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渡河計劃
字數:4809 加入書籤
曹操拍了拍荀彧的肩膀道:
“慈不掌兵。”
“況且我們已經折損了四名大將,雖然我們還有兵力優勢,但目前的情況對我們十分不利,關鍵時刻,可能還要依仗這些沙包。”
說著曹操轉身命令道:
“來人,安排下去,盡量收集木炭,硝石,硫磺,有多少要多少!”
“這兩天暫停進攻以休整為主。”
“夏侯淵!”
“在。”
“鞏固營地,謹防劉備軍出城夜襲,安排大軍徹底包圍郯縣!”
“是!”
遠在臨濟城的張飛收到了劉備的電報,於是召集大家來開會。
張飛不上戰場的時候,便穿著儒袍,手執羽扇,頗有儒將之姿。
他笑道:
“告訴各位一個好消息,關於東海戰局。”
“黃老將軍連斬袁紹聯軍萬潛,李封兩名大將。”
“後又重傷樂進,張郃兩名大將,袁紹聯軍目前暫停了進攻。”
眾人聽聞此消息,皆歡呼雀躍。
“黃老將軍真是猛啊。”
“這下穩了。”
關羽豎起食指道:“噓,禁止半場開香檳。”
“香檳是什麽?”
“慶功酒。”
“哦哦。”
張飛接著道:“李文優已經寫信給李傕和郭汜,讓他們兵壓冀州邊境。”
“到時候,袁紹聯軍就會回援冀州。”
“另外,公孫瓚會協助我們前後夾擊渤海郡。”
“他催促我們趁著李傕郭汜還沒發動軍隊,冀州空虛,以及公孫瓚的配合,盡快拿下渤海郡。”
“二哥,周邊的小城都清理得怎麽樣了?”
關羽道:“我這幾天已經清理了十餘座小城。”
“有不少負隅頑抗的張饒餘黨,不肯開城受降,都清理完畢了。”
張飛又問道:“元直,你是負責接管這些小城的政務的,處理得怎麽樣?”
徐庶道:
“先前這些小縣城的官吏都是張饒從農民中提拔出來的。”
“我親自考察了一番,他們全都大字不識,難堪大任。”
“平時隻一來門下小吏來讀寫文件。”
張飛冷哼一聲:“難怪張饒占領青州這麽久,青州還是一塌糊塗。”
要知道,無論是袁紹,曹操,還是劉表。
他們入駐的第一年都能讓當地的農業步入正軌,絕不是青州這般死水一灘。
徐庶繼續道:“我從琅琊河泰山調來了一些官員和小吏,讓他們暫管,但人手還是不太夠....”
這是一個大範圍升遷的機會,許多縣丞都升為了縣令。
功曹和主簿也逐級提拔到縣丞的位置。
但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當縣令的。
雖然劉備剛招聘了大量人才,但不是每個人都像徐庶一樣擁有逆天的學習能力。
許多人三四個月過去,許多政務都沒弄清楚,徐庶隻能從矮個子中選高個子。
而且如今東海停擺,許多後勤事務都壓在了泰山和琅琊上。
如果抽調太多人手去整理青州,恐怕泰山和琅琊忙不過來。
這時,孔融拱手道:“如果不嫌棄的話,東萊和北海可以調一些可靠的人幫忙。”
張飛笑道:“這怎麽好意思呢?”
孔融心說那可太好意思了。
他可以趁機安排自己的門生故吏升遷。
孔融道:“我有一個請求。”
張飛道:“請講。”
孔融直言道:“我想拜入劉使君麾下。”
張飛笑了笑道:“哦?為何?如今北海和東萊都歸你管,豈不自在?”
孔融歎了口氣,誠懇道:
“老了,精力不夠了,若是劉使君麾下有適合的人,我願意退位讓賢。”
孔融知道,如今他和劉備是聯盟狀態,暫時還算和氣。
但他知道,沒有任何一個統治者會讓自己的地盤不完整。
何況劉備這等雄才偉略之人。
在劉備的影響下,他麾下人才都有一種勤政愛民的作風,如果此時他退位讓賢,也不失為一樁美談,博得劉備的好感。
而他趁機推舉自己的門生故吏升遷,他的聲望就會提升一大截,也為後人鋪下一道康莊大道。
到時候,就算表麵上他沒有官位,但他的話語權一點也不比州牧小。
再加上他聖人後裔的身份,便可以直接超脫於五行之外,擁有話語權的同時,還無法被官場鬥爭選中,也不用案牘勞形地處理公務。
收服孔融其實也在劉備的計劃中。
於是張飛道:
“孔公不必退位讓賢,若是想加入我們,我們自然是歡迎的。”
“不過此事還需要大哥來決定,我會向大哥稟報。”
“孔老若有人才,盡管推薦便是。”
孔融聞言,便知道此事成了一半,畢竟張飛是劉備的兄弟,他如果不知道劉備的態度,是不會輕易答應的。
於是高興道:“多謝張將軍!”
張飛道:“小城的政務要盡快理清。”
“我們過河的計劃也刻不容緩。”
張飛拿出一張地圖出來:
“如今顏良在黃河岸邊重兵把守,一旦我們駛船靠近,就會遭到阻撓。”
“這兩天我們讓士兵假扮漁民,沿著河流探查,分別在如下幾個地點發現敵軍主力。”
“樂安國北部的厭次津。”
“青州北部通往冀州渤海郡的捷徑渡口,向北可直達南皮(渤海郡治),向南輻射青州平原縣、樂安國腹地。”
“此處是冀、青二州的物資轉運通道,兼具軍事調度與民用運輸功能。”
“可作為我們北伐渤海的跳板。”
“是顏良重點防守的渡口之一。”
曹操平定青州後,便是以厭次津為跳板,攻取渤海。
“其次便是千乘津,位於樂安國的千乘縣。”
“向北可渡河北上至冀州樂陵郡,向南可通過濟水連接青州臨淄。因靠近渤海,此處也是漁鹽轉運的重要節點。”
“曾經是黃巾軍往返黃河南北的常用渡口,防守相對靈活。”
“也是顏良重點防守的渡口之一。”
“這兩個渡口非常重要,屬於淺灘或者黃河窄口處,不似長江那般天險,可以輕鬆進行南北穿行,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但我們顯然也不能頭鐵往這兩個渡口硬鑽。”
“敵寡我眾,我們要充分發揮出我們的兵力優勢。”
“因此我的建議是,分點渡河,佯攻牽製,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在他們認為最不可能渡河的地方,完成大軍的渡河任務。”
“這招雖然老套,但是好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