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優柔寡斷的袁紹

字數:5703   加入書籤

A+A-


    “誹謗!”
    “這是誹謗!”
    張郃指著他穿褲衩的圖片激動地喊道。
    文醜笑道:
    “儁乂,當初你不就是這樣回來的嗎?”
    張郃沒好氣道:“他把你的禿頭也放上去了。”
    文醜:!?
    文醜一把奪過報紙,果然看到自己的禿頭。
    他指著報紙,激動道:
    “這....這簡直胡說八道!”
    袁紹捂著臉努力調整了一會兒情緒,讓他差點有失威儀。
    光聽手下的報告,他還有些難以想象當時的場麵。
    現在有了報紙的配圖,他才知道當時的戰況這麽陰間。
    “咳咳...”
    袁紹嚴肅道:“這是誰在賣報紙?”
    “簡直胡說八道!”
    “抓起來,以後不許這種報紙在我們的地盤上販賣。”
    張郃和文醜附和道:“對!必須抓起來!”
    沮授道:“主公,可上麵有許多大儒的文章,如果我們完全禁止販賣,恐怕會被指責與天下文人作對,依舊對我們不利啊。”
    袁紹皺眉道:“難道隻能任由劉備在報紙上胡說八道嗎!?”
    沮授道:“主公,我們能封殺冀州的報紙,卻封殺不了其他州的報紙。”
    “而且目前他的新聞大多都是真實報道,不偏不倚。”
    “倒不如隨他販賣。”
    “隻是,我們要限製報紙的數量。”
    “在他販賣之前,我們應該先審核一遍內容。”
    “然後限製報紙的數量,也限製購買人群。”
    “若報紙內容不合適,則隻有我們中高層能購買。”
    “若內容合適,則開放所有人購買。”
    袁紹點點頭:“便這樣辦吧。”
    接著袁紹又看到了龍媒榜訝然道:
    “你們看看後麵的榜單。”
    “張郃第三,文醜第四,赤兔第五。”
    張郃繃不住了:“我們排在赤兔前麵?”
    “這是說我們好騎?劉備這不是在羞辱我們?”
    文醜不滿道:
    “那關羽天天騎趙雲,他怎麽不把趙雲排第一?”
    “額....”
    袁紹看了一眼報紙:“趙雲確實是第一,夏侯淵第二。”
    文醜:“......”
    張郃:“......”
    壞了,這排行榜真有含金量,並非信口胡謅。
    袁紹道:“你們再看看武將榜。”
    文醜有些驚喜:“我竟然也上榜了。”
    “不是,這第十名是華佗?”
    文醜扭頭問張郃:“你和華佗交過手,這華佗強嗎?”
    張郃:“......”
    “好吧,我當時確實很怕華佗。”
    “他全盔全甲地衝上來,天知道他武藝怎麽樣。”
    “亂軍之中我要是被他碰到任何一個部位,我可能就交待在東海戰場上了。”
    袁紹抬眼道:“這麽說來,這華佗還是正兒八經的武將咯?”
    張郃搖搖頭:“我不清楚。”
    “我覺得劉備手下沒一個正經的。”
    “聽說張仲景也在他那裏,什麽時候張仲景上了戰場我都不意外。”
    這時有人來報:“報!!!曹操使者求見。”
    “帶他進來。”
    使者步入正堂。
    袁紹問道:“曹孟德派你過來有何事?”
    使者行禮道:
    “袁公,我受主公之托,來和袁公商量明年進軍劉備的事宜。”
    袁紹皺了皺眉頭:
    “怎麽?不是說好明年先拿下青州和並州,再觀望一段時間,尋找機會嗎?”
    “劉備現在可不好惹,報紙上的武將榜六個都是劉備的人。”
    “若是冒然進攻,恐怕會吃大虧。”
    “最後兩敗俱傷,被袁術撿了便宜。”
    使者道:“我主公的意思是,不能再拖下去了。”
    袁紹問:“為什麽?”
    使者回答道:“既然袁公知道報紙,想必也看過了吧?”
    袁紹點點頭:“報紙我看過了。”
    使者說道:
    “劉備的發展速度太快,如今他又有報紙主導輿論。”
    “他的報紙內容不僅貶低我們,還誇讚他自己的政績。”
    “時間一長,很難說我們會不會變成人人喊打的國賊。”
    “而他則會漸漸成為文人眼中的治世能臣。”
    “這對我們十分不利。”
    “若是不能盡早除掉劉備,恐怕我們局勢不妙啊。”
    袁紹冷哼一聲:“說得輕巧,和劉備兩敗俱傷,袁術坐收漁翁之利怎麽辦?”
    使者道:“一旦我們拿下劉備,劉家人自然會出手阻止。”
    袁紹問道:“你是說劉岱?”
    “嗬,那家夥如今會跟我們一起討伐劉備?”
    天下姓劉的都是一夥的,不會打自己人,否則會被人所不齒。
    使者道:“我們可以讓劉岱和劉表牽製袁術,防止袁術支援劉備。”
    “由袁公和我主配合進攻徐州。”
    袁紹問道:“打算如何進攻?”
    使者道:“由袁公決定。”
    袁紹看向謀士們:“諸公有何見解?”
    郭圖站出來道:“主公,可直接從東海西側打進去,速戰速決。”
    沮授站出來反對道:
    “不可,從冀州到東海戰線太長,很難補給,一旦東海局勢拖住我們。”
    “我們後方就危險了,黑山軍,公孫瓚,黃巾軍在我們後方虎視眈眈。”
    “不如穩紮穩打,步步為營,先取青州,再拿徐州。”
    郭圖覺得沮授膽子太小,不滿道:
    “你這樣太慢了,要拿下好幾個郡才能打到劉備那裏。”
    “不如複刻夏侯淵的方法,直接從兗州進攻東海,根本不需要打下郡城。”
    “至於補給,提前運糧到兗州就好了。”
    沮授道:“但是荀衍能感應到殺意,有荀衍在,我們不可能突襲劉備。”
    “有了萬全準備的劉備,十倍於他的兵力可能都拿不下他。”
    “隨意冒進隻會讓我軍陷入戰爭泥潭。”
    “而且劉備明年八成是要拿青州的。”
    “倒不如以青州為戰場,吸引劉備進攻,我們以守代攻,消耗劉備有生力量。”
    “我們的目的不是拿下劉備本人,而是不斷削弱他的實力,直到他站不起來。”
    “而且把水攪渾了,還有機會在混亂中重創劉備,何樂而不為?”
    於是袁紹的謀士分成了兩派。
    一派支持沮授打防守反擊,穩紮穩打。
    一派支持郭圖搞突襲。
    到後麵又出現了田豐的聲東擊西流派。
    他認為大部隊應步步為營打青州,但可以分出小部隊突襲東海,牽引劉備一部分兵力。
    一旦劉備判斷失誤,認為突襲東海的才是主力。
    那劉備兵力薄弱的泰山郡和琅琊郡就會被輕易攻破,讓劉備損失慘重。
    緊接著,又出現了田豐流派的相反版本。
    逢紀認為應該主力突襲東海,小部隊佯攻泰山。
    袁紹手下謀士多,迭代出來的策略也越來越多。
    一時間整個正堂吵得不可開交,各有各的理由,有利也有弊。
    討論了半天,袁紹也一時拿不定主意。
    隻好道:“使者你先下去休息,等我們這邊討論完再給你個答複。”
    使者心中歎了口氣,隻好道:“告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