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家的回響
字數:4999 加入書籤
晨光熹微,海角村的空氣中彌漫著潮濕的海鹽與淡淡的桂花香氣。
那條名為《大家好,我是林星》的微博視頻,像一顆投入沸騰油鍋裏的冰塊,瞬間讓整個網絡輿論場陷入了一種詭異的寂靜,隨即爆發出更加猛烈的卻截然不同方向的喧囂。
如果說午夜的爆料是一場裹挾著猜忌、憤怒與陰謀論的黑色風暴,那麽清晨七點的這條視頻,就是一場席卷一切的溫柔的金色海嘯。
視頻下方的評論區,在短暫的卡頓後,以一種井噴式的姿態被徹底淹沒。
【我哭了……我一個大男人,看著這個視頻居然看哭了。】
【這就是他選擇的生活嗎?沒有聚光燈,沒有名利場,隻有一個彈著不成調吉他的妻子,一個咿呀學語的寶寶,還有兩隻貓……我突然理解了。】
【他不是欺騙,他是守護。守護這個家,守護這份來之不易的平靜。】
【《家的和弦》……原來這首歌是寫給他們的。怪不得那麽溫暖。】
【五年前那個桀驁不馴、仿佛要與全世界為敵的楚星河,變成了現在這個滿眼溫柔的林星。歲月到底改變了他什麽?不是愛是這個家。】
【別再叫他楚星河了他已經告訴我們了他叫林星。請尊重他的選擇。】
風向,在一瞬間,徹底逆轉。
【#守護林星的家#】、【#家的和弦#】、【#有一種傳奇叫回歸平凡#】。
三個全新的話題,帶著無數網友自發的善意與溫暖,以一種不可思議的速度攀升,硬生生將那兩個血紅色的“爆”字擠下了熱搜前三。輿論的焦點從“天才欺詐”的狗血八卦,轉向了一場關於“選擇與守護”的溫情討論。
無數徹夜未眠的楚星河老粉,在看到視頻後,從最初的震驚狂喜,到此刻的淚流滿麵。他們看著視頻裏那個氣質溫和的男人,再回想起五年前那個鋒芒畢露的少年,心中所有的意難平,在這一刻都化為了釋然。
他沒有隕落,他隻是找到了比音樂更重要的東西。
申城,某娛樂媒體的辦公室裏,煙霧繚繞。
總編雙眼布滿血絲死死地盯著電腦屏幕上那飛速上漲的視頻播放量和一邊倒的好評,臉色鐵青。他身邊的強哥,更是像被抽走了所有力氣,癱在椅子上,喃喃自語:“怎麽會這樣……怎麽會這樣……”
他們策劃了一場完美的輿論風暴,準備好了無數的後手,準備迎接一場驚天動地的公關大戰。他們預想過林星會憤怒反駁、會發律師函、會召開記者會聲淚俱下地解釋……他們預想了一萬種可能卻唯獨沒有想到,他會用這樣一種方式,舉重若輕地,將他們蓄滿力的一拳,打在了棉花上。
沒有一句解釋,卻勝過千言萬語。
他根本沒有應戰。
他隻是打開家門,讓所有人看了一眼他院子裏的風景,然後便微笑著關上了門,將所有的喧囂都隔絕在外。
“總編……我們現在怎麽辦?”強哥的聲音帶著一絲絕望。
總編狠狠地吸了一口煙,將煙頭摁滅在煙灰缸裏。他盯著屏幕上林星從背後擁抱阿汐的那個定格畫麵,眼神陰鷙。“他想用溫情牌熄火?沒那麽容易!”
他拿起手機,撥通了一個號碼:“喂,繼續深挖。車禍!我要知道五年前那場車禍的所有細節!他越是想守護這個家,我們就越要把他從那個烏龜殼裏,給我揪出來!”
風暴並未真正停止,它隻是暫時轉向,去尋找更深、更暗的漩渦。
而在台北的一間頂級錄音棚裏,周董倫剛剛結束了一段配唱。他拿起助理遞來的手機,習慣性地點開微博,一眼就看到了那條被頂上時間線的視頻。
他沒有點開聲音,隻是靜靜地看完了那段無聲的家庭錄像。當看到最後那行手寫的“大家好,我是林星”時,他那總是帶著幾分慵懶的嘴角,微微向上勾起,露出一個了然的微笑。
他沒有像其他人一樣立刻打電話過去更沒有發任何私信。他隻是退出視頻,點開自己的微博編輯頁麵,上傳了一張照片。
照片上,是一杯他常喝的珍珠奶茶,背景是錄音棚裏複雜的調音台。他沒有配上任何指向性明確的文字,隻是簡單地寫了一句:
【有些音樂,要用生活來寫。兄弟,挺你。】
這條微博一出,瞬間引爆了早已沸騰的輿論。天王的親自下場,無疑是給林星的選擇,蓋上了一個最權威的認證章。
緊接著遠在香江的鄧子琪,也更新了動態。她沒有發文字,隻發了一張深夜拍攝的星空圖,璀璨而靜謐。懂的人都懂,那是《光年之外》的意象,也是一種無聲的支持。
至此,這場由狗仔引爆的身份風暴,在林星那個四兩撥千斤的視頻回應和兩位樂壇天王天後的默契力挺下,徹底扭轉了方向。公眾的同情與善意,如潮水般湧向了海角村那棟小小的別墅。
然而,這一切的中心,那個本該最在乎外界反應的人,卻早已將手機扔在了書桌上,徹底隔絕了外界所有的喧囂。
林星輕輕帶上三樓書房的門,走下樓梯。
客廳裏,張嬸已經做好了早餐。她像往常一樣,將一碗溫熱的小米粥和一碟剛出鍋的雞蛋餅放在餐桌上。她什麽也沒問,隻是在林星坐下時,多說了一句:“今天粥熬得久軟糯養胃。”
那雙飽經風霜的眼睛裏,藏著一絲不易察uc的擔憂和心疼。
阿汐抱著剛睡醒的景曦也走了過來。她的眼眶還有些微紅,但眼底所有的恐懼和不安都已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前所未有的澄澈與驕傲。她看著林星,沒有說話,隻是在他身邊坐下,將景曦放在他懷裏。
小家夥剛睡醒,還有點迷糊,聞到爸爸身上熟悉的味道,立刻伸出小手,抓住他的衣領,嘴裏發出滿足的“咿呀”聲。
林星拿起小勺子,舀了一點點粥,吹涼後喂到兒子嘴邊。景曦張開小嘴,乖乖地吃下,然後砸吧砸吧嘴,一臉滿足。
陽光透過落地窗灑進來將父子倆的影子拉得很長。空氣裏,是小米粥溫潤的香氣,是勺子輕碰碗沿的清脆聲響,是景曦咿咿呀呀的呢喃。這些細碎、平凡的聲音,與網絡上那場驚天動地的輿論海嘯,形成了最鮮明的對比。
“他們……好像都理解了。”阿汐看著手機上那些溫暖的評論,輕聲說。
林星沒有抬頭,目光依舊專注地落在兒子身上,又舀了一勺粥喂過去。“我不在乎他們理不理解。”他的聲音很輕,卻很清晰,“我隻在乎,你和景曦在這裏。”
這句話,像一道溫暖的海流,瞬間包裹了阿汐的心。她眼眶一熱,趕緊低下頭,喝了一大口粥,將那份快要溢出的感動和淚意,連同著小米粥的溫度,一起咽了下去。
是啊,她還在擔心什麽呢?
這個男人,早已用他的選擇,為她和這個家,築起了一道最堅固的堤壩。任憑外界風浪再大,也無法侵擾這堤壩裏的一草一木。
吃過早餐,林星像往常一樣,陪著景曦在地毯上搭積木。他拿起一塊藍色的方塊,又拿起一塊紅色的三角,耐心地教兒子:“你看這個是藍色,這個是紅色。把三角形放在正方形上麵,就是一個……小房子。”
景曦好奇地看著,伸手去抓那塊紅色的三角,然後笨拙地模仿著爸爸的動作,試了好幾次才歪歪扭扭地把“房頂”搭了上去。成功之後,他開心地拍著小手,咯咯地笑了起來。
阿汐坐在旁邊,拿起那本被她翻得有些卷邊的“吉他學習錯題本”,和那把貼著星星貼紙的吉他。她沒有去打擾那對父子,隻是安靜地,開始練習昨天沒練熟的和弦。
陽光暖洋洋地照著客廳裏是積木塊輕輕的碰撞聲,是孩子天真的笑聲,是吉他不成調卻充滿希望的琴聲。
一個上午,就這麽在平靜中悄然流逝。
網絡上的風暴依舊在持續關於《孤塔》的討論,關於《光年之外》的解析,關於“楚星河”過往的考古……無數的話題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場屬於2023年秋天最盛大的網絡狂歡。
但這一切都與海角村無關。
這裏的陽光依舊溫暖,海浪依舊溫柔,生活依舊平凡。
午後,景曦睡著了。林星從嬰兒房裏走出來看到阿汐還坐在地毯上,對著一個複雜的和弦指法圖發愁。
他走過去在她身邊坐下,拿起自己的吉他。
“卡在哪裏了?”他問。
“這個……”阿汐指著譜子上一個標記著“Bm7”的和弦,“手指好像要打結了。”
林星笑了笑,沒有說話,隻是撥動琴弦,將那個複雜的和弦拆解成幾個最簡單的音符,然後放慢了速度,一遍一遍地彈給她聽。
陽光透過窗戶,將兩人的影子拉得很長,疊在一起。兩把吉他,一大一小,一舊一新靠在一起,琴弦在陽光下閃著微光。
風暴還在遠方呼嘯,但在這個小小的家裏,家的回響,早已覆蓋了一切喧囂。
一個新的傳奇,確實已經拉開序幕。
那不是一個關於天才歸來的神話,而是一個關於愛與守護的最平凡也最動人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