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1章 東漢幼兒園,外戚幹政,埋下禍根!

字數:4900   加入書籤

A+A-


    【人若病了,可以吃藥,可天若病了……那會吃人!】
    【今天來講講這兩位農民起義中的佼佼者!】
    【第一位:大賢良師,以此身為藥,欲以天下之疾,天公將軍——張角!】
    天幕之上,畫麵之中,一個道士頭戴黃巾手握太平法杖,仰天怒吼。
    「甲子尚水,顯炎漢將亡之兆,」
    「三公既現,領大道而立黃天,天地三才,載厚德以驅魍魎!」
    「蒼天離析,漢作傾覆,逢甲子之歲,可問道太平!」
    「吾以此身為藥,欲醫天下之疾,聯九州黎庶,撼一家之王庭!」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
    貧道張角,請大漢,赴死!!!」
    隨著這聲怒吼……天幕之上,驚雷落下,震耳欲聾!
    大漢的皇帝除了劉邦,這下子都坐不住了。
    “陛下……您不生氣嗎?”
    劉邦自顧自的倒滿酒,對著眾人說道:“生氣?乃公為什麽要生氣?”
    “先前那副場景你們又不是沒見過。”
    說罷劉邦對著眾人舉杯痛飲。
    這時,一位大臣皺著眉頭說道:“陛下,這張角煽動百姓,意圖推翻我大漢,實乃大逆不道,您這麽喝酒慶祝是不是有點……”
    “有點不太好?”
    劉邦放下酒杯,大笑起來:“哈哈,天下本就是能者居之。”
    “這張角若有能耐改天換地,也算是個英雄。”
    “況且,大漢曆經數代,早已也是弊病叢生,若他真能醫好這天之病,乃公還待謝他呢!”
    說罷劉邦滿不在乎地揮了揮手:“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兒孫自有兒孫福,沒有兒孫我享福!大漢也夠本了!”
    乃公自己這邊還管不過來呢,還管子孫?怕不是想多了。
    “來來……諸君痛飲,此酒!”
    ……
    漢景帝看著天幕上振臂高呼,頭戴黃巾的張角,直接破防了。
    “又是請大漢赴死……大漢咋惹你了?”
    抄起案幾之上的棋盤,重重的摔在了地上!
    冰冷的眸子,看著天幕,一言不發
    自他上位以來,雖有七國之亂,然天下大體太平,百姓亦能安居樂業。
    而這張角僅憑一句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竟要他大漢赴死!
    他大概已經想到當時的局麵了。
    從始至終,他都知道天下並非完美無缺,除非後世出了一個……類似前邊大宋那樣的庸君!
    “朕倒要看看,這張角究竟有多大的本事!”說罷,劉啟轉身望向天幕,眼神中透露出一股威嚴與決心。
    ……
    漢武帝等人也是如此,他們現在破防歸破防,但已經沒有剛開始聽到的憤怒了。
    如果因為昏君誤國,讓大漢風骨受汙,他們情願就此覆滅。
    寧願看著自己的王朝轟轟烈烈的覆滅,也不願看著自己的王朝跟妖清一樣在屈辱中和怒罵中崩塌!
    ……
    而東漢被張角救治過的百姓們此刻卻眼中滿是崇敬與向往。
    仿佛又看到了天公將軍的模樣,口中喃喃念叨著“黃天當立”。
    張角看著天幕上對自己的宣揚,心中感慨萬千。
    他身旁的兩位兄弟張寶和張梁激動不已,張寶握緊拳頭道:“大哥,如今連這天幕都在為我們造勢,我等大事定能成功!”
    張角看著遠方,目光堅定:“雖有這天幕助力,但切不可大意,我等要拯救天下蒼生,還需步步為營。”
    “為天下貧苦百姓,謀取一絲生路,縱使身死道消,吾亦心甘情願!”
    此時,各地響應起義的百姓們看到天幕上張角的怒吼,更是群情激昂,紛紛拿起武器,向官府衝去。
    而那些地方官員們則嚇得瑟瑟發抖,有的甚至棄城而逃。
    ……
    【黃巾起義是,史書上規模較大的一次農民起義,由太平道天公將軍張角所發動。】
    【發生在東漢末年漢靈帝時期!】
    【引發暴動的根源就是,東漢的皇權更替。】
    【眾所周知,東漢的皇位從漢和帝劉肇死後就開始了地獄模式,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東漢幼兒園。】
    【其中最小的上位者僅僅不過百天而已,享年不滿周歲!】
    啥?
    吃著奶的年紀,就登基稱帝了?
    劉秀麻了、劉邦麻了、所有人都傻了!
    幼兒園什麽意思他們不懂。
    但是這百天不滿周歲他們可知道啊!
    一個自己拉屎都能被誇的年紀,就這麽被迫上位執掌朝政了?
    這如何震懾百官,執掌朝政?
    漢景帝劉啟看著天幕上說的,眉頭緊皺。
    從天幕說的一點上敏銳的抓住了一個重要信息。
    外戚,幹政!
    恐怕後邊東漢滅亡與這外戚有著必然的聯係。
    ……
    【雖然小是小了點,但是,隻有外戚和宦官才知道,東漢幼兒園的實力有多恐怖!】
    【漢和帝9歲繼位,14歲就發動政變,滅掉了勒石燕然的外戚竇氏一族,草滅匈奴,收複西域,又順手把貴霜帝國幹廢了。】
    【漢順帝10歲繼位,就發動了奪公之變,誅商外戚閻氏,並從閻太後手中奪回天子璽綬,實現親政,並且嚴厲打壓宦官。】
    【東漢宦官和外戚勢力在順變一朝極大的被削弱。】
    【漢質帝8歲繼位,因為看不慣外戚梁冀專權,就罵他跋扈將軍,梁冀認為小皇帝這麽聰慧早熟,長大了自己哪還駕馭得了,於是下毒殺害漢質帝。】
    【漢質帝中毒之後還說如果有水喝還能活下來,但是被梁冀製止。死的時候,年僅9歲。】
    【15歲繼任的桓帝先是誅殺了外戚梁冀,又貶出宦官,打擊地方豪強,討伐鮮卑,收複西域諸國,放在哪個朝代都是中興之主的存在,然而沒命,怎麽看也不是諸葛亮筆下的昏君。】
    【牛逼之處在於漢桓帝,從宮外招了幾個小偷專門教他們學習偷東西,別人都以為他瘋了,結果他從梁冀家裏麵偷出了謀反的證據!】
    【人稱廁所戰神,在廁所完成所有謀劃,利用宦官幹掉外戚!】
    ……
    【綜合下來,老劉家的政治基因強的可怕,隻要過了十歲,自動覺醒政治基因,包括這個玩的最花的漢靈帝也是如此!】
    【說起漢靈帝,你可以說他昏但絕對不能說他沒能力。】
    看到這的諸葛亮忍不住搖了搖頭,顯然後人理解錯了他的意思。
    漢和帝、漢順帝、桓帝雖有作為,可東漢後期外戚與宦官交替專權,政治腐敗,百姓苦不堪言這是實打實的。
    漢質帝聰慧卻遭毒害,可見朝局之黑暗。
    且桓帝之後,靈帝即位,賣官鬻爵,致使天下大亂,黃巾起義爆發。
    即便前期有君主力挽狂瀾,也難改東漢後期積重難返之頹勢。
    亮所言昏君,非指某一人,而是東漢後期那腐朽的朝廷。
    王朝興衰,不能隻看表象之功,更應觀其對天下百姓之影響!
    黃巾之亂不過是一個引子罷了,天下的根其實早就亂了。
    這一點三國的所有人都知道,隻不過大家都心照不宣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