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日本的賠款(三)日緬賠償協議簽訂

字數:5217   加入書籤

A+A-


    叩叩——
    "進"
    沈磊抱著李崇文需要的資料走了進來。
    "閣下,這份是緬甸的停戰協議。"
    "還有緬甸聯邦共和國的最新情況。"
    日內瓦會議關於緬甸停戰的協議,主要包括以下關鍵點。
    1. 停火,在緬甸全境實現停火,結束緬甸聯邦共和國(政府軍和緬甸民主共和國(民主陣線之間的敵對行動。
    2. 臨時軍事分界線,以曼德勒為分界線,劃出一條臨時軍事分界線。
    協議明確強調,這條線無論如何不能被解釋為構成一條政治或領土邊界,它僅僅是臨時性的,為後續政治解決做準備。
    3. 軍隊集結與轉移,民主陣線的軍隊在規定時間內向北撤退至曼德勒以北,緬甸政府軍全部撤退到曼德勒以南的地區。
    4. 300天自由遷徙期,日內瓦協議規定設立300天的期限,允許民眾自由選擇遷移到南北任何一方。
    5. 1956年全緬甸進行普選,日內瓦協議規定在1956年7月之前,在國際監督下舉行全緬甸的自由選舉,以實現國家的統一。
    選舉需在國際監督下進行,由印度、波蘭、加拿大三國組成的國際委員會負責,以確保公平公正。
    "在停戰協議頒布後,已經有20多萬民眾,從北方向南方遷移,主要是天主教徒和害怕民主陣線統治的人。"
    "大約有10萬人從南方北上,主要是民主陣線的幹部、戰士及其家屬。"
    "還有,日本代表團成功和緬甸聯邦政府達成賠償條款。"
    "這是日本的賠償協議。"
    沈磊拿出三份日本賠償緬甸聯邦政府的賠償協議,分別交給李崇文三人。
    日本在賠償協議簽訂後,向緬甸聯邦政府支付2.5億美元的戰爭賠償,分10年付清,每年2500萬美元。
    趙誌遠看到2.5億美元,有些不敢相信。
    "2.5億美元就把賠償協議簽了,緬甸政府腦袋進水了。"
    "緬甸在二戰中遭受的損失,據估算直接經濟損失就達到50億美元。"
    "緬甸的老百姓在協議達成後,沒有遊行抗議嗎?這樣的協議他們都敢簽!"
    沈磊連忙安撫越來越暴躁的趙誌遠。
    "不要激動趙部長,緬甸人的想法和我們華人是有所不同的。"
    "緬甸的精英階層對日本是持友好態度,他們對日本的賠償態度也是很積極的。"
    "而且緬甸的高層精英多為三十誌士,都是在日本接受過軍事訓練的獨立運動領袖。"
    "他們認為日本的援助是緬甸戰後重建的關鍵支持,且日本的技術與管理經驗有助於緬甸的工業化進程。"
    "至於普通民眾,他們沒有時間關注這些問題,緬甸剛剛結束內戰,聯邦政府對底層民眾的不太友好,老百姓的生活極為困苦。"
    "他們連自己的未來都看不見,更不用說抗議遊行了。"
    日本支付方式采用“勞務+產品+經濟合作”的組合模式,日本每年向緬甸聯邦政府提供價值2000萬美元的日本勞務和工業產品。
    可以用於緬甸的戰後恢複,包括基礎設施的建設、工業發展需要設備。
    看到這裏,陳德明發現這裏麵的日本勞務和工業產品的定義很模糊,沒有進行備注。
    "沈秘書,這是日本和緬甸簽訂的正式條款嗎?還是初版?"
    沈磊拿起手裏的資料反複確認。
    "這是最終的版本。"
    李崇文看到陳德明臉色陰暗不明。
    "德明,條款有什麽問題嗎?"
    陳德明理了理自己的思緒後,鄭重的說道。
    "閣下,這裏麵的文章太多了。"
    "條款中規定,日本每年提供價值價值2000萬美元的日本勞工和工業產品,這個條款放在東南亞其他國家不會覺得有什麽。"
    "但是,這放在緬甸問題就大了。"
    "日內瓦協議簽訂後,幾乎所有參與國家都知道,這次停戰隻是給緬甸雙方喘口氣,讓雙方做好最後的準備而已。"
    "戰爭遲早會到來的。"
    "這就意味著,日本提供的日本勞工和工業產品,完全可以從派遣技術員工改為派遣雇傭兵,提供工業設備和工業原料改為提供武器彈藥和生產武器彈藥的原材料。"
    沈磊聽完後,很震驚。
    "日本作為二戰的戰敗國,他們恐怕沒有這個膽量恢複軍事力量吧!"
    "再說協議中還有經濟合作的條款,日本每年會向日本聯邦政府提供500萬美元的無償經濟合作資金,用於聯合開辦企業或技術培訓,促進緬甸的經濟複蘇。"
    "日本在協議簽訂的當天,就在仰光開始建設紡織廠和水泥廠了。"
    陳德明搖了搖頭從身邊的公文包拿出一封電報,這是東京大使館收集到的情報。
    "日本國會通過了《防衛廳設置法》和《自衛隊法》統稱為防衛二法,在1954年7月1日正式生效。"
    "我們之前對日本關注太少了,這還是我特意讓大使館去了解才知道這些的。"
    "日本連名稱都已經改好了,日本保安廳升格為防衛廳,保安隊和警備隊正式改組為自衛隊,下設陸上自衛隊、海上自衛隊和航空自衛隊。"
    "到1955年,日本的陸上自衛隊已擁有十幾個師團和旅團的編製,總兵力大約有15萬人,海空自衛隊也初具規模,開始接收鷹醬的艦艇和飛機。"
    "自衛隊的指揮權完全由日本政府指揮,不再是鷹醬軍隊指令下的臨時部隊。"
    沈磊聽完後,有些說不出話來。
    "日本政府是怎麽繞過憲法的?"
    陳德明覺得沈磊還是太年輕了,隻要獲得鷹醬的同意,繞過憲法還不是很簡單嗎。
    "日本政府采用解釋憲法的路徑,日本政府用了兩個主張,第一個是憲法放棄的是侵略戰爭,而非自衛權。第二個是保有用於自衛的最低限度的實力(自衛隊是符合憲法的。 "
    李崇文拿過陳德明的電報,上麵詳細的記錄了日本恢複軍事力量的全過程。
    二戰戰敗,日本被盟軍占領後,由鷹醬製定新的《日本國憲法》中的第九條明確規定。
    日本永遠放棄以國家主權發動的戰爭、武力威脅或使用武力作為解決國際爭端的手段。
    日本不保持陸海空軍及其他戰爭力量,不承認國家的交戰權。
    這條憲法奠定了日本非軍事化的憲法基礎。
    在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駐守日本的鷹醬軍隊大量調往朝鮮半島,日本國內防務出現真空,這讓日本找到了機會。
    在五星天皇麥克阿瑟的指令下,日本成立了 7.5萬人的警察預備隊,同時增加了海上保安廳的兵力。
    在1952年,《舊金山和約》生效,日本恢複主權後,迅速通過了 《保安廳法》 ,警察預備隊改組為規模更大的保安隊(陸上力量和警備隊(海上力量,並設立了統一的領導機構保安。
    李崇文看完後,心情很複雜。他知道這是不可避免的,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但是日本重新武裝起來後,他還是感到很憤怒。
    "這位五星天皇,真的是……"
    趙誌遠看到大家一臉沉重的樣子便安慰道。
    "閣下,不用擔心。"
    "東南亞是我們的地盤,如果日本真的敢派雇傭兵到緬甸的話。"
    "我們也未必不可以繼續抗日,不是嗎?"
    李崇文聽趙誌遠說要在緬甸抗日,心情便放鬆下來。這件事情可以做,但是要做的隱秘,或許,可以從金三角的國軍那裏想想辦法,雙方都是老朋友了。
    "不管怎麽說,這份協議已經達成了,我們沒有辦法更改。"
    "就算日本不提供軍事物資和雇傭兵,通過這項協議,日本已經打開緬甸的市場了。"
    "日本勞務與產品,本質是實物賠償,日本通過賠償協議輸出過剩產能,包括如二戰後閑置的機械設備,既履行了賠償義務,又為日本商品打開了東南亞市場。同時,讓緬甸對日本機械設備產生依賴。"
    "這種帶有發展援助性質的經濟合作,讓日本通過聯合企業的方式,將賠償與經濟擴張結合在一起。"
    "日本這手牌打實在是太好了!"
    "接下來,就該我們和日本談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