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 章 這一跳,把兩宋的脊梁骨掰直了!

字數:5521   加入書籤

A+A-


    大漢。
    “臥槽!乃公後代?可他娘的為啥跑草原上去了?”
    劉邦都被天幕上這說的給整懵逼了!
    先前五胡亂華時,那個匈奴劉聰匡扶漢室建立漢趙,現在又是他娘的什麽蒙古……
    乃公連這蒙古在哪都不知道,你們這樣搞真的好嗎?
    ……
    此時天幕之上。
    畫麵之中。
    崖山的海風裹挾著鹹澀的腥氣,年幼的趙昺蜷縮在龍輦裏,指尖死死摳住鎏金扶手。
    車轅劇烈顛簸,他聽見車外此起彼伏的哭喊聲。
    這是祥興二年的初春,元軍的戰船已經將這片海域圍得水泄不通。
    "陛下,換布衣吧。"
    陸秀夫跪在顛簸的船艙裏,官服沾滿血汙。
    他捧起那件素色短褐的手在發抖,冠冕歪斜地掛在發髻上,"留得青山在......"
    "丞相騙人。"
    趙昺突然開口,他記得三年前臨安城破那日,祖母謝太後帶著哥哥趙?出降,元軍統帥伯顏在宮門外冷笑的模樣。
    那時他躲在乳母懷裏,看見哥哥的龍袍被扯下,金線繡的蟠龍在泥地裏扭曲成灰。
    就在此時海麵上突然炸開轟鳴,元軍的火炮將一艘宋軍戰船劈成兩半。
    火光照亮艙室,趙昺這個小皇帝,臉上沒有害怕,隻有堅毅。
    "先帝說過,趙氏子孫不可屈膝!"
    趙昺仰頭看著這個從小教導他治國的長者,"臨安沒了,福州沒了,連雷州半島都丟了。"
    “陸相公,我們還有機會嗎?”
    陸秀夫看著幼主那天真無邪的眼睛,悲痛不已。
    “陛下,國已至此,大勢已去,如今陛下……”
    話還沒說完,對麵蒙軍將領,張弘範在船頭高坐,用漢話高聲喊話:“小皇帝降了,免你等一死!”
    聽到這話,小皇帝雙眼含淚用自己最大的力氣大喊著。
    “陸相公,我不投降,我絕不投降!數十萬大軍在外拚殺,朕雖年幼,卻也不願成那亡國俘虜、苟活於世!”
    陸秀夫聞言落淚,眼神堅定的看了一下礁石下的巨浪,喉頭哽咽,重重叩首。
    “臣領命,陛下不會再受德佑皇帝之辱了!”
    小皇帝盡管已經做好了準備,可看著礁石下的巨浪依舊有著害怕,“陸相公……這裏好高啊!”
    “陛下莫怕,臣背著你!”說罷把小皇帝放在了背上。
    “撲通!”
    君主二人跳去海中,被海浪所淹沒。
    “陸相公……朕……成不了仁宗盛治了……”
    ……
    天幕下。
    趙匡胤看著這一幕,心頭說不出來的難受。
    同時又無比欣慰,他欣慰於幼主趙昺的堅毅不屈,小小年紀便有如此氣節,不愧是他趙氏子孫。
    他無奈,大宋終究還是走到了這一步。
    他憤怒,憤怒的是前邊那兩個畜生寧願受靖康之辱也不敢以身殉國。
    “朕的子孫,寧死不屈,有此骨氣,大宋雖亡,亦無憾矣!”趙匡胤喃喃自語,眼中滿是複雜的神情。
    ……
    大唐。
    李二原本以為這個朝代從頭爛到骨子裏,然而小皇帝的這一跳保存了南宋最後的氣節!
    “好一個朕雖年幼,卻也不願苟活於世!”李二不由得改變了對宋朝的看法。
    “這天下興衰,朝代更迭,皆有定數,然帝王有此氣節,也算不負天下了。”
    ……
    大漢。
    劉邦看完以後感慨萬千,“這娃娃倒是有骨氣,比前邊那倆貨強多了。”
    “他娘的,看的乃公心裏很不爽。”
    “還有這陸秀夫也相當不錯。”
    ……
    大明永樂年間。
    朱棣摸了一把胡須,歎口氣道:“小皇帝這一跳,也算是將兩宋的脊梁骨給掰直了。”
    聞言大殿裏眾人也紛紛點頭。
    當得起最有骨氣的小皇帝,如此年紀就能有這副氣節,要是成長起來必然是一代明君。
    天幕上的畫麵繼續流轉。
    親眼目睹自己家皇帝寧其不降的宋軍們和百姓此時一個個眼睛含淚。
    "陛下!"
    淒厲的哭喊聲響徹海麵,戰船上傳來震天動地的哀嚎。
    "大宋將士聽令!寧死不降!"
    軍士青壯之人大多數都奮不顧身與元軍死戰。
    百姓中老弱婦孺,紛紛跟隨小皇帝投海殉國。
    無數身影毅然決然地躍入海中——有白發蒼蒼的老臣,有懷抱嬰孩的婦人,還有稚氣未脫的士兵。
    他們手拉著手,肩並著肩,用最壯烈的方式守護著最後的尊嚴。
    十萬軍民蹈海殉國!!!
    元軍目瞪口呆地看著這悲壯的一幕,他們從未見過這樣的氣節,這樣的忠誠。
    當最後一抹殘陽沉入海麵,整片海域隻剩下漂浮的屍體。
    以及那麵半沉在水中的黃龍旗,在海浪中無力地搖曳。
    ……
    天幕下的眾人再次被這一幕所震撼了。
    大秦祖龍:“此等氣節,倒是讓朕刮目相看。”
    愛關羽更愛人妻:“一個朝代,能有如此軍民,即便覆滅,也不枉在這世間走一遭。”
    大魔導師:“朝代有興有衰,然這十萬軍民寧死不屈、以身殉國,此等忠烈之氣,足以彪炳史冊。”
    乃公乃赤龍之後:“這小皇帝和那陸秀夫,還有這十萬軍民,皆是硬骨頭,比前邊那倆玩意強多了!”
    ……
    南宋。
    趙構看著天幕上的一幕震驚的瞪大了眼睛。
    “寧死不降,不做亡國之奴……”
    趙構心中五味雜陳,他一直以來都被他人詬病為軟弱無能、偏安一隅。
    可如今看到自己後代如此年幼的趙昺和十萬軍民如此壯烈殉國,心中湧起一股前所未有的豪情。
    他想起自己曾支持北伐,那也是他心中不甘偏安的一絲火苗。
    “朕不能讓大宋的氣節就此斷絕!”
    趙構握緊拳頭,眼中閃過堅定的光芒。
    “來人,給嶽飛傳令,就說給朕北伐,你隻管往前……後方有朕,朕要洗了這恥辱!”
    聽到此話,大殿裏主戰派大喜,而投降派紛紛勸降。
    秦檜還沒開口就被趙構那眼神給憋了回去……
    “嶽飛……希望你不要讓朕後悔朕的決定。”趙構懷揣著孤注一擲信念發出了這曆史上並不存在的第十三道令牌,八百裏加急,給嶽飛送了過去。
    ……
    數日後,嶽飛收到來信……看著那第十三道令牌,原本已經打算班師回朝的他。
    此刻……在看到信裏的內容後……激動到落淚。
    靖康之恥,他有機會洗刷幹淨了……
    為了這個他付出了太多太多,如今看到官家的支持後,他如何不激動。
    如何不興奮!
    功與名對嶽飛來說都不重要,但是那顆報國的心是任何人都無法比擬的……他要把這個好消息告訴底下的部將,告訴城中的百姓。
    點將台之上……嶽飛眼眶微紅,高舉著手中這第十三道金牌,對著底下的部將發號施令。
    “嶽家軍……聽令,官家有旨……我們隻管往前打,後方有官家坐鎮!”
    “衝……跟隨本帥……直搗黃龍……”
    所有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直到嶽飛再次朗誦一遍信中的內容,眾人這才紛紛回過神來。
    接著所有人都爆發出前所未有德戰意……
    嶽飛看的欣慰不已,嶽家軍士氣從未有過如此之高!
    ……
    與此同時天幕之上,伴隨著畫麵的結束,天幕翻轉新的標題也出現在天幕之上。
    【百年屈辱吾輩當銘記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