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2章 喜提“爹崽”

字數:3521   加入書籤

A+A-


    這是皇長孫,蕭瑾軒,蕭承翊的長子。
    按輩分,是她孫子。
    林薇看著眼前這個比自己“身體年齡”還大一歲的“孫子”,再看看旁邊那個一臉苦澀表情的“兒子”,深吸一口氣。
    很好。
    穿越第一天,喜提兩個年齡加起來能當她爹的“崽”。
    還得頂著個七歲半的殼子,當他們的太後。
    ……
    林薇扯了扯嘴角,露出一個與年齡不符的、意味深長的笑容。
    “蜜餞?”她用那把奶聲奶氣的嗓子說,“糖分過高,容易蛀牙。還有,”她看向蕭承翊,“你,三十好幾的人了,表情管理能不能行?”
    蕭承翊:“???”
    蕭瑾軒:“???”
    這位變小的太後娘娘,好像……有哪裏不太對勁?
    蕭承翊盯著眼前粉雕玉琢的小人兒,喉結滾動了兩下。
    他這位母後執掌後宮數十年,素來是說一不二的威嚴模樣,別說用這種奶聲奶氣的語調說話,便是眉頭輕蹙都能讓前朝後宮抖三抖。
    可現在,這張七歲女童的臉上,竟擺著與年齡全然不符的審視神情,活像個……訓誡晚輩的老學究?
    “母後,您……”蕭承翊試圖找回往日的從容,卻被那雙眼清澈又銳利的眸子看得頭皮發麻,“兒臣失態了。”
    他竟真的對著個奶娃低頭認錯了?
    蕭承翊內心哀嚎,臉上還得維持著恭順。
    一旁的蕭瑾軒卻沒那麽多顧忌,他蹲下身撿起滾到腳邊的蜜餞,湊到林薇麵前,獻寶似的遞過去:“皇祖母,這是江南新貢的水晶蜜餞,可甜了!您嚐嚐?”
    林薇瞥了眼那亮晶晶的糖塊似的,眉頭皺得更緊:“說了糖分過高。你這年紀正是換牙的時候,吃多了甜食,齲齒會找上門的。”
    “齲齒?”蕭瑾軒眨巴著眼,顯然沒聽過這詞。
    “就是蛀牙。”林薇用指尖戳了戳他的臉頰,“蟲子會把你牙齒蛀出洞來,疼得你睡不著覺。”
    蕭瑾軒嚇得趕緊把蜜餞扔回盒子裏,拍了拍手:“那我不吃了!皇祖母,您怎麽知道這些的?太醫都沒跟我說過。”
    “太醫懂什麽。”林薇嗤笑一聲,剛想科普口腔菌群知識,忽然意識到自己現在的身份,硬生生把話咽了回去。
    她忘了,這兒是古代,說這些人家也聽不懂。
    蕭承翊在一旁聽得心驚肉跳。
    母後變小後,不僅性子變了,連說的話都奇奇怪怪的。
    什麽齲齒蛀牙,還蟲子蛀洞?
    這要是傳出去,怕是要被當成中了邪。
    但是,她真的不一樣了。
    皇宮裏全員惡人,包括他也不例外。
    太後娘娘執掌著皇家寶庫的秘密,還有帝印和鳳印。
    誰不盼著她早點下線玩完,好能真正擁有舉國的財富?
    可是……
    他看著這變小的太後,忽然想起自己孩提時代,被這個不是自己母親,卻勝似自己的母親,一把一把拉扯大的模樣。
    ……
    “瑾軒,不得無禮。”蕭承翊沉聲喝止,又轉向林薇,語氣放得更柔,“母後,您剛醒,身子弱,還是回床上歇著吧。想吃什麽,兒臣讓禦膳房做。”
    林薇仰頭看他,這“兒子”長得人模人樣,就是太能操心了。
    她擺擺手:“不用,我不餓。倒是你,”她踮起腳尖,試圖擺出威嚴的姿態,奈何身高不夠,氣勢全無,“把你那身袍子換了。穿這麽沉的衣服不累嗎?布料看著就不透氣,容易滋生細菌。”
    蕭承翊:“……”
    他這龍袍是明黃色雲錦所製,繡著十二章紋,是身份的象征,怎麽到了母後嘴裏,就成了不透氣、滋生……那什麽菌的東西?
    “母後,這是朝服,還未換,就焦急看您來了……”
    “朝服也不行。”林薇打斷他,一臉“你不懂科學”的表情,“穿著不舒服的衣服會影響心情,心情不好會影響決策,決策失誤會影響國……”
    她忽然頓住,意識到自己差點說出“國計民生”這種話。
    作為一個剛穿越過來的“太後”,還是個七歲奶娃形態,說這些未免太紮眼。
    蕭承翊卻已聽得瞳孔震顫。
    他這位母後雖久居後宮,卻也懂些權謀製衡,可從未這般直白地將“決策”與“國”聯係起來,還用了一串他聽不懂的邏輯。
    “母、母後教訓的是。”蕭承翊索性放棄掙紮,反正今天的衝擊已經夠多了,不差這一件。
    正說著,門外傳來太監尖細的通報聲:“陛下,蘇狀元在殿外求見。”
    蘇狀元?
    林薇腦子裏迅速閃過一個名字……蘇辰逸。
    原主記憶裏,這是個剛入翰林院不久的年輕狀元,因才華橫溢被蕭承翊賞識,偶爾會被召來宮中討論學問。
    而且,此人會製作許多新鮮玩意兒,之前他曾經勸說太後不要使用此物駐顏丹。說的話語,不亞於林薇穿越之前的樣子。
    此人,林薇想見見。
    蕭承翊皺眉,他現在哪有心思見外臣?
    正要回絕,卻聽林薇開口:“讓他進來。”
    軟糯的童音帶著不容置疑的意味,竟有了幾分原主當年的威嚴。
    蕭承翊一愣,隨即苦笑。
    罷了,左右這宮裏的怪事已經夠多了,多一件也無妨。
    “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