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續2 風主歸心(終章)

字數:7358   加入書籤

A+A-


    晨曦再次降臨,透過雕花窗欞,將棲梧宮內映照得一片通明。靈兒起身,由宮人伺候著梳洗更衣。她今日選了一身杏子黃的常服,雖不如正紅宮裝那般威儀隆重,卻更顯雍容嫻雅,便於行動。
    用過早膳,她並未立刻前往兩儀殿,而是對雲袖吩咐道:“備轎,去‘明法堂’。”
    “明法堂”設在皇城東南隅的一處獨立院落,原是前朝一位大學士致仕後講學之所,環境清幽,適合靜心鑽研。皇帝昨日已下旨將此地撥給律法修訂館使用。
    轎輦在“明法堂”外停下,靈兒示意儀仗留在門外,隻帶了雲袖和兩名貼身侍衛走了進去。
    院內古木參天,綠意盎然。正堂內,崔琰、張蘊以及幾位選拔上來的官員和博士早已到齊,正圍坐在一張巨大的長案前,案上堆滿了各類卷宗、典籍。見到靈兒進來,眾人連忙起身行禮。
    “諸位不必多禮,請坐。”靈兒抬手虛扶,走到主位坐下,目光掃過在場眾人,語氣溫和卻帶著不容置疑的鄭重,“律法修訂,關乎國本,亦關乎千秋萬代。今日起,我等便需戮力同心,為我乞兒國,訂立一部合乎時宜、澤被蒼生的良法。”
    她開門見山,直接切入主題:“崔大人,張大人,諸位,對於修訂章程,可有初步設想?”
    崔琰率先開口,他麵容清臒,目光炯炯:“回鳳主,臣等商議,以為修訂當分三步。其一,梳理現行律法,厘清其中矛盾、過時及不合情理之處;其二,分門別類,如吏、戶、禮、兵、刑、工等,由專人負責草擬新條款;其三,匯總審議,反複推敲,形成草案。”
    張蘊補充道:“鳳主昨日提及的調研與借鑒他國律法,臣以為至關重要。需盡快派出精幹人員,分赴各地及周邊邦國。”
    靈兒點頭表示讚同:“二位大人思慮周詳。調研之事,本宮已與陛下商議,不日即可選派人員出發。至於借鑒他國律法,鴻臚寺會全力配合搜集典籍。此外,本宮還有一議。”
    眾人凝神靜聽。
    “修訂過程,除內部審議外,或可擇取部分與民生息息相關的條款,如田賦、商稅、婚姻、繼承等,以白話行文,張貼於各州府縣衙門外,許百姓在一定期限內議論建言,由地方官收集上報。”靈兒緩緩道出自己的想法,“律法最終是用於約束和保障萬民,若能聽取民聲,知其訴求與困惑,所定之法則更能深入人心,便於施行。”
    此言一出,堂內頓時有些安靜。允許百姓議論律法?這在此時代,簡直是聞所未聞!幾位老成持重的官員麵露驚疑,就連崔琰和張蘊也微微蹙眉。
    一位來自太學的律法博士忍不住開口道:“鳳主,此法……是否過於……草率?律法乃國之重器,威嚴所在,若任由庶民置喙,恐損其權威,亦易生紛亂。”
    靈兒並未因質疑而動怒,反而心平氣和地解釋道:“李博士所慮,不無道理。然,律法之權威,並非源於高高在上、不容置疑,而是源於其公平、公正,能為大多數人所接受並自願遵從。若律法脫離民情,即便再嚴苛,也難逃‘法不責眾’之困境,甚至可能逼民反抗。反之,若律法能反映民意,解決民憂,則百姓自會敬畏遵守,其權威方能真正樹立。”
    她頓了頓,目光掃過眾人:“至於紛亂,可控可導。設定建言期限、規範建言渠道、由官府引導議論方向,便可避免無序。此舉非為削弱律法權威,而是為了奠定更堅實的民意基礎,使新律頒行之日,能如水銀瀉地,無孔不入,而非強壓硬灌,阻力重重。”
    她一番言論,條理清晰,立意高遠,既考慮了法的威嚴,又兼顧了民的訴求。崔琰沉吟片刻,眼中漸漸露出欽佩之色:“鳳主高瞻遠矚,臣等不及。此法雖前所未有,卻實為固本培元之良策!臣以為可行!”
    張蘊也捋須點頭:“若能成功,確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見兩位主事大臣表態,其他人雖仍有疑慮,但也紛紛附和,表示願意嚐試。
    靈兒見初步意見統一,便不再糾纏於此,轉而與眾人詳細討論了人員分工、進度安排、資料搜集等具體事宜。她思維敏捷,往往能一針見血地指出關鍵,又能虛心聽取不同意見,會議氣氛熱烈而高效。
    一個上午很快過去。當靈兒離開“明法堂”時,日頭已近中天。她雖有些疲憊,但心中卻充滿了幹勁。親手參與並推動一項如此宏大的工程,讓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價值感。
    回到棲梧宮稍事休息,用了午膳,下午她又接見了幾位負責農業和水利的官員,聽取了關於新式農具推廣和幾條主要河道清淤進展的匯報,並就遇到的困難給出了指示。
    傍晚,皇帝來到棲梧宮,見她雖麵帶倦色,眼神卻依舊明亮,不由心疼道:“何必如此辛勞?事情非一日可成,當循序漸進。”
    靈兒為他斟上一杯茶,笑道:“臣妾不覺得辛勞,反而覺得充實。看到自己的想法一步步落地,看到國家因我們的努力而變得更好,這種感覺,很好。”
    皇帝握住她的手,歎道:“得妻如此,夫複何求。”他頓了頓,道,“你昨日提及的關於應對大唐的四條策略,朕已看過,深以為然。已命鴻臚寺著手挑選使節人選,邊境軍務與商貿事宜,也已交由兵部與戶部協同辦理。”
    “陛下聖明。”靈兒放下心來。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帝後二人在棲梧宮用了晚膳,並未再談論國事,隻是如同尋常夫妻般,在宮苑中散步閑談,享受著難得的靜謐時光。
    星光與燈火交織,將他們的身影勾勒得溫馨而和諧。
    靈兒知道,未來的路還很長,律法修訂絕非易事,與大唐的關係需小心維係,國內的發展也麵臨諸多挑戰。但她不再彷徨,也不再孤獨。她有並肩作戰的皇帝,有逐漸凝聚的朝臣,有擁護她的百姓,更有她為之奮鬥的明確目標。
    從青樓萌妹到乞兒國鳳主,她走過了一條布滿荊棘卻也開滿鮮花的道路。如今,她已徹底融入這片土地,她的心跳與這個國家的脈搏同頻共振。
    歸心之處,即是吾鄉。而她,將在這片屬於她的土地上,繼續揮灑才華,踐行理想,與所愛之人,共同守護和開創一個更加繁榮昌盛的乞兒國。
    鳳主靈兒的傳奇,遠未結束,新的篇章,正隨著她的決心與行動,徐徐展開。
    月色如水,靜靜流淌在棲梧宮的琉璃瓦上。
    靈兒倚在窗邊,望著宮牆外隱約可見的萬家燈火。白日裏在"明法堂"的爭論、與官員們的商議、還有那些堆積如山的奏章,此刻都化作沉甸甸的責任感,壓在她的心頭。
    "鳳主,夜深了。"雲袖輕聲提醒,為她披上一件錦緞披風。
    靈兒微微頷首,卻沒有移動。她的目光落在案頭那疊剛剛送來的密報上——這是她暗中組建的情報網送來的第一份重要消息。
    "雲袖,你去歇著吧,本宮還想再坐會兒。"
    待雲袖退下後,靈兒走到案前,拆開了那份密報。燭光搖曳,映照著她愈發凝重的麵容。
    密報中詳細記錄了大唐邊境幾位將領近期的異常調動,以及一些商隊在大唐境內遭遇的不公待遇。更讓她心驚的是,有跡象表明,大唐朝廷內部確實有人對她拒絕歸國一事極為不滿,正在暗中串聯,意圖對乞兒國施壓。
    "果然......"靈兒輕歎一聲,將密報置於燭火上焚毀。
    她早就料到會有這一天。一個手握實權、又深得民心的"和親公主"拒絕回國,對大唐而言無異於一次外交上的挫敗。更何況,她這些年在乞兒國推行的改革,已經讓這個曾經貧弱的國家煥發出勃勃生機,這難免會引起鄰國的忌憚。
    踱步至書案前,她提筆寫下幾行清秀卻有力的字跡:
    "邊境增兵,以固防為名,行威懾之實。"
    "商路暢通乃兩國之利,若有人蓄意破壞,當以牙還牙。"
    "速查朝中何人主事,其目的何在。"
    寫完後,她將字條卷起,塞入一個特製的竹筒中。這是她與情報網聯絡的密信,明日自會有人來取。
    做完這一切,她才覺得稍稍安心。在這個弱肉強食的時代,仁慈必須建立在實力的基礎上。她可以向往和平,但絕不能天真。
    第二日清晨,靈兒比平日更早起身。梳洗時,她特意讓雲袖梳了個更為利落的發髻,簪上一支金鳳步搖,既顯威儀,又不失靈動。
    "今日要去校場。"她對雲袖解釋道。
    雲袖會意,為她選了一身便於騎射的錦緞騎裝,外罩一件繡金鳳紋的披風。
    校場位於皇城西側,平日裏是禁軍操練之所。今日這裏卻格外熱鬧——靈兒推行新政後組建的第一支女子騎兵正在此訓練。
    當靈兒騎著白馬出現在校場時,正在訓練的女兵們紛紛停下動作,整齊劃一地行禮:"參見鳳主!"
    靈兒勒住馬韁,目光掃過這些英姿颯爽的女子。她們中有的是將門之後,有的是平民之女,但此刻都穿著統一的戎裝,手持長槍,眼神堅毅。
    "免禮。"靈兒的聲音清脆有力,"繼續訓練,讓本宮看看你們的本事。"
    女兵們齊聲應諾,隨即展開了激烈的對抗訓練。馬蹄踏起塵土,槍影交錯,呐喊聲震天。
    這支女子騎兵是靈兒的心血之作。她深知,在這個男尊女卑的時代,女子要想真正立足,必須擁有自己的力量。而騎兵作為這個時代最精銳的兵種,正是最好的選擇。
    訓練結束後,靈兒親自為表現優異的女兵頒獎。當她將一枚銀質勳章別在一個年僅十六歲的小女兵胸前時,那女孩激動得熱淚盈眶。
    "記住,"靈兒對全體女兵說道,"你們手中的槍,不是為了殺戮,而是為了守護。守護你們的家人,守護這片土地,也守護你們作為女子的尊嚴。"
    "誓死追隨鳳主!"女兵們的呐喊聲響徹雲霄。
    離開校場時,靈兒的步伐格外輕快。這支正在成長的力量,將是她在亂世中最大的底氣之一。
    午後,靈兒在偏殿接見了來自江南的茶商。這位茶商帶來了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經過數年的培育,他們在乞兒國南部山區成功引種了江南的名茶,品質甚至優於原產地。
    "鳳主請看,"茶商恭敬地奉上一個精致的瓷罐,"這是今年第一批新茶,取名"鳳翎"。"
    靈兒揭開罐蓋,一股清雅的茶香撲麵而來。她仔細察看茶葉的形狀、色澤,又取少許衝泡品嚐,果然香氣清高,滋味鮮爽。
    "好茶!"靈兒由衷讚歎,"此事若成,我乞兒國又將多一項重要財源。"
    她當即下令,由戶部撥專款擴大茶園種植,並命工部研製適合茶葉運輸的包裝。同時,她親自為這款新茶題寫"鳳翎"二字,作為禦賜商標。
    "記住,"靈兒對茶商諄諄囑咐,"品質是根本,誠信是生命。切不可為一時之利,壞了長遠之計。"
    茶商連連稱是,感恩戴德地退下了。
    處理完這些事務,天色已近黃昏。靈兒揉了揉有些發脹的太陽穴,正準備歇息片刻,卻見雲袖快步進來,神色有些異樣。
    "鳳主,陛下請您即刻去兩儀殿。"
    靈兒心中一緊,這個時辰突然傳召,必有要事。
    當她快步走進兩儀殿時,發現除了皇帝,崔琰、張蘊等幾位重臣也在場,個個麵色凝重。
    "靈兒,你來得正好。"皇帝將一份急報遞給她,"剛收到的消息,大唐使團在回國途中遭遇"馬匪"襲擊,雖無人傷亡,但禮品被劫掠一空。"
    靈兒快速瀏覽急報,心中雪亮:這絕非普通的馬匪襲擊。使團有精銳護衛,尋常馬匪絕不敢招惹。這分明是有人要給乞兒國一個下馬威。
    "陛下,此事絕不能姑息。"崔琰憤然道,"這是對我乞兒國威嚴的公然挑釁!"
    "臣以為,當立即派兵清剿邊境馬匪,以儆效尤。"張蘊補充道。
    皇帝看向靈兒:"鳳主以為如何?"
    靈兒沉吟片刻,冷靜分析:"剿匪是必然的,但更重要的是查明真相。若真是馬匪所為,剿之即可;若是有人指使......"她頓了頓,目光銳利,"那我們就要做好更充分的準備。"
    她轉向皇帝:"臣妾建議,一麵派兵剿匪,一麵加強邊境防務。同時,可派密使前往大唐,暗中調查此事真相。"
    "就依鳳主所言。"皇帝當即拍板,"剿匪之事由兵部負責,調查之事......"他看向靈兒,"就交給鳳主了。"
    靈兒躬身領命:"臣妾定當查個水落石出。"
    離開兩儀殿時,夜幕已經降臨。靈兒沒有直接回棲梧宮,而是登上了宮中最高的觀星台。
    夜風獵獵,吹得她的披風翻飛。站在這裏,可以俯瞰整個皇城的燈火,甚至可以望見遠方邊境的點點烽火。
    十年了。從那個懵懂無知的現代女孩,到如今執掌一國權柄的鳳主,她走過的路,比她想象的要艱難,也比她想象的要精彩。
    她伸出手,夜風從指縫間流過。這風來自北方,帶著草原的氣息,也帶著未知的挑戰。
    但她不再害怕。
    因為她知道,在她的身後,有一個正在崛起的國家,有一群忠誠的臣民,更有一個與她同心同德的伴侶。
    "來吧,"她對著遠方的黑暗輕聲道,"讓我看看,這亂世還能給我什麽樣的考驗。"
    星空璀璨,映照著她堅定的眼眸。那眼中,有智慧,有勇氣,更有一種曆經磨難後愈發耀眼的光芒。
    鳳主靈兒的傳奇,正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書寫著新的篇章。而這一章,注定要比以往更加波瀾壯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