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龜靈聖母
字數:5600 加入書籤
這一下,眾人心中那份疑惑便更重了。
一件聖人賜下的信物,便這般無聲無息地消失在了歲月長河之中?
“怪哉,怪哉!聖人信物,非同小可。便是這陸凡當真死了,屍骨化為飛灰,這玉牌也該留存下來才是。難不成,是被哪位大能悄悄撿了去,秘不示人?”
“倒也有這個可能。隻是......此事從未有過半點風聲,也著實古怪了些。”
一時間,截教眾仙皆是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這塊玉牌的出現與失蹤,成了一樁不大不小的懸案。
有那心思機敏的,已是在心中盤算開了。
這陸凡當年墜落的荒山,也不知是何處。
若這玉牌當真遺落在了那裏,千萬年過去,說不得還在。
若是能尋了來......
那可是通天教主親手所賜之物!
即便沒有什麽驚天動地的神通,單是這份體麵,這份香火情,便已是無價之寶了。
就在眾仙心思各異之時,那鏡中的畫麵,忽地起了變化。
一片巨大的陰影,悄無聲息地籠罩了陸凡瀕死的身體,遮蔽了那輪血色的殘月。
眾仙心中一凜,齊齊向鏡中看去。
隻見那林間的空地上,不知何時,竟多了一頭龐然大物。
那是一隻巨龜。
那龜甲之大,足有方圓數丈。
龜甲上麵滿是歲月留下的深刻紋路,蒼古厚重,承載著一片小小的天地。
它四足如擎天之柱,穩穩地立於地麵,一顆碩大的龜首緩緩探出,一雙眼眸開闔之間,竟有看透世事滄桑的智慧。
而在那寬闊平坦的龜背之上,正端坐著一位女仙。
那女仙身著一襲大紅八卦仙衣,衣袂飄飄,不染塵埃。
她麵容端麗,神色肅穆,頭上青絲挽成道髻,隻插了一根簡單的木簪。
她就那般靜靜地坐著,卻自有一股淵渟嶽峙的宗師氣度,叫人不敢小覷。
斬仙台上,先是一靜,隨即,便響起了一片難以置信的驚呼。
“是......是她?”
“沒錯!是這身裝束......這氣度......不會錯的!”
不管是截教眾仙,還是闡教的那邊,都一下子認出了這位。
實在是太有辨識度了!
雲霄娘娘的眼中,水光湧動,她伸出手指著鏡中之人,嘴唇微微顫抖。
“師姐......是龜靈師姐!”
一聲“龜靈師姐”,在眾仙心中激起了千層巨浪。
龜靈聖母!
這個名號,對於經曆過封神大劫的仙人而言,實在是再熟悉不過了。
此乃上清通天教主座下四大親傳弟子之一,與多寶道人、金靈聖母、無當聖母齊名,又是五大聖母之一!
乃是截教之中,除了師尊之外,地位最為尊崇的幾人之一。
其本體,乃是上古洪荒之時便已得道的萬載靈龜,生於玄武之位,根行深厚,法力無邊。
她得道於人族初興的炎帝之時。
那個時代,大道顯化,機緣遍地,但也同樣凶險莫測。
真正讓她在三界之中擁有赫赫威名的,是她所身負的兩樁天大功德。
倉頡造字之時,天雨粟,鬼夜哭,天地為之震動。
而龜靈聖母,便是以自身背負的先天洛書河圖之紋,啟迪了倉頡,助其梳理天地至理,將大道之痕化為人間文字。
此乃教化之功,人道文運加身,得了無量功德。
後來,伏羲坐觀天地,體悟萬物變化,欲創卜算之術,以明天機,趨吉避凶。
又是龜靈聖母現身,以自身龜甲上的神紋演化八卦之象,助伏羲完善了先天八卦,開啟了天機術數之先河。
此乃開道之功,天機氣運垂青,又是一樁潑天功德。
這兩樁功德,任何一樁都足以讓一個仙人萬劫不磨,氣運亨通。
而龜靈聖母一人獨占其二。
尋常大羅金仙,在她麵前,根本抬不起頭。
那厚重無比的功德金光護體,幾乎是萬法不侵。
可以說,隻要聖人不親自出手,三界之中,能穩穩勝過她的人,屈指可數。
她早已臻至大羅金仙的頂峰,隻差一個契機,便能斬卻執念,邁入準聖之境。
她秉性堅韌,為人護短,在截教之中,向來極有威望,門下弟子遇上難處,多有去求這位師姐做主的。
封神大劫之中,她奉師尊之命下山,手持日月珠,曾與闡教十二金仙中的懼留孫交手,三五回合便打得十二金仙之一倉惶逃竄,其實力可見一斑。
隻是,按天數所載,這位法力高強的聖母,最終的結局卻甚是淒慘。
她在萬仙陣中被破,失了法寶,又被西方教準提道人以念珠降服,現出原形。
後在被帶往西方途中,被一群血翅黑蚊,也就是那蚊道人,吸盡了渾身精血,落得個萬年道行,一朝喪盡的下場,連真靈都未能逃上封神榜。
後來投胎輪回而去,並未和他們一樣,在天庭為官。
此事,當年曾引得三界震動,眾仙無不扼腕歎息。
誰也未曾料到,竟能在這三生鏡中,再見到這位可敬可歎的師姐。
這......這又是哪一出的因果?
龜靈聖母居然見過陸凡?
這......
眾仙麵麵相覷。
這沒辦法求證啊!
人家都輪回了不知道幾世了!
......
鏡中,龜靈聖母自龜背上飄然落下,站定在陸凡身前。
她低頭看著這個渾身浴血,氣息奄奄的年輕人,眉頭微蹙。
俯下身,伸出兩根晶瑩如玉的手指,輕輕搭在陸凡的腕脈之上,閉目凝神,探查他的傷勢。
片刻之後,她睜開雙眼,眉宇間掠過一抹凝重。
“五內俱焚,經脈寸斷,神魂亦有離散之兆......好決絕的搏命之法。”
說罷,她自袖中取出一隻小小的白玉淨瓶,傾倒出一粒龍眼大小,通體碧綠的丹藥,不由分說,便送入了陸凡口中。
丹藥入口即化,化作一道清涼的暖流,瞬間流遍陸凡的身體。
他那原本已經塌陷下去的胸膛,竟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緩緩鼓起,那森然的白骨傷口處,亦有新的肉芽開始生長。
他那幾近於無的氣息,也終於變得綿長了一些。
做完這一切,龜靈聖母站起身,目光落在了陸凡身旁的那塊青色玉牌之上。
她緩緩彎下腰,將那玉牌拾起,托在掌心。
其上所沾染的血跡與汙泥,被她掌心泛起的清光一衝,便自行脫落,恢複了原本的青碧之色。
龜靈聖母看著玉牌,眼中那素來剛硬的神色,竟也化開了一角,透出幾分無人得見的柔軟。
“師尊......”
她輕聲呢喃了一句。
這玉牌,她自然認得。
這是師尊最喜愛的一方玉石,閑來無事便在手中摩挲,早已浸透了聖人的氣息。
此物,為何會在此處?
又為何會在這個半死不活的年輕人身上?
難道......
她蹲下身子,伸出手,小心翼翼地探查著陸凡體內的法力流轉。
果然!
那法力雖是微弱,可那純正浩瀚的上清仙氣,卻是做不得假的!
正是碧遊宮一脈的《上清大洞真經》!
這真經,她雖未曾修行,卻也聽師尊講過。
此法並非碧遊宮嫡傳的核心道統,根本大法,卻是師尊早年偶有所感,信手拈來的一篇得意之作。
此法不重殺伐,而貴在根基穩固,法門中正平和,氣象萬千,最是適合初入道途、心性未定之人修持。
師尊曾言,此法若能修至大成,轉修任何一門上清正法,皆可事半功倍,毫無窒礙。
隻是,師尊當年推演出此法後,並未傳於門下任何一人,隻當做一樁趣聞,與他們幾個親傳弟子講過。
久而久之,連她都快要忘了。
沒曾想,今日竟能在一個瀕死的凡人少年體內,得見此法傳承。
能得師尊賜下此法,又得這貼身玉牌為信物。
這少年與本教的緣分,隻怕不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