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給你三千萬,千萬要開心、千萬要幸福、千萬要平安
字數:5587 加入書籤
李村長見掉了東西,彎腰去拾,陳盛戈攥住他腕骨道:“李村長,我們一定會去的!剛說的吃飯是今晚嗎?”
李村長被吸引注意力時,俞青青很有眼力見地用劍鋒一挑。
鏈子順勢纏在劍身上了,也不需要幫忙撿起。
幾人簡單交談確定了細節,村長還忙著準備飯菜,急急地跨出了門檻。
兩人出來後,去了村裏空出來的茅草房子休息,將山雀關進了竹籠子,還設下靈力屏障以防脫逃。
關上房門,合上窗戶,便隻有師徒二人。
陳盛戈將項鏈異狀悉數告知俞青青,一時有些頭疼道:“就是不知道該如何處理。”
“若丟在深山野林,指不定又催生出什麽妖怪來。”
“這次是隻山雀啄些穀子,下次若是老虎便要喝血吃肉了。”
俞青青也麵色凝重:“山雀隻消一年半載就生出靈識,甚至借用這鏈有了跨階的實力,獲得飛禽走獸苦修百年才能擁有的修為。”
她又想起了些被忽略的細節,補充道:“隻是仍然懵懂,心智還不如三歲小孩來得聰穎。”
“催化過快則徒有修為不知利用,連被沒了鏈子發狂的時候都不會用些妖力,就知道轉頭啄我幾口。”
“威脅性太低,也難怪當時沒看出它的異樣。”
陳盛戈運功發力,對準項鏈道:“這鏈子難以保存,留著徒增後患,不若毀掉來得幹脆。”
她閉上眼睛,認真地感受聚靈陣法的走向,尋找薄弱之處。
靈力被陣法引入,在銀牌上流轉,最後匯入翡翠當中儲存。
陣法精妙,搜刮而來的靈力在吊墜旁運轉,進入玉石前還成了防禦傷害的屏障。
一陣探尋竟找不到一絲破綻。
陳盛戈睜眼認真觀察,俞青青也跟著打量,奈何不通陣法,並無效果。
銀牌上的陣法應是用了朱砂,玉石被鮮紅線條糾纏著,似精密的蛛網上被束縛的獵物。
忽然靈光一閃。陣法精妙,殘缺亦可運轉,需得找出陣眼直擊弱處才有破陣可能。
玉石性溫質潤,具備通靈養氣的能力,也易碎易裂。
如今作為預存靈力的艙房,作用突出。
雙劍齊下破開屏障,不說擊碎玉石,隻要毀損也能大大削弱聚靈的能力,進而對陣法產生不可逆的影響。
兩人合力一擊,威力意想不到地大,把幽深的翡翠從中間直直破開了。
被困在玉石裏的靈氣像是破堤的洪水湧了出去,盈滿了小屋又向外奔湧而出。
勞作的村民不能感受到靈氣具體所在,但四肢百骸都被浸潤溫養,揮鋤頭使鐮刀越發起勁,說話聲音氣息也更充足。
沒想到山雀尖尖地哀叫起來了。轉頭一看,小雀兒在籠子中撲騰著翅膀,沒過一會就頹然倒地。
山雀兒縮著爪子躺在籠底,長長的尾巴向上翹起,平時隨著呼吸起伏的絨毛毫無動靜。
兩人湊上來大眼對小眼盯了好一會,心情沉重之時,看見這雀兒快速地眨了眨眼睛。
估計是打著假死脫身的算盤。
陳盛戈並沒有太多同情,戳破之後徑直確定一些事情:“小雀兒,你是不是可以控製鳥雀啊?”
那隻在穀場附近監視的麻雀可沒有斷羽,不是同一隻鳥。神情動作也頗為詭異,大概是被驅使了。
山雀兒不情不願道:“是的。”
陳盛戈有了主意:“這能力好,鳥雀老是來啄果子穀物吃,可以用妖力保護穀場和田地,就不用村民勞神費心了。”
俞青青搓了搓山雀圓溜溜毛茸茸的腦袋,也覺得這主意不錯:“種什麽瓜結什麽果。”
“你偷人家穀子吃,就該給人家守穀子賠罪。”
山雀兒挺了挺自己的胸膛,像模像樣地清了清嗓子:“咳咳,我雀兒仙是無所不能,當然可以勝任,不過要有好處。”
“先給我一千斤白米、一千斤番薯、一千斤苞米,一萬隻螞蟻、一萬隻蚱蜢、一萬隻蚜蟲……”
在這獅子大開口提要求,真是拎不清自己的分量了。
陳盛戈一陣無語,直接打斷了它的話:“我給你三千萬,千萬要開心、千萬要幸福、千萬要平安。”
她陰森森地問道:“你覺得怎麽樣呢?”
山雀兒看著近在咫尺的、有一個它那麽大的拳頭,眨巴著綠豆眼瑟瑟地答應下來。
一輪套話下來,才知道山雀兒其實留些氣息便可威懾,便提溜著繞著稻田走了一圈,準備之後將雀兒帶回門派管教。
保險起見她們還準備了傳信的千紙鶴,上麵留了傳信的術法,之後會交給村長保管。
這裏離門派並不遠,要是盡力禦劍飛行隻半個時辰就能到。若是山雀膽敢鬆懈怠慢,也能及時交流。
下午村民們燒香燒紙,拜好灶君爺之後就磨刀搭台殺土豬。
骨頭熬湯肉炒香,醬油辣椒味道好。大家坐了幾桌,熱熱鬧鬧地喝酒聊天。
這時候還沒有科技瘦肉精,養的土豬給吃些剩飯剩菜,配著番薯葉豬草,都是實打實養足月份的豬肉。
現殺現煮,新鮮又放心,咬一口滿嘴留香,陳盛戈吃得心滿意足。
最後兩人還分到了一塊上好的精瘦肉,肉質柔韌,色彩鮮紅,切得厚厚方方。
殺豬宴分豬肉時,不同部位的肉有優有劣,要根據各人的奉獻和威望來分。
精瘦肉是最受大家歡迎的部分,隻有地位高的人才能拿到。這一點也體現了村民們對兩人的尊重和感激。
被鄉親們熱烈歡送之後,兩人禦劍回到了門派,直接到了竹屋處。
陳盛戈從劍柄取下用線掛好的豬肉,進了剛做好的廚房,將肉塊裝進竹簍裏。
夏日炎炎,食物容易變質腐爛,又沒有冰箱。
幸好門派占的山頭位置很好,有一條江流從山岩流出,水流清澈見底,平日裏供給門派用水。
水流溫度低,能夠抑製細菌繁殖,同時流動的溪水也起到保持清潔的作用,用來存放肉類再合適不過了。
水流潺潺,沿岸就是一片青蔥竹林。茂盛竹葉翠綠喜人,簇擁著的竹子遮擋了烈日,越發陰涼清爽。
陳盛戈將草繩係在岸旁的竹子上,將竹簍固定在淺水中。這樣明天取出還能夠食用。
第二日公雞打鳴,喔喔地叫起來。
簡單吃過早飯,給雀兒倒了半斤糙米,滿上了山泉水,兩人便啟程去了下一個村莊招收徒弟。
山雀之事再無更多線索,隻能暫時將失去效用的項鏈及碎玉收了起來。
在穀場裏支起旗子,仍舊是門可羅雀。
彎月般的稻葉在午後的清風中搖曳,遠遠望去像是江河起伏的波浪。
今天是個陰天,有下雨的趨勢,穀場空蕩蕩的。
陳盛戈閑得無聊,便和一旁在清田裏雜草的村民聊了起來:“您種糧食能賺錢嗎?”
村民一邊拔草一邊感歎:“大家都種稻,如今還是肉掙錢一些。十文錢一鬥米,五十文錢一斤魚。”
陳盛戈有些好奇:“按理說,這江河經過的地方,魚類更容易捕撈,魚肉價格應該會更低一點的。”
村民搖頭苦笑道:“以前是這樣,魚肉又香又便宜,一船船地撈。”
“要是去一趟鎮裏,一天都能看見大大小小的船撒網撈魚。”
“大概是捕得太多,貫穿城鎮的靈江水裏再難看見魚了。”
“我們村子還算幸運,在河流上邊有些魚留存,但離鎮子遠,走一趟費時費力,運過去都發爛發臭了。”
“再說量也不多,還都是小魚,醃製販賣也劃不來。”
陳盛戈恍然大悟,點了點頭。
村子裏種的是水稻,需要大量水分生長,田裏灌的水看著有十來厘米深。
單靠人力背水或者井水很難保持大量的淡水供給,都是從江邊挖溝渠引過來的。
作為一個文科生,陳盛戈一下就回憶起來了曾經折磨過自己的地理題目。
這兒可以做稻魚養殖啊!
她一拍手,自信站起,衝著那伯伯喊道:“您為什麽不試試在稻田裏養魚呢?”
伯伯正了正草帽,瞪大眼睛不敢置信問道:“在田裏養能成嗎,人家不都專門開池塘供著?”
陳盛戈挺起胸膛,憑借記憶中模糊的地理主觀題答題模板開始分析利害。
“從水質條件的角度看,直接從江邊引水排水,基本符合江魚土生土長的水質條件。”
“從預防病蟲害的角度看,稻田裏的害蟲是魚類的食物,能夠減少稻穀病蟲害的發生。”
“從魚類習性的角度看,遊動覓食的魚類能夠起到疏鬆土壤、促進根係發育的效果。”
“從生長所需肥料的角度看,魚類的排泄物能夠起到肥田的效果,為稻穀提供養分。”
“從經濟效益角度看,魚類的市場價格高,養殖收獲大,有值得嚐試的價值。”
陳盛戈一口氣說了一大段不重複的好處,眼睛亮晶晶:“我們試一試養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