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東海連弩

字數:5502   加入書籤

A+A-


    荀衍道:“這燧發槍可以量產嗎?”
    “如果能實現全軍配備,以兩萬對十餘萬就不是問題了。”
    關羽搖搖頭道:
    “以目前的技術,還不能穩定批量生產。”
    他指著燧發槍的零部件道:
    “燧發槍的擊錘、主彈簧、燧石夾、鋼砧等 10 餘個小部件”
    “需各部件嚴絲合縫配合,比如擊錘撞擊鋼砧的角度偏差不能超過 5°,否則無法產生足夠火星。”
    “目前完全依賴工匠手工戳配。”
    “目前擁有手工戳配能力的工匠也隻有寥寥幾個,廢品率高。”
    “一個月造出一把已經很不錯了。”
    荀衍遺憾道:“可惜了,如果全軍能裝備上這種武器,那我們對付袁紹會輕鬆許多。”
    “主公,燧發槍雖然能對付大將,但其產量太低,似乎還不足以二萬兵馬應對袁紹主力攻勢。”
    劉備點點頭道:
    “造燧發槍隻是為了防身,出其不意擊殺絕技大將。”
    “但由於產量問題,和質量問題,短時間內這類熱武器在戰場上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雖然袁紹剛剛在冀州站穩腳跟,兵力無法對我們形成碾壓。”
    “表麵上不是一個和我們開戰的好時機。”
    “但不得不說袁紹選擇進攻的時間剛剛好。”
    “再晚個一年半載開戰,等我們解決了燧發槍的產量和質量問題,一個神機營就能定他生死。”
    “而我們和袁紹的戰爭在即,批量造火槍碾壓是指望不上了。”
    “所以我所依賴的真正用來守城的不是這種武器。”
    荀衍問道:“什麽武器?”
    劉備笑了笑:“還沒做出來。”
    荀衍:“???”
    劉備道:
    “不過我把設計圖交給軍械所的工匠們做,應該很快就能批量生產。”
    “我可以現在把設計圖畫給你們看。”
    說著,劉備讓人拿來紙筆,在圖紙上畫出了“諸葛連弩”的圖紙。
    荀衍疑惑道:“這不就是弩嗎?有什麽特別的?”
    劉備擺擺手,指著圖紙上的道:
    “哎,此言差矣,你看這頂部的盒子,這叫箭匣。”
    “可一次容納十餘支箭。”
    “你再看這上方的連杆,像不像我編寫的物理書上的杠杆?”
    “當我們抬起連杆的時候,這個鉤子就能勾住弓弦,同時箭矢落入這箭管中。”
    “當我們拉下這條連杆,利用杠杆原理,就能輕鬆地把弓弦拉開。”
    “等連杆拉到最底部的時候,勾住弓弦的鉤子就會鬆開,弓弦就會將箭矢發射出去。”
    “如此往複,我們就可以短時間內連續射出十幾發箭矢。”
    “若是想增大威力,還能配備燧發槍上的高碳鋼彈簧。”
    “如此密集的箭矢,保證攻城的敵軍沒有任何喘息的機會。”
    “我把他稱之為東海連弩。”
    眾人皆露出興奮之色。
    竟然是可以連續發射的弩箭!
    他們很快就想到這種連弩的好處。
    如此一來,守城時的壓製力會大幅提升。
    而且操作簡單,沒有經過訓練的士兵都能輕易使用。
    諸葛亮撫掌讚道:
    “妙啊!”
    “當真奇思妙想!”
    法正眉飛色舞:
    “若是再配合太史將軍的造箭能力,和許褚將軍的破甲能力。”
    “這東海連弩的作用可比燧發槍有用多了。”
    劉備問道:“怎麽樣?休若?”
    “有了這東海連弩,我們守城可就輕鬆多了。”
    “這東海連弩構造簡單,能大量生產,隻要在與袁紹開戰前造出個兩三千台。”
    “再配合上炸藥爆破掉攻城車和盾兵,敵軍不死個幾萬人根本攻不進來。”
    荀衍還是擔憂道:“可是....凡事也有例外...”
    劉備拍拍荀衍的肩膀道:
    “到時候我們在城門前挖多幾道坑,他們還得花時間補坑咧。”
    “以我們的炸藥儲量,堅守一個月綽綽有餘。”
    “萬全準備之下,有的是手段對付他們。”
    “況且前線有關羽在,他們要是沒有主力抵擋,一個月足以橫推冀州。”
    “到時候再殺個回馬槍也不遲,你說是不是?”
    荀衍拱手道:
    “若是這東海連弩如主公所說,可以連續發射,又有燧發槍對付敵方大將,那便依主公之計。”
    劉備點點頭,笑道:
    “那就這樣定了。”
    “我領兩萬人守東海,主力進攻冀州。”
    “我倒要和袁本初比比看,看誰更能守!”
    敲定好大方略後,就沒劉備什麽事了。
    接下來的細節自然有郭嘉,荀衍,魯肅這些頂級謀士去布置。
    武器的製造也有關羽看著,不需要劉備操心。
    劉備看了看時間差不多了,便乘著馬車,帶著法正和諸葛亮兩個秘書來到了東海報社。
    排行榜要許劭親自評才權威,反正劉備閑著也是閑著,他便親自幫袁術走個後門。
    畢竟是大金主的請求,劉備得把這事當個事來辦了。
    剛好許劭也在東海報社的專屬辦公室裏寫稿子。
    不愧是頂級文人啊,進了他的辦公室就有一股淡雅的書香氣息。
    這就是大漢傳統貴族的優雅嗎?
    不像他們辦公大廳一樣,雖然有幾個頂級謀臣,還是世家豪強出身。
    但跟優雅的書香氣息不沾邊,反而烏煙瘴氣的。
    酒味、茶味、貓味、烤雞味,還有溫室大棚傳來的糞水味混雜在一起。
    怪不得許老頭不喜歡到那邊蹭暖氣。
    他更喜歡在報社借著琉璃窗的光線照明寫稿子。
    劉備說道:“許先生,我來給袁公路走個後門。”
    自從看到天下士人商賈絡繹不絕地往東海送錢,許劭看向劉備的眼神都不一樣了。
    本來東海的基建已經夠令人驚豔了。
    劉備還能兵不血刃地籠絡這麽多錢財。
    通常來說,貧窮乍富,突然有了這麽多錢財,是個人都會浪得沒邊。
    比如遠在雍州的董卓就是個例子。
    甚至袁術這種頂級貴族出身都忍不住驕奢淫逸。
    相比之下,劉備的生活可以說是樸素得發指!
    他的生活除了吃喝成本比較貴,還有裝琉璃窗戶享受一下,就再也沒有其他花銷了。
    而據他所知,劉備賺到的錢財轉手就用於搞基建和給軍隊買裝備了。
    可見劉備的誌向遠大,自製力極強。
    這不是雄主是什麽?
    許劭問道:“怎麽個走後門法?”
    劉備道:“下期的美人榜改一下,袁公路的小妾李氏排第一。”
    雖說袁術客氣地說隻要前三,但劉備必須幫他排第一。
    許劭道:“可是,我把一個叫貂蟬的女子排在了第一。”
    劉備詫異道:“貂蟬?你說的是哪個貂蟬?”
    許劭道:“這個貂蟬是董卓的小妾。”
    劉備身體前傾:“你說什麽!?董卓的小妾?”
    許劭點頭道:“沒...沒錯,怎麽了?”
    劉備好奇地問道:“董卓打了多少錢?”
    許劭道:“打了兩百萬錢。”
    劉備疑惑道:“這不跟袁公路的打賞一樣多嗎?李氏排第一沒問題啊。”
    許劭道:“那呂布也給貂蟬打賞了三百萬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