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玉虛故人
字數:4102 加入書籤
廣成子這番話說完,便不再看燃燈,隻是將手一背,好整以暇地,四處打量起來。
燃燈被他這一番話說得,當場便噎在了那裏。
他張著嘴,半晌,竟是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隨手賞下?
惜才之心?
你管那玉虛宮八景燈的本源火精,叫隨手賞下?
你管聖人親自出手為一個小小人仙重塑根基,叫惜才之心?
你這是把我燃燈當三歲的孩童來哄騙不成!
他心中那股子無名火,騰地一下便竄了上來,可偏生又發作不得。
他能說什麽?
說你闡教就是護短,就是不講道理?
這話,他不敢說。
放在尋常仙家身上,或許還管用。
可放在這闡教金仙麵前,尤其是在這廣成子麵前,卻無異於癡人說夢。
當年封神一戰,闡教做下的那些個不講道理之事,還算少了麽?
以大欺小,師徒齊上,連聖人都親自下場,破人家的陣法,打人家的妹子。
這樁樁件件,哪一件,是擺在道理上的?
可人家,偏生就贏了。
贏家,便是有道理的。
這便是三界之內,亙古不變的規矩。
你又能如何?
他隻能是將這滿腔的憋屈與怒火,盡數壓回肚子裏去,那張愁苦的麵容,此刻更是憋得有些發紫了。
他這裏方自偃旗息鼓,廣成子那邊卻不曾就此罷休。
他這邊話音方落,隻在佛門陣中輕輕一轉,便不偏不倚地,落在了那兩個恨不能將頭埋進胸口裏去的身影之上。
那不是文殊普賢兩位大士,又是何人?
這二位自打闡教諸仙一到場,便覺著渾身上下沒有一處是自在的。
那周遭同僚投來的目光,便如那芒刺在背,紮得他們坐立難安。
此刻察覺到廣成子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那心中更是咯噔一下,心中不住地念著:“莫看我,莫看我......”
可天不遂人願,隻見廣成子臉上又浮起了那副溫和卻疏離的笑意,竟是邁開步子,不疾不徐地,朝著他們二人走了過來。
這一動,比方才去尋燃燈說話,更叫人心中發緊。
畢竟,燃燈當年在闡教,終究還是個副教主,身份尊崇,與元始天尊乃是同輩論交。
他改投西方,雖說麵上不好看,可終究還算是個人的選擇。
但這文殊普賢,卻是不同。
他二人,與廣成子、赤精子他們,乃是正經的同門師兄弟,是玉虛宮二代弟子中,板上釘釘的人物。
是闡教十二金仙!
後來叛教而出,投入西方,這樁公案,在玄門看來,那便是洗不幹淨的汙點。
文殊與普賢心中那叫一個悔。
早知今日要在此處遇著這位大師兄,便是被佛祖罰去那八寶功德池中麵壁千年,也斷然不肯來的!
如今卻是騎虎難下,躲是躲不過去了。
二人隻得硬著頭皮,在那目光的逼視之下,緩緩抬起頭來。
“文殊師弟,普賢師弟。”
廣成子站定在二人麵前,口中的稱呼,就如當年在玉虛宮中的那般熟稔。
二人臉上熱氣上湧,後背已浸出了一層冷汗,手腳都不知道往何處安放,隻得勉強合十一禮,口中幹澀地應道:
“不敢當上仙一聲‘師弟’。”
“貧僧文殊。”
“貧僧普賢......”
“見過廣成子師......上仙。”
那一聲“師兄”,終究是沒能叫出口。
廣成子也不在意,隻上上下下地打量了他們二人一番。
半晌,他才點了點頭,緩緩開口:“多年不見,二位師弟的風采,倒是更勝往昔了。這一身佛光,寶相莊嚴,想來在西方教中,過得也是順心如意。”
文殊菩薩到底是心思活絡些,勉強擠出一個笑容,回道:“有勞上仙掛懷。我等奉佛祖法旨,修行不敢有半分懈怠。”
“倒是上仙,道行愈發高深莫測,實乃玄門之幸。”
他這話,便是有意要將這私下的敘舊,往那公事公辦的路子上引。
可廣成子又豈能讓他如願?
隻見廣成子搖了搖頭,臉上露出幾分恰到好處的惋惜之色:“玄門之幸?唉,可惜啊,這樁幸事,卻與二位師弟無緣了。”
他話鋒一轉,目光在場中逡巡了一圈,好似在尋找什麽人一般,口中自言自語道:“說起來,我方才便覺著奇怪。今日這般大的陣仗,怎麽倒不見慈航師妹的蹤影?”
“按理說,她如今在佛門之中,身居高位,這等場麵,她是不該缺席的。”
普賢菩薩為人老實些,聞言隻得老老實實地答道:“回上仙的話。觀音大士如今正在東土大唐,處置一樁棘手的劫數,故而未曾前來。”
“哦?原來是去救苦救難了。”廣成子聞言,撫掌讚歎,那臉上的神情,愈發顯得真誠了,“這倒是不差。師妹她還是當年那副慈悲心腸,見不得世人受苦。這很好,很好啊。”
他連道了兩個“很好”,隨即又長長地歎了口氣,滿是物是人非的感慨:“隻是,終究是有些可惜了。我等師兄弟,自封神之後,便天各一方,再難有齊聚之日。今日好容易在此處遇著了故人,卻偏偏又少了她一個。”
“貧道心中,甚是想念。”
文殊與普賢二人,此刻當真是體會到了什麽叫做度日如年,什麽叫做如坐針氈。
二人張口結舌,訥訥半晌,竟是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想當年,他們還在玉虛宮中修行之時,這位廣成子大師兄,便是眾師兄弟之中最持重,最講規矩,也最得師尊看重的一位。
他為人雖不苟言笑,卻向來公允。
師尊閉關之時,這玉虛宮上上下下的大小事務,便皆由他一人打理。
他執掌金鍾,代師傳法,眾師弟們見了,哪個不是敬他,畏他?
便是後來那一場封神大戰,闡教弟子齊出,這位大師兄亦是身先士卒,領著眾人衝鋒陷陣,護住了不少同門的性命。
他們二人,當年也是受過他庇護的。
可也正因如此,今日這般相見,那心中的愧疚與難堪,便愈發濃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