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要徹底清除西涼軍

字數:4825   加入書籤

A+A-


    自從荀爽病重,不再議事,朝堂上就沒有人能壓得住王允了。
    王允的內心愈發膨脹,朝廷幾乎成了王允的一言堂,行事愈發獨斷專行。
    皇甫嵩不禁開始對長安的安危感到擔憂。
    王允見皇甫嵩不再說話,嘴角微微翹起。
    他感受到了權力帶來的快感。
    中央禁軍的首領在他麵前也得乖乖臥著。
    王允整了整衣裳,說道:“諸公說說,如何應對這次西涼軍的反叛。”
    黃琬拱手道:
    “李傕和郭汜都是貪圖榮華富貴之輩,並不是真心為了董卓報仇。”
    “如今李傕和郭汜反叛的原因無非是害怕我們問罪於他們。”
    “不如幹脆公開赦免李傕和郭汜,許與他們錢財和地位,他們自然會歸順。”
    “其他西涼將領見李傕和郭汜被赦免,自然也就放下戒心歸順朝廷了。”
    &nì)磾(dī)也讚成道:
    “西涼軍這次的規模少說有數萬,李傕,郭汜,張濟,張繡、胡車兒等十餘人實力強大。”
    “而我們這邊除了呂布,隻有皇甫嵩,朱儁,張遼等人,加上準備官複原職的徐榮,胡軫,也不過十人左右。”
    “整體來看,我們還是偏弱勢。”
    “不如幹脆赦免李傕和郭汜,盡早吸收西涼軍,重振朝廷權威。”
    其他大臣們也紛紛點頭讚成。
    他們都是一等一的聰明人,都看出了李傕和郭汜的真正目的不過是為了保證自己榮華富貴的生活。
    用錢財和地位招降是最直接有效且省事的辦法。
    而且當時董卓剛入主洛陽的時候,就是靠封官許願穩住了朝廷大部分人。
    有了董卓的前車之鑒,大臣們對這套方法都心裏有數。
    缺點就是,大量的西涼軍將領會擠占朝廷的重要位置,損害了關中士族的利益。
    王允恰恰不希望這些西涼軍把持軍隊的重要位置。
    他打算把軍隊的重要位置都交給自己的門生故吏把持。
    王允道:“別忘了,他們是攻城方,我們是守城方。”
    “他們數萬人,禁軍和並州軍,加上剛收編的少數西涼軍,加在一起有五萬人。”
    “人數幾乎持平的情況下,攻城方如何打得過守城方?”
    “皇甫將軍,你說呢?”
    皇甫嵩道:
    “理論上人數持平的情況下,他們打不進長安...”
    “但水無常形,兵無常勢,曆史上以少勝多的案例比比皆是。”
    “況且李儒很可能在為李傕和郭汜出謀劃策。”
    “我們跟西涼軍的戰鬥就注定不會是簡單的硬碰硬。”
    “即便人數持平也不能掉以輕心啊。”
    王允輕蔑地笑了一聲:
    “先前諸公還說要把李傕和郭汜抓起來,以正國法,重樹朝廷威嚴。”
    “怎麽?”
    “如今明明優勢在我,諸公為何要害怕他們?”
    “竟還要跟我講什麽兵無常勢,李儒在輔佐他們?”
    “朝堂上的袞袞諸公還不如李儒,賈詡?”
    皇甫嵩欲言又止,他想說袞袞諸公有底線,但李儒這人可沒什麽底線....
    到時候扔個什麽屍體進入長安,讓長安全城染病他都不奇怪。
    但此時王允正氣頭上,皇甫嵩不敢隨意頂嘴。
    雖說他是禁軍首領,但禁軍的兵權都在王允手裏。
    皇甫嵩不過是個用於戰術指揮兼打架的工具人。
    王允隨時能撤掉他的職位。
    王允又輕笑一聲:
    “許以國賊錢財和地位?”
    “這把國法放在何處?”
    “好啊....”
    “禍亂朝綱,縱兵劫掠,欺辱百姓者.....”
    “最後落到的結局竟是享受榮華富貴?吃香喝辣?美人環抱?”
    王允大手一揮:
    “荒唐!”
    “可笑至極!”
    “這對那些受到西涼軍殘害的百姓何其不公!?”
    “朝廷的顏麵何在!?”
    “史書又該如何寫諸君這種行為?”
    “那就隻有四個字,大漢懦夫!”
    王允的一聲聲質問振聾發聵,讓大殿鴉雀無聲。
    王允的言論太正義了。
    為弱者發聲,堅決維護國法,麵對叛軍威脅,挺身而出,正義到沒法反駁。
    王允指了指諸位大臣,怒其不爭道:
    “你們以為退一步,西涼軍就會安安分分,天下就能太平了嗎?”
    “你們就不怕他們蹬鼻子上臉嗎!?”
    “他們可是握有十萬西涼大軍!”
    “這一次你們退讓,赦免他們。”
    “那下一次呢!?”
    “下一次他們要以十萬西涼大軍相威脅,讓你們給他們加官進爵,你們答應還是不答應?”
    “當年諸公為了對付宦官把董卓召進洛陽的時候,可否想過董卓會壯大成如今地步?”
    “有了董卓這個前車之鑒,諸公還不懂得吸取教訓嗎?”
    大臣們麵麵相覷。
    “這....”
    聽王允這麽一說。
    好像還真不能妥協啊....
    李傕和郭汜本身就是殘暴之人,簡直就是董卓二號。
    董卓能幹得出來的事,他們似乎也能幹得出來。
    王允緩了口氣道:
    “西涼軍盤根錯節,又多是由涼州、胡人、羌人組成,在董卓多年的經營下,凝聚力不是一般的高。”
    “凝聚力高的同時,他們就表現得就特別排外。”
    “在董卓活著的時候,就與呂布的並州軍多次發生衝突,結怨已深。”
    “因此,我希望諸公明白,西涼軍是沒辦法與朝廷相融的,為了朝堂的安穩,必須徹底清除!”
    王允擲地有聲,環看四周,觀察大臣們的反應。
    從大臣們的反應來看,他大概是說服了這些大臣。
    他的眼神變得陰狠道:
    “先前接受他們投降,無非是因為他們沒有做謀逆之舉。”
    “他們可以說是被董卓裹挾,才與董卓為伍,以此來撇清自己的幹係。”
    “我們也不好對他們動手,畢竟要打散西涼軍至少也要殺掉一萬人,不好操作。”
    “如今西涼軍的反叛,倒是給了我們一個正當的理由徹底清除西涼軍這個頑疾!”
    “正好借此機會殲滅西涼軍。”
    “朝廷殺叛軍,名正言順!”
    眾人深吸一口氣。
    王允這是想讓西涼軍全軍覆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