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神來之筆,披上蘇聯的皮

字數:4351   加入書籤

A+A-


    走出市政府大樓,凜冽的寒風撲麵而來,卻吹不散劉長河臉上那混雜著震驚、狂喜和一絲後怕的複雜表情。
    他跟在秦遠身後,腳步都有些發飄,腦子裏還在嗡嗡作響。
    就這樣?
    不但沒付出科米羅夫獅子大開口的兩百萬盧布,反而以七十五萬盧布的價格拿下了麵包廠?!
    這簡直是天方夜譚!
    他之前和科米羅夫磨破了嘴皮子,對方都寸步不讓。
    秦遠一來,直接掀桌子,繞過廠長,找到真正的拍板人,然後……用幾疊綠油油的鈔票,砸出了一個令人瞠目結舌的結果!
    這上層路線,走得也太硬核、太有效了!
    “老板……”劉長河終於忍不住開口,聲音帶著點顫抖,“這……這就成了?七十五萬盧布?”
    “嗯。”秦遠腳步未停,聲音平靜無波,“合同手續會很快,彼得羅夫那邊會特事特辦。”
    “你直接和他秘書對接,準備好所有必要的文件,爭取三天內辦完所有手續,把廠子徹底拿下來。”
    “是!老板!”劉長河立刻挺直腰板,聲音洪亮道:“您放心!麵包廠那邊的情況我早就摸透了,該準備的資料我都準備好了!”
    “有彼得羅夫局長親自關照,絕對沒問題!三天,保證搞定!”
    他此刻對秦遠的敬佩簡直如滔滔江水。
    這效率,這手段,簡直神了!
    興奮之餘,他忽然想起秦遠最後對彼得羅夫說的那句話,心頭不由得一緊,小心翼翼地問道:“老板,那個……科米羅夫廠長……彼得羅夫局長說以後不會再出現在我們麵前了……他……他會怎麽樣啊?”
    秦遠腳步微頓,側頭看了劉長河一眼,眼神平靜得有些深邃:“要麽被下放到某個偏遠的小廠當一輩子默默無聞的小職員,直到退休。”
    “要麽……被發配到更窮更苦的邊疆地區,這輩子都別想再回哈巴羅夫斯克。”
    他語氣平淡,仿佛在說一件無關緊要的小事:“總之,這個人,我們不會再見到他了。”
    劉長河倒吸一口涼氣,隻覺得一股寒氣從腳底板直衝天靈蓋!
    他雖然知道蘇聯體製內處理人的手段很厲害,但親耳聽到秦遠用如此平靜的語氣說出如此冷酷的結局,還是讓他感到一陣心悸。
    權力的碾盤轉動起來,無聲無息,卻能將一個不久前還趾高氣揚的廠長碾得粉身碎骨,連個水花都濺不起來。
    “明……明白了……”劉長河咽了口唾沫,聲音有些幹澀。
    他再次深刻認識到,自己跟著的這位老板,手腕是何等的強硬和……可怕。
    秦遠看出他的緊張,淡淡一笑,拍了拍他的肩膀:“別想太多,做好我們自己的事。”
    劉長河立刻收斂心神,問道:“老板,配方和設備的事情,您打算怎麽解決?國內……有門路嗎?”
    秦遠點點頭,眼中閃過一絲精光:“門路有,但需要換個思路。”
    他腦海中快速盤算著。
    後世秋林公司傳承人回憶,禁酒令時期蘇聯專家曾專程來哈爾濱學習原始配方,試圖用這種民族飲料對抗西方的可口可樂入侵。
    這篇報道雖然隻是出現在報紙資料的一角,但是後世俄羅斯的超市貨架上,伏特加與格瓦斯比鄰而居。
    這足以證明格瓦斯在口味改良使用工業化生產之後,快速占領了斯拉夫人的市場。
    這背後也反映了一個事實:秋林廠的技術源頭在俄國,他們本身對這套技術並沒有視為不可外傳的核心機密。
    這就是秦遠的機會。
    而且,作為一個地方國營小廠,除了生產格瓦斯,主要業務還是給國營商店供應麵包糕點,生存壓力不小。
    如果這個時候,一家蘇聯身份的工廠,拿出了一筆不小的資金,要求引進這套非核心機密的生產設備,以及菌種配方。
    秋林會同意嗎?
    答案,早就寫在了曆史書之上。
    秦遠看向劉長河,緩緩道:
    “秋林格瓦斯的技術和設備,是一百年前從蘇聯引進的。”
    “現在,我們要做的,是讓這套技術‘回家’。”
    劉長河一愣:“回家?老板,您的意思是……?”
    秦遠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弧度:“我們不是以中國公司的身份去引進技術。”
    “而是……以一家注冊在哈巴羅夫斯克的‘蘇聯’食品公司的名義,去和秋林廠洽談技術引進和設備采購!”
    劉長河眼睛瞬間瞪圓了!
    “蘇聯公司?老板,您是說……我們披上蘇聯企業的皮?”
    “對!”秦遠肯定道,“秋林廠的技術源自蘇聯,現在有‘蘇聯企業’願意花錢引進他們的生產設備和菌種,在他們看來,這非但不是泄密,反而是某種‘技術回流’的榮耀,甚至是創匯的機會!阻力會小得多!”
    “而且,”秦遠補充道,眼神銳利,“以‘外資’身份去談,價格、條件,都會比國內企業去談要優厚得多!”
    “秋林廠那些領導,麵對‘蘇聯外商’,態度絕對不一樣!”
    這一點,秦遠心裏清楚得很。
    而作為在東北從小長大的劉長河又如何會不明白。
    秋林廠麵對國內同行可能捂緊技術,但麵對“蘇聯老大哥”來的“外商”,心態肯定完全不同!
    引進費?設備款?那都是創匯的政績和實實在在的收入!
    這就是身份轉換帶來的巨大優勢!
    他猛拍大腿:“高!實在是高啊老板!這招太絕了!”
    “那……老板,我們具體怎麽做?”
    他急切的問。
    秦遠沉吟片刻,條理清晰地安排道:“你先以麵包廠為注冊地,在哈巴羅夫斯克注冊一家食品公司。”
    “名字……就叫‘遠東格瓦斯食品有限公司’,法人代表……你老婆是蘇聯人吧?那就暫時掛你老婆的名字。”
    “如果手續上有什麽麻煩,讓讓彼得羅夫那邊幫忙疏通,就說我準備在哈巴羅夫斯克進行長久投資。”
    劉長河點頭,這都是應有之義。
    秦遠繼續道:“另外,你準備好全套的‘蘇聯’公司資質文件,要看起來像模像樣。”
    “公章、信箋、名片都要有。”
    “公司注冊好後,你以‘遠東格瓦斯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的身份,直接聯係哈爾濱秋林食品廠。”
    “就說有一家新成立的蘇聯食品公司,對引進他們的格瓦斯生產技術和全套灌裝設備非常感興趣,希望派代表團去考察洽談。”
    秦遠眼中精芒一閃,“到時候,我會以這個代表團的名義去東北,與秋林進行談判,你找一個信得過的老毛子配合我一起過去。”
    劉長河聽得心潮澎湃,連連點頭:“明白!老板!我馬上去辦!注冊公司、準備文件、聯係秋林廠,保證一條龍搞定!”
    他仿佛已經看到了一條金光大道在眼前鋪開。
    披上“蘇聯”外衣,殺回國內引進技術,這操作在他看來簡直神來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