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江湖爭端再起(一)

字數:8189   加入書籤

A+A-


    殘陽如血,灑在青石鋪就的長亭之上。蕭琰一襲青衫,手持折扇,立於亭中,目光望著不遠處的令狐司南。微風拂過,吹動兩人衣袂,空氣中彌漫著離別的愁緒。
    “司南,此去一別,不知何時方能再見。江湖風波再起,你我皆需保重。” 蕭琰的聲音溫和,卻難掩一絲悵然。他與令狐司南相識多年,一同經曆過無數江湖險惡,彼此早已是過命的交情。如今江湖爭端又起,魔教蠢蠢欲動,各大門派之間也是暗流湧動,此番分別,前路茫茫,誰也無法預料未來會遭遇何種變故。
    令狐司南身形挺拔,麵容剛毅,他拍了拍蕭琰的肩膀,沉聲道:“蕭兄,你向來聰慧過人,又有一身好武藝,此去定能逢凶化吉。隻是魔教行事詭秘,各大門派心思各異,你萬事需多加小心。若有危難,可持此令牌前往丐幫分舵,他們定會助你一臂之力。” 說罷,他從懷中取出一塊黑色令牌,令牌上刻著一個 “丐” 字,紋路古樸,一看便知並非凡物。
    蕭琰接過令牌,鄭重地收入懷中,拱手道:“多謝司南費心。你駐守襄陽城,肩負抵禦魔教東擴的重任,亦要保重。待江湖風波平息之日,你我再煮酒論劍,共話當年趣事。”
    令狐司南點點頭,眼中閃過一絲堅毅:“好!我等你來。”
    兩人再無多言,隻是靜靜地站在長亭中,望著遠方的落日。夕陽漸漸沉入地平線,夜幕開始降臨。蕭琰轉身,踏上停在不遠處河邊的一葉扁舟。他立於船頭,向令狐司南揮了揮手,隨後便命船夫啟航。
    扁舟緩緩駛離岸邊,令狐司南的身影逐漸變得模糊。蕭琰望著岸邊越來越遠的長亭,心中思緒萬千。他知道,從踏上這艘扁舟的那一刻起,他便要獨自麵對江湖的風風雨雨。此番出行,他身負尋找失傳已久的 “玄鐵劍法” 的重任,據說這劍法威力無窮,若能找到,或許能在即將到來的江湖大戰中起到關鍵作用。
    船行至江心,月光灑在水麵上,泛起粼粼波光。蕭琰推開船艙的窗戶,任微風拂麵。他取出懷中的折扇,輕輕打開,扇麵上繪著一幅山水圖,那是他多年前與令狐司南一同遊曆黃山時,一位老畫師所贈。如今物是人非,想到此處,他不禁輕輕歎了口氣。
    突然,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從岸邊傳來,打破了夜晚的寧靜。蕭琰心中一緊,連忙探頭向岸邊望去,隻見一隊人馬手持火把,正沿著河岸疾馳而來。看他們的裝束,不像是尋常百姓,倒像是某一門派的弟子。蕭琰眉頭微皺,不知這隊人馬深夜疾馳,所為何事。
    就在這時,船夫突然發出一聲驚呼,蕭琰循聲望去,隻見前方水麵上突然出現了幾艘快船,快船之上站滿了黑衣蒙麵人,手中皆持利刃,正朝著他們的扁舟疾馳而來。
    “不好!是魔教中人!” 蕭琰心中一沉,他曾與魔教中人交手多次,對他們的行事風格頗為了解。這些黑衣蒙麵人行動迅速,出手狠辣,顯然是早有預謀。
    船夫嚇得臉色蒼白,雙手不停地顫抖,想要調轉船頭逃離,卻被蕭琰喝止:“莫慌!你隻需穩住船身,剩下的交給我。” 說罷,蕭琰身形一閃,躍至船頭,手中折扇收起,露出裏麵藏著的一柄細劍。這柄細劍名為 “青鋒”,乃是用千年寒鐵打造而成,鋒利無比。
    轉眼間,黑衣蒙麵人的快船便已靠近。為首的一名蒙麵人一聲令下,數名黑衣人手持長刀,縱身躍向蕭琰的扁舟。蕭琰眼神一凜,手持青鋒劍,迎麵而上。
    隻聽 “叮” 的一聲脆響,蕭琰的青鋒劍與一名黑衣人的長刀相撞,火花四濺。那名黑衣人隻覺一股巨大的力量從刀身傳來,手臂發麻,長刀險些脫手。他心中大驚,沒想到眼前這個看似文弱的書生,竟然有如此深厚的內力。
    蕭琰趁勢反擊,青鋒劍如一道青色閃電,直刺那名黑衣人的咽喉。那名黑衣人連忙側身躲避,卻還是被劍刃劃傷了肩膀,鮮血瞬間染紅了衣衫。
    其他黑衣人見同伴受傷,紛紛揮舞著利刃圍攻上來。蕭琰臨危不亂,青鋒劍在他手中舞得密不透風,時而格擋,時而進攻,每一劍都直指黑衣人的要害。他的劍法靈動飄逸,兼具剛柔之力,正是他多年苦練的 “流雲劍法”。
    激戰中,蕭琰發現這些黑衣人的武功路數與以往所遇的魔教中人有所不同,他們的招式更加詭異,而且配合默契,顯然是經過了專門的訓練。蕭琰心中暗自警惕,看來魔教此次行事,比以往更加謹慎,也更加凶險。
    就在這時,為首的那名蒙麵人突然從懷中取出一枚黑色的毒針,趁蕭琰不備,朝著他的胸堂刺去。蕭琰反應迅速,側身躲避,毒針擦著他的衣衫飛過,射入水中,濺起一朵小小的水花。
    “卑鄙小人!” 蕭琰怒喝一聲,手中青鋒劍速度更快,直逼為首的蒙麵人。那名蒙麵人不敢大意,手持雙鉤,與蕭琰展開了激烈的搏鬥。雙鉤舞動,寒光閃閃,招招狠辣,試圖將蕭琰逼入絕境。
    蕭琰沉著應對,憑借著精湛的劍法和敏銳的洞察力,不斷化解著蒙麵人的攻勢。兩人你來我往,鬥了數十回合,難分勝負。蕭琰漸漸發現,這為首的蒙麵人內力深厚,武功高強,絕非等閑之輩,或許是魔教中的某位長老。
    此時,岸邊的那隊人馬也已趕到,他們看到江麵上的激戰,紛紛大聲呼喊,卻因隔著江水,無法立即支援。蕭琰心中明白,若不盡快解決眼前的敵人,等到魔教的援兵到來,後果不堪設想。
    於是,蕭琰決定速戰速決。他故意露出一個破綻,引誘為首的蒙麵人進攻。那名蒙麵人果然中計,雙鉤齊出,直取蕭琰的要害。蕭琰趁機側身,手中青鋒劍突然變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刺穿了蒙麵人的胸膛。
    蒙麵人發出一聲慘叫,身體緩緩倒下,臨死前,他扯下臉上的麵罩,露出一張猙獰的麵孔。蕭琰認出,此人正是魔教四大長老之一的黑風長老。沒想到魔教竟然派出了如此重要的人物來截殺他,看來他們已經察覺到了他此行的目的。
    其他黑衣人見首領被殺,頓時亂了陣腳。蕭琰乘勝追擊,青鋒劍揮舞,又斬殺了數名黑衣人。剩下的黑衣人見狀,不敢再戀戰,紛紛跳回快船,倉皇逃離。
    蕭琰站在船頭,望著黑衣人逃離的方向,心中仍有一絲擔憂。魔教此次截殺失敗,必定不會善罷甘休,日後的行程,恐怕會更加凶險。
    此時,岸邊的那隊人馬乘坐著幾艘小船,也已趕到。為首的是一位中年男子,身著武當派的道袍,手持拂塵,正是武當派的掌門弟子,清風道長。
    清風道長跳上蕭琰的扁舟,拱手道:“多謝蕭公子出手相助,若非公子,恐怕我們今晚就要遭了魔教的毒手。”
    蕭琰疑惑地問道:“清風道長,你們深夜在此,所為何事?”
    清風道長歎了口氣,說道:“近日魔教頻頻在江湖中作亂,殺害了不少武林同道。我們武當派收到消息,說魔教有一批高手要前往江南,企圖破壞江南各大門派的聯盟,所以我們特地趕來攔截,沒想到還是來晚了一步,還多虧了蕭公子擊退了他們。”
    蕭琰聞言,心中一驚:“魔教竟然想要破壞江南各大門派的聯盟?看來他們是想各個擊破,逐一吞並江湖各大門派。”
    清風道長點點頭:“蕭公子所言極是。如今江湖形勢危急,各大門派唯有團結一心,才能抵禦魔教的入侵。不知蕭公子此番出行,可有什麽要事?”
    蕭琰沉吟片刻,說道:“我此次出行,是為了尋找失傳已久的‘玄鐵劍法’。據說這劍法威力無窮,若能找到,或許能在對抗魔教的戰鬥中起到關鍵作用。”
    清風道長眼中一亮:“‘玄鐵劍法’?久聞此劍法的威名,隻是沒想到竟然失傳了。蕭公子有如此誌向,實在令人敬佩。若有需要我們武當派幫忙的地方,蕭公子盡管開口。”
    蕭琰拱手道:“多謝清風道長。若日後真有需要,我定當登門求助。”
    隨後,蕭琰與清風道長又寒暄了幾句,便各自離去。扁舟繼續在江麵上航行,蕭琰站在船頭,望著遠方的星空,心中更加堅定了尋找 “玄鐵劍法” 的決心。他知道,前路雖然充滿了艱險,但為了江湖的和平,他必須勇往直前。
    扁舟行駛了數日,終於抵達了江南水鄉的一座古鎮 —— 楓橋古鎮。這座古鎮依水而建,房屋錯落有致,街道兩旁擺滿了各種攤位,熱鬧非凡。蕭琰決定在此停留幾日,一方麵是為了補充些幹糧和水,另一方麵也是為了打探一下關於 “玄鐵劍法” 的消息。
    他將扁舟停靠在岸邊,付了船夫工錢,便獨自一人走進了古鎮。古鎮的街道上鋪著青石板,兩旁的房屋大多是白牆黛瓦,充滿了江南水鄉的韻味。街道上行人來來往往,有挑著擔子叫賣的小販,有牽著孩子逛街的婦人,還有一些江湖人士模樣的人,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低聲交談著什麽。
    蕭琰沿著街道慢慢走著,一邊欣賞著古鎮的風景,一邊留意著周圍的動靜。他發現,古鎮上的江湖人士似乎比往常多了不少,而且氣氛也有些異常,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一絲警惕,仿佛在提防著什麽。
    走到街道的盡頭,蕭琰看到了一家名為 “悅來客棧” 的酒館,便走了進去。酒館裏人聲鼎沸,坐滿了客人,大多是江湖人士。蕭琰找了一個靠窗的位置坐下,點了幾樣小菜和一壺酒,慢慢品嚐起來。
    鄰桌坐著幾個大漢,正低聲交談著,蕭琰隱約聽到他們提到了 “玄鐵劍法” 和 “魔教” 等字眼。他心中一動,便豎起耳朵仔細聽了起來。
    隻聽其中一個大漢說道:“聽說了嗎?最近江湖上都在傳,失傳已久的‘玄鐵劍法’就藏在楓橋古鎮附近的一座古墓裏。魔教的人也得到了消息,已經派人趕來了,想要搶奪‘玄鐵劍法’的秘籍。”
    另一個大漢接口道:“何止是魔教啊,其他一些門派的人也來了不少,都想得到‘玄鐵劍法’。這下可好了,楓橋古鎮要熱鬧起來了,說不定又要發生一場血雨腥風了。”
    “可不是嘛!上次在黃山,就因為爭奪一本武功秘籍,各大門派打得頭破血流,死傷了不少人。這次‘玄鐵劍法’比那本秘籍厲害多了,不知道又要有多少人喪命了。”
    蕭琰聽到這裏,心中暗自高興。沒想到剛到楓橋古鎮,就得到了關於 “玄鐵劍法” 的消息。不過,他也明白,既然這麽多江湖人士都知道了這個消息,想要順利拿到 “玄鐵劍法” 的秘籍,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還會麵臨著魔教和其他門派的威脅。
    就在這時,酒館門口突然傳來一陣騷動。蕭琰抬頭望去,隻見一名身著紅衣的女子走了進來。這女子容貌絕美,肌膚白皙,一雙大眼睛水靈靈的,仿佛會說話一般。她的腰間挎著一把紅色的長劍,氣質非凡,一走進酒館,便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女子環視了一下酒館,目光最終落在了蕭琰的身上。她徑直走到蕭琰的桌前,微笑著說道:“這位公子,不知可否借個位置?”
    蕭琰心中一愣,隨即笑道:“姑娘請坐。”
    女子道謝後,便在蕭琰對麵的位置坐下,點了幾樣小菜和一壺酒。她拿起酒杯,輕輕抿了一口,然後對蕭琰說道:“公子看著麵生,不像是楓橋古鎮的人,不知公子此番前來,所為何事?”
    蕭琰心中警惕,不知這女子的來曆,便含糊地說道:“我隻是一個普通的書生,閑來無事,四處遊曆罷了。”
    女子笑了笑,說道:“公子倒是風趣。不過,看公子的氣質,可不像是一個普通的書生。最近楓橋古鎮不太平,公子一個人在外遊曆,可要多加小心。”
    蕭琰心中一動,問道:“不知姑娘所言的不太平,是指何事?”
    女子放下酒杯,說道:“公子難道沒有聽說嗎?最近江湖上都在傳,‘玄鐵劍法’的秘籍藏在楓橋古鎮附近的古墓裏,很多江湖人士都趕來搶奪,其中不乏一些心狠手辣之輩。公子孤身一人,若不小心卷入其中,恐怕會有性命之憂。”
    蕭琰聞言,心中暗道:“這女子竟然也知道‘玄鐵劍法’的事情,看來她也不是一個簡單的人物。” 他不動聲色地說道:“多謝姑娘提醒,我會小心的。不知姑娘此番前來楓橋古鎮,又是為了何事?”
    女子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神色,隨即笑道:“我也是來遊曆的,順便看看熱鬧。不過,我可不像公子這麽膽小,若是真遇到了什麽有趣的事情,我倒想湊湊熱鬧。”
    蕭琰笑了笑,沒有再追問。兩人就這樣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天,從古鎮的風景聊到江湖的趣事,氣氛倒也融洽。蕭琰發現,這女子不僅容貌絕美,而且見識廣博,對江湖上的事情也頗為了解。
    不知不覺,天色漸漸暗了下來。酒館裏的客人也漸漸散去,隻剩下蕭琰和那名紅衣女子。女子站起身,對蕭琰說道:“公子,時候不早了,我該回去了。若是日後有緣,我們再相見。”
    蕭琰也站起身,拱手道:“姑娘慢走。”
    女子微微一笑,轉身走出了酒館。蕭琰望著女子離去的背影,心中充滿了疑惑。他總覺得這女子身上籠罩著一層神秘的麵紗,她的出現,似乎並非偶然。
    回到客棧房間,蕭琰躺在床上,輾轉反側,難以入眠。他一直在思考著那名紅衣女子的身份,以及她此行的目的。同時,他也在盤算著如何才能順利找到 “玄鐵劍法” 的秘籍,避開魔教和其他門派的糾纏。
    突然,窗外傳來一聲輕微的響動。蕭琰心中一緊,連忙起身,走到窗邊,小心翼翼地推開一條縫隙向外望去。隻見一道紅色的身影在客棧的院子裏一閃而過,消失在夜色中。
    “是她!” 蕭琰心中一驚,沒想到那名紅衣女子竟然會深夜來到客棧。他來不及多想,連忙披上外衣,悄悄地跟了出去。
    紅衣女子的身影在前麵快速移動,蕭琰緊隨其後,不敢發出絲毫聲響。他發現,紅衣女子似乎對楓橋古鎮的地形非常熟悉,七拐八繞,很快便來到了古鎮郊外的一座小山腳下。
    小山腳下有一座破舊的寺廟,紅衣女子徑直走進了寺廟。蕭琰在寺廟外停留了片刻,確認周圍沒有其他人後,便悄悄地跟了進去。
    寺廟裏一片漆黑,彌漫著一股陰森的氣息。蕭琰借著月光,小心翼翼地摸索著前進。走到寺廟的大殿前,他聽到裏麵傳來了說話聲。
    “事情辦得怎麽樣了?” 一個低沉的男聲問道。
    “放心吧,已經按照計劃行事了。蕭琰已經來到了楓橋古鎮,而且他也知道了‘玄鐵劍法’藏在古墓裏的消息,相信用不了多久,他就會去古墓尋找秘籍。” 說話的正是那名紅衣女子。
    蕭琰心中大驚,沒想到這紅衣女子竟然是衝著他來的。他繼續聽下去,想要知道他們的陰謀到底是什麽。
    “很好。” 低沉的男聲說道,“蕭琰此人聰慧過人,武功高強,若能讓他去古墓尋找秘籍,我們正好可以坐收漁翁之利。等他拿到秘籍後,我們再出手搶奪,同時嫁禍給其他門派,讓江湖各大門派自相殘殺,到時候我們魔教就可以趁機一統江湖了。”
    “隻是,蕭琰也不是那麽好對付的,萬一他察覺到了我們的計劃,怎麽辦?” 紅衣女子擔憂地問道。
    “哼,就算他察覺到了又能怎麽樣?古墓裏機關重重,而且還有其他門派的人在,他自顧不暇,根本沒有時間顧及我們的計劃。你隻要繼續監視他的動向,有什麽情況及時向我匯報就行了。”
    “是。”
    蕭琰聽到這裏,心中怒火中燒。原來這一切都是魔教的陰謀,他們想要利用他來獲取 “玄鐵劍法” 的秘籍,然後嫁禍給其他門派,挑起江湖紛爭。他慶幸自己今晚跟了出來,否則還被蒙在鼓裏。
    就在這時,大殿裏的燈突然亮了起來。蕭琰心中一緊,知道自己已經暴露了。他不再隱藏,手持青鋒劍,大步走進了大殿。
    大殿裏站著兩個人,一個是那名紅衣女子,另一個是一個身著黑衣的男子,臉上戴著一個猙獰的麵具,正是魔教的人。
    黑衣男子看到蕭琰,眼中閃過一絲驚訝,隨即冷笑道:“蕭公子,既然來了,就不要躲躲藏藏的了。沒想到你竟然這麽快就察覺到了我們的計劃,倒是有些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