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佛門從沒吃過這麽大的虧!

字數:4358   加入書籤

A+A-


    一個仙家搖頭晃腦地說道:“這便是同師不同命了。孫悟空乃是天生石猴,得天地之造化,又吞了老君的金丹,煉了金剛不壞之身,根基之厚,本就不是凡俗可比。那陸凡瞧著,不過一介凡人得道,縱有仙緣,底子終究是薄了些。能修到如今的地步,怕已是僥幸了。”
    這話雖有幾分道理,卻不能服眾。
    立時便有另一位仙官反駁道:“此言差矣。徒弟不成器,未必是師父的過錯。隻是此事最蹊蹺之處,便在於此。那靈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自孫悟空之後,便從三界之中銷聲匿跡,任憑何方神聖,都推算不出其跟腳。”
    “如今再出世,竟還與聖人有了牽扯。這背後的水,可就深了。”
    眾人聽了,皆是心頭一凜。
    是啊,這才是關鍵。
    一個尋常的弟子,資質再好,也斷然驚動不了那高居於三十三天外的聖人。
    “正是此理。”先前那武將也湊了過來,壓低了嗓門,“聖人高坐於九天之上,不入輪回,不沾因果,等閑之事,絕不會入他們法眼。”
    “那位天尊為何會為一個小小的陸凡拜師而現身?莫非......那陸凡師父的真實身份,竟是哪位聖人的化身不成?可若當真是聖人教徒,又怎會教出孫悟空這等反出天庭的孽障,又教出陸凡這等......扶不上牆的泥胎?”
    “這前前後後,處處都是矛盾,叫人百思不得其解。”
    一時間,眾仙的談興,竟是從那激烈的戰局,轉到了這樁陳年的懸案之上。
    那靈台方寸山的主人,究竟是何方神聖?
    這個問題,自孫悟空出世以來,便一直是三界之中一個不大不小的謎團。
    如今舊事重提,又添了聖人這一層變數,更是讓人浮想聯翩。
    隻是他們想破了腦袋,也想不出個所以然來。
    聖人的境界,又豈是他們這些小小太乙、大羅所能揣度的?
    於是這番議論,也隻得不了了之。
    眾仙的目光,又重新落回了那打得天崩地裂的戰場之上。
    隻是那看向陸凡的眼神裏,不免就多了幾分輕視與可惜。
    ......
    燃燈古佛將體內翻湧的氣血緩緩平複下去。
    那隻握著乾坤尺的手,在袖中隱隱作痛,金色的佛血早已止住,可那棒尖上凝練到極致的一點力量,卻釘在了他的佛骨之上,一時半刻,竟是化解不去。
    他心中那股被冒犯的怒火,此刻卻已沉澱了下去,化作了更為深沉,也更為冰冷的殺意。
    麵上早已恢複了那亙古不變的沉靜。
    這樁事,從根子上論,確是佛門理虧在先,此事他心知肚明。
    可那又如何?
    佛門自開創以來,又何曾吃過虧?
    想那封神一役,看似道門大興,闡截二教爭鋒,可他佛門卻在其中左右逢源,悄然度走了三千紅塵客,又得了無數闡教門人轉投而來,一舉奠定了日後大興的根基。
    此乃佛門之智。
    此後的歲月,佛法東傳,雖偶有波折,幾遇滅佛之劫,可那人間的帝王將相,終究是抵不過輪回業報,生死輪回之說。
    王朝更迭,江山易主,唯有那山間的寺廟,香火愈發鼎盛。
    此乃佛門之韌。
    及至李唐開國,佛門更是鼎盛,帝王將相,皆為信徒,寺廟遍布天下,香火供奉不絕。
    水陸大會,玄奘西行,更是將佛門的聲威,推至了頂峰。
    那一場西遊,更是天道欽定的大勢。
    一場西行,明麵上是師徒四人曆經九九八十一難,為求取真經,普度眾生。
    可暗地裏,卻是將道門的氣數,又往下壓了一頭,將佛門的影響力,鋪滿了這四大部洲。
    這兩場關乎三界氣運走向的天地大劫,佛門都未曾吃過半點虧,反倒是每一次,都能從中攫取到最大的好處。
    可以說,佛門是最大的贏家。
    這偌大的靈山,這滿天的佛陀,這一片西牛賀洲的佛國淨土,便是這無數年來,一步步算計,一步步經營得來的赫赫基業。
    這三界的氣運,便如一桌盛宴,佛門總是安坐於主位,吃得滿嘴流油。
    如今,怎能因為一個區區陸凡,便吃了這啞巴虧?
    陸凡是什麽東西?
    不過一個人仙罷了!
    是,他或許有幾分冤屈。
    可他殺了西牛賀洲多少佛門弟子?
    毀了多少香火寺廟?
    這筆賬,又該如何算?
    他便是該死!
    無論前因如何,他犯下的殺孽是真,他折損的佛門顏麵是真。
    佛門若連這等挑釁都忍氣吞聲,那這數萬載積累下來的威嚴,豈不成了三界的一個笑話?
    隻是......
    燃燈古佛此刻,心中卻也生出了幾分悔意。
    早知這陸凡的背後,牽扯著如此之多的因果,當初便不該將事情做得這般絕。
    若是肯放下身段,在那淨念回報之時,能壓下眾怒,遣一位尊者下界,與那陸凡好生商談,許他些好處,說不得,今日之事,便不會發生。
    何至於鬧到這般騎虎難下的地步?
    誰能想得到?
    誰又能算到?
    這麽一個微不足道的人仙,背後竟牽扯著這般錯綜複雜,駭人聽聞的背景?
    孫悟空的師弟,這已是天大的麻煩。
    楊戩胞兄楊蛟的轉世,這又牽扯上了上古的一段公案,還讓那位灌江口的真君,鐵了心要護他到底。
    與那三壇海會大神哪吒,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因果牽連。
    甚至,連那早已避世於碧遊宮的截教教主,都曾與他有過一麵之緣。
    這一樁樁,一件件,都已是棘手至極,叫人頭疼不已。
    可最讓燃他震驚的,便是那樁連聖人都牽扯進來的拜師之事。
    當初在靈台方寸山,元始天尊曾為他現身......
    燃燈古佛想到此處,心神猛地一滯。
    他那古井不波的心境,竟是生出了一股極不協調的違和之感。
    元始天尊,出現在了靈台方寸山?
    不對!
    不對不對不對!
    此事,不對!
    他一時竟忘了身處戰局之中,隻是蹙起了眉頭,陷入了深思。
    他說不出是哪裏不對。
    因為那段記憶,明明白白地烙印在他的元神之中。
    元始天尊當時確實出現了。
    沒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