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7章兩軍列陣宛城東
字數:3810 加入書籤
“趙弘!”張曼成隨即點將道。
“末將在!”其副手趙弘也是立即抱拳領命道
“命你率三萬精銳步卒為中軍前鋒!出東門後,於城東開闊地,依地勢列‘鋒矢陣’!給本帥把聲勢造足,旗號鮮明,鼓角震天!就是要讓陳默清清楚楚看到,我大軍主力所在!吸引其主力來攻!”張曼成隨即下令道。
“末將領命!”趙弘隨即應道。
“孫仲!”張曼成接著點將道。
“末將在!”名為孫仲的黃巾將領也立即應道。
“命你率一萬五千步卒為左翼!出城後,迅速搶占左翼高地!以居高臨下之姿,待陳默主力被趙弘中軍吸引,攻勢正酣之際,自側翼俯衝而下,猛攻其左肋!務求一舉撕裂其陣型!”張曼成繼續下令道。
“韓暹(xiān)!”張曼成隨即繼續點將道。
“末將在!”又一員身材精悍、眼神銳利的年輕將領出列。
“命你同樣率一萬五千精銳步卒為右翼!待陳默主力盡出,陣型完全展開,尤其當其預備隊投入對趙弘中軍之戰時…”張曼成眼中寒光爆射,“你即刻猝然殺出,以雷霆之勢,直插其後陣核心!給本帥攪他個天翻地覆,斷其指揮,潰其軍心!”
“是。”孫仲與韓暹齊齊應道。
隨著三路將領應下,張曼成隨即環視過眾將,繼續下令道:“明日卯時出戰,本帥親率兩萬中軍主力隨後壓陣!各部務必依令而行,協同進擊!務必以泰山壓頂之勢,畢其功於一役!若有畏縮亂陣者,立斬不赦!”
“得令!”眾將轟然應諾道。
隨著張曼成的命令下達,整個黃巾軍也是立即行動了起來。
當然,與此同時,在宛城不遠處的漢軍營地,同樣緊張的準備也在同時進行著。
雖然兩方人馬並未照麵,卻是不約而同地選擇了正麵決戰的方式。
這其中固然有著偶然性,卻也有著曆史的必然。
但不管怎樣,官軍和黃巾軍終於又一次來到了本屬於他們的曆史節奏之中。
隻不過這一次,對陣張曼成的,卻是一個叫做陳默的無名小子。
翌日,卯時剛過,宛城東門在巨大的絞盤聲中緩緩洞開。
沉悶的號角如同巨獸蘇醒的咆哮,響徹雲霄。
黑壓壓的黃巾大軍,如同決堤的洪流,洶湧而出,踏起漫天煙塵。
張曼成所部傾巢而出!依照其昨夜部署,列陣在宛城之東:
前鋒軍,三萬精銳步卒,如同巨大的箭頭,直撲城東開闊地帶列陣開來。
隨著巨大的“趙”字旗與土黃大纛高高飄揚,士兵們以百人隊為基準,層層疊疊,構成一個龐大而略顯粗糙的“鋒矢陣”。
刀盾手在前,長矛手居中,弓弩手壓後。
鼓手奮力擂動戰鼓,號角手吹響淒厲的號角,聲勢震天動地。
主將趙弘立於陣前,橫刀立馬,目光死死盯著西北方向官軍營寨!
在其左翼,孫仲也率領一萬五千步卒,快速攀上戰場側翼的製高點。
隨即,萬餘勁卒在坡頂展開,依托地勢,居高臨下,將官軍左翼可能的動向盡收眼底。
與此同時,右翼的韓暹,也率領的另一萬五千精銳步卒,插入了丘稀疏林地之後,隨時準備馳援戰場。
還有張曼成自己,也是一身金盔亮甲,在親衛騎兵的簇擁下,緩緩行至主陣後方。
在他的身後則是足足兩萬精銳中軍,而其陣容也是整個黃巾軍中,最為嚴整的存在——不僅人人披甲(大多還是皮甲,少量鐵鎧),關鍵是精氣神也比其他的黃巾軍要強上不少。
顯然,這兩萬中軍勁旅既可以是預備隊,也是張曼成最終的決勝力量。
麵對黃巾的傾巢而出,漢軍這邊自然也不敢有絲毫的大意。
隨著營寨轅門大開,五千餘漢軍也是緩緩開出。
雖則漢軍的兵力尚不足黃巾軍的十分之一,但其所表現出來的氣勢,卻絲毫不在黃巾軍之下。
中路軍,一身精鎧的曹操一馬當先。
其身後兩千官軍,也是人人著甲,一柄柄環首刀與一杆杆長戈在陽光下,也是熠熠生輝。
在兩千精銳之後,則是陳默的中軍所在。
五百身著鐵鎧的精銳環繞左右,兩百精騎兵,更是隨時準備衝殺戰場。
不過,稍稍有些意外的是,戰馬之上的陳默,卻並沒有拿著他那標誌性的鐵錘。
顯然,陳默並不認為,僅僅這一日的時間,就能與黃巾軍分出勝負來。
在戰場左翼,曹操麾下大將夏侯惇與陳默的副手趙崢也是並排而立。
麾下千餘步卒,也是在其指揮之下,有條不紊地列出“方陣”而待。
大盾如牆,長矛如林,陣型厚重如山,直麵黃巾軍孫仲的威脅。
負責戰場右翼的,則是曹洪和王渙二將。攻守兼備的“鉤形陣”,其刀盾手在前,長矛手壓陣,弓弩手居後,陣型靈動,既可護住中軍側翼,又可以隨時進行機動。
雖然,漢軍對黃巾軍可能的突襲都已經做好了準備。
經過半個多時辰的準備,兩軍也是終於在宛城之東的開闊地中完成了兵力的展開。
隨著辰時的陽光刺破薄霧,兩軍也終於進入了戰鬥狀態。
嗚咽的號角聲隨即響起,緊接著,便是一陣高過一陣的擂鼓聲。
紅色的大纛隨即前傾,大軍隨即開始行動起來。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殺狗官!”
震耳欲聾的吼聲如同海嘯般從黃巾前鋒陣中爆發!
位於最前方的趙弘的三萬前鋒大軍,率先啟動了!
狂熱的呼喊中,三萬黃巾倒還算是有些氣勢。
隻是,因為缺乏訓練的緣故,這三萬大軍雖然來勢洶洶,卻並沒有嚴密的陣型。
盡管包括趙弘在內的黃巾軍各級將領都竭力地調度,但黃巾軍前行的隊伍依舊有些亂糟糟的。
前排的刀盾手嚎叫著向前狂奔,卻是在不知不覺中,與身後的長矛手拉開了距離。
再之後的弓弩手,更是混亂。明明有著數千的弓弩手,行進中的拋射卻依舊稀稀拉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