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不但要追趕,還要後來者居上

字數:4376   加入書籤

A+A-


    次日,當秦良再次來到研究所的時候,發現所有人都已經早早的到齊,並恭敬的等在了那裏。
    而且,看向他的目光似乎有些不一樣了。
    不過,秦良也顧不得這些,隨後,便開始了新內容的講解。
    接下來的幾天,秦良每天如此。
    他所講解的東西,複雜深奧,雖然已經用最容易理解的方式講給大家,但是,限於理論本身的複雜性,在他講完之後,大多數人都要原地消化23個小時,才能跟上他的節奏。
    一周之後,秦良終於講完了另外一個模塊。
    看向眾人:“怎麽樣?現在對衛星是否已經有一個詳細的了解?”
    眾人全都興奮的點頭。
    “秦老師,我感覺現在自己強得可怕,隨時可以衛星研究。”劉綻雲對著秦良躍躍欲試地說道。
    其他人也都摩拳擦掌。
    可是,旁邊的俞曼秋卻微微皺起眉頭:“秦老師,我有一個問題。”
    “講。”
    “我們現在有了設計圖,可是,太空環境複雜多變,我們的材料必須能夠抵抗高溫低溫,射線粒子。
    材料的強度也是在地球的數倍甚至數十倍,以我們國家現在的實力,製造的材料,是否能夠達到這樣的要求?
    另外,想要把衛星送到預定軌道,必須有運載火箭,目前,我們國家的運載火箭,是否有這樣的運載能力?”俞曼秋整理了一下思緒,對著秦良認真地說道。
    聽到俞曼秋問的問題,秦良眼前一亮。
    忍不住欣慰。
    這幾天的培訓沒白做。
    “很好!你已經開始開始跳出常規思維,以宇宙思維去思考這些材料和設計了。這一點難能可貴。”秦良不吝誇獎道。
    聽到秦良的誇讚,俞曼秋的臉上閃過一絲紅暈。
    “你思考的方向非常對。
    想要把咱們的偵查衛星送到太空中,並把衛星準確地送入軌道中,除了需要對火箭和衛星做出精巧的設計,還需要滿足太空環境需求的宇航級材料。
    而這些材料的重要性,絲毫不亞於衛星和火箭的整體設計。”秦良對著眾人說道。
    宇航級材料?
    眾人第一次聽到這個詞,但是,憑借這幾天秦良的培訓,還是很快就抓住了秦良所說的宇航級材料的關鍵點。
    “秦老師,咱們國家有這樣的材料嗎?能夠滿足咱們項目的材料供應嗎?”俞曼秋有些擔心地問道。
    “不能。”秦良毫不猶豫地回答道。
    “那……我們怎麽辦?”俞曼秋再次對著秦良問道。
    其他人也有些擔憂地看著秦良。
    沒有合適的材料,哪怕有圖紙也照樣造不出來。
    屬於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秦良看著這些人,隨後說道:“怎麽辦?簡單!沒有的就買,買不到就自己造!自己去研究。
    逢山開路遇水搭橋。
    總之,必須抱著必勝的信念,排除一切困難,完成國家交付給我們的任務。”
    聽到秦良的話,眾人不由心情振奮。
    “另外,我也相信,相信你們,相信龍國千千萬萬的人。
    大家萬眾一心,一定能夠完成這項偉大的工程。”
    眾人不由得握緊了拳頭。
    “請大家也一定要相信!我們會是繼米國和俄熊之後,第三個把衛星投入到太空中的國家。
    而且,我們還要後來者居上,比他們更強,做的更好,大家有沒有信心?”秦良對著在場眾人大聲問道。
    “有!”眾人齊聲低吼著回答。
    年輕人本就激情澎湃,被秦良鼓勵之後,更是幹勁十足。
    俞曼秋也握著小拳頭,眉宇間滿是堅毅。
    秦良看著這些人士氣高漲,心中滿意。
    這才是龍國的年輕科學家,這才是龍國未來單挑整個西方的航空人!
    “接下來,你們的任務,就是把我手裏的這些設計圖搞清楚,我會去解決其它事情。”秦良指了指放在桌子上的那些設計圖紙。
    “是!請您放心,保證完成完成任務。”
    眾人對著秦良說道,一個個鬥誌昂揚,激情澎湃。
    ……
    秦良從空間技術研究所出來之後,第一時間就前往金屬研究所,如果國內誰能替他解決材料問題,那非這裏莫屬。
    當他走進金屬研究所,就被這裏的變化驚呆了。
    現在的金屬研究所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之前的破舊小樓,變成了5層高樓,而且,更加明顯的,是他的守備比之前提高了幾個等級。
    如果不是王權耀的特別通行證,估計,他們連第一道關卡都進不去。
    但饒是如此,在樓下的時候,也還是被樓下的警衛給攔住了。
    “同誌,麻煩通報一聲,就說秦老師來訪。”
    “好的,您稍等。”那個警衛再次確認了兩人的證件之後,敬了個禮,便朝著樓上跑去。
    ……
    此刻,5樓,大會議室中。
    眾人正在激烈的討論著。
    “老師,我覺得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我們從源頭就錯了。我們已經實驗了100多次,每次都以失敗告終。我懷疑理論有缺陷。”大師兄龐俊說道。
    現在的龐俊,帶著一副黑框眼鏡,眼神沉靜自信,憑借著在石油化工廠的驕人戰績,已經成了國內首屈一指的石油化工專家。
    比之前沉穩了很多,幹練了很多,已經有大師風範。
    “師兄,我覺得理論或許沒有問題,隻是我們的催化劑有問題。”二師兄高遠同樣說道。
    “我覺得催化劑是一方麵,或許環境也有關係,我們要做的是超過150萬分子量的超高分子聚乙烯,如果有雜質存在,會嚴重影響鏈生成,甚至,導致鏈轉移和鏈終止反應的發生。”三師弟李進步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坐在上位的薑霖聽完弟子的話,不置可否,隨後看向左手邊的一個女生。
    “晴雪,說說你的看法。”
    孟晴雪愣了一下,隨後說道:“師父,我覺得大師兄,二師兄和三師兄說的都對啊。”
    “……”薑霖臉皮抽了抽。
    “要有自己的觀點,哪怕是錯的,那也是自己的。別人的,就算是對的,那也是別人的。”薑霖對著孟晴雪,同時也對著除了四人之外的其他學生說道。
    那些學生一個個若有所悟的把這話記在本子上。
    他們都是剛剛加入“宗門”的“弟子”。
    看著師兄師姐在那裏和老師坐而論道,一個個心生羨慕。
    現在,誰不知道,薑老的金屬研究所,是全國首屈一指的材料研究所。
    師兄師姐現在還沒有出去,已經隱隱有開宗立派的趨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