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王……王校長?
字數:5206 加入書籤
媒體們非常滿意龐源的宣言。
畢竟對於新聞來講,有噱頭就意味著有銷量。
很快,諸如“群星科技搞電商隻做三件事,打假、扶工、助農”的新聞在電視媒體和網絡新媒體上四處開花。
正值工商總局就出台《網絡交易管理辦法》、維護消費者權益召開座談會的時機,民眾對相關新聞的關注度非常高。
這些新聞一出,立即快速傳播開來。
民眾也好,同行也罷,都在第一時間就看到了。
這其中當然包括不得不當上打假聯盟盟主的馬老師。
“打假不夠,還他媽要扶工助農?群星科技把調子越唱越高,到底想幹什麽?”觀看完現場采訪的視頻,了解過新聞原委,馬老師難得地爆了粗口。
陪同馬老師此次進京的掏寶網總裁薑芃臉色也非常陰沉,但沒有出聲。
他已經知道,工商總局不但強摁著國內所有電商平台出資成立假貨必賠消費者維權基金,還高度讚同群星王總以維權基金為基礎組建打假聯盟、並請馬老師擔任盟主的提議。
按照進京之前的規劃,四十大盜確實要爭取維權基金裏的主動地位。
如此,真的要對掏寶網下手的時候,四十大盜還有餘地可以控製打假力度。
做到既給民眾和工商總局一個交代,也不至於讓掏寶網傷筋動骨。
然而現在,四十大盜不用爭取就拿到了維權基金裏的主導地位,馬老師還當上了打假聯盟的盟主!
四十大盜和馬老師不想對掏寶網下狠手,也必須動真格打假了。
否則,馬老師的名譽怎麽辦?四十大盜還想不想要工商總局的好感了?
作為掏寶網總裁,薑芃感到很無奈,突然共情起了運輸大隊長。
打假,傷掏寶網;不打假,傷四十大盜。
唉!
兩害相權取其輕,隻能傷一傷掏寶網……的個人賣家們了,罵名群星科技來擔吧。
薑芃心裏這麽想著,壓根就沒有在意什麽扶工,什麽助農。
這與眼光、格局、胸懷無關。
純粹是屁股決定腦袋。
作為掏寶網總裁,薑芃要考慮的,僅是如何化危機為機遇,借助即將開始的力度空前的打假行動,促成掏寶網的浴火重生。
四十大盜集團履行社會責任的事務和整體對外形象,是馬老師應該考慮的問題。
而馬老師爆過粗口之後,也很快沒再糾結這件事。
他也將注意力放到了如何利用維權基金和打假聯盟給四十大盜摟好處上。
錢,四十大盜出了。
打假,四十大盜也做了。
總不能不允許四十大盜摟點好處回去吧?
類似的想法,也在其他電商平台的掌門人心裏浮現。
王詡猜沒猜到會發生這樣的事?
當然猜到了。
但是,哪怕消費者維權基金和打假聯盟會成為某些人打擊異己的工具,隻要能給消費者維權,隻要能切實打假,一切都是值得的。
至少比當前的情況有所進步。
這也算是理想和現實之間的一種妥協吧。
說到理想,王詡已經想好自己該做些什麽了。
他對打完電話的徐雪菲問道:“你想不想換一份工作?”
徐雪菲聞言,眉頭微蹙反問道:“王總,是我有哪裏做得不稱職嗎?”
“那倒不是。”王詡擺了擺手,示意徐雪菲不要亂想,然後解釋道,“是我想個人出資,再成立一個助學基金。這個基金主要麵向偏遠的山村,建學校、供應早餐和午餐、提供助學金。唔……”
沉吟了一下,王詡語氣稍有些沉重歎道:“還有就是特別麵向偏遠山區的女中、女高,提供幫助。大山裏的女子,想要走出山,實在太難了!”
徐雪菲眼中閃過一絲意動,卻搖頭回道:“王總,您的想法非常好,我非常佩服,但這件事我做不好。”
頓了頓,徐雪菲解釋道:
“一來我缺乏主持複雜項目的能力和經驗。
二來我對教育既不了解也不熱愛。
即便強行去做這件事,也難以長期保持激情。
我認為,您應該找一個更合適的人去做這件事。”
王詡一聽,覺得自家秘書說得很有道理。
他這人沒別的優點,除了錢多,就是能聽得進意見和建議。
於是欣然采納,轉頭就讓徐雪菲聯係集團首席人才官莫婷,讓她物色幾個合適的人才。
優先在集團內部篩選,卻也不排斥從社會上尋找。
莫婷的工作效率超級高。
半小時不到,就發了第一批候選名單。
總共五人,兩個是集團內部員工,三個是社會上熱心公益的非富豪慈善個人。
王詡先把注意力放到了後者上。
“免費午餐”項目發起人鄧飛排在首位。
莫婷特意標明,鄧飛團隊正在醞釀發起“e農計劃”,嚐試通過電商幫助農民銷售農產品,提升鄉村經濟活力,從源頭上改善兒童生存環境。
緊隨其後的是“大愛清塵”項目發起人王克勤。
這位曾是著名調查記者,人稱“中國揭黑記者第一人”,後來才轉型全職公益。
他發起的“大愛清塵”項目,關注中國600萬塵肺病農民工群體,及其患病農民工的家庭與子女。
其模式是“救命+助學+助困”,既救患者的命,也助患者子女上學,還嚐試幫助患者家庭脫貧。
第三位是資深環保人士、教育探索者梁曉燕。
她深度參與了長期致力於西部鄉村教育發展的“西部陽光基金會”,和強調賦能鄉村教師來提升鄉村教育質量的“青葵花導師計劃”。
王詡認真閱覽了莫婷發來的三人履曆,對他們感到深深的敬佩。
與此同時,他也認為這三人作為知名度很高的公眾人物、慈善個人,不適合主持他將要推出的助學基金。
他的助學基金不需要募資,當然是越低調越好!
於是,王詡將注意力放到了兩名集團內部員工上。
然而看到第一個名字,他就忍不住牙酸。
好家夥,都已經把你發配西北了,居然還能冒出來?
這位赫然便是那個弄出了“王總,人家想要嘛”許願池的狠人,姓孫名無塵。
王詡盯著孫無塵的名字看了好一會兒,方才把目光往下挪。
第二人姓柳名桂梅,女,37歲,目前在政府關係部工作,以前參與過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的“春蕾計劃”。
看到這個名字,王詡立即想到了另一個人,姓名裏同樣帶有“桂梅”兩字。
反複斟酌了許久,他最終下定決心,就讓孫無塵和柳桂梅操持助學基金吧。
正好,一個負責到處建學校,一個專門負責山村女童和女生的助學工作。
“請莫總問一問他們,願不願意從集團出來,主持我個人出資的助學基金。願意的話,就讓他們盡快交接手頭的工作,來帝都找我。”王詡在孫無塵和柳桂梅的姓名上畫了一個圈,對徐雪菲說道。
“好的,我馬上和莫總聯係。”徐雪菲記下兩人的名字,然後沉吟著問道,“王總,就鄉村助學這件事,您要不要和政府相關部門聯係一下?宣傳方麵呢?要不要聯係一些媒體?”
王詡想了想回道:“暫時不聯係政府部門,先把助學基金的架子搭起來再說。至於宣傳,徐秘你記住,助學基金隻做事,不宣傳,明白了嗎?”
徐雪菲心裏表示她不明白,卻點頭道:“我記住了,王總。”
隨後,她便在此和首席人才官莫婷聯係去了。
解決了一樁心事的王詡則悠閑地品起了茶。
隻不過他的悠閑很快就消散了。
他突然想起,有一位故意曬黑自己的明星在百校計劃被媒體曝光之後喜提“古校長”的名頭。
那他呢?
假如有那麽一天,他的助學基金藏不住了,媒體和民眾會如何稱呼他?
王……王校長?
千萬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