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彌勒的來意
字數:4356 加入書籤
孫悟空扛著金箍棒,見這老和尚已是強弩之末,倒也不急著動手了。
他將目光轉向那笑嗬嗬的彌勒佛,棒子在肩頭顛了顛,口中嘿然作聲道:“胖和尚,西行的路上,俺老孫也曾受你幾分人情,今日之事,你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權當沒看見,俺老孫便承你這份情。”
“可你若是定要為這老和尚出頭,那也休怪俺老孫這棒子,不認得什麽未來佛祖!”
他這話說的直接,卻也留了餘地。
當年小雷音寺一難,雖是彌勒座下童子作祟,但彌勒佛親至,也算給了他顏麵。
孫悟空是個恩怨分明的主,能不動手,他也不願多樹強敵。
哪吒與楊戩皆未言語,隻將法寶握得更緊了些,目光如炬,牢牢鎖定彌勒,隻要他稍有異動,雷霆一擊便會立時跟上。
彌勒佛聞言,笑意更深了些。
他將那肥碩的大手連連搖動,一派與世無爭的模樣,話語中全無半點火氣:“大聖說笑了,說笑了。貧僧此來,可不是為了燃燈佛祖,更不是來與三位上仙為難的。”
他先是表明了立場,又對著孫悟空三人團團作了個揖,態度謙卑得很。
“大聖明鑒,貧僧成道之機未至,如今尚隻是東來佛祖,連靈山都少有踏足。”
“況且貧僧昔年曾於佛前發下大宏願,不到龍華三會,普度眾生之時,絕不輕動幹戈,以免沾染無邊因果,誤了自身大道。此願天地可知,三界共鑒。”
他頓了頓,又看了一眼戰意昂揚的孫悟空,威風凜凜的楊戩,還有那煞氣衝霄的哪吒,臉上的笑容帶了幾分自嘲的意味:“再者說了,貧僧有多少斤兩,自己心中有數。”
“憑三位上仙掀翻天庭,追殺古佛的這般威勢,借貧僧幾個膽子,又怎敢來趟這渾水?”
“今日之事,貧僧是萬萬不敢管,也萬萬管不了的。”
他這話說得謙卑至極,將自己的姿態放得極低,倒叫孫悟空三人蓄滿的一身力氣,不知該往何處發泄。
伸手不打笑臉人,人家都已明說不插手,自己若是再咄咄逼人,反倒落了下乘。
孫悟空聽了,齜著的獠牙也收回去了些,將信將疑地問道:“那你來此作甚?莫不是來看熱鬧的?”
這等關鍵時刻,一位未來佛祖駕臨,若說隻是路過,三歲孩童都不會相信。
“非也,非也。”彌勒佛連連搖頭,臉上的笑容收斂了些許,神情鄭重起來,“貧僧此來,實是有一樁萬分緊急的要事,須得立刻奏明玉皇大天尊,請他老人家定奪。”
“隻是恰巧路過此地,感應到佛門氣息紊亂,故而現身一觀,不曾想竟驚擾了三位上仙,罪過,罪過。”
他這一說,不止是孫悟空三人,連遠處廢墟中躲藏著的眾仙神,也都忍不住將腦袋探得更出來了些。
誰都聽得出,這胖和尚的話裏有話。
有什麽事,能讓一位未來的佛祖,親自跑到天庭來,還非要奏請玉帝定奪?
這可奇了。
要知道,這三界運轉自有法度,天庭之內,各司其職,便是最末流的小仙,在其職權之內,也可自行處置事務。
若是事無巨細,皆要上奏淩霄,那玉帝便是生出千手千眼,也早就忙不過來了。
更何況,今日來請示的,還不是天庭本部的神仙,而是西天佛門的一位佛祖!
三界之內,人盡皆知,佛門與天庭,名為同尊道統,實則分庭抗禮。
西方極樂世界自成一國,內中事務,向來由佛門自行處置,何曾需要向玉帝請示?
玉帝統禦三界,名義上是萬神之主,可對於靈山,也向來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隻要佛門不做得太過火,便也由他們去。這種微妙的平衡,維係了無數歲月。
尋常事務,哪裏需要通報天庭?
即便是需要兩方協作,也多是派遣一位菩薩、羅漢前來傳個話。
能勞動佛祖親臨淩霄寶殿的,縱觀古今,也寥寥無幾。
上一次有這般陣仗的,還是為了那西遊取經的大計,如來佛祖親上淩霄,與玉帝商議,才定下了這樁綿延五百年的三界大事。
如今彌勒親至,言辭間又如此鄭重......
難道說,如今又有什麽足以與西遊比肩的大事發生了?
眾仙官神將的心思都活絡起來,一個個豎起了耳朵,連大氣都不敢喘,生怕錯過了什麽要緊的消息。
楊戩眉心的天眼微微開闔,射出一道神光,他性子沉穩,直接開口問道:“佛祖所言何事?竟如此緊急?”
彌勒佛聞言,長長地歎了一口氣,那張笑臉上,難得的出現了悲憫與沉痛。
“唉,此事說來,實乃一場滔天大劫。南贍部洲,凡間塵世,如今正經曆一場前所未有的災難,生靈塗炭,血流漂杵,人間已化作修羅煉獄。”
“我佛門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聞聲救苦,早已第一時間駕臨凡塵,欲以甘露遍灑,救助萬民。然......然則此劫數之大,怨氣之重,已超脫尋常。便是觀音大士,窮盡神通,亦不過是杯水車薪,獨力難支啊!”
什麽?!
此言一出,四下裏一片嘩然。
眾仙神麵麵相覷,臉上寫滿了難以置信。
真的假的?
凡間出了大亂子,這事他們倒不覺得稀奇。
畢竟人間王朝更迭,本就是天道輪回的一部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殺伐征戰在所難免。
可究竟發生了何等變故,能讓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都束手無策?
這在天庭眾神的記憶裏,可是聞所未聞之事。
自封神大劫之後,三界秩序重定,人間雖時有戰亂,朝代更迭,但都還在天道運轉的範疇之內。
能稱得上浩劫的,掰著指頭也能數得過來。
往前數,有始皇帝焚書坑儒,欲絕修士傳承,引得天怒人怨,終究二世而亡,此為一劫。
之後王莽篡漢,行逆天之舉,致使天下大亂,赤眉綠林並起,餓殍遍野,此又為一劫。
再往後,便是那五胡亂華,神州陸沉,漢家衣冠南渡,不知多少生靈化為枯骨,那更是千古未有之慘劇。
最近的一場,便是前隋末年,楊廣無道,天下十八路反王,七十二路煙塵,打得是赤地千裏,白骨盈山。
可如今的凡間,不是那李家的天下麽?
眾仙雖久居天庭,對人間之事卻也並非一無所知。
這李唐自開國以來,國運昌隆,更有太上道祖認為本家,氣運加持,佛門東渡之後,亦是根基深厚。
可以說,如今的李唐王朝,背後同時站著道、佛兩座大山,氣運之鼎盛,遠超曆代人皇。
文有房謀杜斷,武有李靖、秦瓊,國泰民安,四海升平,被譽為千年未有之盛世。
怎麽會突然之間,就冒出一場連觀音菩薩都束手無策的滔天大劫?
莫非是李唐國祚已盡,天下大亂了?
可這也不對啊。
掐指一算,李唐的國運,綿長得很,遠未到終結之時。
更何況,這等王朝,背後牽扯著道、佛兩家的顏麵與利益,背景之大,尋常妖魔鬼怪,哪裏敢去觸這個黴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