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45章 將軍耕地十年未穿甲,再穿已是滿頭悲白發!
字數:4162 加入書籤
【甚至就連當時吐蕃統帥論欽陵,在接到探子來報說有一支部隊帶著數百車輜重行軍速度緩慢到處亂逛的時候,都差點以為是埋伏了。】
【直到二十萬大軍,包圍這支亂竄的輜重部隊後,才相信……這事竟然是真的!】
【若不是那麵唐字旗,他都以為這是他們吐蕃的補給大隊了!】
【對於他們來說這數百車輜重,就是天神對他們的眷顧!來自大自然的饋贈。】
天幕前。
李治的臉已經不能用黑來形容了,此刻麵目有些猙獰。
“好一個,天神眷顧!”
“好一個大自然的饋贈!”
“廢物!一群廢物!”
李治怒不可遏,猛地一拍桌子,茶杯隨之震落,摔得粉碎。
殿內的大臣們個個噤若寒蟬,大氣都不敢出。
“朕派他們出征,是讓他們奮勇殺敵,保我大唐疆土,不是讓他們把輜重拱手送給吐蕃人的!”
貞觀年間!
李二也被氣得渾身發抖,眼中滿是怒火。
“郭待封……朕要你死、死、死啊!!!”
用他們的輜重打著他們大唐的士兵,何其諷刺!
恥辱,太恥辱了,大唐從開國到現在都沒受過此等恥辱!
還有薛仁貴,作為統帥,明知郭待封不服管教,為何不殺了?
為何不殺?
怕怪罪?
豈不知,將在外君命有說不受的道理?
現在大殿裏的眾人算是看明白了,薛仁貴這人猛是猛,但是不可為帥,隻能為將!
……
【吐蕃在收獲輜重後,班師回朝,此刻已經聚集四十萬大軍,而薛仁貴的先鋒部隊此刻已經成了成為無後方、無援軍的孤軍。】
【再加上吐蕃已集結40萬大軍,若繼續留在烏海,會麵臨被吐蕃軍合圍、全殲的風險。】
【於是隻能被被迫退回大非川是收攏殘部,嚐試重新組織防禦,轉主動為被動!】
【最後雙方在大非川展開了最後的決戰,大非川決戰,論欽陵率領四十萬吐蕃兵卒將薛仁貴和唐軍圍困於大非川。】
【唐軍因缺糧、士氣低落,且兵力遠遜於吐蕃,最終全軍覆沒,薛仁貴被迫與論欽陵約和,率殘部退回唐朝。】
天幕前。
此時已經滿頭白發,被削為民的薛仁貴看到這眼淚終於忍不住掉了下來。
直到現在這場戰役,依舊是他心裏邁不過去的一道坎!
每天都都在推演這場戰役為何會敗!
他整整推演了十年!
十年啊!十年的煎熬,讓他心神俱疲。
每當想起都是滿滿的不甘、悲憤。
因為一場本該贏的仗,竟毀在了自己人的手裏!
假如他當時能果斷一點,殺了這郭待封是不是結局就不會這樣了?
是不是就不會那麽多將士埋骨於異國他鄉了?
看著天幕上,那大非川之上的草甸被染成了血紅色。
看著那不停倒下的弟兄,還有吐蕃兵的歡呼聲。
這場敗局,是郭待封的蠢,也是他薛仁貴的命。
想起曾經皇帝拍著他的肩膀說“朕信你”!
想起自己對弟兄們說“跟著我,必能凱旋”。
他無顏麵對這些死在他眼前的將士們!
因為他是統帥,即使錯不在他,可他依舊不願回想起,那日的恥辱。
薛仁貴有些不忍的閉上了眼睛。
不甘、憤怒、悲憤、悔恨,此刻正在時時刻刻的煎熬著他的內心!
【等回到長安,皇帝大怒,將薛仁貴革職為民,這一年他五十七歲!】
【昔日戰神淪為農夫,聽著天下的斥責,想辯解是郭待封之過,可話到嘴邊,隻剩一聲歎息——敗了就是敗了,辯解無用。】
【隻能默默的等著,盼著、皇帝再信他一次,殊不知這一等就是十年之久!】
天幕之下,眾人目睹著這一幕,心中都不禁湧起一陣歎息。
整整十年啊!
這十年對於一個人普通人來說,可能沒什麽。
但是對於一個開疆拓土的將軍來說,這意味著什麽眾人皆知!
一個人的巔峰時間是有限的。
畢竟人生能有幾個十年呢?
而他,卻在這十年裏被雪藏,化身耕地老農!
可惜、可歎,可悲!
回想起天幕曾經在戰場上衝殺大陣、斬敵將如探囊取物的英勇模樣,那是何等的威風凜凜!
他本應是戰場上的英雄,是眾人敬仰的對象。
然而,如今的他卻隻能在田地裏揮舞著鋤頭,過著農夫生活。
他本不應如此!不該如此!可事實卻本能如此!
曹操忍不住感慨道,“美人自古如名將,不許人間見白頭!”
“昔日之勇,猶在眼前!”
“唉!”
一眾謀士也看的連連歎息!
大非川一戰,在他們看來,天時地利人和皆無,敗也不稀奇。
甚至還有個豬隊友,拖後腿!
但是誰讓他是主帥啊。
大軍有功主帥為首,反之有過主帥亦如也!
【直到公元682年,東突厥叛亂,北疆告急,皇帝想起薛仁貴!】
【下旨起用他為瓜州長史,不久後又授予右領軍衛將軍、檢校代州都督,前往雲州出擊犯邊突厥!】
【此時的薛仁貴已經是六十九歲的高齡了,但是依舊一紙詔書,就披甲上陣!】
……
此刻天幕之上畫麵翻轉!
畫麵中的薛仁貴此刻已經是滿頭白發,身姿也沒了原先的魁梧。
背也沒那麽直了,那桀驁又自信的眼睛也變得內斂溫和!
將軍耕地十年未穿甲,再穿已是滿頭悲白發,
縱負殘軀提舊劍,猶驅戰馬向胡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