認出,那個白衣女子竟然是他在臨安時認識的朋友,江湖人稱 “玉麵仙子” 的林月如。
    “月如姑娘,我來幫你!” 蕭琰大喊一聲,縱身躍起,拔出 “寒川” 劍,朝著黑衣人刺去。黑衣人沒想到會突然出現幫手,頓時亂了陣腳。林月如看到蕭琰,眼中閃過一絲驚喜,她立刻振作精神,與蕭琰並肩作戰。
    蕭琰的劍法高超,林月如的武功也很厲害,兩人配合默契,很快就打倒了幾個黑衣人。剩下的黑衣人見情況不妙,轉身就跑,蕭琰和林月如緊追不舍。
    酒令劍會的喧囂散去,浣劍山莊的後廳裏,燭火搖曳映著滿架古籍。柳驚鴻從暗格中取出一個紫檀木盒,輕輕打開,裏麵鋪著暗紋錦緞,放著一卷泛黃的古卷。“蕭公子,這便是我所說的‘姑蘇秘圖’殘卷,完整的秘圖分為三部分,這是我柳家世代守護的第一卷。”
    蕭琰湊上前,見古卷上畫著模糊的山水脈絡,角落題著 “寒山寺外,夜半鍾聲” 八個小篆,字跡斑駁,似有千年滄桑。他指尖撫過古卷,忽然注意到墨跡中藏著細微的酒漬,像是有人曾以酒為墨補過筆畫。“柳莊主,這古卷上的酒漬,莫非與酒令有關?”
    柳驚鴻眼中閃過讚許:“蕭公子果然細致。我曾研究多年,發現秘圖的線索需‘以酒為引,以劍為鑰’。方才你在酒令比試中對出‘寒川劍畔碧螺春’,恰巧與古卷上的寒山寺線索呼應,或許你便是解開秘圖的關鍵之人。”
    蘇婉清也湊近查看,忽然指著古卷邊緣的一處暗紋:“你們看,這花紋像是洞庭山的地形,而且這幾個殘缺的筆畫,若用篆書補齊,倒像是‘明月灣’三個字。” 蕭琰心中一動,明月灣是太湖邊的古村落,傳說曾是吳王賞月之地,莫非第二卷秘圖藏在那裏?
    正說著,門外傳來阿蘇的聲音,她提著食盒走進來,見幾人圍著古卷,好奇地問:“你們在看什麽呀?” 柳驚鴻將古卷收起,笑道:“是關乎姑蘇安危的要緊事。阿蘇,你常去太湖邊采碧螺春,可知明月灣有什麽特別的去處?”
    阿蘇歪著頭想了想:“明月灣有棵千年古樟樹,樹下有個石桌,傳說是古人飲酒對詩的地方。還有個‘醉劍亭’,不過早就荒廢了,去年我去采茶葉,還看到亭柱上刻著奇怪的酒令呢!”
    “醉劍亭?酒令?” 蕭琰眼前一亮,“柳莊主,明日我們去明月灣看看,或許能找到第二卷秘圖的線索。” 柳驚鴻點頭:“好,我安排人手隨行,以防盜匪暗算。吳少恒今日受挫,必定不會善罷甘休,說不定會派人跟蹤我們。”
    當晚,蕭琰回到客棧,將《劍酒譜》與古卷殘卷放在桌上。他翻開《劍酒譜》,扉頁上寫著 “劍隨令動,酒映本心”,裏麵不僅有劍法圖譜,還記載著數十種古酒令,其中 “夜半鍾聲令” 恰與古卷上的題字對應。他試著按照酒令的韻律輕叩桌麵,竟發現《劍酒譜》的紙頁間夾著一張薄如蟬翼的絹紙,上麵畫著與古卷相似的山水,隻是多了一個劍形標記。
    “原來《劍酒譜》也藏著線索。” 蕭琰喃喃自語,將絹紙與古卷對比,發現劍形標記正好指向明月灣的方向。他心中愈發確定,解開秘圖的關鍵,就藏在酒令與劍法的交融之中。
    次日清晨,蕭琰、蘇婉清與柳驚鴻帶著兩名莊客,乘烏篷船前往太湖明月灣。船行湖上,碧波萬頃,遠處的洞庭山如青螺浮水,岸邊蘆葦隨風搖曳,偶有白鷺掠過水麵,激起圈圈漣漪。阿蘇站在船頭,指著遠處的村落:“前麵就是明月灣了,那棵大樟樹從湖邊就能看到。”
    船靠岸後,幾人沿著石板路走向村落,古樟樹果然矗立在村口,樹幹粗壯需數人合抱,枝葉繁茂如傘,樹下石桌刻著棋盤紋路,桌腿上還留著酒壺的印記。蘇婉清蹲下身,仔細查看石桌,忽然發現桌底刻著一行小字:“三碗不過崗,一劍定乾坤”。
    “這是酒令的上句!” 蕭琰心中一動,取出腰間的錫酒壺,倒了三碗酒放在石桌上,“按照《劍酒譜》的記載,需以劍擊碗,對出下句才能觸發線索。” 他抽出 “寒川” 劍,劍尖輕叩第一隻酒碗,朗聲道:“三碗不過崗”,酒碗發出清脆的聲響,碗中酒液泛起漣漪。
    蘇婉清略一思索,對道:“千杯仍仗劍”,蕭琰隨即叩擊第二隻酒碗,劍聲與對句相合,碗沿竟浮現出淡淡的銀光。柳驚鴻見狀,也來了興致,對出第三句:“江湖任我行”,蕭琰叩擊第三隻酒碗,三碗同時發出嗡鳴,石桌突然輕微震動,桌麵緩緩裂開一道縫隙,露出一個小小的木盒。
    就在蕭琰伸手去拿木盒時,遠處突然傳來弓弦聲響,三支冷箭直奔他而來!“小心!” 柳驚鴻縱身躍起,玉笛一揮,將箭擊落。隻見樹林中衝出十幾個黑衣蒙麵人,為首的正是黑虎,他手持大刀,麵目猙獰:“蕭琰,把秘圖交出來,饒你不死!”
    “又是你們!” 蕭琰握緊長劍,與柳驚鴻背靠背站好,蘇婉清則護著阿蘇退到古樟樹下。黑虎揮了揮手,手下人立刻圍攻上來,刀光劍影瞬間籠罩了古樟樹下。蕭琰使出 “文心劍法”,劍尖如筆,在敵人之間穿梭,每一招都帶著詩詞的韻律,既化解攻擊,又能反擊製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