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5章八卦縣城及各個山村
字數:3758 加入書籤
第095章八卦縣城及各個山村
屈河生忽然問大家:“為什麽天台縣城沒有公交車?”
屈香火反正當聽故事了,老校長、朱白葉、張樓飛和四首富,以及四老大都知道,城市裏都有公交車,唯獨天台縣城沒有公交車,大家有點苦笑,不知如何說好。老校長還是實話實說:“在我們縣城,曾經也有過公交車,自從上級贈與了自行車廠和摩托車廠後,我們縣城的公交車就漸漸沒有了。”
“為什麽?”屈河生很是不解地問,其實天台縣城有公交車已經是四五十年前的事了,這裏麵,除了老校長葉向陽以外,大家自從懂事開始就不知道縣城有什麽公交車,所以對屈河生的疑問很有同感。
老校長苦笑地說:“問題就出在懸崖公路出現塌方以後,汽油就變成緊要物資,慢慢的公交車費就越變越高了起來,人們便轉而買自行車,少數稍微有錢的人就買摩托車,畢竟摩托車用油比較少。從此以後,自行車廠就興盛了一陣,摩托車廠也興盛了一陣,當縣城自行車和摩托車基本飽和以後,慢慢的也滯銷了。再加上後來,一方麵懸崖公路塌方越來越嚴重,油價越來越高,而且電動摩托車也從外麵進來後,公交公司就完全倒閉了。”
“那麽那些公交車現在在哪裏?”屈河生又問。
方太笑了笑說:“在縣機修公司裏,堆放了幾十年,加上日曬雨淋和沒有保養,都已經破爛不堪了。即使車窗、車門完全關閉(無破損、縫隙),能在一定程度上隔絕外部雨水直接灌入、異物侵入,但無法阻止車廂內部因空氣濕度、溫度變化、材質自身老化產生的損耗,最終車廂內部依然會逐步損壞——隻是相比門窗敞開的情況,部分部件的損壞速度會變慢(如座椅、內飾的風化速度),但核心問題(金屬鏽蝕、電氣故障、材質老化)依然無法避免,甚至可能因密閉環境下的濕度積聚,讓某些損壞(如金屬鏽蝕、黴菌滋生)更隱蔽、更徹底。輪胎也因橡膠自身的老化特性和環境侵蝕,徹底失去使用價值,最終變得脆化、開裂甚至碎裂成小塊——橡膠的老化是不可逆的化學過程,門窗關閉隻能隔絕少量外部異物,卻無法阻止其核心的老化失效。”
“爸,你幹嘛說得這麽細致,是想讓大家徹底相信公交車現在沒有用了嗎?!”老老實實吃午宴的方大運對老爸的一番認真解釋,反而不快地說。
大多人聽了都笑起來了,隻是屈河生反而笑了笑問莊田軍說:“莊伯伯,你為什麽不用工具車火車搞公交車營業?”
莊田軍笑了笑說:“問題是沒有人坐呀,如同陳建利小吃店一樣,沒有什麽人去吃,隻好轉到你上手呀。同時,縣城的東西南北都有農貿市場,三五公裏騎自行車、騎摩托車是很簡單的事。上班也常常是如此,誰還去坐幾元錢的公交車?而且,我們縣城的街道,路也不是很平的,不像外麵的城市街道,要麽灌水泥、要麽鋪瀝青,道路比較平坦,坐公交車人也比較舒服。”
“其實,說透了,我們縣城的人們沒有大流動的需求!采購、上班,一般情況下,騎自行車就夠了,跑遠點有摩托車也就夠了。加上民眾的生活水平就那麽些,沒有必要坐公交車浪費錢呀!”蔡好也是實話實說。
屈河生又好奇地問:“這麽說,我們天台縣人就很少出縣城了?
“不要說現在懸崖公路塌方得厲害,就是沒有塌方的時候,也很少有人往縣外跑呀!除非住在我們縣邊界上的人們。”陳二狗也說話了。
“雖然說,天天都有人出入懸崖公路,但是除了做生意、上大學的人以外,很少有人出入懸崖公路的,而且走懸崖公路,是我們縣人出縣的可以說是唯一的道路。”方太也說上了。
莊田軍幹脆補充了一句:“即便是趙縣長,入職天台縣縣長幾個月後,都沒有出縣過。”
“從我知道的,幾乎各屆縣長書記,入職後,都很少出縣的。”葉向陽也八卦起來了。
屈河生也八卦開了:“聽說,我們縣有360多個村,那多少個鄉鎮呢?”
蔡好一看時間,都已經下午一點多了,便對蔡佑平說:“你們都吃飽了沒有?”
四老大一聽就知道蔡好所問是什麽意思,幾乎齊說:“我們吃飽了。”
大家一聽,也知道蔡好的意思,現在是八卦時間,小孩子該讀書了。
陳二狗也馬上反應過來了:“你們都吃飽了,現在大家又都在八卦,你們離中考又剩下很少時間了,我把隔壁包廂開出來給你們四人學習,小丸子你看看有什麽要求給他們說說。”陳二狗知道,現在這四人隻聽小丸子的,所以就來個順水推舟了。
“好的,你們四位哥哥姐姐,先詞匯和語法再快速偵察和快翻書一下,大約一個小時後,我過去和大家一起橫掃狠雷。”屈河生對四老大說。
“是,老大!”蔡好、陳二狗說四老大的時候,他們的反應還很無所謂的樣子,誰知,屈河生才那麽一說,他們四人居然像軍人的反應一般:“是,老大!”看得大家都笑起來了。於是四老大就跟陳二狗到隔壁間讀書去了。
四老大一走,朱白葉就說開了:“小丸子呀,我們縣,嚴格地說,還沒有鄉鎮,我們縣公安局,都沒有外派的派出所。”除了屈香火和屈河生,其他人都懂。
莊田軍也實話實說了:“趙縣長一來,就找我們四首富開會,說的就是要我們向各個山村修路的問題。各個山村都居住在山溝溝裏麵,除了你們桶子村有一線天還算比較平整外,所有的山村都得翻山越嶺的,你叫我們怎麽修路呀?即便路修好了,能幹什麽呢?就是為了給縣領導到各個山村去看一看?然後呢?又不能向桶子村那樣發展!其他山村沒有屈香火、沒有六龍!沒有小丸子!我們又不傻,當然都回絕了!”
蔡好和方太有點羞愧地點點頭,蔡好也說:“要我們修路到各個山村,一我們沒有那麽多的錢;二讓各村去桶子村學習,他們學得過來吧?即便我同樣采取寄賣式投放商品,我也收不回成本呀!”
方太也傷心地說:“關鍵是他們學不了桶子村呀!我們城外也有四個山村,離我們城裏隻有五公裏,路開不進去,我和二狗子到北穀村探查,路堵得厲害,即便像桶子村那樣繞山走,路途遠了不半不說,對北穀村人來說路就是路,而對桶子村人來說,路就是養殖區,路就是生產區,沒辦法呀!”
莊田軍再次插話說:“我也給北穀村的人說:我免費給他們提供養殖場棚圈,他們說:棚圈送給他們各家各戶可以,但是叫他們建立養殖場不行,更別說建立養殖區了。我說我給他們提供豬苗,他們說他們沒有飼料。我說我給他們提供飼料草種植渠,他們說沒有水呀,等等,反正我提出什麽,他們就否定什麽!我把這事給縣長說了,卻被批評不會做工作。”
屈河生終於知道了附近山村的一些情況了,便又問說:“照理說,會形成村落的地方,就應該有水源,北穀村有沒有什麽溪水沒有?”
蔡好搶答:“屈老板,當年我們四人第一次到你們桶子村的時候,首先去哪裏了你可還記得?”
“首先去山穀底!”屈香火開心地回憶說:“你們還光腳丫在山穀底跑水,開心得不得了。”
蔡好笑了笑說:“北穀村也有一條小溪,比當年你們村的山穀底的水,那要多得多!而且還常年都有一二尺深的水,而且水還有一定的流速。如果沒有那條溪水,北穀村也活不下去。”
“城外,其他幾個山村你們去過沒有?”屈河生再問。
方太苦笑說:“都過去,反正生存條件絕對比當年你們桶子村的要好的很多。否則他們也不可能每個村支持一個農貿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