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續2)烽火連天夜,紅妝策馬行
字數:4072 加入書籤
玉門關大捷的狂歡餘韻尚未完全散去,毛草靈卻已從勝利的喜悅中迅速冷靜下來。站在殘破卻屹立不倒的城頭,俯瞰著關內關外忙碌清掃戰場、救治傷兵、修複工事的軍民,她的眉頭微微蹙起。空氣中彌漫的不僅僅是硝煙和血腥,更有一種災疫可能滋生的隱憂。
“雲袖,”她喚來貼身女官,語氣沉靜而不容置疑,“傳本宮命令:第一,所有陣亡將士遺體,無論敵我,必須盡快集中火化,深埋立碑,以防瘟疫。第二,傷兵營即刻分區隔離,輕重傷分開,所用繃帶、器具必須以沸水反複煮燙,軍醫及照料者需以醋或石灰水洗手。第三,關內所有水源,派人十二時辰看守,嚴禁汙染,飲水必須煮沸。第四,組織健婦,熬製大量薑湯、艾草水,分發給將士和受驚百姓驅寒辟穢。”
雲袖一一記下,雖然對其中一些指令感到陌生(如煮沸飲水),但經過這段時間,她對皇後娘娘的命令已毫無疑慮,立刻領命而去。
皇帝處理完軍務,走上城頭,恰好聽到毛草靈這番安排,眼中再次流露出驚歎。“靈兒,你連醫道防疫也如此精通?”他發現自己對這位皇後的了解,似乎永遠沒有盡頭。
毛草靈轉過身,臉上並無得意之色,反而帶著一絲凝重:“陛下,大戰之後,必有大疫。將士們血戰方休,身體疲憊,抵抗力最弱,若此時疫病橫行,比刀劍更加可怕。這些都是……古籍中記載的防疫之法,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她再次將緣由推給了虛無縹緲的“古籍”。
皇帝握住她的手,感受著她指尖的微涼,心中滿是疼惜與感激。“辛苦你了,事事都想得如此周全。”他頓了頓,看向關外北狄退去的方向,眼神銳利起來,“北狄雖退,但呼延灼主力尚存,遲早卷土重來。靈兒,對於今後,你有何看法?”
毛草靈沉吟片刻,目光掃過關外那片飽經戰火蹂躪的土地。“陛下,被動防守,絕非長久之計。此次北狄能長驅直入,連破三城,除了其兵鋒銳利之外,也與我國邊境防禦體係不夠完善有關。各城各自為戰,缺乏策應,信息傳遞遲緩,才給了敵軍可乘之機。”
她引著皇帝走向臨時搭建的、更為精細的沙盤,拿起幾麵小旗。“陛下請看,玉門關雖險,但並非唯一通道。其西側百裏,有‘野狐嶺’,地勢雖不及玉門關險要,但山道崎嶇,亦可通行小股部隊。東側一百五十裏,‘黑水河’渡口冬季冰封,亦是防禦薄弱之處。北狄此次敗退,下次再來,未必還會強攻玉門關。”
皇帝凝視著沙盤,緩緩點頭:“不錯。依你之見,該當如何?”
“固本培元,主動布局。”毛草靈手指在沙盤上劃出一個範圍,“首先,當趁北狄新敗、暫時無力大舉南侵之機,大力整飭邊軍,補充兵員、裝備,尤其是加強騎兵訓練。其次,重建乃至新建邊境烽燧體係,確保一旦有警,消息能迅速傳遞至玉門關及後方各州府。再次,在玉門關兩側的野狐嶺、黑水河等險要之處,設立前哨軍寨,駐以精兵,與玉門關形成犄角之勢,相互呼應。最後,”她的手指點向關外,“派出精銳斥候,深入草原,繪製更精確的地圖,摸清北狄各部虛實、牧場分布、水源所在。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這一套組合拳,既有短期防禦的加強,又有長期戰略的布局,甚至包含了情報偵察和未來可能的主動出擊的鋪墊。皇帝越聽眼神越亮,他發現自己這位皇後,不僅善戰,更善謀全局。
“好!就依皇後之言!”皇帝當即拍板,“朕即刻下旨,命兵部、工部協同邊軍,按此方略辦理!至於繪製地圖、偵察敵情一事……”他看向毛草靈,帶著詢問。
毛草靈微微一笑:“此事非胡彪、孫銘二位將軍莫屬。胡將軍勇悍,孫將軍縝密,正可互補。可令他們各率一支精幹小隊,分頭行動。”
“準!”
接下來的日子,玉門關內外變成了一個巨大的工地和軍營。在毛草靈的親自督導和規劃下,各項事宜有條不紊地展開。傷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妥善救治和隔離,得益於嚴格的防疫措施,關內並未出現大規模疫情。陣亡將士得以安葬,撫恤金也由毛草靈提議、皇帝批準,提高了標準並確保發放到家人手中,軍心愈發穩固。
修複城牆、建造烽燧、設立前哨軍寨……每一項工程,毛草靈都會親自查看圖紙,甚至提出改進意見。她將現代的一些建築學和材料學知識(同樣歸功於“古籍”和“奇思妙想”)融入其中,比如建議在關鍵地段用糯米汁混合石灰漿增加城牆粘合度,改進烽燧的結構使其更加穩固且便於觀察。
她還特別關注了軍隊的裝備改良。利用繳獲的北狄良馬和本土馬匹,開始嚐試建立更具機動性的混編騎兵。對弓弩的射程和精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命令隨軍工匠進行研究。甚至,她開始秘密召集一些信得過的工匠,在遠離關隘的一處隱蔽山穀,建立了一個小型的作坊,嚐試改進“震天雷”的配方和觸發裝置,並探索能否製造出射程更遠的“火龍出水”(原始火箭)等武器。她知道,技術優勢,在未來可能發生的衝突中至關重要。
皇帝將這一切看在眼裏,心中震撼與欣慰交織。他給予了毛草靈最大的信任和支持,幾乎對她所有的提議都予以批準。朝中並非沒有非議,一些守舊派大臣的奏章也悄然遞到了他的案頭,無非是“後宮幹政,古來大忌”、“皇後所為,有違祖製”之類的老生常談。但皇帝隻是將這些奏章留中不發,甚至暗中敲打了幾個言辭最為激烈的官員。玉門關的勝利和邊境防禦體係的快速重建,就是最好的回應。在實實在在的功績麵前,任何非議都顯得蒼白無力。
一個月後,邊境防禦已初具雛形,局勢基本穩定。皇帝決定擺駕回鑾,畢竟國都還有許多政務需要處理。而毛草靈,卻做出了一個讓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決定。
“陛下,臣妾想暫時留在玉門關。”晚膳時,毛草靈平靜地對皇帝說道。
皇帝拿著筷子的手一頓,訝然抬頭:“靈兒,這是為何?關外苦寒,戰事雖暫歇,但終究危險。你隨朕一同回京,方才安穩。”
毛草靈放下碗筷,神情認真:“陛下,玉門關新定,諸多舉措方興未艾,臣妾在此,方能確保各項事宜不走樣,尤其是新軍寨的建設和新式軍械的研發,需要有人坐鎮督促。此外,邊境軍民剛剛經曆戰火,心緒未平,臣妾留在此地,亦可安撫人心,彰顯朝廷對此地的重視。至於危險……”她笑了笑,帶著一絲自信與從容,“經此一役,北狄短期內不敢來犯。況且,有胡彪、孫銘等將軍在,關防穩固,陛下不必擔憂。”
皇帝沉默了片刻,看著妻子堅定的眼神,知道她心意已決。他了解她,一旦決定的事情,很難改變。而且,他不得不承認,毛草靈留在玉門關,確實能起到他無法替代的作用。她在軍中和民間那如日中天的威望,是穩定邊境、推行新政的最好保障。
“也罷。”皇帝最終歎了口氣,握住她的手,“隻是苦了你了。朕會留下最精銳的禁軍護衛你的安全,朝中之事,朕會處理好,你不必掛心。若有任何需要,隨時八百裏加急傳書於朕。”
“謝陛下。”毛草靈心中一暖,反握住他的手,“朝中若有阻力,陛下可將玉門關現狀與未來規劃示之,以事實說話。至於那些迂腐之言,”她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鋒芒,“陛下不必過於煩心,待邊境徹底穩固,新軍練成,他們自然無話可說。”
三日後,皇帝啟程返回國都。送別之時,玉門關軍民夾道跪送,山呼萬歲,而看向留在關上的皇後娘娘的目光,則充滿了更加深切的愛戴與信賴。
皇帝的車駕遠去,毛草靈獨立城頭,猩紅鬥篷在塞外的寒風中獵獵作響。她看著眼前這片蒼茫而充滿生機的土地,心中湧起一股前所未有的豪情與責任。
這裏,不再是需要她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後宮,而是她可以真正施展抱負、守護子民的廣闊天地。她留下了,不僅是為了鞏固邊防,更是要在這裏,親手播下讓乞兒國變得更加強大的種子。軍事改革、技術革新、乃至未來可能的經濟滲透(比如利用邊境貿易影響北狄)……她有太多的想法需要在這裏實踐。
“雲袖,傳令下去,明日辰時,召集關內所有工匠首領、負責軍寨建設的校尉、以及胡彪、孫銘將軍,來本宮行轅議事。”毛草靈的聲音平靜卻帶著不容置疑的權威。
“是,娘娘!”雲袖躬身應道,眼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期待。她知道,跟隨這位娘娘,她們即將開啟的,是一段更加波瀾壯闊的征程。
塞外的風,依舊凜冽,卻似乎再也無法吹散毛草靈眼中那堅定而明亮的光芒。鳳主臨邊,她的傳奇,才剛剛進入真正的高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