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日本的賠款(一) 會館、宗族
字數:4847 加入書籤
1955年1月1日,南華共和國首都雒陽(金邊
"日本必須賠款!"
"向日本追討血債!"
"血債必須還!"
"日本政府必須謝罪賠償!"
"日本政府必須承認他們的侵略曆史! "
"正視曆史,謝罪賠償!"
"血債不還,堅決抵製日貨!"
"不達目的,絕不罷休!"
李崇文看著總統府外麵廣場上的抗議人群,聽著人民群眾的呐喊,向新任秘書室的室長沈磊詢問。
"抗議遊行的人數有多少?"
"除了學生,還有什麽人?"
沈磊拿出這次關於日本賠償東南亞各國二戰賠款抗議遊行的報告,小心翼翼的回答道。
"總統閣下,從媒體報道舊金山和約,日本對東南亞各國進行賠償的這半個月時間內,就首都雒陽抗議遊行的華人就已經高達10萬人!"
"人數還在不斷增多。"
"而且已經引發了連鎖反應,這股抗議遊行的趨勢已經向全國,全東南亞華人地區開始蔓延。"
"馬來西亞的華人、新加坡、蘭芳共和國(新桂係、望加錫華人邦國等華人聚集的地區都開始進行遊行抗議。"
沈磊看到這裏有些震驚,他怎麽也想不明白這場是南華國內對日本賠償問題的抗議遊行,是怎麽引發這麽強烈反應的,幾乎整個東南亞的華人都被動員起來。
"參加抗議遊行的人大多數是學生,還有商人、工人、農民,南華共和國各行各業的華人都參與進來了!"
"總統閣下,我們要不要控製一下抗議遊行的群眾,參與的人實在是太多了。"
"而且各國的大使館向我們抗議,說遊行抗議的群眾已經嚴重影響到他們的日常工作。"
"特別是日本領事館,抗議遊行的人員已經將日本的領事館圍了半個多月。"
李崇文聽完後,覺得這次向日本索要高額的賠償,是一個可以很好整合國內華人的機會。
這場對日本的抗議遊行,可以說是屬於南華共和國的五四運動。他需要通過這場抗議遊行來讓南華的華人移民,增加對南華共和國的認同感,增加對南華新漢族的認同感。
"沒想到,南華也有重現當年五四運動的場麵,當初是日本人,現在也是因為日本人。"
李崇文看到抗議遊行的人群中豎起的旗幟,突然想到另一個問題。
"各地的會館有參與進來嗎?"
"他們是否處於領導的地位,他們的動員能力怎麽樣?"
沈磊沒想到總統會突然問到這個問題,連忙翻閱下麵提交上來的報告。
"國內幾乎所有會館都參與進來,其中客家人的會館行動最為積極。"
"不僅為抗議遊行的客家人提供食物和飲用水,還會給占用了上班時間的工人提供一些經濟補貼。"
"而且這些參與抗議遊行工人的工作都是由客家人的會館引薦的,再加上這是對日本人的抗議遊行,所以,會館方麵保證工人不會失業。"
南華共和國境內的華人雖然都說著漢語寫著漢字,但是來自不同的地方,語言文化上的差距還是很明顯的。
特別是最近國內建立了很多來自各地的會館,讓華人之間的文化差異更為明顯,非常不利於南華共和國對華人的整合。
南華共和國的華人對宗族的認同感大大的超過了對國家的認同感,特別是中原南方的移民,最近南華國內各地興建的會館就是明顯的體現。
南華目前最常見的會館是地緣性的,是以華人移民共同的原籍地為紐帶。包括,台山寧陽會館、岡州會館、潮州八邑會館、福建會館、上海總會等等。
這些會館為來自同一個地方的同鄉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讓新移民更快的適應和融入南華的社會,因為語言、飲食、習俗都相同,很容易讓新移民產生信任和歸屬感。同時,這也減輕了南華政府的行政壓力。
其次是以血緣為紐帶的會館,以移民同的姓氏或者宗族為紐帶。包括,黃江夏堂、陳潁川堂、林西河堂,等等。
因為著共同祖先,宗親的感情更為緊密,這些會館還會讓新移民和老移民互幫互助,甚至還會幫助新移民管理家鄉祖先的墳墓。
最後的是一些業緣性的會館,日以從事相同職業為紐帶,讓華人聯係起來。包括,南華總商會、中藥同業商會、餐飲業協會,等等。
主要是維護行業利益,製定行業規則,交流商業信息和解決商業糾紛。
還有一些方言會館,因為地緣常常和方言重疊,比如說,廣東話、潮州話、閩南話、客家話,所以,用方言來聯係的華人也有不少。
最近新成立的南洋客屬總會,就是聯絡全世界客家人的重要組織。
"總統閣下,這些會館在華人中的影響力實在是太大了,比政府的影響力還大。"
"會館的規則、宗族的規矩比國家的法律還要管用,如果政府和宗族發生衝突的話——"
"而且這些會館的加入方式,會不利於我們推行新漢族的政策,阻礙南華各民族的融合。"
沈磊看完關於會館的報告後,本能的想要削弱會館的影響力。
"影響力確實有些大了,不過不是現在。"
"新移民願意來到南華,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因為他們覺得有這些會館的幫助,他們在這裏的生活不會太艱難。"
"畢竟鄉裏鄉親的,他們的信任明顯高於政府,特別是,國民政府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不太好,而我們和國民政府過去的聯係,也讓新移民對我們的信任遠遠比不上宗族。"
"至於新漢族的推行,主要是放在第二代和第三代的華人身上,至於第一代的華人移民,他們的思想和三觀已經固定了,我們很難改變他們的想法。"
"孩子才是我們的未來。"
李崇文現在還需要這些會館、宗族幫南華來到更多的華人移民,不管是中原的還是東南亞其他國家的。
在早期華人移民海外的艱辛歲月裏,這些會館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們的積極性遠遠大於華人之間產生的隔閡。
在陌生和充滿敵意的環境裏,早期的華人移民作為異鄉人來到東南亞或者其他地方,基本上會麵臨著語言不通、歧視、甚至人身安全威脅。
單個移民勢單力薄,必須抱團取暖,移民和最熟悉的同鄉或者同宗團結起來,自然而然的形成會館這種組織。
會館為新移民提供至關重要的生存支持,為新移民提供最初的落腳點,為新移民提供當地的就業信息,推薦同鄉到需要工人的農場、礦場或餐館等等。
還會解決華人移民間的糾紛,取代了一部分政府的職能,會館內部會依據鄉規民約來處理華人之間的矛盾。
提供醫療與喪葬服務,照顧生病的同鄉,並為客死異鄉的同胞辦理身後事,安排靈柩歸葬故鄉,落葉歸根。
"不過,我們還是要做一些安排。"
"在這些會館的上麵成立一個最最高級別的總商會或者華人總會館。"
"總會館負責將各個宗鄉、會館聯合起來,當遇到重大事件的時候,比如說這次的遊行抗議,所有的事情都必須由總會館來安排管理。"
李崇文決定在這些會館的上麵加一個緊箍咒,讓這些會館的影響力不再擴大。
有了小群體的內部高度信任和組織後,南華政府會在這個基礎上形成更大範圍的聯合。讓宗族和會館的小團結,變成南華共和國的大團結。
"日本的談判團隊有取的什麽成果嗎?"
李崇文想起日本的談判團隊了,他們來到東南亞已經半年多了。到目前為止,他們好像還沒有達成任何協議。
"目前還沒有,我們和東南亞煤鋼共同體的成員國聯係過了,大家提出的賠償都比較高,"
"所以,日本人還沒有達成任何協議。"
"日本的談判團隊已經前往緬甸,緬甸正在打內戰,他們決定把突破口放在緬甸。"
沈磊向總統說起日本談判團隊的情況,緬甸的情況非常不妙,緬甸的人民民主陣線已經拿下中部的曼德勒,占據半壁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