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法正麻了

字數:5783   加入書籤

A+A-


    法正看著諸葛亮手裏的兩幅畫發愣。
    夏侯淵騎張郃就算了。
    這關羽騎趙雲手裏怎麽還拿著個黑袍人啊?
    你是沒有了武器還是咋滴!?
    非要拿著個人當武器?
    這黑袍人眼睛瞪得這麽大,直勾勾地盯著畫外。
    看得法正毛骨悚然。
    太陰間了!
    法正想起了他打聽到的消息。
    什麽夏侯淵騎文醜,關羽騎趙雲大戰難道都是真的?
    什麽關羽騎著趙雲打敗呂布也是真的?.
    當初他還以為是別人胡編亂造的。
    可別人胡編亂造就算了,連劉備這裏都這麽說。
    兩相佐證,足以說明事情的真實性。
    可是.....明明他沒有坐牢。
    怎麽離家出走一趟,這個世界就忽然變得如此陌生?
    法正仍有些不服氣道:
    “關羽為什麽要騎趙雲破城?你解釋解釋?”
    諸葛亮道:
    “關將軍的絕技是衝刺的距離越長,威力越大,隻要衝刺足夠長的距離,就能召喚出巨龍撞開城門。”
    “趙將軍的絕技是無限耐力,他可以一直跑不會累。”
    “至於這黑袍人是周倉,周將軍。”
    “他可以強化武器,縮短關將軍蓄力的距離,增大絕技威力。”
    “因此他們三人組合在一起能夠輕易破除堅城。”
    “你可能不知道,像沛縣這種堅城重鎮,我們從出發到破城隻用了半天時間。”
    法正大腦一團亂麻,覺得聽起來有些離譜。
    可看著圖上那條巨大的青龍破門而入,卻又覺得有點道理。
    法正又問道:“那夏侯淵騎張郃呢?”
    諸葛亮道:“夏侯淵可以為張郃施加三倍速。”
    “張郃可施展突斬,瞬間向前突擊兩米。”
    “兩人組合在一起,便能以超高速突擊城牆,讓人難以反應過來。”
    “同時他們還攜帶有田豐的陷陣令,可獲得一層護盾,抵禦一次傷害。”
    “你覺得這樣的組合戰法有多少諸侯能抵擋得住?”
    法正啞口無言。
    他能想象到那種高速移動加上護盾輔助,對守城方有多麽的致命。
    特別是夏侯淵這種能夠高速移動的猛將。
    一旦讓他登上城牆,一個人就能牽製城牆上的所有守軍。
    後續的士兵可以毫無阻礙地攀上城牆攻入城中。
    這武將組合技理論上竟如此實用!?
    法正服了,但依舊嘴硬道:“下一題要說完題目才算數。”
    劉備點點頭,他伸出兩根手指道:
    “第二題...”
    “關於內政。”
    “在畜力和農具短缺,時間緊張的情況下,如何快速完成耕地的任務。”
    盡管法正才思敏捷,但剛聽完題目,一時間也沒有什麽頭緒。
    沒農具,沒有牲畜,怎麽幹活?
    難道要用手挖?
    豈不聞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法正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借,找人借農具和牲畜。
    或者直接買一批。
    思考的時間很短。
    法正隻是遲疑了一秒。
    誰曾想,諸葛亮率先搶答:“使用武將組合技。”
    法正:“......”
    我靠?
    不是?
    又是武將組合技?
    這法正就不服了:
    “怎麽用武將組合技耕地?”
    “難道還能用那條大青龍犁地?”
    “玄德公,我認為諸葛亮這次搶答無效!”
    諸葛亮好奇地看了法正一眼。
    沒想到這家夥的悟性還不錯,難怪能和子敬一樣拿到主公的邀請函。
    他點點頭說道:“你說對了,可以用大青龍耕地。”
    法正抽了抽嘴角:“不是?這大青龍還能召喚出來耕地嗎?”
    諸葛亮搖搖頭:“大青龍隻能出來五六秒。”
    法正皺眉道:“五六秒能幹什麽?蓄力都得很久吧?這樣的效率不如徒手挖。”
    諸葛亮翻開筆記本,從裏麵拿出一幅畫:
    “你看吧,五六秒就能把這片地耕完。”
    法正看向那幅畫。
    隻見上麵畫著一整排的犁,被青龍拉著前進。
    法正整個人都麻了。
    這青龍不僅能破城,還能耕地?
    法正道:“這隻是個例吧?”
    諸葛亮又拿出一幅畫:
    “這是趙將軍犁地的畫麵,他無限耐力,力氣也大,所以可以一直犁地。”
    “效率不比青龍拉犁差,一天犁地百畝也是輕輕鬆鬆。”
    “總而言之,青龍和趙將軍大大緩解了畜力不足和農具不足的問題。”
    法正倒吸一口涼氣。
    一天犁地百畝!?
    這還是人?
    但法正還是嘀咕道:“也就趙雲和關羽這兩個個例,除非你....”
    聞言,諸葛亮又翻開筆記本:
    “有的,有的...”
    “你讓我找找....”
    法正的心忽然又提了起來。
    不兒?
    怎麽?
    又有案例?
    沒完了是吧?
    諸葛亮從筆記本上取出一張圖片:
    “呐,這位將軍名為太史慈,他的絕技是生產箭矢。”
    法正稍微舒了口氣,皺眉道:
    “是個不錯的後勤絕技,但和耕地有什麽關係?”
    諸葛亮拿著毛筆示意道:
    “可以把他的箭頭掰了,放進火爐裏融了,鑄成鋤頭。”
    “如此一來,便緩解了農具短缺的問題。”
    “我們能按照計劃完成耕地全賴他們的武將技。”
    法正的大腦忽然莫名有種腦震蕩的感覺。
    這也行!?
    人騎人就算了。
    武將技還能用來耕地!?
    他感覺他的世界觀在崩塌重組。
    連雙目都變得呆滯,人麻了。
    父親常說外麵的世界亂,但他沒想到這麽亂。
    好一會兒,他才回過神來:
    “前麵兩題都不算,用武將技是耍賴!”
    “這簡直是為諸葛亮量身定製的題目!”
    “這最後一題得我來出,我們一題定勝負!”
    劉備挑了挑眉,他倒是不擔心諸葛亮。
    他除了這些先進的解決方案,傳統的解決方案也了然於心。
    畢竟劉備是給了他一支千人軍隊學習管理的。
    即便是傳統的實踐經驗也遠勝法正。
    於是他看向諸葛亮:“你意下如何?”
    諸葛亮點頭微笑道:“無妨。”
    法正沒想到諸葛亮這麽自信,輕易就答應了。
    嗬,年輕人就是氣盛。
    法正想了想說道:
    “無論是行軍打仗,還是內政經濟的解決方法通常都沒有一個固定的答案。”
    “為了防止你們用武將技耍賴或者偏袒,我決定最後一題我們以算術決勝負。”
    “比試算術的好處就是答案是固定的,不會騙人,誰也偏袒不了誰。”
    “我們算同一本賬目,誰先算完且準確,誰就贏。”
    “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