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41章 高句麗滅!懸著的那顆心終究還是死了!
字數:3909 加入書籤
台下眾人大臣此刻一個個都陷入了沉思當中。
l他們這些朝中大臣,哪一個不是人精中的人精,有些事一點就通,壓根不用直說。
試想,一位立下無數顯赫戰功,人格還完美的人,壓根朝堂上會怎樣?
韓信、可就是前車之鑒啊!
別管是誰那指定會遭皇帝猜忌。
再加上他們這位不是太宗那種對自身實力自信得帝王。
所以薛仁貴給自己弄一些汙點,把自己塑造成有缺點的人,好讓陛下放心,這完全有可能的!
再加上,從他們陛下的角度上看問題,假如你是皇帝!
手底下小弟一直以來的反複無常,今天叛變偷襲一波,等你去幹他的時候,他投降!
然後明天再反叛,你再去幹他,他又投降,換誰誰不來氣?
再加上當時正是東征高句麗洗刷先皇恥辱,立不世功績的節骨眼!
那時本來就快要實現南北包圍平壤的時候,這個時候你手底下小弟又叛變了。
導致隻能調集北軍回來平叛,最終導致東征擱置!
這一來二去的糧草、軍資……那可以說消耗是巨大的。
換做是誰,恐怕都要斬草除根,別說根了,就是雞蛋黃都要給你搖散。
這事他們陛下絕對幹得出來,而且還落得個仁君得形象!
想到這些大殿裏的眾位大臣,一個個都有些汗流浹背了。
他們陛下這手操作,屬實高啊!
伴君如伴虎……這他娘的說的真是一點都不假,指不定哪天就嗝屁了!
一眾大臣想到這對視幾眼,一個個那真是心裏拔涼拔涼啊!
他們陛下狠啊,殺人都不流血啊……
這也太腹黑了吧?
其他朝代的人對此並沒有什麽反應,坑殺降卒而已幹過的人不計其數。
白起看著天幕上說的這些,不由得想起當年四十萬趙軍,被他盡數坑殺的事。
但是當時的他必須這麽做!
這麽多兵養又養不起,放了,那這仗不白打了?
隻有殺了才安心!
以殺安國,如此才不愧對武安君之名。
……
東漢末年。
許昌。
“諸位對此有何見解!”曹操眯著眼對著營帳的眾人問道。
程昱率先開口道:“臨陣不亂,箭斃敵首,趁亂掩殺——此等臨機決斷,乃良將本色,就是埋了太可惜!”
賈詡也附和道:“此人自保之術爐火純青。”
聞言眾人不由的都點了點頭。
坑殺降卒,是替君背負‘殘暴’之名,讓帝王少一分猜忌!
強占公主,是自汙聲名,斷了旁人‘功高蓋主可代君’的念想。
帝王心術,最忌功高震主,這些他們都知道!
曹操起身看向帳內諸人,聲音帶著幾分感慨:“這等智慧,比戰場上的勇猛更難得。”
想當年他破袁紹後,自請封魏公,歸還部分兵權,也是這個道理。
太過完美的人,在帝王眼中,就是最鋒利的刀——要麽用來斬敵,要麽被折斷。
薛仁貴選擇自己磨鈍刀刃,既能保全身家,又能繼續為大唐征戰,這份隱忍,實屬難得。
接著曹操端起酒盞,對著天幕遙遙一敬:“薛禮啊薛禮,你這一箭,不僅定了天山,更定了自己的命。”
“這般人物,若生在亂世,倒是能與吾煮酒論英雄!”
【此戰過後,九姓部落對大唐俯首稱臣,徹底沒了威脅,至於為什麽……因為他們被殺的壓根沒幾個人了!】
【而薛仁貴在回師之後,繼續參與對高句麗的作戰,多次擊敗高句麗援軍,削弱其有生力量。】
【過了幾年,在公元666年,趁著高句麗內亂,皇帝命李勣為帥,薛仁貴為副帥征討高句麗!】
【遼東苦寒,高句麗憑堅城頑抗,唐軍數月難進。】
【終於在公元668年,展開了最後得滅國之戰,史稱“平壤之戰”】
【此戰薛仁貴主動請戰攻扶餘城,高句麗派五萬援軍。】
此時畫麵中,營帳內!
眾將勸道:“將軍,敵眾我寡,等援軍吧!”
薛仁貴眼神精光閃爍:“兵貴神速,等他們站穩,扶餘城更難破!”
說罷率兩千精銳,趁夜突襲。
戰場上,積雪被鮮血染紅。
薛仁貴白袍染血,亮銀戟橫掃千軍,高句麗兵碰到便斷骨碎肉。
有敵將挺槍來刺,他側身劈斷槍杆,反手一戟將人劈成兩半,鮮血濺滿臉龐,他卻連眼都不眨,繼續衝鋒。
兩千唐軍如狼入羊群,斬殺萬餘,俘虜無數,順利攻克扶餘城。
【攻破扶餘城後後與李勣會師平壤,高句麗王投降,可部分降卒暗中勾結複叛。】
【但已是烏合之眾,直到公元668年,高句麗正式宣布滅亡。】
【薛仁貴也升任左威衛大將軍,正三品職位,並獲封平陽郡公,從二品爵位,留守平壤,鎮壓高句麗故地,安撫當地百姓!】
大唐貞觀年間。
“哈哈,好!”李二忍不住拍手叫好。
高句麗這塊硬骨頭終於被他大唐啃下了,從此臥榻之地再也無旁人酣睡!
……
高句麗。
“終究還是被滅了!”
高句麗的國王那顆懸著的心終究還是死了。
最後我總結,不是他們菜,而是敵人太猛了!
真心守不住啊!!!
此時天幕上,畫麵再次翻轉,一個血紅的標題占據整個天幕。
【大非川之敗,悲憤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