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3章黃巾中計
字數:4009 加入書籤
時間在血腥的消耗中緩緩流逝。
烈日逐漸升上中天,炙烤著大地,也蒸騰著戰場上的血氣與雙方將士的意誌力。
慘烈的鏖戰之下,雙方的體力都在飛速流逝,攻勢和防禦的節奏明顯慢了下來。
隨著戰鬥的繼續,喊殺聲變得有氣無力,甚至連傷兵的哀嚎都微弱了許多。整個戰場仿佛一個巨大的、即將停止運轉的血腥磨盤。
終於,隨著午後時分到來,陽光變得更加的毒辣。
戰場的喧囂達到一種詭異的低潮,仿佛暴風雨前的死寂。
坐鎮中軍的陳默知道:是時候了!
“傳令。”淡漠的聲音悄然響起:“夏侯淵、陳展,出擊!中軍所部秘密出營。”
“是。”身旁的傳令兵立即領命道。
隨即,漢軍中軍,一陣不同於往日、異常急促高亢的號角聲陡然衝破沉悶的空氣!
一直穩坐釣魚台的漢軍中軍,終於是動了!
不僅僅是中軍,隨著號角聲,前方鏖戰中的漢軍也是行動了起來,以配合中軍的突進。
首先發難的是右翼的曹洪部!
原本采取守勢的鉤形陣,前端“鉤尖”猛然變得銳利無比!
刀盾手怒吼著突前,長矛手緊隨其後,如同毒蛇出洞,凶狠地撲向丘陵邊緣韓暹部的防線,試圖強行進行近身肉搏!
其攻勢之凶猛,遠超近日任何一次!
幾乎同時!
一支騎兵也是快速從中軍突擊而出,向著已經殘破的右翼便是開始了突進。
騎兵箭雨攢射中,黃巾軍的右翼陣線又亂了幾分。
僅僅如此,還不夠。
就在右翼黃巾軍已經開始混亂之際,一支約五百人的生力軍。如同鬼魅般突然殺出!
“陳”字戰旗衝在最前方,其後五百精銳,瘋狂地呐喊著,以一種決死的姿態,直接繞過了正麵交戰區域,狠狠地插向了韓暹部伏兵的側後方!
“殺!陳校尉有令!擊潰賊兵右翼,就在今日!”
“弟兄們!隨我衝啊!打破韓暹,大功一件!”
......
喊聲震天中,這支奇兵也是配合著那二百騎兵隊黃巾軍的薄弱處發動了猛烈的進攻。
瞬間,本就混亂的黃巾軍幾乎立即便是麵臨崩潰的窘境。
毫不客氣地說,漢軍這數百精銳的驟然投入,便如同投入滾燙油鍋的冷水,瞬間讓整個戰場為之沸騰。
隻是,這番占據,卻並沒有讓坐鎮中軍的張曼成感到恐慌。
相反,其瞳孔猛縮間,臉上卻是爆發出難以抑製的狂喜!
“出來了!終於出來了!陳默小兒的預備隊!他的底牌!”張曼成的聲音都因激動而有些變調,連日來的憋悶和焦慮在這一刻化為極致的興奮,“我就知道,漢軍一定會先忍不住的!想要打破僵局!哈哈!也得問我答不答應啊!真是天助我也!”
一番發泄之後,張曼成也是立即轉身對身旁的傳令兵下令道:“傳令!中軍主力!全體出擊!目標——右翼漢軍!給本帥包圍那支不知死活的‘陳’字軍,一鼓作氣,全部碾碎!”
是的,張曼成中計了。
從陳默派出這支五百人的部隊開始,張曼成就堅信不疑,這絕對是陳默手中最後的、也是唯一隱藏的力量!
當然,這也不能怪張曼成太過武斷。
畢竟,他可不知道昨夜陳展所部的到來。
尤其,這一夥漢軍一出手便讓自己的右翼動搖,張曼成自然會認為這是漢軍最後的孤注一擲!
隨著張曼成的誤判,其做出錯誤的決定也自然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道理很簡單,在張曼成的眼中,隻要能擊敗這夥漢軍的生力軍,勝利便將屬於自己。
為了這近在咫尺的勝利,張曼成也是賭上了他的全部。
嗚——嗚——嗚——!
黃巾中軍,代表全軍總攻的淒厲號角聲響徹雲霄!
那麵巨大的、繡著“張”字的金邊帥旗開始向前移動!
一直如同磐石般按兵不動的兩萬黃巾中軍精銳,這支張曼成最後的、也是最強大的底牌,終於全麵啟動!
如同沉睡的洪荒巨獸徹底蘇醒,土黃色的大潮發出震天的呐喊,以排山倒海之勢,朝著右翼戰場洶湧而去!
近兩萬大軍的瘋狂湧動,大地都在他們的腳步下劇烈震顫!
而隨著黃巾軍精銳的加入,右翼戰場形勢很快便是發生了陡變!
原本還搖搖欲墜的黃巾陣線,在兩萬生力軍加入之後,很快便是重新穩住了陣腳。
不僅如此,黃巾軍更是開始向漢軍的側翼包抄而去。
顯然,黃巾軍這是想要將漢軍全都留在戰場。
麵對如此恐怖的壓力,漢軍卻依舊表現得十分的淡定與頑強。
兩百騎兵不斷穿插、攢射,盡一切可能地打亂著黃巾軍的包抄。
正麵,五百生力軍在陳展的帶領下,依舊爆發著極其強大的戰力。
盡管黃巾軍的兵力有著數十倍之多,一時間,卻也根本攻不破漢軍的陣線。
隻是,曹洪所部畢竟已是師老兵疲,在麵對如此多的黃巾軍的猛攻,還是有些吃不住了。
隨即,因為曹洪所部與陳展所部戰力的參差,整個右翼戰場,也是變得犬牙交錯了起來。
別看現在右翼的漢軍還能暫時維持,但毫無疑問,若是繼續這樣下去,要不了太久的時間,漢軍右翼勢必會被黃巾軍用數量給堆死。
不過,如今這狀態,卻也正是陳默想要看到的結果。
越是犬牙交錯,就越是說明黃巾軍被糾纏得無法動彈。
恰好此時,最後的五百精銳也已經從營寨之中悄然運動到了中軍位置。
顯然,此刻已經是最佳的時機了。
沒有震天的戰鼓,沒有嘹亮的號角,隻有一種低沉而令人心悸的轟鳴——那是數百副精良鐵甲葉片相互摩擦碰撞產生的死亡韻律!
沒有更多的廢話,陳默也是悄然換上攻堅用的大錘。
而那大錘所指,正是黃巾軍的中軍!
是的,陳默並沒有將這五百精銳投入到鏖戰正酣的有意,而是直接取黃巾的中軍。
道理很簡單,五百生力軍在中軍所能發揮出的效果,會數倍於在右翼的鏖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