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菩薩化緣
字數:5012 加入書籤
鹹陽作為國都,能看見的景象比小漁村和那個不知名的小鎮要多成百上千倍,這裏的建築是用石頭木頭搭建起來的,而不是泥土和稻草,隻看著都覺得很安全。
“剛才在雲上看到的大屋子,非常非常大,是誰的?”阿醜住著茅草屋,看到木屋不會有太多的情緒,看到石頭屋則也想擁有,看到那氣派至極的屋子,立刻就惦記上了。
觀音解釋說:“那是宮殿,居住著皇帝和他的妃子孩子,還有伺候他們的奴仆們。”
“奴仆?”阿醜想起小漁村附近的一個鎮子,有幾戶人家曾是越國的貴族,即便落魄了家裏也有仆人奴隸。她去偷過幾次,吃食比平常人家美味更多,偷竊也更難,還因此挨過打呢。
那些奴仆分明也怕她怕得要死,一邊用木棍打她一邊還說千萬別怪他們,冤有頭債有主,他們也是可憐人。
阿醜不理解,誰打她的當然就恨誰,她是被打的,為什麽還要覺得別人可憐?
“哼。”想到以前的事,阿醜撇撇嘴,又問,“奴仆我知道,妃子又是什麽?連貴族家裏都沒有見過。”
“妃子是隻有皇帝王侯才有的。”觀音回答,這人間後宮的製度繁複,要解釋起來阿醜是聽不懂的,所以概括為,“是他們除了妻子外,其他類似妻子的稱呼。”
阿醜疑惑撓頭,問:“意思是說,皇帝能有很多的老婆?那我能有幾個?”
“……”菩薩不答,聽她這語氣就像是多多益善。
阿醜見老婆不說話,又指著遠處的宮殿問:“那個叫皇帝的,住的地方比我見過的屋子都大,還有很多老婆,那他一定還有更多的好東西。”
“中原天下都是他的,七國的土地、人力、錢財、糧食,都是他的。”
“人也是他的?”阿醜眨眨眼,很是驚訝,隨後眉頭緊皺似困惑似惱怒,“既然我人是他的,為什麽我爹娘拋下我後,他沒有給我送來吃的呢?別人家的雞鴨都天天有東西吃呢,皇帝……哎呀!皇帝不就是弄了律條給人,到處要砍手的那個混蛋嘛!”
越想越生氣,阿醜記仇著呢,就今年開春後不久的事情,她因為偷山芋差點被砍掉了手,那個負責砍手的人說都是皇帝定的。
阿醜恍惚了一下,明白當年那個打她的奴仆所說是什麽意思了。
奴仆和遊徼都做著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可是,他們為什麽不拒絕呢?阿醜又不明白了,她肯定不會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
“皇帝要砍我的手,那我去砍他的手。”阿醜已經飛快跑向那個漂亮宮殿,嘀咕著,“我也要住大房子,我也要有很多老婆。”
此時施有隱身法在,周圍的人都看不到她,隻感覺一陣風拂過。
“阿醜。”觀音輕喚了一聲,拂塵一卷,又將阿醜卷到了身邊,“不可。此乃人間王朝都城,天子腳下,你若犯下大錯,我也不能救你。”
仙佛懲治凡間王侯的事例並不少,但起因,絕對不能是偏私一人。
阿醜被製止,更生氣了,試著掙開拂塵,道:“我要被砍手的時候你不來救我,我要去砍皇帝的手,你為什麽救他?你明明是我老婆,又不是他老婆!是不是覺得他的房子更大,他的東西更多,你也要當他老婆了!他那麽多老婆,我又要一個都沒有了呀!你要是給他當老婆,我一把火將他家燒了!讓他也什麽都沒了!”
“阿醜。”觀音眉頭微擰,幾分嗔怒,待阿醜冷靜下來不說話了,才放柔和了神色,也因此發覺自己動了嗔戒,菩薩雖有金剛法相,對人向來隻有慈悲,唯有罪大惡極或妖魔鬼怪,才會怒目相對。
怒阿醜,竟想犯下大罪。
觀音歎一聲,鬆開拂塵與她解釋,“你在人間,需遵守人間的規矩,你偷盜在先,本身是錯。”
“我沒錯。”阿醜立刻反駁,“全天下都是他的,卻要讓我餓死,是他的錯。”
觀音默然,垂眸輕道:“我知曉。秦法嚴苛,偷盜者不論緣故,皆受處罰,重罪者剁手或足。不講先因,不留仁慈,是他的錯。我來國都,亦是因此。可即便律法不嚴,你偷盜也是過錯。”
“……”阿醜抿嘴不說話。
“阿醜。”
“一模一樣。”阿醜嘀咕著,“什麽佛說偷盜重罪,不論緣故下阿鼻地獄,受油鍋刑。不講先因,不留仁慈。那個佛祖,哼。”
菩薩愕然。
阿醜氣得跺腳,把兩件事連在一起,又說:“我這輩子偷東西要被砍手,下地獄受苦,來世還因為偷過東西要受罰,又當一個沒錢的阿醜,我還得去偷呀,又要砍我手!又要下地獄!來世的來世又因為偷過東西要受罰,我又是一個沒錢的阿醜,我又得再偷東西不餓死,我……我怎麽隻能偷偷偷,罰罰罰。”
菩薩欲言又止,本想說人間有諸多謀生手段,務農打漁紡織,都能活下去。可這些事情都得有人教才會,她的爹娘都不願意教她,何況無關的外人。
自從阿醜的爹娘離開小漁村後,本就不多的田地也被村民劃走,一艘小船因無法分配被砸壞將木板分走。
——“阿醜又不會種地!要田地做什麽!”
——“阿醜又不會打漁!要小船做什麽!”
——“她爹娘都帶著兒子跑了,不管她死活了!等餓死了,村裏可算少了個晦氣的!對了,那間茅屋怎麽分?”
菩薩的慧眼穿透時光,看到十歲的阿醜抱著彼時隻有一半的錢罐子,渾濁的眼睛看著鄉鄰們的一舉一動,不知那時在想些什麽。
此時的阿醜說盡委屈的話語,渾濁的眼裏卻隻有憤怒沒有眼淚。她說她不愛哭,隻有感覺到痛的時候眼淚才會控製不住。
她覺得委屈,但不覺得痛,其餘的是憤怒和不甘。
“老婆,你告訴我呀。”阿醜見菩薩沉默,追問,“難道我隻能餓死嗎?難道我生生世世都要這樣,一直去地獄受苦嗎?”
若以修行者的要求來說,答案是:是。
唯有寧可餓死也不作惡的心境,方能為善。
但這個答案,無法對阿醜開口。
觀音閉目,許久才又睜開,說:“我既要度你,就不會讓你挨餓,若能吃飽飯,你就不能再偷竊。”
度人,本不該對人有任何承諾。
聽到以後都能吃飽飯,阿醜的怒氣消退了大半,連連點頭說:“不偷了,肯定不偷了!”這點小事有什麽難的,反正,她還可以搶的嘛!
話題雖止步於此,可阿醜心裏還是好奇。人間律法嚴苛,神佛會來度人,人死後還要麵對神佛定的律法,那般嚴苛,又有誰能度?地藏菩薩嗎?既然會度,又為何不改律條。
肚子咕咕的叫聲打斷了她的思考,阿醜看向才說了不會讓她餓肚子的老婆,期待能變一頓大餐出來。
豈料菩薩去除了隱身法術後變成了一個白胡須的清瘦老頭,拿出一個陶缽盂,說:“我去給你化緣。”
化緣似乎很簡單,拿著缽盂遞到人麵前,人們就往裏麵放吃的。
白胡須老頭看著就仙氣飄飄,極有眼緣,任誰見了都願意行善換個心裏高興。菩薩化緣,是給人們一個結善緣的機會,為阿醜化緣,便是為阿醜結善緣。
菩薩將一碗麵餅遞到阿醜麵前,阿醜接過來很快就吃完,她端著陶缽盂,說:“我也去化緣!”
阿醜出現在鹹陽城的街道上,人們看到一個髒兮兮亂糟糟的人,很是嫌棄,立刻驅趕道:“臭要飯的,滾遠點,這裏可是天子腳下!”
“把吃的都放進來!”阿醜見他們不理解端著缽盂的意思,惡狠狠地提出要求。
“你個臭要飯的,哪來的……啊!妖怪!”待人們看清了她的麵貌後,則又尖叫起來,很快就有人去找守衛來捉妖怪。
阿醜沒化到緣,很不服氣,趁著攤子上的攤主們跑去找守衛了,直接抓了幾塊麵餅放缽盂裏,正要回頭拿去分享給老婆,聽到一陣嘈雜聲。
是什麽東西在地麵快速奔跑的聲音,聲音很大,轟隆隆的。
一匹黑色的駿馬拉著一輛三麵圍擋的板車,車上站著一個拿旗子的人,從城門的位置一路往皇宮的方向傳遞信息,扯開了嗓子宣告,神情嚴肅凶狠。
本想去稟報守衛的人們也紛紛退開到邊上,讓出一條道來。
“閑人避讓——皇帝陛下巡狩回朝——閑人避讓——攔路者死——”
阿醜好奇地盯著從未見過的動物,那匹馬被阿醜一盯,餘光瞥見阿醜也被嚇了一跳。
“唏律律——”駿馬受到驚嚇,跑偏了道路,往著一隊搬運石頭的役吏撞去。
突發事故讓眾人慌作一團,那馬匹強壯有力,隨意踩到人都恐怕是要命。
役吏之中有人驚呼:“劉邦!快躲開!”
駿馬高高揚起蹄子將要踩下,一白須老者牽住韁繩,馬蹄輕輕落下。老者走到那醜陋的妖怪邊上,拿走陶缽盂裏的麵餅放回去,搖搖頭重歎了一聲。
“阿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