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封賞大典,大婚日再見白袍少年

字數:6851   加入書籤

A+A-


    人選不是別人,正是在澤州賣給林幼儀蜂蜜,撿到“漂亮石頭(金螭虎紐)”的衛風的四弟,衛雷。
    之所以選擇衛雷,一是衛家從昭勇將軍那一代就忠心於林孟堂,並且後代除了林震嶽(衛東嶽),全族被林熙泰案子牽連而死。
    而活下來的林震嶽(衛東嶽)仍然每年偷著祭奠昭勇將軍,現在更是全家都投奔了林幼儀。
    她沒辦法讓林震嶽過繼給林熙泰,但是林震嶽的兒子可以選一個過繼。
    衛風是林家長子不好過繼,其餘幾個,林幼儀覺得四子衛雷最合適,鳳闕也認為他最合適。
    當初衛雷拿著一枚自己撿來的漂亮石頭,與她結緣,共同契約一份命運的安排。
    那枚漂亮石頭,就是東洲大陸所有皇帝皇後都想得到的“皇後之璽”。
    她也被?一語成箴,手握皇後之璽,“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成為天命皇後。
    冥冥之中,衛雷成了送她命運的那個貴人!
    她找到林震嶽,說想要過繼衛雷做自己的弟弟,林震嶽和妻子都非常激動,哪裏會不願意。
    兩年過去,衛雷已經十歲,當初被土蜂蜇得滿臉大包的小男孩,在萊州已經變得文武全才,像模像樣。
    衛家的孩子都善武,並且都很精明,很真心。
    衛雷喜歡練武,也喜歡讀書,在萊州,雲起航運不差錢,衛雷跟著在書院讀書,業餘習武,個子也長高了不少。
    這次回林氏故居,林幼儀便安排了林震嶽於第三日,帶衛雷來林氏祠堂。
    現在富饒城姓林的家族,對林幼儀既沒有養育之恩,也沒有同族之誼,甚至因為林孟堂一支“絕後”,林家旁支不僅把林家的宅基地逐漸吞沒,那麽多年,連一個給林家人上墳的人都沒有。
    當然,他們也是為了保全自己,可以理解。
    林氏族長看林幼儀已經都安排好,知道再多說無益,便再也不提什麽認祖歸宗,也不再提過繼,全族人都很後悔。
    當初,如果在族譜上稍微做些手腳,哪怕用一個複刻本假意劃去林孟堂(曾祖)、林旭初(祖父)、林熙泰(父)、林熙祥(叔)的名字;
    如果當初官府拍賣林家祖宅,族裏能拿出銀錢保住林熙泰的祖宅;
    如果他們能偷偷給林孟堂一炷上香上墳……
    如果這唯一的苗林幼儀沒有本事倒還罷了,偏偏是個有大本事大造化的。
    林家人後悔得腸子都青了!
    林幼儀回林氏故居的第三天,開祠堂,林幼儀作為林氏唯一的血脈,帶著衛雷進了祠堂。
    三跪九叩之後,告訴祖宗,過繼衛家子衛雷為林熙泰之子,承繼林氏香火。
    衛雷更名為林硯聲,載入族譜,改口稱林熙泰為父親,稱林幼儀為長姐。
    *
    五月十日,天下大定,論功行賞。
    其一,封賞皇親國戚。
    首先,《敕封正一品宣王林熙泰冊命》
    “奉天承運皇帝製曰:茲有忠誠正直之臣,林熙泰,光嶽儲精,扶輿鍾氣,才堪輔世,道足匡世,為民請命,合仁育義,正以兼施,報國抒忠,統武緯文。
    然天不假命,逝於賊人之手,朕心痛念甚,追封為宣王,位同正一品親王,靈位供奉於太廟,永享皇家香火。
    另,追封林孟堂勇王、林旭初誠王、林熙祥雲陽侯。
    建三王神廟,林孟堂、林旭初、林熙泰、林熙祥,同時奉養其中,盡享民間香火。
    宣王繼子林硯聲,文武兼修,積極上進,頗有先祖遺風,擬繼承宣王爵位,世襲罔替。
    敕命。炎武一年五月十日。”
    “謝主隆恩!”林硯聲作為林氏後人,跪接聖旨。
    林幼儀看著林硯聲小小年紀,不卑不亢,恭敬地接了聖旨,眼圈發紅,她也不禁有些熱淚盈眶。
    她選擇成就鳳闕,站在鳳闕身後,鳳闕要對林幼儀祖上敕封,他給的體麵,她悉數接下。
    她並非聖人,逝者已矣,但活人猶在,她的親人,她的身邊人該有的榮耀,她都不拒絕。
    人在世間,有些東西俗,但不可免。
    朝堂自是有許多人眼紅,林硯聲這孩子一步登天,偶因一石頭,便為人上人,時也運也命也。
    接著,追封鳳闕父親為景明太上皇,母親為嘉睿太後。
    封老太妃為太皇太後,徽號敦仁。
    追封叔父為忠王,鳳二夫人為忠王妃。
    其二,封忠臣良將。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獲承天序,欽若舊製,茲有忠誠正直之臣,疊錦,才智過人,功勳卓著……宜承重任,特冊封為鎮國公,世襲罔替,任豐州刺史,望爾恪盡職守,盡心盡力,履行職責。欽此!
    伴鶴、畫樓、謝搖光、宋開陽、王玉衡、林震嶽、衛風、裴焰、姬染、李陵、李桓獻……
    乃謀臣武將,足智多謀、卓爾不群,行有枝葉,道無緇磷。踐君子之中庸,究賢人之義理,情惟樂善,誌不近名……
    伴鶴,封奉國公,任職京城五城兵馬司總統領。
    畫樓,封肅國王,任台州刺史。
    王玉衡,封萊陽侯,任萊州刺史。
    謝搖光,封安東大將軍。
    宋開陽,封遠征大將軍。
    林震嶽,封忠勇大將軍。
    衛風,封驃騎將軍
    ……
    封李陵為輔國公,任洪州刺史,襲爵三代。
    有司擇日,備禮冊命,主者施行……欽此!”
    其三,封賞百官。
    ……
    開國封賞大典,進行了一整天,子聽念聖旨念得嘴快起火了。
    當所有聖旨念完,子聽以為終於結束了,然,隻見炎武大帝親自拿出一卷聖旨,交給丞相風起宣讀。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景惠皇後文武雙全,盛德遺範,囿於後宮,朕甚惜之。為盡其才,替朕分憂,任命其掌管赤炎賦役之政令……欽此!”
    風起讀完,林幼儀扭臉看看鳳闕。
    什麽意思?
    讓她管賦役?掌管赤炎的錢袋子?
    鳳闕在朝堂眾人麵前,倒也沒有解釋,假裝和她商量過了,反正她不會反對的,是吧?
    朕管疆域,你管財政。
    朕管江山,你管朕。
    朕真是睿智!
    皇帝陛下給他的貼心小夥伴顧若虛使了個眼色,後者立即跪拜祝賀:“陛下聖明!臣任戶部尚書,日夜惶恐,如今皇後娘娘執掌賦役,臣信心大增,國庫充盈不在話下……謝主隆恩!”
    林幼儀知道他為何先斬後奏,因為和她商量,她不會同意。
    她這個皇後,是不是權力太大了?
    如果她掌管賦役,就能時不時地出去體察民意。
    鳳闕給了她自古以來所有女人渴望的尊榮和自由。
    五月十六日,禮部擬定儀注、欽天監擇吉、皇帝派遣正副使授冊寶,行三跪九叩禮並接受朝賀……封後大典,一切順利。
    帝後大婚,宮內張燈結彩,十分喜慶。
    鳳闕輕輕拿掉她的遮麵卻扇,看到林幼儀冷白的麵皮上一層粉色。
    “終於等到這一天了!”
    一句話說完,皇帝陛下身影靠近,皇後娘娘的腰身就被一隻手臂給圈住了。
    鳳闕高出許多的體溫隔著兩層衣服,被林幼儀清晰地感受到,看鳳闕沒有放開的意思,她也就放鬆身體任由他了。
    如果是兩年前,有人跟鳳闕說,他會愛上一個人,愛得上癮,他絕對會嗤之以鼻。
    就前年,那個臘月初一,從渡口見到她,便中了她的毒。
    鳳闕伏在她脖子那兒喘氣,又熱又急促,似乎,還在笑。
    嗓音也低沉,在耳邊說話,勾得人心癢癢。
    “從今兒起,我是你的人了,你就偷著樂吧。”林幼儀心裏慌,但是嘴上強勢。
    她比他還大半年,輸人不輸陣。
    她心情好,聲音便極其靡麗,鳳闕心底發熱,別提多舒坦了,眉眼裏也帶出了笑:“那我也是你的,你樂不樂?”
    說了這句,鳳闕鬆開她,從衣襟裏掏出來一條白綢,把她的眼睛輕柔地蒙上。
    “你要做什麽?”
    “噓,別急,玩個遊戲。”
    濕熱的呼吸和她靠得很近,好像立刻就要親吻到,她臉瞬間熱了。
    她確實要嫁給他了,倒也不怕他搞什麽。
    對方卻並沒有真的親上來,這讓林幼儀有些意外。
    這人明擺著呼吸都散發著急色的味道,竟然沒有直接拎槍?不對勁!
    “乖一點,很快就好。”男人用色氣的呼吸,卻禁欲沉穩的語氣說。
    幼稚!林幼儀在心裏嗤了一聲。
    一刻鍾,林幼儀就察覺到鳳闕靠近,然後她眼睛上的白綢被解開了。
    她眨巴幾下眼,一盞盞燭火,讓房間變得柔和曖昧,照得人的臉龐更朦朧而明豔。
    她看到已經跳開,距離自己一丈遠的男人。
    他已經換了衣服,如今的他是一身暗竹紋白袍。
    金冠換成了白玉簪,額前那一撮桀驁的碎發重新扯出來。
    麵上覆著一枚銀色的麵具!
    林幼儀呼地一下站起來,結結巴巴地說:“你是,你是……”
    “日出美吧?因為它脫胎於最深的黑暗。”麵具男伸出手,說道,“林幼儀,別來無恙?”
    “原來,就是你!”林幼儀把手裏的絲綢一丟,跑過來,使勁地抱住他,頭在他胸前使勁地靠緊,“我早該想到的……”
    十二歲那年,她被梁言梔設計去北境送糧草,一路相護的,原來是眼前人啊!
    那次從北境回程,疊錦被人打成重傷,他們被人追殺,她帶著疊錦逃進山裏。
    很巧,又遇見了白袍少年。
    那時候,她想不通,為何定國公府如此待她?
    白袍少年帶她去了雪山頂上,看日出。
    東方破曉,太陽宛如一顆被精心雕琢的金球,緩緩浮出地平線,暈染出一片絢爛,很美!
    那時候,白袍少年說:“日出美吧?因為它脫胎於最深的黑暗。”
    她在山頂放聲大哭……
    原本以為白袍少年會成為心中一輪永不能告人的暖陽,哪裏知道,命運早就悄悄將他送到她身旁。
    “妄之,我在海邊,釣了顆太陽。”
    “我也是!”
    借著光,在挫折裏成長,借著喜歡你,成全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