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理想共同體
字數:6759 加入書籤
以河灣城的攻克為起點,此時此刻,整個北方盡在掌握之中。
攻下河灣城後有許多工作要做。
比如處理前領主的親信同夥兒、清理城內貴族、接手城市管理、防止走漏消息等…
起先,在知道換了領主後,還有一些貴族地主想要投誠表明忠心,派來手下進行談判,試圖通過讓渡一部分自己的財富和權力給新領主,好以此繼續做自己的特權階級。
這一套對這些人來說已經是輕車熟路。
領主換人是常事,但貴族仍舊是那些貴族,地主仍舊是那些地主。
新領主總需要維持秩序吧,總要有自己的本地班底吧,總得有人管著下麵那群賤民吧?
殺一兩個貴族意思意思得了,要是得寸進尺…
那還真不能怎麽樣。
當大軍殺到家門口,這些特權階層終於意識到,新領主根本沒打算放過他們當中的任何一個,就是要趕盡殺絕。
“瘋子,簡直就是個殘暴的瘋子!”
有貴族怒罵著,連忙卷著自己的財富試圖逃離,試圖將這裏的消息傳播出去。
但這個舉動注定無法成功,河灣城早就被包圍了。
周邊的一切村鎮都早已不再是他們熟悉的模樣。
四麵八方的路都徹底封死。
這時候,絕望的貴族們忽然想起以前的領主。
相較之下,那真是個十足的老好人,做事永遠都留一線,就算誰和他對上,也不會被取走性命,頂多丟失一些耗材。
圈子裏都說他很有“騎士精神”。
不過,留一線?
這詞兒在王極這來說不管用了。
新世界不會有這些人的船。
做事不徹底,就相當於徹底不做事。
這個原則早就刻進了對新領地的相關處理準則中。
帝都依舊風平浪靜,看起來繁榮、吵嚷。
奇跡四塔屹立其中,毫無動靜。
然而周邊的動作卻相當之大。
河灣城迎來劇變。
在清除了一切阻礙後,伊恩、萊德帶著一大批人馬接手了這裏的管理,合力對其進行監管改造,對居民進行新理念教育,同時改善其生活模式,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使其適應。
相較於之前的村鎮來說,河灣城無論從人口還是麵積上都要龐大了許多,也因此,對其進行改造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這對團隊來說是個巨大的挑戰,不過一路經曆過這麽多風風雨雨,對應流程體係早就成熟,所需要的也隻是時間。
隨著又一年冬季到來,當河麵結冰時,河灣城已經完全看不出先前的模樣。
領主府邸遺址大坑被重新鋪設上石磚,自上麵建立了一個麵積甚廣的中心花園,種上了花草樹木,又蓋了個大噴泉,以供人們休閑娛樂。
在以前,這座城市無論是人還是區域都要分個三六九等。
靠近內城的是富人與貴族獨屬的天堂區,房屋高大寬闊,各路行會在其中聚集,護衛全天巡視。
外城則被稱作貧民窟,混亂、貧窮、黑暗是那裏的代名詞,人們隻能各憑本事生存,死亡、暴力與欺詐都是家常便飯。
但如今,這一切差距都消失了。
不論內城外城,此刻都有了溫暖整潔的房屋,街道幹淨、明亮,不再滿是髒汙,無論白天黑夜,那街上的暖黃的燈籠都會不間斷地亮著,更有領主創造的鋼鐵巨人沿著固定的路線巡視,永不停歇。
相較於過去的守衛來說,這些巨人顯得死板,呆愣,但它們絕不會欺壓勒索平民,又或貪汙什麽東西,更不會被賄賂。
它們絕對公正。
夜路自此不再變得可怕,當人們習慣了這些東西,夜晚也變得不再那麽寂靜,睡不著的人會起身去廣場上走走,偶爾停下抬頭望著星星,思考人生。
夢幻一般的人生。
“誰說農民的孩子就做不成大事?”
偶爾可以聽到人們討論。
“聽說最近隔壁老約翰家的孩子通過學習考試當上了一名建築師,你看城中心的廣場,據說就有一部分是他負責的,有時間我得去走兩圈看看。”
“還有船廠的新負責人、碼頭的管理,聽說祖輩都隻是船工和農民,沒有一個有貴族血脈。”
“我看那些貴族也沒什麽大不了的,他們以前一直說自己就是天生尊貴、比平民更聰明、更適合當領導,但現在呢,瞧瞧,沒了他們反而更好了。”
“這不是當然的嗎,上過課的都知道這些道理。”
“這日子是越來越好了啊,說來也是神奇,自從能吃飽飯,也有房子住了之後,我感覺我的脾氣都變好了。”
回想著最近的一切,還有課堂上所學到的內容,說著話的人忽然感慨道:
“要不是賢人王的到來,我現在還在糞坑裏打滾…”
知識不再和以前一樣被死死封鎖,隻在上層人之間流通,它現在對所有人開放。
隨著大學習與改造的進行,人們的智慧逐漸被開發,並得到應用。
這個時代不再講究出身和來曆,也不在乎金錢與外表。
過去的一切規則都被推翻,如今隻有真正有才學而且有貢獻的人才會得到重視,受到尊敬。
當然,這不是空口無憑一句話就能改變的什麽規則,而是由多種現實因素和物質基礎所導向的結果。
“我們其實已經不算是在帝國的統治下了吧,這完全就是個新的國家和體製。”
有人一眼就看穿了如今的局勢。
“這個新國家有名字嗎?”
在想著這件事的不止他一個人。
到目前為止,王極所有領地的麵積加起來已經非常大,大到在整個帝國書庫所記載的國家曆史上都能排得上號。
但它還沒有一個統一的名字,一談起所屬,各地仍鬆散地以領地名稱自居,又或者幹脆就籠統地說自己是賢人王的子民。
反正沒人以帝國治下自居,凡是加入了王極領地的,隻要腦子正常,又不是挨打的貴族之類的玩意,就沒有懷念過去的。
“‘新帝國’怎麽樣?”
關於這個問題,萊德顯然是比較上心的人之一。
私下裏,他和伊恩偶爾也會進行討論。
這段時間萊德去做過許多調查和意見征求,‘新帝國’這個稱呼並不是他自己一拍腦子的個人想法,而是得到許多人認可。
“推翻舊帝國,建立一個嶄新的繁盛帝國,以和過去作區分。”
不過對於這個稱呼,伊恩卻不是很認同,他說道:
“帝國這個稱呼本身就代表著一種由擁有絕對特權的君王所進行的統治,與目前的情況相悖。”
“要我說,可以叫‘共和國’,這個名稱你可能沒聽過,它取自曆史上存在過的一種‘城邦製’國家,由多個分散的大小城邦構成,而且提倡平等,不覺得和現在的情況很像嗎?”
“道理是這個道理,隻是…”
兩人討論著,各自都說了不少東西。
興許是討論的人多了,這件事到最後也終於是被提上日程,成為一個必要事項,而不僅僅是飯後閑談。
——
“一個稱呼嗎?”
王極也注意到了這件事。
如今隨著領地持續發展、教育進行與知識的開放,人們越發意識到此刻身處的土地早已不在帝國的管製之內,它是和帝國有別的另一套體係。
但這個體係所屬的偌大領地還沒有一個稱呼,或者說一個名字。
這並不是一個可有可無的問題。
一個共同的符號,會將人們的精神凝聚在一起,使人們內心有所錨定,有共同的自我認知和認同感。
從建立第一個領地到今天,兩年多的時間裏,看著諸多領民們的轉變,體會著那些最樸素的情感,善與惡、欲望與內心,王極的心態早已逐漸發生變化。
到了這個地步,建立與擴張領地的目的已經不僅僅是幹翻帝國了,也不是單純的讓所有人都吃飽穿暖,又或者統一世界,建立什麽新的自由國度。
而是,為了所有人的新生活。
或者也可以撇去大義的修飾。
就是為了實現一個王極想看到的世界。
他下定了決心。
“最終的目標早已改變。”
“我們向往和諧、公正、自由、繁榮且充滿意義的集體生活。”
“或許如今這一點做得並不完美,但它是號召人們凝聚在一起的共同願望,也是一個關乎文明未來的終極理想。”
“我們匯集於此,形成一個共同體。”
一個具體的理念誕生。
“無人是君王,人人都是基石。”
“無人是工具,人人都是目的。”
“無人需跪拜仰望他人,人人皆可觸摸天空。”
今時今日——【理想共同體】宣告成立。
這一天,諸多城鎮與聚集地有了一個共同的名稱。
人們心中仿佛有一塊大石頭落下,鎮住了浮躁的風浪。
這個世界自有曆史以來第一個不以任何地理、民族、製度,甚至是不以‘國家’自居的集合體就此誕生。
它以一個共同的概念將人們聚集在一起。
不過,實際上,當理想共同體建立,大部分人都隻是感到奇怪,而且覺得突兀。
因為這並不像是一個國家的名稱,以這個時代的眼光來看,它有點難以理解。
這個概念對於幾年前還處在帝國統治下的人們來說有些過於超前了,以至於顯得另類。
一些有學識的人開始試著解析著這個稱呼,然而越是深入解析,人們就越是能感受到一股認知上的衝擊。
“共同體”這個稱呼本身,代表其不局限於一個地區、一個民族、乃至是一個國家,它可以無限包容一切,包容整個文明,甚至是文明之外的什麽東西。
自然也包括帝國。
帝國與理想共同體隻能存在一個。
這裏說的不僅僅是兩個勢力、兩個國家,而是兩個製度、兩種思潮。
它們互不包容,極端對立。
二者沒有任何妥協共存的可能,隻有其中一個徹底滅亡,另一個才能繼續存在。
而決定誰能繼續存在的,則有諸多要素。
在吸引力上,理想共同體毫無疑問是優勢巨大的,但在力量上,如今還是帝國占優。
帝國高層掌握著極端壓倒性的力量。
但這並非沒有解決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