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袁紹麾下謀士的分歧
字數:4895 加入書籤
眾人驚訝地抬頭看了袁紹一眼。
聽袁紹的弦外之音....
似乎不太想采用沮授的計策啊....
如今袁紹前進道路上最大的兩個絆腳石,一個是王允,一個是劉備。
沮授這招一石二鳥,直接把王允踢出局外,順便逆轉了在輿論戰中的劣勢。
連郭圖都覺得沮授這招挾天子以令諸侯夠狠的。
怎麽袁紹突然間就猶豫了呢?
沮授見狀,繼續勸道:
“主公,既然我們關起門來說話,那我也直說了。”
“就算李傕成功破城,他也沒有膽量殺天子。”
“甚至....就算天子死了也無所謂,主公不是正好順理成章另立劉虞為帝嗎?”
“所以諸侯們最樂意看到的就是王允和朝廷禁軍被李傕和郭汜清算。”
“沒有了朝廷禁軍以及王允這般聲望顯赫之人,朝廷就徹底無法約束天下諸侯了。”
“因此依照我的判斷,所有諸侯都會在這個時候選擇觀望的態度。”
“而長安城內糧食緊缺,在沒有外援的情況下隻會人心浮動,被攻破的概率很大。”
“既然王允給我們勤王令....”
“正好我們可派遣一支精銳,在李傕攻破長安的時候,以勤王的名義帶著天子衝殺出來。”
“如此一來,我們不僅占盡了大義,還掃清了前路的絆腳石,一舉兩得啊。”
沮授也是毫不避諱地說出反賊言論。
袁紹仍然猶豫。
事實上,他覺得今年過得還挺好。
無拘無束的,頭頂上沒有人跟他指手畫腳。
他非常喜歡這種大權在握的感覺。
與其把天子迎回來,不如讓小皇帝自生自滅。
至於另立劉虞為帝的計劃他也不想執行了。
他已經看透了,這天下誰做主人,還得是看誰的拳頭硬。
以前他勢微,所以需要借助朝廷的平台登上權力巔峰。
但如今他占據大漢資源最豐富的冀州,糧、鐵、馬、人什麽都不缺,兵強馬壯的。
他已經不在乎有沒有天子了。
他有這份力量在手,誰當天子都得聽他的話。
等他橫掃天下後,如果天下還沒有皇帝的話.....
他也不介意當一當這個皇帝。
在他看來,迎回天子此舉,多少有點多此一舉了。
劉備的輿論再厲害又怎麽樣?
口舌之爭沒有意義,還得是用拳頭說話。
但作為主公,很多時候是不能主動發表意見。
需要有人幫他說話,把他心中的計策提出來。
這樣的話,就算這個計策後來出了問題,他也可以甩鍋給別人,就說是一時被佞臣忽悠了,然後幡然醒悟,使用“忠臣”的計策。
如此一來他自己就永遠沒有錯,可以一直保持住主公的威嚴,還能成就一段信賢臣遠小人的佳話。
袁紹繼續問道:“還有沒有其他的意見?”
這時郭圖替袁紹說話了:
“西涼軍團團包圍長安,密不透風,猛將如雲,豈是一支精銳就能把天子接回來的?”
郭圖微微抬眼,看見袁紹露出滿意的眼神,頓時心中大定,繼續道:
“況且精銳部隊花費了我們大量的心血,一支精銳抵得上千軍萬馬。”
“萬一被西涼軍吃掉了,不亞於損失上萬兵力,說不定還要搭上幾個絕技大將,這嚴重影響了開春的戰役。”
“公與此舉,實在過於冒險了。”
郭圖並不是單純的拍馬屁,而是他從不執著於某個方案。
作為潁川郭氏的未來家主,他自信以他的才華,無論袁紹想走哪個方向,他都能幫助袁紹奪得大業。
他始終認為,如果主公強勢,那麽作為部下,就要始終以主公為主。
隻有君臣同心,才能把事情做好。
相反,如果君臣意見相左,就會讓內部陷入內耗,什麽都做不了,天天玩權謀得了,還發展什麽?
在他看來,無論是迎回天子,挾天子以令諸侯,還是獨立自主,無拘無束,都是個不錯的方向。
隻要不是事關生死存亡的事情就沒必要跟主公唱反調。
沮授不滿地看了郭圖一眼,皺眉道:
“你可知這會給我們帶來多大的優勢嗎?”
郭圖撇撇嘴,不以為意:
“你隻看到了好處,精銳全軍覆沒和絕技大將被斬首的風險你是一點都不提。”
沮授道:“做什麽事情都有風險,隻要謀劃得當,這等風險完全可以降到最低。”
郭圖針鋒相對:
“如今大敵當前,穩一點不好嗎?”
“我們本來處於優勢,萬一被你冒險一次,把精銳賠了進去,最後導致我們輸給了劉備,這樣的罪責你負得起嗎!?”
沮授高聲道:“那我就親自帶兵去一趟長安!若是精銳折在了長安,我就以死謝罪!”
郭圖輕蔑地笑了一聲:“你的命重要還是主公的大業重要?”
“我們現在對劉備處於優勢,何必冒險爭取這個可有可無的優勢呢?”
不滿地看向郭圖道:“你難道看不出這是個大好機會嗎?”
郭圖輕笑一聲,搖搖頭道:“我們現在要的是穩,你們都太冒險了,穩有錯嗎?”
“難道沒有勤王令,沒有迎回天子的機會你們就不和劉備打了嗎?”
“你們不是一個個信誓旦旦說必定能打敗劉備嗎?”
“怎麽?有了十成十的把握還需要天子加持勝率嗎?”
田豐指著郭圖怒道:“軍國大事,豈能逞口舌之快!?”
袁紹連忙出來平息爭端,抬手道:“好了好了。”
“公則說得有理,貪多嚼不爛,現在局勢緊張不宜節外生枝。”
“救天子的事情.....就此作罷。”
“長安那邊....先觀望觀望吧。”
田豐此時站出來道:“主公若不放心,我親自前去,保證把天子救出來!若不成功,我以死謝罪。”
袁紹不滿地看了田豐一眼。
有沒有眼力見?
我都說就此作罷了,還來?
袁紹隻好給台階下,溫和道:
“卿之才能更是勝過千軍萬馬,失去精銳也不能失去你啊,此時莫要再議。”
說罷,袁紹起身離開,不給他們多說一句話都機會。
田豐看著袁紹匆匆離開的背影,重重歎了口氣。
隨即扭頭刮了郭圖一眼,指著郭圖的鼻子罵道:
“鼠目寸光之輩!豎子不可與謀!”
說罷,田豐怒氣衝衝地拂袖而去。
沮授則一言不發,默默地起身,跟在田豐後麵離去。
郭圖看著兩人的背影,拿起茶杯抿了一口茶。
然後搖搖頭輕笑一聲:“兩個不懂變通的家夥。”
前往長安的路有千萬條,為什麽非要挑一條最近的道,然後在道上互相拖後腿呢?
隻要大方向沒錯,主公喜歡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