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感悟風向,再回青寧

字數:5703   加入書籤

A+A-


    “這是胭脂錢,你且拿好。”
    龐龍丟來一錦囊。
    “龐…”
    李仙還欲問詢,龐龍重重一歎,卻已轉身入莊。
    放眼望去,天地漆黑一片。
    購買胭脂,無異於癡人說夢,比登天還難。
    一合莊距離青寧縣,足有三十餘裏路。雖不是山路,是用細碎石子與沙礫鋪設的官道。
    可如此大雪,早已將道路掩埋。
    摸索不到路徑,一旦外出,絕對會迷失方向。
    李仙理清其中門道,輕輕呼出一口氣。
    強行鎮定下來,思索應對之策。
    “我如今還在莊口,還有參照物,知曉東南西北是何方向。一但走入風雪中,便再沒有參照物了。”
    不論如何,先將獸絨披掛穿上,盡量保持體溫。
    “這錦囊摸之冰柔,應是夫人之物。”
    打開錦囊,裏麵有三兩銀子。
    世道雖亂,但胭脂水粉卻貴得很。這三五兩銀子,雖能購得胭脂,卻買不到真正好的胭脂。
    “看來,醉翁之意不在酒。”
    李仙將錦囊收好,見莊門緊閉,知曉再久留無用。於是提著油燈,先沿著院牆而行。
    行了一裏多遠,來到拐角處。李仙知道,再繞院牆而行,便會繞著莊子兜圈子。
    永遠到不了青寧縣。
    “如何破局?”李仙心中放空,放平…
    忽靈機一動。
    這種環境下,雙眼是沒有用處的。
    真正有用的,是皮膚,是感受。
    “我向東而走,便能抵達青寧縣,此節的難處,在於我如何才能一直向東走,而不走錯方向。”
    “眼睛無用、耳朵無用…唯一有用的,是‘記憶’‘感受’!”
    李仙伸平雙手,感受著風向。
    此刻他並未迷失方向,知道東西南北是何處。
    前方隱隱傳來阻力,吹的正是東風,過了片刻,風向一轉,又變為了南風…
    風向在時刻變動。
    “幸好習得四方拳,將拳理運用在此處,正好可以破局。”
    “我以自身為旗幟,感受四麵的大風,將風比做四麵八方的敵人。”
    “先記住最開始的風向,再根據風向角度的變化,就可推擬出時時刻刻吹的什麽風,進而以風向為參照物,確定東西南北方向。”
    “隻需時刻確定風向,就可不迷失在風雪當中。”
    說白了,就是天地無物,漆黑一片,唯有以風為參照物。
    但風是時時時刻刻變化的,而進入風雪當中,東南西北都分不清,如何能分清吹得什麽風?
    而且風會將人腳步吹歪,使人不知覺中轉向。
    想保持向東而走,何其之難。
    唯有死死記住一開始的風向,再根據風中感官,實時推擬新的風向。
    自蒼茫風雪中,找到這“流動”的,唯一可參考的參照物。
    李仙深吸一口氣。
    將心緒撫平,再不多想任何物事。一步跨出,步入風雪當中。
    風向忽一變轉,自西南側吹來。
    “是西南風!”
    以風為準繩,擬訂東方所在,朝東邁進。
    “變了…現在是東南風…”
    再擬方向。
    這辦法最難之處,在於“記憶”與“自信”。
    即便辦法可行,可隻身走在這種環境中,難免會心神懷疑,心緒漂浮。
    中途有任何一點錯誤、疏漏、走神,都能導致判斷全盤出錯,不知覺開始兜圈子,徹底迷失方向。
    李仙閉上雙眼,摒棄了耳目,堅定心念。
    將擾亂方向的風,反而變成鎖定方向的標識。
    一步一步,走不知多久。
    “這是……”
    等再睜開眼睛時,竟見“青寧縣”的高聳城門,已經立於身前。
    “成功了!”
    李仙狂喜,無異於死中逃生。他扶著城牆,沿著牆邊而走,不遠處便見一狗洞。
    兩拳打出,內炁一震,將堵在狗洞的雪震散開來。
    鑽洞而過,成功入城。
    “那夫人特意派我,購買胭脂,到底是何用意?”
    “是想殺我滅口?還是別的目的?”
    李仙見到一馬棚,施展“踏雪”特性,輕輕翻過圍牆,借著馬棚好生休息休息。
    大風雪日,青寧縣也盡皆關門。
    “不如,借此機會,就此逃跑了?從此便是自由,換一個地方,再另謀出路?”
    李仙忽湧起強烈的念想。
    便在這時,他忽有所察,似有道目光投來。
    他左右環顧,哪有什麽人影。
    “不…”李仙暗自警醒:“風雪天讓我買胭脂,定有其他用意。我若就此逃跑,或許…反而才真正會招來殺生之禍!”
    整頓一二精神。
    內炁運行全身,將凍得僵硬的手腳重新恢複溫度。
    “若沒有內炁,我早便失溫死了。”
    李仙嘀咕一聲,想著既然來了,便順便去漏瓶巷走一走。
    見到房屋破舊,茅草屋頂被大風吹散了。好在阿弟已經離去,不必在此處受凍。
    隔壁的劉大嬸一家,屋頂被加固,糊上了泥,又蓋上了些木材。
    勉強能應對大風。
    屋裏亮著火,一家三口窩在一起熱炕頭。
    李仙心情好了許多,出了漏瓶巷,沿途是摸索著房屋走的。
    “這油燈倒也神奇,大風竟吹不滅。”
    雖能照亮四周,但並不足以取暖。
    縣裏房宅多,參照物也多,不至於被吹迷路,李仙通過幾棟高大樓閣,辨認著街巷名稱。
    “水紗巷…”
    “就是這裏了!”
    若說青寧縣何處賣胭脂水粉,便屬“紅燭巷”旁的“水紗巷”了。
    紅燭巷乃夜夜笙歌,是煙花風流之所在。水紗巷則是販絲販綢,胭脂水粉,裝飾文玩的街巷。
    與漏瓶巷截然不同。
    地麵鋪設有青磚,熱鬧時燈火通明,山珍海味吃不完的,直接倒在地上。
    但偏偏不給乞丐吃。
    一座座樓閣裏,都招攬了好些兒打手。
    誰敢撿剩飯剩菜,便打誰。偏偏就不給你吃,你能怎麽著?
    不過雪積成毯,也看不到青磚了。
    “夢仙閣”
    “就在這買了吧。”
    李仙敲了敲房門,不見回應,立刻又重重敲了敲。
    砰砰——
    好半響,才聽有人回應。
    “滾滾滾,凍死滾別處去,想老娘給你們收屍,沒門!”
    那聲音頗為刻薄。
    “開門,做買賣的。”
    李仙提運內炁,中氣十足一喝。
    好半響,房門被拉開條縫隙,一隻眼睛堵在縫中,“這位爺,大冬天的,您莫不是走錯地方了?”
    聲音和善了許多。
    李仙沉聲道:“就是此處,我買胭脂。”
    “當真是買胭脂?”那婦人問道。
    “不然呢?”李仙拍去身上積雪。
    “那成,您進來罷。”婦人開出道縫隙。李仙順勢擠身而入,再合上房門。
    屋裏十分暖和。
    燒了好幾個火爐,李仙解開披掛,抖去頭發積雪,這才開始打量對方。
    是一四十餘歲的中年婦女,體態頗碩,拿著條紅綠手帕,身上有很濃的香水氣味。
    “呦呦呦,是一位小爺啊。”
    看清李仙本尊,那中年婦女放鬆了許多。
    原是一雛兒。
    “你這有何種胭脂水粉,給我介紹介紹。”李仙舒張雙手,置火爐旁烘烤取暖。
    “胭脂水粉啊,可多得很哩。”那婦女咯咯一笑,“小爺呦,跟我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