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逆賊董卓在此,武士何在

字數:5531   加入書籤

A+A-


    趙雲深深地看了一眼李儒。
    本以為李儒是個渴望權力渴望到極點的人,否則他也不會不擇手段地殺死劉辯。
    但現在看來,李儒似乎對權力不是非常看重。
    約法三章中,有一項是他這輩子不能為官。
    他似乎沒有一點抵觸。
    他想看的卻是劉備的未來,而不是自己的未來。
    趙雲道:“我看不懂你究竟想要什麽?”
    李儒的眼神透著幾分無奈道:
    “我隻想盡快平息這個亂世。”
    “天下錢糧都在世家手裏,國庫空虛。”
    “想要興複漢室,最主要的是如何讓世家把積蓄百年的錢糧吐出來。”
    “為什麽隨便一個新晉諸侯都比皇帝強?”
    “因為世家肯出錢出糧扶持他們。”
    “漢靈帝貴為皇帝,缺錢缺糧,卻隻能靠賣官鬻爵從世家手裏換取一些錢糧。”
    “發動十萬軍隊對抗黃巾軍都得咬牙自掏腰包。”
    “你再看看有世家扶持的袁紹,十萬大軍說發動就發動,兩萬大軍直接殺到黃巾軍血染黃河。”
    “人人都說要匡扶漢室,事實上人人都想當權臣。”
    “他們不可能讓皇帝崛起來反過來控製他們的。”
    “就拿袁紹來說。”
    “他隱忍這麽多年,吃了這麽多苦頭,厚積薄發,成為了現在的冀州牧,”
    “隻要再打幾年仗,他就能登上權力的巔峰。”
    “等他登上權力巔峰,你覺得他會這麽好心,扶持皇帝,讓皇帝兵強馬壯,將權力拱手讓給皇帝嗎?”
    “那多對不起他這三十幾年吃的苦頭啊?”
    “世家不肯放手,這就意味著,皇帝的錢糧多少,由世家說了算。”
    “這樣的皇帝,永遠隻能是世家的傀儡。”
    “而滿眼都是私戶計的世家不可能把心思放在平民百姓身上。”
    “無論皇帝又多麽勤政愛民,傀儡皇帝的利民政策都會止於世家,傳達不出去。”
    “平民百姓日子隻會過得越來越差,食不果腹。”
    “於是世家和皇帝又要開始忙於平息農民起義,重複黃巾軍的循環。”
    “中原隻會愈發孱弱。”
    “直到有一天被胡人趁虛而入,血洗中原大地。”
    “你覺得這樣的朝廷有未來嗎?”
    “這樣的漢室有扶持下去的意義嗎?”
    “倒不如換個敢對世家動手的人當家,盡早結束這亂世,讓百姓多享幾年太平。”
    “可惜啊,我看錯了人。”
    “明明大一統的機會就在眼前,董卓因為一個女人弄丟了這個機會,還惹來了殺身之禍。”
    “董卓終究隻是個凡人。”
    “劉玄德雖然沒有像董卓一樣直接搶世家的錢糧,卻用另一種方式讓世家自願把嘴裏的錢糧吐出來。”
    “手段平和,你情我願,效果極好,且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如果天命姓劉,那劉備應該是最好的人選。”
    趙雲皺眉道:“你想把主公推上帝位?”
    李儒嘴角揚起:“怎麽?你不希望劉備當皇帝?還是說劉備不想當皇帝?”
    趙雲沉默了一會兒,說道:“我聽主公的。”
    李儒笑了笑,不再說下去。
    “現在城中戒備森嚴,不是出去的好時機。”
    “勞煩趙將軍今晚子時再來府上接我出去。”
    趙雲拱手道:“告辭!”
    ......
    呂布早早地便帶著軍隊到長安城門口等待董卓。
    遠遠地便聽見董卓爽朗的笑聲。
    呂布有些緊張,手握劍柄,流了一手的冷汗。
    他們也有預備計劃。
    那就是如果董卓識破了他的演技,他就當街殺了董卓,不讓董卓有逃跑的機會。
    隻是這樣的吃相台太難看,這不是呂布的理想情況。
    他更希望如王允所說,在受禪台上,有天地和群臣見證他誅殺逆賊。
    順理成章地成為大漢忠臣,流芳百世,安安穩穩地在長安享受榮華富貴。
    早晨呂布還問王允為什麽不一同來城門口迎接董卓。
    現在想來,王允真是個老狐狸。
    他說他在受禪台等董卓,其實就是防止自己參與到當街殺董卓的預備計劃中。
    沒有麵子的事他是一點都不幹啊。
    董卓的車駕來到了呂布身邊。
    呂布單膝跪下恭敬道:“孩兒恭喜父皇。”
    董卓聽到父皇兩個字,心花怒放,仰頭大笑道:
    “我兒請起。”
    他拍了拍呂布的肩膀道:“待我登基,軍中便由你來掌管。”
    呂布故作驚喜道:“多謝父皇!”
    董卓奇怪問道:“怎麽不見文優?”
    雖然李儒平日裏嘮叨了些,但董卓卻知道他最忠誠,連替他殺皇帝的髒活都敢幫他做。
    這樣的重大日子不來他覺得有些奇怪。
    呂布回複道:“軍師他染了風寒,重病在身,所以沒來。”
    董卓麵露遺憾。
    一路走來,李儒對他幫助頗多。
    李儒卻沒能參與到他的高光時刻。
    董卓問道:“王允呢?”
    呂布道:“王司徒在受禪台等父皇。”
    “由我來護送你上受禪台。”
    董卓笑道:
    “好好好,受禪儀式怎麽能少得了我兒?”
    “我們便一起登上受禪台吧。”
    呂布故作興奮道:“是!父皇!”
    受禪台簡單地設在皇宮內,簡陋得完全不考慮風水,以及董卓的生辰八字。
    雍州所有大小官員倒是按照規定穿上了禮服,分別站在兩個方陣中,隻留中間一條大道。
    董卓的車駕駛入皇宮大門,他從馬車上下來,
    一千多位官員動作整齊一致地朝著董卓跪下。
    董卓麵帶潮紅,心潮澎湃。
    這就是權力的滋味啊!
    他曾經隻是軍隊裏的一個基層小兵。
    眼前這些人,哪怕隻是一個縣官,都是他曾經高不可攀的人啊!
    甚至隻要給他一個機會晉升,讓他聞這些人的臭腳他都願意。
    可如今一切都變了。
    他終於成了那個高不可攀的人。
    管你什麽學富五車的讀書人,世家子,見到我都得跪下。
    人生的巔峰也不過如此!
    董卓雙手輕輕抬了抬。
    群臣動作整齊劃一地站起來。
    董卓暗爽。
    他眼光看向高台上的王允。
    此時王允一臉恭敬地在高台上等董卓上來。
    嗬,曾經還妄圖反對他的王允,如今不也乖乖聽話嗎?
    董卓想到現在是他的受禪儀式,儀態非常重要。
    於是他走路不再大搖大擺,反而眼神堅定,步履四平八穩地朝高台上的王允走去。
    一時間竟顯得有些端莊貴氣,痞氣盡褪,整個人的氣質都變了。
    王允心說董卓受個禪怎麽連麵相都變了,這禪讓儀式難道有什麽說法?
    算了,不管了。
    反正今天董卓必死!
    王允與董卓身後的李肅和呂布對了一眼。
    李肅識趣地悄悄躲在了一旁。
    呂布把手摁在劍柄上。
    王允深吸一口氣,拔劍高聲道:
    “逆賊董卓,禍亂朝綱,殘害忠良,武士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