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暗流與試探
字數:5611 加入書籤
專項工作組的第一次會議結束後的第二天,林晚早早來到辦公室。昨晚她加班到深夜,根據會議討論結果進一步完善了方案。現在桌麵上攤開著最終版的《員工數據隱私保護改進實施方案》,旁邊還放著一遝需要各部門會簽的文件。
陽光依舊從那個狹小的窗戶斜射而來,但今天的光斑似乎比往常明亮了些。林晚仔細檢查著方案中的每一個細節,確保沒有疏漏。這份方案不僅關乎她的工作表現,更關係到能否真正改善公司的數據管理現狀。
"叮——"
郵件提示音響起。是九裏香發來的會議紀要和工作安排。林晚點開附件,仔細閱讀。紀要完整記錄了昨天的討論內容,並將各項任務明確分配給了相關部門。讓她稍感意外的是,九裏香指定她作為整個項目的協調人,負責跟進各項工作的落實情況。
這個任命既是對她能力的認可,也意味著更大的責任和壓力。作為協調人,她需要與各部門頻繁接觸,這對她這個身份特殊的人來說,無疑是個挑戰。
她正在思考該如何開展下一步工作,內線電話響了起來。
"林晚,我是姚厚樸。"電話那頭的聲音一如既往地沉穩,"關於權限管理係統的開發,有些技術細節需要和你討論。方便的話,現在來一下技術部會議室。"
"好的,我馬上過去。"
掛斷電話,林晚深吸一口氣。這是她調崗後第一次正式與技術部對接工作。雖然來的是相對溫和的姚厚樸,但她知道,技術部很多人對她仍然心存芥蒂。
她拿起筆記本和方案副本,走向技術部所在的區域。
與數據安全審計辦公室的冷清不同,技術部永遠充滿著忙碌的氣息。程序員們戴著耳機專注地敲擊代碼,白板上畫滿了複雜的架構圖,空氣中彌漫著***和專注的味道。
姚厚樸在小型會議室裏等她,桌上已經準備好了需求文檔和係統架構圖。
"坐。"他指了指對麵的椅子,"直接說正題。按照你的方案,我們需要開發一套新的權限管理係統。但在開始之前,有幾個問題需要明確。"
他打開需求文檔:"首先,你建議實行分級授權。但分級的標準是什麽?按職級?按部門?還是按具體業務需求?"
林晚早有準備,她從包裏拿出一份補充材料:"我建議采用多維度的授權標準。既要考慮職級和部門,更要結合具體的數據敏感度和業務場景。比如,同樣是訪問員工個人信息,HR需要查看完整檔案,而部門主管可能隻需要了解基本信息和績效數據。"
姚厚樸認真地看著材料,不時點頭:"這個思路不錯。但技術上實現起來會比較複雜,需要設計更靈活的權限模型。"
"我理解。"林晚說,"所以我在方案中建議分階段實施。第一階段可以先實現基礎的分級授權,後續再逐步完善。"
"另一個問題,"姚厚樸繼續問道,"你提到要建立權限審計日誌,記錄所有的數據訪問行為。這個日誌要詳細到什麽程度?如果記錄得太細,可能會影響係統性能。"
"這是個需要平衡的問題。"林晚思考著說,"我認為至少要記錄誰、在什麽時間、訪問了什麽數據、訪問目的是什麽。至於更詳細的操作日誌,可以在發現異常時再開啟詳細記錄。"
姚厚樸在文檔上做著筆記:"合理的建議。還有其他技術要求嗎?"
"還有一個重要的點。"林晚認真地說,"係統要能夠檢測異常訪問行為。比如,非工作時間的大量數據查詢,或者跨部門的數據訪問模式突變。這些都需要實時告警。"
姚厚樸抬起頭,意味深長地看了她一眼:"這個建議...很專業。是基於你的"特殊經驗"嗎?"
林晚坦然迎接他的目光:"是的。我知道什麽樣的行為值得警惕。"
短暫的沉默後,姚厚樸點點頭:"好,這些要求我都記下了。技術部會盡快評估工作量,給出開發計劃。"
"謝謝。"林晚鬆了口氣,"如果有什麽需要澄清的,隨時找我。"
離開技術部時,林晚注意到有幾個程序員在偷偷打量她,眼神中混合著好奇和戒備。她裝作沒看見,徑直走向電梯。
回到辦公室,她還沒來得及坐下,手機就響了。是曹辛夷。
"林晚,你現在有空嗎?"曹辛夷的聲音聽起來有些著急,"市場部這邊遇到個問題,可能需要你幫忙。"
"什麽問題?"
"我們在整理曆史數據時,發現了一批三年前的員工調研數據。按照新的規範,這些數據已經過了保留期限,應該銷毀。但數據量很大,而且分散在多個係統中,我們不確定該怎麽處理才符合安全要求。"
"我馬上過來。"
市場部的辦公區與技術部又是另一番景象。這裏更加開放和活躍,牆上貼滿了產品海報和數據圖表,員工們的著裝也更加時尚。
曹辛夷在自己的工位前等著她,桌上堆著好幾份文件。
"你看,"曹辛夷指著電腦屏幕,"這是當時做員工滿意度調研時收集的數據,包括個人信息和詳細的調研結果。按照現在的規範,這些數據早就該銷毀了。"
林晚仔細查看數據內容,眉頭漸漸皺起:"這些數據確實很敏感。不僅有基本的個人信息,還有員工對管理層的評價,甚至有些涉及個人隱私的內容。"
"是啊,"曹辛夷歎氣,"當時收集的時候沒想那麽多,現在回頭看,確實存在很大風險。我們該怎麽安全地銷毀這些數據?"
林晚思考片刻:"首先要確保所有副本都被徹底刪除。這些數據可能存在於多個地方:主數據庫、備份係統、還有可能被下載到本地。我需要和IT部門確認具體的存儲位置。"
"還有,"她補充道,"銷毀過程要有完整的記錄,包括什麽時候、由誰、用什麽方式銷毀的。這是為了證明我們確實履行了數據保護責任。"
曹辛夷認真記下要點:"好,我這就聯係IT部門。另外..."她壓低聲音,"有件事得提醒你。運營部的王總監對你的方案不太滿意,覺得增加了他們的工作負擔。你接下來和他們對接時要小心點。"
"謝謝提醒。"林晚感激地說,"我會注意溝通方式的。"
接下來的幾天,林晚像陀螺一樣在各個部門之間穿梭。與技術部討論係統開發細節,與市場部製定數據清理計劃,與法務部確認合規要求。每個部門都有自己的顧慮和訴求,她需要在各方之間尋找平衡。
最棘手的是運營部。正如曹辛夷所料,王總監對新的數據管理要求相當抵觸。
"林專員,"王總監在電話裏的聲音帶著明顯的不耐煩,"我們部門每天要處理成千上萬條數據,如果每個操作都要記錄、每次訪問都要審批,工作還做不做了?"
林晚保持耐心:"王總監,我理解您的顧慮。但這些措施是為了保護公司和員工的利益。您想,如果運營數據泄露,不僅會影響公司聲譽,還可能麵臨法律風險。"
"大道理誰都懂,"王總監哼了一聲,"但具體到執行層麵,就是另一回事了。你們製定規範的人,根本不了解一線工作的實際情況。"
"這正是我需要聽取您意見的原因。"林晚順勢說道,"能不能約個時間,我過去詳細了解運營部的工作流程?我們可以一起找出既滿足安全要求,又不影響工作效率的方案。"
電話那頭沉默了一會:"...好吧。明天上午十點,你來我辦公室。"
掛斷電話,林晚揉了揉太陽穴。這種推拉已經持續了好幾天,每個部門都在試探她的底線,都想爭取更多的例外和特權。
但她知道,妥協太多會讓整個方案失去意義。如何在堅持原則和保持靈活性之間找到平衡,這是她麵臨的最大挑戰。
下午,她按照計劃去法務部討論合規事宜。法務總監張律師是個一絲不苟的中年人,對細節要求極高。
"林專員,"張律師推了推眼鏡,"你方案中提到的"知情同意"機製,具體要如何實施?僅僅是勾選同意框就夠了嗎?"
"我建議采用分層同意的方式。"林晚展示準備好的材料,"對於基礎信息收集,可以用簡化的同意流程。但對於敏感信息,比如生物識別數據、健康信息等,需要更明確的告知和單獨的同意。"
張律師認真翻閱材料:"這個設計比較合理。不過,我還要提醒一點:同意的撤回機製必須和同意機製一樣便捷。這是法規的明確要求。"
"明白。"林晚記下要點,"我們會在係統設計中確保這一點。"
討論持續了一個多小時,張律師對每個細節都刨根問底。雖然過程很燒腦,但林晚很感激這種嚴謹的態度。數據隱私保護容不得半點馬虎。
從法務部出來時,已經是下班時間。林晚回到辦公室,發現桌上放著一個快遞信封。寄件人處隻寫了一個"內部"字樣。
她疑惑地打開信封,裏麵是一份打印的文檔。當看清內容時,她的心跳漏了一拍。
這是一份三年前的技術部會議紀要,記錄的正是"星鏈"項目數據泄露事件的內部討論。其中幾段用黃色熒光筆標出,都是當時對她的懷疑和指控。
文檔最後,用紅色鋼筆寫了一行字:"有些人永遠洗不白。"
沒有署名。
林晚的手微微發抖。她強迫自己冷靜下來,仔細回想今天接觸過的每個人。是誰?為什麽要在這個時候給她寄這個?
是警告?是恐嚇?還是單純地想讓她難堪?
她拿起內線電話,想打給九裏香,但猶豫了一下又放下了。現在報告這件事,隻會讓剛剛起步的工作更加艱難。
也許這就是對方想要的效果——讓她知難而退,或者讓她在壓力下犯錯。
不,她不能上當。
林晚將文檔鎖進抽屜,深吸一口氣。她打開電腦,繼續修改明天要給運營部看的方案。
窗外的天色已經完全暗了下來,辦公室裏的燈光顯得格外明亮。在這個安靜的角落裏,一場看不見的較量正在悄然進行。
她知道,這隻是開始。隨著工作的深入,還會有更多的阻力和挑戰。但這一次,她不會退縮。
因為這一次,她站在了正確的一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