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趙雲的任務
字數:5414 加入書籤
諸葛亮果斷道:
“他們當然會把陛下迎回來!”
“誰能把天子迎回來,誰就占據了大義,掌握話語權。”
“如此一來,便能得到眾多勢力的支持。”
“即使不支持也會表麵臣服,不敢輕舉妄動。”
“而對手則會失去這些勢力的支持。”
“一增一減之下,能大大拉開自己和敵人的差距。”
劉備詫異地看了一眼諸葛亮。
沒想到他還能看得出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好處。
諸侯聯盟討董時,袁紹曾與曹操商量。
袁紹認為皇帝年幼,又被董卓脅迫,也不知道皇帝有沒有死在宮裏。
不如立劉虞為帝,以對抗董卓。
對袁紹而言,若承認漢獻帝的合法性,就等於承認董卓對 “中央政權” 的控製權。
自己作為 “討董盟主” 的行動會陷入 “對抗正統” 的尷尬。
若劉虞稱帝,袁紹就能以新帝輔佐者的身份,將自己的勢力包裝成新漢室中央。
反過來指責董卓挾偽帝、逆天命,徹底扭轉輿論被動。
同時也能借助新帝的正統光環,吸引更多忠於漢室的士族、將領投靠,進一步擴大自身勢力。
而曹操的態度是“諸君北麵,我自西向”,堅決迎回小皇帝。
袁紹多次聯合北方勢力勸說劉虞稱帝,但劉虞卻認漢獻帝為正統法理,拒絕稱帝。
於是袁紹隻能以自己四世三公的名望統領諸侯討董。
但沒有皇權授權的行動終究是鬆散的,諸侯們各懷私心,導致最後聯盟解散。
因此曹操和袁紹表麵是牢不可破的聯盟,但暗藏分歧。
一個是奉當今天子,一個是想另立新帝。
後來李傕和郭汜鬧掰,天子東逃。
那時候公孫瓚困守易京,劉虞已死,已無新帝可立。
袁紹也已經幾乎占領了整個北方四州。
沮授向袁紹提出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計策。
但袁紹此時已經膨脹無比,認為以他四個州的實力和四世三公的名望,根本不需要天子為他站台。
他無所謂這點小優勢。
何必請個祖宗回來給自己找不自在?
誰搶到皇帝他也無所謂,大不了寫一篇討賊檄文,像指責董卓,一樣指責對方,照樣能成為正義之師。
結果讓曹操有了迎回天子的機會。
曹操借著天子的名義不斷整合零散的小軍閥和豪強,吸收前朝舊臣,還有各地零散人才。
實力因此迅速壯大。
讓他有了和袁紹展開官渡之戰的底氣。
由此可見,挾天子以令諸侯好處多多,整合勢力非常方便。
法正很高興,覺得劉備終於把他當個謀士了,而不是跑腿的小嘍囉。
於是也積極地分析道:
“就像諸葛亮所說,迎回天子的好處有很多。”
“曹操和袁紹肯定是都想爭取天子的。”
“如果正如主公所說,一個月後呂布因為主公的挑撥殺了董卓。”
“我認為曹操和袁紹必定是想進長安爭奪天子。”
“曹操和袁紹與我們大戰在即,長安周圍又是西涼軍閥環伺。”
“若他們冒然進軍長安,而我們則可以趁機北上,奪取冀州。”
“如此一來,他們首尾不能顧。”
“因此他們注定無法插手長安的局勢。”
“董卓死後,長安的戰局,是隻屬於漢臣和董卓舊部的戰局。”
“但無論是漢臣還是董卓舊部勝利,都無法影響我們和袁紹開戰。”
“我們隻要靜待漢臣們和董卓舊部的鬥爭結果即可。”
劉備點點頭:“你們說得有道理。”
於是下午劉備召集在郯縣的文官武將們開會。
把他試圖用報紙挑撥董卓和呂布關係的想法告訴了他們。
關羽眼光閃爍,提起了精神。
他和劉備一樣,知道董卓大概率會死,更大的亂世就要來了。
荀衍則暗暗驚訝。
沒想到主公僅從一個美人榜打榜便敏銳地得知呂布和董卓的問題。
這顯得他們這些謀士很沒用啊。
劉備道:
“趙雲武功高強,又能長途跋涉。”
“我打算讓趙雲去長安,趁亂抓幾個人。”
趙雲問道:“誰?”
劉備道:“一旦董卓身死,長安大亂,李儒和賈詡必定第一時間潛逃,避免被漢臣清算。”
“我希望你能把他們倆抓回來。”
荀衍問道:“李儒和賈詡都是董卓的毒士,主公要怎麽處置他們?”
劉備握著拳頭,邪笑道:
“抓過來給我當牛做馬,讓他們加班加到不知天地為何物,以此來贖罪!”
眾人不禁打了個寒顫。
主公這招太狠了。
荀衍沉思道:“賈詡還好,可那李儒有弑帝的前科,主公若用他,恐怕會遭人指責。”
劉備聳了聳肩道:
“咱們偷摸著用,誰知道?”
他站起來大手一揮:
“在這亂世之中,若隻拘泥於聲譽,而不用有才能之人,又如何能成就大業?”
荀衍倒也不是執著於那些條條框框的人,既然劉備態度堅決,他也願意退一步。
他拱手道:
“若是主公執意要用李儒,我提個建議。”
劉備道:“你說。”
荀衍道:“軟禁李儒,不讓他露麵,隱姓埋名,一輩子不能當官。”
“不讓李儒露麵,改名換姓,可以讓避免更多人知道李儒的存在,降低李儒的存在感。”
“而認識李儒的都是達官顯貴,若日後有人發現李儒在我們手上,隻要李儒一輩子不當官,不觸及他們的利益。”
“那麽那些達官顯貴都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沒必要為了個利益局外人和主公對著幹。”
“若是有人指責主公,向主公發難,主公可以憑軟禁李儒這一舉措反駁,將負麵影響降到最低。”
“軟禁李儒,則是對李儒本人的尊重,不至於受牢獄之苦。”
“如果李儒接受這幾個條件,便讓他加入。”
劉備挑了挑眉,怎麽李儒有點黑衣宰相內味了。
不過劉備覺得荀衍還有一點沒講。
若有朝一日他權傾朝野,誰敢跳出來拿這事說事,那就別想保住烏紗帽了。
劉備有些於心不忍道:“這麽好的人才,軟禁在家太可惜了。”
荀衍認真道:“希望主公能正視使用李儒造成的輿論影響。”
劉備低聲嘀咕道:“還不如來這裏幹活,反正都一樣。”
什麽叫都一樣....
荀衍忽然愣了一下。
臥槽?
不是....
好像確實我們這些上班幹活的才像坐牢。
天天蹲在這裏處理公文哪裏也去不了,跟軟禁好像沒什麽區別。
壞了....
給李儒過上好日子了!
劉備又看向趙雲道:
“除了把賈詡和李儒抓過來之外。”
“若是有機會,便把天子接過來。”
“若是事不可為,不用勉強。”
劉備笑了笑:
“天子在漢臣們的保護下還是很安全的。”
趙雲拱手道:“得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