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漣漪與暗礁
字數:5640 加入書籤
龍膽科技總部,隨著“五彩綾鏡”項目技術瓶頸的突破和海外市場初現曙光,連日來緊繃的氣氛似乎緩和了些許。但平靜的水麵之下,改革的漣漪與潛在的暗礁,正悄然浮現。
人力資源部,新風與舊浪。
九裏香推行的“扁平化溝通”與“管理者360度評估”改革,如同投入湖麵的石子,激起的波紋正一圈圈擴散開來。正式的改革通知和實施細則通過公司內部係統發布後,立刻引發了廣泛討論。
技術部門和不少年輕員工對此表示歡迎,認為這有助於打破信息壁壘,讓更多一線聲音被聽到。一些開明的中層管理者也積極表態,開始嚐試組織更開放的團隊會議,鼓勵跨層級交流。
然而,阻力也如期而至。
市場部那位被“清風”程序盯上的經理,名叫王洪。在改革方案通過後,他表麵服從,暗地裏卻動作頻頻。他先是找了幾位與他關係密切、同樣對改革不滿的中層管理者在小會議室“訴苦”。
“讓下屬來評估上司?簡直是胡鬧!”王洪憤憤地拍著桌子,“以後還怎麽管理團隊?有點不同意見就變成‘管理方式不當’了?九裏香這是要搞垮公司的管理秩序!”
“就是,我看她就是新官上任三把火,拿著雞毛當令箭。”另一人附和道,“咱們這些跟著公司打拚多年的老人,倒要被一幫小年輕指手畫腳了。”
幾人越說越激動,開始暗中串聯,試圖在改革具體落地時設置障礙,比如在360度評估中引導負麵評價流向其他“不聽話”的部門,或者陽奉陰違,在扁平化溝通渠道上製造信息失真。
這天下午,九裏香召集了一次全體管理者通氣會,詳細解讀改革細節並回答疑問。會議剛開始,王洪就率先發難,他拿著改革方案,語氣看似誠懇,實則尖銳:
“九裏香總監,我非常理解您提升管理效能的初衷。但是,這個‘強製跨部門項目組’和‘匿名建議直通車’,會不會導致資源分散,而且給一些心懷不滿的員工提供惡意中傷管理者的渠道?我們是不是應該更謹慎一些?”
他的問題代表了一部分保守管理者的擔憂,會場頓時安靜下來,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九裏香身上。
九裏香早有準備,她神色平靜,目光掃過全場,最後落在王洪身上,不疾不徐地回應:
“王經理的問題很好,也很有代表性。首先,關於資源分散——現代企業的項目越來越複雜,跨部門協作本就是常態。強製組隊不是為了分散資源,而是為了打破部門牆,促進知識共享和協同創新,這本身就是提升資源利用效率。其次,關於匿名渠道……”
她微微一頓,語氣加重了幾分:“我們設立這個渠道,是基於信任——信任絕大多數員工是出於公心,是為了公司更好。當然,我們不排除會有極少數濫用的情況。但因此就因噎廢食,堵住所有反饋的通道,無異於掩耳盜鈴。我們要做的,是建立更完善的核實與反饋機製,去偽存真,而不是懷疑所有人的動機。”
她接著展示了幾個通過早期匿名渠道收集到、並經過核實後成功改進的具體案例,有理有據,讓人信服。
“管理的權威,從來不是靠堵住別人的嘴來建立的。敢於麵對批評,善於從反饋中改進,才是真正強大的管理者。”九裏香的話擲地有聲,會場中不少管理者陷入了沉思。
王洪張了張嘴,還想再說什麽,但在九裏香平靜卻極具穿透力的目光下,最終還是悻悻地閉上了嘴。他意識到,這位人力資源總監,遠比他想象的要堅韌和難以對付。
“五彩綾鏡”項目組,榮譽與壓力並存。
姚浮萍團隊開發的“模糊驗證”模型,在成功應用於海外數據合規難題後,引起了行業內外的廣泛關注。幾家權威科技媒體進行了報道,將其譽為“應對數據孤島的創新性突破”。龍膽科技的股價應聲小幅上漲,技術品牌形象得到進一步提升。
榮譽紛至遝來,姚浮萍卻不敢有絲毫鬆懈。她知道,關注意味著更嚴格的審視和更高的期望。
果然,很快就有競爭對手開始研究並試圖模仿這套模型。同時,一些潛在的合作方和投資機構,在表達興趣的同時,也提出了更苛刻的技術驗證要求和更深入的代碼審查需求。
“浮萍姐,‘棱鏡科技’那邊希望我們提供更底層的算法邏輯說明,他們擔心存在未知漏洞。”一個負責對外技術溝通的工程師向姚浮萍匯報。
姚浮萍皺了皺眉:“核心算法涉及專利和商業機密,不能全部公開。給他們提供經過脫敏的處理流程和更詳盡的測試報告。另外,讓厚樸準備一下,應對可能的技術質詢。”
姚厚樸點了點頭,悶聲道:“他們可能想繞開專利。”
“意料之中。”姚浮萍眼神銳利,“所以我們不能停下。厚樸,你繼續帶人優化模型效率,尤其是應對超大規模並發數據流的情況。我這邊開始構思下一個版本的迭代方向,必須在他們模仿出來之前,建立起足夠高的技術壁壘。”
她感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壓力,不僅僅是來自外部的競爭,更來自於對技術本身走向的責任。一項有影響力的技術,其發展路徑、倫理邊界,都可能對行業和社會產生深遠影響。她開始花更多時間閱讀技術倫理方麵的書籍,與法務、市場部門溝通,思考如何更好地引導這項技術的應用。
數據安全與公共責任部,白皮書與邀約。
林晚負責撰寫的《“五彩綾鏡”數據隱私保護白皮書(初稿)》完成了。這份長達數十頁的文件,係統闡述了龍膽科技在數據隱私保護方麵的核心理念、技術架構、實踐案例以及對行業未來的思考。文筆流暢,邏輯嚴謹,既有技術深度,又兼具人文關懷,尤其在對數據安全威脅的分析上,視角獨特,鞭辟入裏。
初稿在公司高層小範圍內傳閱後,獲得了高度評價。連一向苛刻的姚浮萍看了之後,也難得地給林晚發了一條消息:“寫得不錯,尤其是對攻擊模式的推演部分,很有見地。”
這份白皮書,意外地為林晚帶來了一個新的機會。
一天,她接到九裏香的電話:“林晚,有一個行業頂尖的數據安全峰會發來邀請,希望我們公司派專家去做一個關於數據隱私保護前沿實踐的分享。董事會看了你的白皮書,認為你是非常合適的人選。”
林晚拿著電話,愣住了。公開演講?站在聚光燈下?這對於希望低調行事的她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她幾乎能想象到,台下會有多少質疑和探究的目光——對她過去身份的目光。
“我……我需要考慮一下。”林晚的聲音有些幹澀。
九裏香在電話那頭沉默了幾秒,說道:“我理解你的顧慮。但這不僅是一個個人展示的機會,更是代表公司傳遞理念、樹立行業形象的重要時刻。你的經曆和思考,或許是詮釋‘五彩綾鏡’核心理念——即使在黑暗中走過,依然心向光明,守護他人——最有力的證明。當然,決定權在你。”
掛斷電話,林晚心潮起伏。她走到窗邊,看著樓下熙熙攘攘的人群。逃避,似乎更容易。但那樣,真的能獲得內心的平靜嗎?九裏香的話在她耳邊回響——“守護他人”。或許,直麵過去,才能真正地超越它?
海外,合作深化與新的考量。
龍膽草和曹辛夷與那家本地技術公司的合作意向基本達成,開始了具體的協議條款磋商。過程依舊繁瑣,但方向已經明確。
一天晚上,兩人在酒店餐廳吃飯,討論著下一步的計劃。
“合**議框架沒問題了,但他們在數據本地化存儲的監管權限上,還是不肯鬆口。”曹辛夷切著盤中的牛排,眉頭微蹙。
“這是他們的底線,也是很多國家的通用做法。”龍膽草分析道,“我們需要評估的是,在他們的監管框架下,我們的‘模糊驗證’和核心加密技術,能否依然保證用戶數據的最終主權和安全。如果可以,那麽讓步是值得的。”
曹辛夷點點頭:“我讓法務和技術團隊在做詳細評估了。另外,我接觸了幾家本地的投資機構,他們對我們的項目和‘模糊驗證’技術很感興趣,有聯合投資的意向。”
“引入本地資本?”龍膽草沉吟道,“這有助於化解部分政治和政策風險,加快本土化進程。但股權結構和董事會席位需要仔細設計,確保公司的控製權和核心技術的主導權。”
“明白。”曹辛夷放下刀叉,看著龍膽草,“如果這邊進展順利,我們可能需要在當地設立一個區域總部,派駐核心團隊。這個人選……”
兩人對視一眼,都明白這個問題的重要性。區域總部的負責人,需要極強的綜合能力,既要懂技術、懂市場,還要有出色的管理和溝通能力,並且值得絕對信任。
“回去再議吧,需要從長計議。”龍膽草說道,心中卻已開始盤算公司內部可用的人才。
晚餐後,兩人沿著異國的街道散步。晚風拂麵,帶著陌生的氣息。
“有時候覺得,我們像在下一盤很大的棋。”曹辛夷輕聲說,“每一步都牽扯眾多。”
“是啊。”龍膽草望著遠處閃爍的霓虹,“但棋盤已經鋪開,我們沒有退路。”
他沒有說的是,有她並肩作戰,這盤棋似乎也並不那麽艱難。有些默契,在日夜兼程的奔波與一次次共克時艱中,早已悄然生根發芽。
暗處,窺探的目光。
就在龍膽科技內外呈現出一片積極奮進態勢的同時,城市的另一個角落,一家高級咖啡館的包廂裏。
曾經與龍膽科技激烈競爭、並策劃了林晚間諜案的“荊棘科技”,雖然在上次交鋒中受挫,但並未完全退出舞台。其新任CEO,一個名叫高健的中年男人,正聽著下屬的匯報。
“龍膽科技的‘模糊驗證’模型引起了很大關注,他們的海外拓展也似乎找到了突破口。”下屬說道。
高健慢條斯理地攪動著咖啡,眼神陰鷙:“姚浮萍……確實是個技術天才。還有那個龍膽草,運氣不錯。”
“我們是不是可以嚐試接觸一下他們的核心技術人員?尤其是那個姚厚樸,聽說性格比較孤僻,或許……”
高健抬手打斷了下屬的話:“不急。技術模仿是下策。他們現在風頭正勁,又有林晚反水的前車之鑒,內部防範肯定很嚴。”
他頓了頓,嘴角勾起一絲冷笑:“有時候,打敗一家公司,未必需要從技術上下手。他們不是正在搞什麽管理改革嗎?不是要拓展海外嗎?這裏麵,可操作的空間就大了去了……繼續盯著,尤其是他們內部的人際關係和海外項目的進展,找到那個最脆弱的點。”
“是。”
漣漪已起,暗礁潛藏。龍膽科技的航船,在駛向更廣闊天地的同時,也麵臨著來自內外更深層次的考驗。第222章,在看似向好的局麵下,埋下了未來衝突的伏筆,每個人的選擇與堅守,都將在這愈發複雜的棋局中,接受嚴峻的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