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收益更高的打法

字數:6692   加入書籤

A+A-


    氣氛都到這了,餘惟自然沒有拒絕的理由。
    拋開直接的好處不談,在這種大型舞台多演出一次本身就大有裨益,不僅能展示自己,也能抬高自己。
    要是真接住了場子,對上是大功一件,對下也是一樁美談。
    餘惟隻是鹹魚,不是不知好歹,這種機會沒必要錯過,表現越好,他以後的血條就越厚。
    徐熙年就是絕好的例子,他的塌房是咎由自取,但事發後主辦方第一時間跟他做切割,除了所謂的麵子問題,其實還有一點,他沒有不可替代性。
    換句話說,他沒有被保的資格。
    於音樂會而言,他隻是一個無傷大雅的6分歌手,除了穩定一無是處,換了有麻煩但不多。
    要是換成真正的大人物,說句實在話,就算塌了,熱搜也能瞬間被壓下去。
    對於藝人來說,知名度隻是聲望,重要性才是血條。
    餘惟倒是不覺得自己會塌房,但如今這大環境,行得端也架不住別人潑髒水,坐得正也抵不過各種算計,提前武裝自己總是對的。
    誰會嫌棄自己血條厚呢?
    更別提還有雙倍演出費和春晚直通名額了,那還說啥呢,我唱不就完了。
    見餘惟應承下來,汪琪和音樂監督明顯鬆了一口氣,但他們也沒輕鬆多久,轉而又變成了一副嚴陣以待的姿態。
    同意救場隻是第一步,接下來還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他唱什麽?
    徐熙年原定的那首歌肯定是不能再唱了,這種時候必須切割的徹底,把他的存在感降到最低。
    換歌的話又關係到一個排練時間問題,現在早上八點出頭,距離演出正式開始11個小時不到,樂隊不一定忙得過來。
    演出在即其他節目也得練,總不能圍著這一首歌轉吧?
    現在的最優解就是找一首現成且符合要求的歌,直接由餘惟來翻唱,這樣樂隊足夠熟悉旋律,也容易上手。
    “別人的歌我唱不太習慣。”
    其實別的歌餘惟現在也是能唱的,不過靠真實水平唱出來效果肯定一般,不至於難聽,但在這種國家級舞台暫時還是不太夠。
    想救場,肯定得拿出完美級別的發揮才行。
    “哦,這樣啊。”
    對餘惟的答複汪琪倒是不意外,娛樂圈也不是沒有隻堅持唱自己歌的音樂人,餘惟自從走紅,好像是沒有唱過別人的歌。
    雖然沒能按照最優方案進行,但他們也沒什麽可說,本來就是找人救場,總不能請人幫忙還指指點點吧?
    再者,別人的歌餘惟練習也有時間成本,倒不如唱他自己熟悉的。
    好在他們有這個考慮,知道餘惟有可能不服從調劑,所以提前做了備選方案。
    “那你挑一首自己的歌唱,我們給你調一下出場順序。”
    餘惟的作品裏目前是沒有團圓主題的,選一首唱的話肯定是塞其他幾個分區裏。
    雖然這麽換會影響整個節目單編排,但確實是最適合的打法,餘惟對自己的歌肯定相當熟練,他的歌樂隊基本也都聽過。
    形式上不美,但上手最快,主辦方也能接受,算是最穩解……
    可惜餘惟之前沒有團圓主題的歌,要不然現在再唱一遍剛剛好。
    餘惟難得陷入了沉默,這確實是最穩妥的選擇,節目能補上,他也能做到完美發揮,但彩排好的節目流程會被擾亂。
    不過除此之外,節目效果其實也會有所折扣,畢竟其他歌大家不少都聽過。
    同一場演出他唱兩首歌,大家本來就容易審美疲勞,再來首唱過的,觀眾難免會感到索然無味。
    還沒唱過的《藍蓮花》和《山丘》也不太適合音樂會的整體氛圍。
    如果說唱別人的團圓歌是高風險低收益,那唱自己的非團圓歌就是中風險中收益。
    問題來了,有沒有收益更高的打法?
    如果隻是唱老歌,那就隻是單純完成救場任務,要想更進一步超出預期,那就隻有一個辦法了。
    很簡單,我成尊不就是了……
    “你們覺得,唱新歌怎麽樣?”
    汪琪聞言不由得眉頭微皺,還剩十來個小時的演出唱新歌,他怎麽敢的?
    “知道你歌曲存貨多,但音樂會事關重大,如果新歌準備不充分還不如老歌來得實在。”
    汪琪似乎不怎麽看好這個提議,他的看法也相當中肯。
    一首跟音樂會整體調性不搭的新歌,就算觀眾有新鮮感,跟晚會本身的聯係也不夠緊密。
    這音樂會多少也是帶點任務的,不是純粹的音樂交流,沒有最好,隻有最合適。
    “其實就是首團圓的歌……”
    都拿新歌了,肯定也要在形式上符合主題啊,甚至都不需要打亂節目單,直接換就行。
    汪琪緊皺的眉頭瞬間舒緩開來,隨即跟音樂總監交換了一個意味深長的眼神。
    就知道這小子有存貨,還是跟音樂會無比契合的存貨,要是他們今天不找他,是不是這小子還得藏著啊?
    並非震驚意外,而是心領神會。
    其實,餘惟這個提議也在他們的預料之中。
    主辦方那麽多人特地開會討論,也不至於兩眼一抹黑就來談合作,生活不是,官方也不是傻逼。
    他們很清楚自己在做什麽。
    餘惟之前拿了那麽多新歌,甚至在音樂會彩排過程中還拿了一首《點歌的人》,說他沒存貨他們是不信的。
    其實他們真正的最優解,就是賭餘惟的某一首存貨正好對應晚會的調性。
    正如他們找上餘惟的理由,他們要的不是穩,是化腐朽為神奇。
    要找一個唱老歌唱經典的,他們有很多選擇,老歌餘惟唱得別人唱不得?
    他們選餘惟,一開始就是奔著他關於團圓的新歌來的,臉已經丟了,隻有把一切推倒重來才能完美化解。
    但餘惟的存貨裏究竟有沒有類似的歌他們也不知道,所以才有了剛才的交流。
    如果沒有對應的歌,那選擇穩妥的打法也不是不行,如果有,那說明他們賭對了。
    打亂節目單這種事可大可小,能避免當然是最好,餘惟的新歌,質量絕對有所保障。
    餘惟一眼就注意到了他們不驚反喜的神情,唉,都是老狐狸。
    他倒是也有所預感,主辦方找他肯定是看重他的不可替代性,最優解和最穩解,還真不是非他不可。
    他們怕是打一開始就奔著新歌來的,隻是不知道自己有沒有所以先提了保底方案。
    最後由他來捅破窗戶紙,其實也算是半推半就促成雙方都想要的結果。
    餘惟想出色完成任務,上麵也需要他出色完成任務,然後一拍即合達成共識。
    “那,事不宜遲排練吧。”
    雖然時間緊張,但以餘惟和國家隊的專業程度,強強聯合現在加練依然來得及。
    “歌還差一點沒寫完。”
    剛才餘惟的話都在汪琪預料之內,但這一句他是真沒想到,什麽叫還沒寫完?
    隻此一句,聽的他頭皮發麻,本以為盡在掌握,但沒寫完三個字就像一盆冷水,直接從他頭頂澆了個透心涼。
    “還差多少?”
    音樂總監的聲音都有些發顫,要是壓根沒有新歌,他們采用更穩妥的方案當然能接受。
    但已經知道這首歌結果唱不了,那未免也太折磨了,感覺渾身上下有螞蟻在爬。
    已經回不去了……
    “大概,兩個小時。”
    兩個小時餘惟打算用來幹什麽不必多說,當然是把歌寫進裏兌換出來。
    他還不忘給自己編了個借口,這是自己聽到內幕消息主題是團圓才寫的歌,不過報節目時歌還沒完成所以沒用上,現在還差一點細節。
    隻能說寫的編瞎話還是有天賦,這理由聽著沒毛病。
    汪琪和音樂總監聞言稍稍鬆了口氣,兩個小時那還能接受,大不了不午休加個班補回來。
    “餘老師,不敢再耽擱了,快去寫歌吧。”
    本來板上釘釘的事又有了新的風險,創作這種事時間可說不準,這是一場豪賭。
    但主辦方也深知一個道理,疑人勿用用人勿疑,既然選擇把球傳給餘惟,那就相信他能做到。
    如果到時候他還是沒寫完,再換穩妥方案也不遲。
    餘惟自己也不敢耽擱,出了門就是急忙給祁洛桉發了條消息,幫我寫首歌,速速。
    是的,他並沒有打算在自己的書裏寫這首歌。
    原因很簡單,他不想賭。
    上一次換歌時人氣值剛好夠用,這段時間以來主角人氣值也沒怎麽漲,萬一他這次運氣不好正好隨到人氣值怎麽整?
    十個小時的功夫,還要花時間排練,沒功夫再去刷數據的,在這個節骨眼上,他沒必要賭。
    反觀祁洛桉那本書,兌換數據就自己的零頭,發完章節幾分鍾就能攢夠,效率快的不是一星半點。
    事急從權,現在要的就是一個快。
    而且大家已經明白了他的套路,如果這時候在裏寫首新歌,讀者馬上就能猜出來音樂會這一茬。
    祁洛桉的書沒什麽人懷疑,這一招出其不意。
    當然還有必須承認的一點,她碼字比自己快……
    “現在?”
    祁洛桉剛起床還沒洗漱,她又沒什麽事,隻等著今晚看直播,還真沒想到臨時還能接到任務。
    一聽是餘惟的事她也顧不上洗漱了,抹了抹眼睛就趴到了電腦前敲響了沉睡的鍵盤。
    她也不問為什麽,隻問什麽歌什麽風格,這種時候問東問西沒意義,先解決問題再說。
    餘惟迅速交代完具體的歌曲細節後這才鬆了口氣,聽著電話那頭劈裏啪啦的鍵盤敲擊聲,一股安心感油然而生。
    好像有個幫手,感覺也不錯……
    雖說歌的事托付給了祁洛桉,但餘惟也沒閑著,午休要排練晚上有音樂會,他今天也沒時間碼字了,現在正好。
    餘惟正在臨時寫新歌的消息瞬間就傳遍了音樂廳的每一個角落。
    事關重大他們也不敢去打擾,也不知道餘惟臨危受命到底會拿出一首怎樣的作品。
    他的創作能力自是毋庸置疑,想必現在的他,一定沉浸在音樂裏,為藝術的誕生做最後的收尾吧。
    就在眾人在彩排的同時猜測餘惟的進度時,當事人卻慢悠悠溜達到了觀眾席,雙手捧著手機打字打的不亦樂乎。
    餘惟找了個舒服的角落坐好,這兩天天天在台下碼字都養成習慣路徑依賴了,在休息室死活憋不出來。
    這下對味了。
    “看我幹嘛,你們繼續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