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新政風波與人心試探
字數:5588 加入書籤
毛草靈提出的發展商業和改善農業灌溉的改革措施,猶如一顆投入平靜湖麵的巨石,在朝堂上激起了層層波瀾。部分保守大臣對這些新政極為不滿,他們聯合起來,試圖阻止新政的推行。
這一日,早朝之上,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臣出列,向皇帝拱手道:“陛下,這發展商業之策實不可行。自古以來,我國以農為本,重農抑商乃祖宗之法。如今若大力發展商業,必使百姓皆棄農從商,田地荒蕪,國將不穩呐。”
其他幾位大臣也紛紛附和:“陛下,老臣所言極是。商業乃末流之業,商賈唯利是圖,若任其發展,必壞我民風。”
皇帝聽了,眉頭緊鎖,將目光投向毛草靈。毛草靈心中早有準備,她從容地走出隊列,向皇帝行禮後說道:“陛下,諸位大人所言雖有道理,但時代不同,如今我國麵臨諸多問題,若一味遵循舊法,恐難有發展。發展商業可促進物資流通,增加國庫收入,還能創造更多就業機會,讓百姓生活更加富足。至於農業,改善灌溉之法可提高農田產量,保證糧食供應。二者相輔相成,並不衝突。”
一位年輕的大臣不屑地哼了一聲,說道:“哼,娘娘不過是一介女流,怎懂得治國之道?這不過是婦人之見罷了。”
毛草靈並未生氣,她微笑著說道:“大人此言差矣。我雖為女子,但也心係國家百姓。我提出這些政策,皆是為了讓我國繁榮昌盛。大人若有更好的辦法,不妨說出來聽聽。”
那大臣被毛草靈說得啞口無言,漲紅了臉,卻一時想不出反駁的話來。
然而,保守派大臣們並不肯輕易罷休。他們在朝堂下繼續串聯,四處散播新政的不利言論,試圖動搖皇帝推行新政的決心。
在後宮中,也有人趁機興風作浪。一位一直嫉妒毛草靈的妃子,暗中與這些保守大臣勾結,想要借新政之事扳倒毛草靈。
這一日,這位妃子在皇帝麵前哭訴道:“陛下,臣妾聽聞娘娘推行的新政引起了諸多大臣的不滿,百姓們也頗有怨言。長此以往,恐會引發朝堂動蕩啊。陛下可要三思啊。”
皇帝聽了,心中有些動搖。他雖然信任毛草靈,但麵對眾多大臣的反對,也不得不慎重考慮。
毛草靈得知此事後,決定親自去試探那些保守大臣的真實想法。她以邀請大臣夫人們入宮賞花為由,將幾位關鍵大臣的夫人請到了後宮。
在花園中,毛草靈熱情地招待著夫人們。大家一邊賞花,一邊閑聊。毛草靈不經意地提起了新政的事情。
一位大臣夫人皺著眉頭說道:“娘娘,我家老爺整日為這新政唉聲歎氣。他說這發展商業會讓社會風氣變壞,百姓們都變得唯利是圖了。”
毛草靈笑著說道:“夫人,您有所不知。發展商業並非是讓百姓變得唯利是圖,而是讓大家有更多的謀生手段。而且,商業發展起來後,國家富裕了,百姓的生活也會更好。您想想,若是您家裏能有更多的收入,日子過得更舒坦,那不是好事嗎?”
另一位夫人說道:“娘娘,話雖如此,但我家老爺擔心新政會損害到一些人的利益,到時候會引發混亂。”
毛草靈點點頭,說道:“夫人,您老爺的擔心不無道理。但我們在推行新政的過程中,會盡量考慮周全,減少對他人的損害。而且,新政的目的是為了讓國家和百姓受益,短期的困難是難免的,但隻要大家齊心協力,一定能克服。”
幾位夫人聽了毛草靈的話,若有所思。毛草靈知道,要想讓新政順利推行,必須先讓這些大臣的家人們理解和支持。
在與大臣夫人們交談的過程中,毛草靈還發現了一些有趣的事情。其中一位夫人無意間透露,她們背後似乎有人在指使她們反對新政。毛草靈心中一動,猜測這背後可能與後宮那位嫉妒她的妃子有關。
回到自己的宮殿後,毛草靈將此事告知了皇帝。皇帝聽了,十分生氣,說道:“沒想到後宮之中竟有人如此不安分,妄圖破壞新政。朕定要徹查此事。”
毛草靈勸道:“陛下,此事不宜操之過急。我們先暗中調查,掌握證據後再做處理。現在當務之急是要讓新政順利推行下去。”
皇帝點點頭,說道:“愛妃所言極是。那你可有什麽好辦法讓那些大臣支持新政?”
毛草靈想了想,說道:“陛下,我們可以先在一些地方進行試點。比如選擇幾個商業基礎較好的城鎮,推行發展商業的政策,讓大家看到新政的成效。對於農業灌溉,也可以先在部分農田進行改善,等有了成果,再逐步推廣。這樣,那些大臣看到新政確實能帶來好處,或許就會改變態度了。”
皇帝覺得毛草靈的建議很有道理,決定采納。他下令在幾個城鎮開展商業發展試點,並安排官員負責農業灌溉的改善工作。
然而,保守派大臣們得知皇帝要進行試點後,更加憤怒了。他們再次在朝堂上向皇帝施壓,要求停止新政。
一位大臣激動地說道:“陛下,這試點之法實不可取。一旦開始,若出了問題,後悔都來不及。陛下不能被娘娘的花言巧語所迷惑啊。”
皇帝有些不耐煩了,他拍了拍桌子,說道:“朕意已決,先進行試點。若有問題,再做調整。諸位大臣不必再言。”
退朝後,毛草靈擔心皇帝會因為朝堂上的壓力而動搖,她來到皇帝的書房,安慰道:“陛下,推行新政本就不易,會遇到各種阻力。但隻要我們堅持下去,看到成效後,那些大臣自然會改變態度的。”
皇帝握住毛草靈的手,說道:“愛妃,朕明白。朕相信你,也相信新政會讓國家變得更好。”
在試點地區,毛草靈親自派人去指導商業發展。她教當地百姓如何開店、如何營銷,還引進了一些新的商品和經營模式。同時,負責農業灌溉的官員也積極行動起來,修建水渠,改善農田灌溉條件。
一段時間後,試點地區的情況有了明顯的變化。商業街上熱鬧起來,店鋪林立,人來人往。百姓們的收入增加了,臉上也露出了笑容。農田裏,因為灌溉條件的改善,莊稼長勢喜人。
消息傳到朝堂上,一些原本反對新政的大臣開始動搖了。他們紛紛派人去試點地區考察,親眼看到了新政帶來的好處。
一位大臣回來後,向皇帝上奏道:“陛下,臣去了試點地區,所見所聞讓臣大開眼界。發展商業確實能讓百姓生活富足,改善灌溉也提高了農田產量。臣之前反對新政,實是目光短淺,還望陛下恕罪。”
其他一些大臣也紛紛表示:“陛下,臣等也看到了新政的成效,願意支持新政的推行。”
皇帝聽了,十分高興,他對毛草靈說道:“愛妃,多虧了你堅持推行新政,如今看到成效,朕也放心了。”
毛草靈微笑著說道:“陛下,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接下來,我們可以將新政逐步推廣到全國了。”
然而,就在新政即將全麵推廣的時候,卻出現了一個意外情況。試點地區的一家大商鋪突然倒閉,老板卷款潛逃,許多百姓的錢財都打了水漂。
保守派大臣們抓住這個機會,再次在朝堂上發難。他們指責新政導致了商業混亂,要求立刻停止新政的推廣。
皇帝再次陷入了困境,他將毛草靈找來商議對策。毛草靈分析道:“陛下,這隻是個別現象,並不能說明新政有問題。我們應該加強對商業的監管,製定相關的法律製度,防止此類事情再次發生。”
皇帝覺得毛草靈說得有道理,他下令成立專門的商業監管機構,製定商業法規,規範商業行為。
同時,毛草靈親自前往試點地區,安撫百姓的情緒。她對百姓們說道:“大家不要驚慌,這隻是個別人的違法行為。我們會加強監管,保證大家的利益。新政是為了讓大家過上更好的生活,隻要我們一起努力,未來一定會更加美好。”
在毛草靈的安撫下,百姓們的情緒逐漸穩定下來。商業監管機構也迅速行動起來,對市場進行整頓,查處了一批違規經營的商家。
經過這次風波,新政逐漸走上了正軌。越來越多的大臣開始支持新政,百姓們也對新政充滿了信心。
在後宮中,那位與保守大臣勾結的妃子見新政推行得越來越順利,自己的陰謀沒有得逞,心中十分不甘。她決定采取更極端的手段來對付毛草靈。
這一日,毛草靈在花園中散步,突然感覺一陣頭暈目眩,差點摔倒。她被身邊的宮女扶住,宮女們趕緊將她送回宮殿,並請來了太醫。
太醫診斷後,臉色凝重地說道:“娘娘,您是中了一種慢性毒藥,此毒不易察覺,會慢慢侵蝕身體。”
毛草靈心中一驚,她意識到這肯定是有人在暗中害她。她立刻派人調查,看看最近有誰接近過她的飲食。
經過一番調查,發現是那位妃子身邊的一個宮女曾在禦膳房幫忙,有機會在毛草靈的食物中下毒。
毛草靈將此事告知了皇帝,皇帝十分憤怒,他下令將那位妃子打入冷宮,嚴懲下毒的宮女。
經過這次事件,毛草靈更加警惕了。她知道,在這後宮和朝堂中,還有很多人對她充滿敵意,她必須時刻小心,才能保護自己和新政的推行。
在處理完後宮的事情後,毛草靈將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新政的推廣上。她親自到各地巡視,指導新政的實施。每到一處,她都與百姓們親切交談,了解他們的需求和困難,並及時給予解決。
在她的努力下,新政在全國範圍內順利推廣開來。商業日益繁榮,農業產量大幅提高,國家的經濟實力不斷增強。
然而,毛草靈並沒有因此而滿足。她開始思考如何進一步提升國家的文化和教育水平。她認為,一個國家的繁榮不僅體現在經濟上,還體現在文化和人才的培養上。
於是,她向皇帝提出了興辦學校、培養人才的建議。皇帝聽了,十分讚同,他說道:“愛妃所言極是。培養人才乃國家之根本,朕支持你興辦學校。”
毛草靈開始著手製定辦學計劃。她借鑒現代教育理念,設計了課程體係,包括儒家經典、詩詞歌賦、算術、天文地理等。她還招聘了一批有學識的老師,準備在全國範圍內開辦學校。
然而,興辦學校的計劃又遭到了一些大臣的反對。他們認為,女子不應該參與教育之事,而且傳統的教育方式已經足夠,不需要進行改革。
毛草靈並沒有被這些反對聲音所嚇倒。她再次在朝堂上闡述了興辦學校的重要性:“陛下,諸位大人,如今時代在變,我們需要培養更多有知識、有技能的人才。興辦學校可以讓更多的孩子接受教育,提高國民素質。而且,女子也應該有受教育的權利,她們同樣可以為國家做出貢獻。”
在毛草靈的堅持下,皇帝最終還是批準了興辦學校的計劃。毛草靈開始忙碌起來,她親自選址、修建校舍、招聘老師。她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為乞兒國培養出一代優秀的人才,讓國家在未來的發展中更加強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