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齊王一計救全場(二)

字數:8984   加入書籤

A+A-


    張毅心中一震,黑衣男子的話正好說到了他的心坎裏。他也曾經懷疑過李斯年會在事成之後殺了自己,隻是一直不敢往深處想。如今被黑衣男子點破,他心中頓時充滿了恐懼。
    “那…… 那我該怎麽辦?” 張毅急切地問道。
    黑衣男子說道:“很簡單,隻要你說出真相,交出李斯年給你的信物,我的主人就會幫你擺脫李斯年的控製,讓你過上安穩的生活。而且,你指證蕭琰本來就是被脅迫的,隻要你能主動認錯,說出真相,陛下也一定會從輕發落,甚至可能會赦免你的罪行。”
    張毅沉默了片刻,心中不斷地權衡著利弊。一邊是李斯年的威脅和可能的滅口,一邊是豐厚的報酬和安全的保障。最終,貪婪和恐懼戰勝了忠誠,他決定背叛李斯年,說出真相。
    “好,我答應你!” 張毅咬了咬牙,說道,“是丞相李斯年讓我指證蕭琰的。他給了我一萬兩銀子和一座府邸,還威脅我說,如果我不照做,就殺了我全家。他給我的信物是一枚刻有‘李’字的玉佩,現在還在我的府中。我這就回去把玉佩取來給你!”
    黑衣男子點了點頭,說道:“很好。你放心,隻要你能說到做到,我的主人一定會兌現他的承諾。不過,你現在還不能離開這裏,我需要派人跟著你,確保你不會耍什麽花樣。”
    張毅連忙點頭答應,他現在已經沒有任何退路了,隻能按照黑衣男子的要求去做。
    很快,張毅便帶著黑衣男子的人回到了自己的府邸。他小心翼翼地走進書房,從書架後麵的一個暗格裏取出了一枚刻有 “李” 字的玉佩,遞給了黑衣男子的人。
    張毅被帶至齊王別院時,已是深夜。院內燭火通明,李嶙身著常服,正坐在廳中閉目沉思,身旁的侍衛長林朔屏息而立。聽到腳步聲,李嶙緩緩睜開眼,目光落在張毅手中那枚刻有 “李” 字的玉佩上,眼中閃過一絲銳利的光芒。
    “殿下,這便是李斯年給我的信物。” 張毅雙手捧著玉佩,聲音顫抖。經曆了方才的恐懼與掙紮,他此刻早已沒了往日在軍中的氣焰,隻剩下對李斯年的忌憚和對自身安危的擔憂。
    李嶙接過玉佩,指尖摩挲著上麵精致的紋路。這玉佩質地溫潤,是上等的和田玉,邊緣處還刻著一朵細小的蘭花 —— 那是丞相府獨有的印記,尋常人根本無從仿製。他將玉佩遞給身旁的林朔,沉聲道:“即刻派人去丞相府附近打探,確認這枚玉佩是否與李斯年日常佩戴之物相符,另外,密切關注李斯年的動向,若他有任何異常舉動,立刻回報。”
    “是,殿下!” 林朔接過玉佩,轉身快步離去。
    廳內隻剩下李嶙與張毅二人,氣氛瞬間變得凝重。張毅垂著頭,不敢與李嶙對視,心中卻在不斷盤算著自己的後路。他知道,自己背叛了李斯年,若不能得到齊王的庇護,遲早會死於非命。
    “張毅,” 李嶙的聲音打破了沉默,“你且說說,李斯年是如何說服你指證蕭琰的?除了錢財與府邸,他還許了你什麽承諾?”
    張毅身子一震,連忙抬頭說道:“殿下,李斯年不僅給了我錢財和府邸,還說等蕭將軍被定罪後,就讓我接替他的職位,成為新的鎮國將軍。他還威脅我說,若是我不照做,就會派人殺了我的妻兒…… 我也是被逼無奈啊!” 說到最後,他竟帶著幾分哭腔,試圖博取李嶙的同情。
    李嶙冷哼一聲,眼中滿是不屑。他早已看透了張毅的為人,這般貪生怕死、見利忘義之徒,若不是還有利用價值,他根本不屑與之為伍。但眼下,想要扳倒李斯年,還需要張毅的證詞,所以他隻能暫時留著他。
    “你若真心悔改,便該將你所知的一切都如實招來。” 李嶙語氣冰冷,“李斯年偽造蕭將軍書信之事,你是否知情?那封書信是誰寫的?”
    張毅連忙點頭,說道:“殿下,我知道!那封書信是李斯年讓他府中的一位名叫蘇墨的書法高手偽造的。我曾在丞相府見過蘇墨一麵,他的書法技藝高超,模仿他人筆跡幾乎可以以假亂真。李斯年還說,蘇墨知道的太多了,等事成之後,就會殺了他滅口。”
    “蘇墨……” 李嶙低聲重複著這個名字,心中若有所思。之前他派人調查時,便已查到蘇墨曾進入過丞相府,如今看來,蘇墨果然就是偽造書信的關鍵人物。若能找到蘇墨,讓他出麵指證李斯年,那麽蕭琰的冤屈就能徹底洗清。
    “你可知蘇墨現在何處?” 李嶙問道。
    張毅搖了搖頭,說道:“我不清楚。自從上次在丞相府見過他之後,我就再也沒有見過他。李斯年對他看管得十分嚴格,恐怕隻有他身邊的親信才知道蘇墨的下落。”
    李嶙眉頭緊鎖,心中暗自思索。李斯年心思縝密,必然會將蘇墨藏在一個隱蔽的地方,想要找到他並非易事。而且,李斯年很可能已經察覺到了異樣,說不定會提前對蘇墨下手,以絕後患。
    “看來,我們必須盡快找到蘇墨。” 李嶙站起身,來回踱步,“林朔!”
    很快,林朔便回到了廳中,躬身說道:“殿下,屬下已派人確認,這枚玉佩確實與李斯年日常佩戴的玉佩相符。另外,我們的人發現,今日傍晚,丞相府的管家曾秘密前往城外的一處別院,神色慌張,似乎在轉移什麽人。”
    “城外別院?” 李嶙眼中一亮,“難道蘇墨就被藏在那裏?” 他沉思片刻,說道:“林朔,你立刻帶領一隊精銳侍衛,前往城外別院探查,務必找到蘇墨。記住,行動要隱秘,切勿打草驚蛇。若是遇到阻力,先將人控製住,再回報於我。”
    “是,殿下!” 林朔領命,轉身迅速離去。
    李嶙看著林朔的背影,心中不禁有些擔憂。李斯年勢力龐大,城外別院很可能布有重兵,想要順利找到蘇墨,恐怕會遇到不少麻煩。但為了救蕭琰,他別無選擇,隻能冒險一試。
    與此同時,在城外的一處偏僻別院內,蘇墨正被關在一間狹小的房間裏。房間內陰暗潮濕,隻有一扇小窗透進微弱的光線。蘇墨坐在冰冷的地麵上,手中緊緊握著一支毛筆,眼神中滿是絕望與恐懼。
    他本是京城中有名的書法高手,平日裏以賣字為生,日子過得還算安穩。可自從被李斯年請入丞相府後,他的生活便徹底陷入了黑暗。李斯年以他家人的性命相要挾,逼迫他偽造蕭琰與蠻族往來的書信。他深知此事乃是誅九族的大罪,可迫於壓力,他隻能無奈答應。
    如今,書信已經偽造完成,蕭琰也被軟禁,他知道,自己的利用價值已經耗盡,李斯年很快就會對他下手。這些天來,他一直被關在這間別院內,身邊有重兵看守,根本沒有逃跑的機會。
    就在蘇墨陷入絕望之際,院外突然傳來一陣激烈的打鬥聲。他心中一震,連忙站起身,走到窗邊,透過縫隙向外望去。隻見一群身著黑衣的侍衛正與別院的看守激烈廝殺,黑衣侍衛個個武藝高強,很快便占據了上風。
    蘇墨心中燃起一絲希望,他不知道這些人是誰,但他知道,這或許是他唯一的逃生機會。
    沒過多久,房間的門被打開,林朔帶著兩名侍衛走了進來。看到蘇墨,林朔開口問道:“你就是蘇墨?”
    蘇墨點了點頭,眼神中滿是警惕。
    “我們是齊王殿下的人。” 林朔說道,“殿下知道你是被李斯年脅迫偽造書信,隻要你肯出麵指證李斯年,殿下保證會保住你和你家人的性命。”
    蘇墨聽到 “齊王殿下” 四個字,眼中閃過一絲驚訝。他沒想到,齊王竟然會派人來救他。他深知,這是他唯一的機會,若是錯過了,不僅自己會死,家人也會受到牽連。
    “我願意指證李斯年!” 蘇墨連忙說道,“隻要能保住我家人的性命,我什麽都願意做!”
    林朔點了點頭,說道:“你放心,殿下言出必行。現在,我帶你去見殿下。”
    隨後,林朔帶著蘇墨,趁著夜色,悄悄離開了別院,返回了齊王別院。
    當蘇墨見到李嶙時,他立刻跪倒在地,大聲說道:“殿下,草民蘇墨,叩見殿下!草民是被李斯年脅迫偽造蕭將軍書信的,還請殿下為草民做主!”
    李嶙連忙扶起蘇墨,說道:“蘇先生不必多禮。本王知道你是被脅迫的,隻要你能如實說出事情的經過,本王定會還你一個公道。”
    蘇墨感激涕零,連忙將李斯年如何脅迫他偽造書信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還拿出了自己當時練習模仿蕭琰筆跡時所寫的幾張紙,作為證據。
    李嶙接過紙張,仔細看了看,發現上麵的筆跡與那封偽造的書信果然如出一轍。他心中大喜,有了蘇墨的證詞和這些證據,再加上張毅的指證和那枚玉佩,想要扳倒李斯年,洗清蕭琰的冤屈,就有了十足的把握。
    “蘇先生,你立了大功。” 李嶙說道,“林朔,先帶蘇先生下去休息,派人好好保護他和他家人的安全,不得有任何閃失。”
    “是,殿下!” 林朔帶著蘇墨下去了。
    廳內,李嶙看著手中的證據,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他知道,接下來,就是與李斯年正麵交鋒的時候了。
    次日清晨,天剛蒙蒙亮,皇宮內便已熱鬧起來。今日是早朝之日,文武百官早早地便來到了朝堂之上,等候皇帝的到來。而在這些官員之中,李斯年無疑是最引人注目的。他身著丞相官服,麵色從容,仿佛絲毫沒有受到蕭琰一案的影響。
    可隻有李斯年自己知道,他心中早已是波濤洶湧。昨日傍晚,他得知管家秘密轉移蘇墨時遇到了不明身份之人的襲擊,蘇墨也不知所蹤,他便意識到事情可能已經敗露。他連夜派人四處尋找蘇墨的下落,可始終沒有任何消息。他心中暗暗祈禱,希望蘇墨沒有落入齊王手中,否則,自己多年的心血恐怕就要毀於一旦了。
    就在李斯年思緒萬千之際,太監尖細的聲音響起:“陛下駕到!”
    文武百官立刻跪倒在地,齊聲說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皇帝緩緩走上龍椅,坐下後,說道:“眾卿平身。”
    “謝陛下!” 百官起身,紛紛站回自己的位置。
    皇帝掃視了一眼朝堂之上的百官,目光最終落在了李嶙身上,說道:“齊王,蕭琰通敵叛國一案,你調查得如何了?可有什麽進展?”
    李嶙上前一步,躬身說道:“啟稟陛下,經過臣的調查,發現蕭將軍通敵叛國一案疑點重重,恐怕其中另有隱情。臣已找到一些證據,還請陛下準許臣在朝堂之上當眾陳述。”
    李斯年心中一緊,連忙上前說道:“陛下,蕭琰通敵叛國一案早已人證物證俱在,齊王殿下如此說,恐怕是為蕭琰開脫罪名。還請陛下明察,切勿被他人蒙蔽。”
    李嶙冷笑一聲,說道:“丞相大人,本王是否為蕭將軍開脫罪名,隻需將證據一一呈上,陛下自有明斷。難道丞相大人是怕真相敗露,所以才急於阻止本王?”
    “你……” 李斯年被李嶙懟得說不出話來,臉色瞬間變得鐵青。
    皇帝見狀,皺了皺眉頭,說道:“齊王,既然你有證據,那就呈上來吧。朕倒要看看,這其中究竟有什麽隱情。”
    “謝陛下!” 李嶙躬身謝恩,隨後轉身對身後的侍衛說道:“帶張毅和蘇墨上殿!”
    很快,張毅和蘇墨便被侍衛帶上了朝堂。張毅身著囚服,神色慌張;蘇墨則身著素衣,眼神中帶著幾分緊張。
    百官見狀,紛紛議論起來。他們大多都知道張毅是指證蕭琰的關鍵證人,卻從未聽說過蘇墨這個人,心中不禁充滿了疑惑。
    李斯年看到張毅和蘇墨,臉色瞬間變得慘白。他知道,大勢已去,自己的陰謀恐怕就要敗露了。
    “張毅,” 李嶙的聲音響起,“你且當著陛下和百官的麵,說說你當初是如何指證蕭將軍的?又是受了何人指使?”
    張毅跪在地上,不敢抬頭,聲音顫抖地說道:“啟稟陛下,草民…… 草民當初是受了丞相李斯年的指使,才誣陷蕭將軍通敵叛國的。李斯年給了草民一萬兩銀子和一座府邸,還威脅草民說,若是草民不照做,就殺了草民的妻兒。草民一時糊塗,才犯下了如此大錯,還請陛下饒命!”
    張毅的話如同驚雷一般,在朝堂之上炸開。百官紛紛震驚地看向李斯年,眼中滿是不可思議。
    李斯年連忙跪倒在地,大聲說道:“陛下,臣冤枉!張毅這是血口噴人,臣從未指使過他誣陷蕭將軍!還請陛下明察!”
    “丞相大人,事到如今,你還想狡辯?” 李嶙說道,“張毅,你可有證據證明你所說的話?”
    張毅連忙從懷中掏出一枚玉佩,雙手捧著,說道:“啟稟陛下,這枚刻有‘李’字的玉佩,便是李斯年給草民的信物,草民可以作證,這枚玉佩與李斯年日常佩戴的玉佩一模一樣!”
    侍衛將玉佩呈給皇帝,皇帝接過玉佩,仔細看了看,又遞給身旁的太監,讓他傳給百官觀看。百官看過之後,紛紛點頭,確認這枚玉佩確實是丞相府的物品。
    李斯年見狀,心中更加慌亂,他連忙說道:“陛下,這枚玉佩雖然是臣府中的物品,但早已遺失,定是張毅偷去,用來誣陷臣的!”
    “丞相大人,你倒是會狡辯。” 李嶙說道,“那蘇墨呢?你總不能說蘇墨也是誣陷你吧?”
    李嶙轉向蘇墨,說道:“蘇墨,你且說說,你與李斯年是什麽關係?那封所謂的蕭將軍與蠻族往來的書信,又是怎麽回事?”
    蘇墨深吸一口氣,定了定神,說道:“啟稟陛下,草民是一名書法愛好者,數月前,李斯年派人將草民請入丞相府,以草民家人的性命相要挾,逼迫草民偽造蕭將軍與蠻族往來的書信。草民迫於壓力,隻好答應。這是草民當時練習模仿蕭將軍筆跡時所寫的紙張,還請陛下過目。”
    侍衛將紙張呈給皇帝,皇帝接過紙張,仔細對比了一下之前那封偽造的書信,發現上麵的筆跡果然如出一轍。他心中頓時明白了一切,臉色變得十分難看。
    “李斯年!” 皇帝的聲音充滿了憤怒,“你可知罪?你竟敢偽造證據,誣陷忠良,妄圖掌控兵權,你眼裏還有朕這個皇帝嗎?”
    李斯年渾身顫抖,知道自己已經無力回天。他跪倒在地,不停地磕頭,說道:“陛下,臣知錯了!臣一時糊塗,才犯下了如此大錯,還請陛下饒臣一命!臣以後再也不敢了!”
    “饒你一命?” 皇帝冷哼一聲,“你誣陷忠良,動搖國本,若不嚴懲,何以服眾?來人啊,將李斯年打入天牢,擇日處斬!”
    “陛下饒命!陛下饒命啊!” 李斯年被侍衛拖了下去,口中還在不停地喊著。
    百官見狀,紛紛跪倒在地,說道:“陛下聖明!”
    皇帝深吸一口氣,壓下心中的怒火,說道:“齊王,多虧了你查明真相,才讓蕭將軍免受冤屈。傳朕旨意,即刻釋放蕭琰,恢複其鎮國將軍的職位,並賞賜黃金千兩,以作補償。”
    “臣遵旨!” 李嶙躬身謝恩。
    隨後,皇帝又對張毅和蘇墨說道:“張毅,你雖受人脅迫,但誣陷忠良,罪不可赦。念你主動認罪,且有立功表現,朕就饒你一命,貶為庶民,永不錄用。蘇墨,你雖被迫偽造書信,但也參與其中,朕就不追究你的罪責了,你且回家去吧,日後要好生做人,莫再犯錯。”
    “謝陛下!” 張毅和蘇墨連忙磕頭謝恩。
    早朝結束後,李嶙親自前往大理寺,將蕭琰接了出來。
    大理寺外,蕭琰身著嶄新的將軍鎧甲,麵色雖然有些蒼白,但眼神中卻充滿了感激。看到李嶙,他連忙走上前,躬身說道:“殿下,多謝你查明真相,還末將清白。大恩不言謝,日後若有差遣,末將萬死不辭!”
    李嶙笑著拍了拍蕭琰的肩膀,說道:“蕭將軍,你我兄弟一場,何須言謝。你本就是忠良之後,蒙受冤屈,本王豈能坐視不管。如今真相大白,你也該回到軍中,繼續為大靖效力了。”
    “末將領命!” 蕭琰眼中滿是堅定。
    隨後,蕭琰便前往軍營,重新執掌兵權。而李嶙則回到了王府,心中終於鬆了一口氣。他知道,這場風波雖然已經平息,但朝堂之上的鬥爭卻從未停止。未來,他還需要更加謹慎,才能守護好大靖的江山社稷。
    蕭琰恢複職位後,第一件事便是整頓軍紀。他深知,之前軍中之所以會出現張毅這樣的叛徒,與自己平日裏對軍中管理不嚴有著很大的關係。他將那些與李斯年有牽連的將領一一革職查辦,提拔了一批忠誠可靠、有勇有謀的年輕將領,很快便穩定了軍心。
    而李斯年被打入天牢後,他的黨羽們頓時慌了手腳。他們有的試圖通過各種關係營救李斯年,有的則四處活動,想要尋找新的靠山,還有的則選擇了沉默,等待著事態的發展。
    李嶙對此早有預料,他早已派人密切監視著李斯年黨羽的動向。一旦發現有人試圖作亂,便立刻將其控製起來,以免他們掀起更大的風波。
    這日,李嶙正在王府中處理事務,林朔突然前來稟報:“殿下,李斯年的長子李弘在府中召集了一批黨羽,似乎在密謀著什麽。他們還與城外的一支山賊隊伍有聯係,恐怕是想劫獄救走李斯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