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星期日的提議

字數:7979   加入書籤

A+A-


    大島與群島之間的距離並不遙遠,清晨出發的鋼骨號最終於當日下午返回,裝載了滿船的物資和財寶。
    靠著手中的槍械和裝備精良的人手,星期日順利鎮壓了島上其餘部落,遭受重創的大部落得以延續。
    那些堆積起來的屍體被付之一炬,星期日承諾下次來到島上會給土著們帶一些糧食。
    離開小島時,他順便帶走了島上5~15歲的兒童和少年。
    看到那個瘦骨嶙峋的少年時,他隱約想起了自己,如果他的部落沒被大部落覆滅,如果他未被選中為祭祀的祭品,如果他在這個島嶼上繼續長大,他可能跟這個少年沒什麽區別。
    星期日總在陳舟那裏聽到幾個詞。
    文明、文化、傳承、道德……
    這些觀念對土著來說都是過於超前的,甚至超前的有些虛幻,仿佛空中樓閣,無法在星期日心裏產生一個明確的概念。
    直到這天,看到那個比自己小三四歲的少年,拎著一根人骨,滿眼無知地看向自己,星期日才領悟到一個樸實的道理——
    文明傳承的意義,或許就是讓下一代過得比自己更好一些。
    因此他自作主張,將島上的孩童和少年都塞到了船上,帶回大島。
    他希望這些孩子能像自己,像出生在大島的那些嬰兒一樣,從有記憶開始就沐浴在天堂的陽光中,不必再籠罩於地獄的陰霾裏。
    ……
    幾個月前製定突擊小島計劃時,想到未來島嶼突然增加的大量人口,陳舟特意頒布了鼓勵開辟農田,種植更多農作物的指示。
    當然,這個命令具體怎樣實施,執行得到不到位,就不用他親自監督了,星期六全權負責這方麵,福祿壽三人也會積極輔助他。
    總的來說,這項任務完成的還算差強人意,靠著熱帶地區得天獨厚的優勢,新耕地肥力雖然不足,但麵積彌補了這一點,產出的糧食還是可以供給新人口食用的。
    加上造船廠新建造的幾艘小型捕撈船產出海鮮,食物儲備完全可以撐到下一季糧食成熟。
    不過那是建立在新增島民符合目標的基礎上,星期日又帶回了幾十名孩童少年,也就多了幾十張要吃飯的嘴。
    這本是違抗命令的行為,聽星期日講完前因後果後,陳舟卻未責怪他。
    “遍地哀鴻滿城血,無非一念救蒼生。”
    陳舟是個普普通通的農村孩子,對世界的所有底層人民都天然抱有一種認同,如果有能力,他也會拯救這些稚嫩的心靈。
    換位思考,他覺得自己也會做出和星期日一樣的決定。
    因此見到星期日這樣善良後,陳舟非但沒有責罰,反而還將西班牙人存放在島上的食物物資都撥給了星期日,讓他妥善利用這筆財富安頓那群孩子。
    西班牙人的物資中有大量調料和酒水,這些東西在島上是能“賣”上高價的。
    那些老資曆們家裏儲備的糧食足夠食用一年甚至兩年,他們會很樂意用多餘的糧食換一些酒水和調料,用以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欲。
    隻要星期日懂得做生意,以一個相對公道的價格與老資曆們互通有無,養活這些孩子根本不成問題。
    當然,除了食物外,孩子和少年的安身之所同樣是個問題——
    島上建立的臨時居所隻夠住下先前帶上島那批土著,孩童和少年若是加入其中便過於擁擠了。
    而且孩童和少年的心性與成年土著不同,來到島上後也不能接受與成年土著相同的教育,陳舟認為有必要把他們分隔開。
    ……
    港口碼頭,島民們正推著板車,趕著牛車從船上一箱箱向下搬運物資。
    陳舟建造的懸臂吊機配合便攜的組裝小吊機分別安置在碼頭和鋼骨號的甲板上,這兩台機器大大提高了島民們的工作效率,同時省去了他們不少力氣。
    早已習慣了這樣的生活,工作中的島民有說有笑。
    如今不但能頓頓吃飽,吃好,幹活也不必像從前那樣賣力氣了,實在幹得累了,還能站在原地休息一陣兒。
    看著被警衛隊帶下船的那些少年,島民們總是想起剛登島的自己,交談時話題便不禁往“從前”拐。
    有人羨慕這些少年能這麽早來到“天堂”,這可比他們少遭了許多罪。
    有人羨慕少年們年輕,這意味著他們腦袋更靈活,更好用,能學到更多知識,說不定以後會有更高的成就。
    不過羨慕歸羨慕,他們卻沒有嫉妒,更沒有恨——
    現在的生活已經令他們很滿意了,對於得不到的東西,他們也沒有那麽渴求。
    閑聊幾句後,他們該卸貨的依舊勤懇地卸貨,該裝車的都老老實實裝車。
    成箱的財寶、衣物、糧食和調料或是裝在板車上靠人力拉動,或是裝在牛車上,都有著相同的方向——工廠。
    那裏的倉庫早就為物資騰出了空間。
    ……
    太陽快要落山了,工廠二樓辦公室內,島嶼的幾位重要人物都聚集在一起。
    陳舟一邊聽著星期日的匯報,一邊安排著接下來需要著重處理的事項,包括大部落首領哩索本何日行刑,西班牙人怎麽安排,統計財寶和物資數量,規劃糧食分發等要務。
    星期六和陳福、陳祿陳壽站在辦公桌前,均手拿紙筆,緊張地記錄著分發到自己身上的任務。
    待所有事項分配完成後,陳舟又特意交待了一句,讓星期六和福祿壽三人配合星期日,多照顧照顧那些孩童少年,在允許的情況下,給予一些便利。
    說完這些,陳舟到窗邊望了一眼樓下。
    搬運物資的“小車隊”正好抵達工廠旁,這已經是幾個小時內的不知第多少趟了,看板車上隻放著寥寥一兩個木箱,陳舟估計物資應該已經盡數搬運完成。
    正想去樓下欣賞一下印加帝國的財寶,感受什麽叫閃瞎眼睛的金色光芒,星期日突然舉起了手,像個小心翼翼提問的學生,給出了他的提議——
    “我想,可不可以對這群孩子進行軍事化管理,嚴格訓練,從小就接受與其他孩子不同的課程,將他們培養成軍人。
    您不是說過嗎,軍人最需要的是忠誠。
    以後我們會有更多‘鋼骨號’這樣的戰船,如果從這時候就開始培養船員,等到戰船建成下海,我們就能擁有現成的海員了。
    而且從十歲出頭就開始接受訓練,等他們擁有自己的船隻後,不但具備豐富的駕駛船隻經驗,還有更充裕的時間學習成長,日後招募更多海員時,他們還能成為出色的領導。
    最重要的是,從現在開始培養訓練他們,他們的忠誠度是無需質疑的……”
    聽到星期日這番話,原本麵向窗戶,背對眾人的陳舟回過頭,略帶詫異地打量了星期日一眼,像是認識到了一個全新的他。
    換做是多疑的領導,聽到這種提議,說不定會覺得手下是要組建自己的班底,準備在未來的某一刻推翻統治。
    但陳舟卻沒有這種顧慮。
    他與星期日的關係並非上下級那麽簡單。
    毫不誇張地說,他對星期日有再造之恩,兩人雖無血緣關係卻情同父子。
    同時星期日的心思也沒那麽複雜,他要真有異心,完全可以把這個想法藏起來,私下裏實施,坦誠恰恰證明了他的忠誠。
    陳舟之所以詫異,恰是因為星期日的提議太有遠見,太成熟了——
    以前的星期日隻能看到眼前的問題,從來不會為長遠著想,他管理土著的時候沒少因為自己的暴脾氣打罵土著,搞得現在許多島民都很畏懼他,說不定其中還有一些暗藏怨恨的。
    幾年過去,星期六每天都在學習,他與陳舟交談時陳舟能清晰地感覺到他的變化。
    而星期日卻總像個沒長大的孩子,他雖然很聰明,卻顯得不夠成熟,不能獨當一麵。
    直到這一刻,聽到星期日的提議後,陳舟才突然有種老父親般的欣慰,像是看到稚嫩的孩子終於長大了。
    “你的提議很棒!”
    繞過辦公桌,陳舟重重地拍了拍星期日的肩膀,給予高度讚許。
    見星期日因誇獎害羞地低下頭,他又補充道。
    “但是,從孩童時期就進行軍事化訓練不是那麽簡單的事。
    我不得不提醒你,如果在成長階段就接受過量體能訓練會影響人的發育,這個訓練的‘度’你得把握好。
    而且過早掌握武器的使用方法,培養對戰鬥和格殺的認知,脫離普通人的平常生活,對孩子的心性也是個考驗。
    我支持你的提議,但這個提議具體如何實施,怎樣處理其中的細節,我需要一份詳細的計劃書。
    你首先得讓我挑不出毛病,讓我滿意,我才可以放心地把那群孩子交到你的手上。”
    聽到前麵的話,星期日滿心歡喜,就像得到父親認可的少年。
    慢慢聽到後麵,得知自己還要給出一份詳細的計劃書,星期日洋溢著喜意的笑臉頓時垮了下去。
    一時間,笑意轉移到了房間中其他人臉上。
    眾所周知,星期日最討厭的就是寫作業,其次是上課,讓他寫一份計劃書無異於要他的命。
    不過幾人沒笑幾秒,見星期日的目光投向自己,臉便也紛紛垮了下來——
    如果星期日寫不出計劃書又想要執行他的計劃,他會怎樣?
    毫無疑問,他會把這份艱巨的任務分享給自己的“好兄弟”,無論是星期六還是福祿壽都逃不出他的魔掌。
    而且這一次可不同於以往代寫作業或是抄作業。
    這次星期日可得到了陳舟的認可,握著“你們都得給我行方便”的尚方寶劍,他們就算不想幫忙也不行。
    對視一眼,星期六幾人均從對方眼中看到了無奈。
    現在,一個人的工作可變成五個人的工作了,誰都逃不掉。
    ……
    接到任務的幾人挨個離開工廠辦公室,陳舟稍微平複了一下心情,確認所有財寶都已經搬運到樓下倉庫後,這才叫上來福,懷著激動的心情前去欣賞他的戰利品。
    太陽幾乎已經完全下山,工廠一樓亮起了燈光。
    紡織的女工們還沒下班,吱呀吱呀的機器響聲不絕於耳。
    所有財寶都搬進了一樓的小地下室內,與西班牙人的物資分開放置,當陳舟趕到時,最後一個負責搬運的島民已經將財寶箱摞放好準備離開。
    見到尊貴的首領大人,這個個子矮小身材敦實的島民臉上不由泛起既崇敬又有些驚恐的神色,想要行禮,一時間還有些慌亂,不知該行跪拜禮還是行他們部落中的禮節——
    也就是將人腳抬起來放在自己頭頂表示臣服的那種大禮。
    正手足無措地避讓首領的眼神,島民突然感到一隻溫暖的大手按在了他的肩膀上。
    “你整理的很規整,我很滿意。
    幹了一天活,應該很累了吧,早點回家休息,辛苦了!”
    “不…不累…不辛苦……”
    島民受寵若驚,結結巴巴地回應著陳舟,腰板倒是彎的更深了,像電視劇中“老奴告退”一樣,低著頭一步一頓地倒著走上樓梯離開了地下室。
    對於島民的這種反應,陳舟頗感不適,他從來沒把自己當成皇帝。
    可惜在這座島嶼上,由於他的所作所為,同時也為了穩固統治,他不得不高居於這種崇高的地位上,甚至比皇帝還過分些——
    他是神。
    ……
    對島民行為感到的不適隻持續了一小陣,很快,親眼得見財寶的欲望便占據了陳舟整顆心。
    由於黃金密度高,過於沉重,西班牙人裝財寶使用的木箱長度大多不超過80cm,寬度不到60cm,整體扁平,看起來與裝玻璃瓶酒或是裝煙草的箱子頗為相似。
    其中有些大木箱,箱內裝的卻也不全是珠寶,每個箱中除了少數幾件金銀製品,還添加了大量幹草作為填充物,既能減少箱體的重量,也能保護精致的金飾不因搬運的磕碰而損壞。
    地下室隻有一盞小巧的電燈,在天花板上散發出微弱的光,使整個房間沉浸在昏暗的氛圍內。
    然而當陳舟將木箱挨個打開,看到其中動人心魄的金色時,這昏暗便悄然遠去了。
    陳舟的雙眼中隻剩沉凝閃耀的黃金本色。
    他最先打開的是小木箱,其中裝著的大多是粗糙的銀磚以及整塊金磚。
    印加人的冶金技術並不高超,鑄造的金銀磚表麵帶有大量氣泡和凹坑,但這絲毫不影響貴金屬獨特的美感。
    隨後,陳舟打開了一個大木箱,映入眼簾的是一尊足有50cm寬,略顯扁平的奇特黃金塑像。
    它的造型與三星堆文物有些相像,塑像有一對巨大誇張的三角眼,腦袋巨大,身體相對來說較小,在腦袋旁邊有一對對展開翅膀形狀的裝飾,裝飾中摻雜著一些形如太陽的圓盤。
    這塑像稱不上精致,但由於它是由純金鑄造的,即使造型醜陋,在陳舟眼中也能如美女般動人。
    取出黃金塑像,在它下麵,整齊摞放著一些黃金薄片。
    它們的造型如羽毛,其中還使用了鏤空工藝,與箱中的另一件飾品“黃金麵具”組成一整套。
    陳舟知道南美有信仰羽蛇神的文明,他不知道這套黃金麵具是否與羽蛇神有關,但從黃金麵具的造型看,他更願意相信那是“豬神”。
    畢竟這麵具實在有些猙獰了,完全沒有“蛇”的特點,長長的前吻微微張開,露出滿嘴尖牙,若說是豬或是某種猛獸還貼切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