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鎮北王大捷,雁城光複

字數:4414   加入書籤

A+A-


    肅王暫領著錦衣衛離開京城去查逃跑的私兵下落。
    洛寬景則是回了王府,什麽也不管。
    他的腿都站不起來了,這種事交給肅王也是理所應當。
    洛庭熠雖然被關在臨王府裏,但也不是得不到消息。
    在聽到肅王把成王圈養私兵一事稟報了皇帝時,眉頭擰緊。
    肅王竟然也知道了成王養私兵一事。
    他本來想著找到確切的證據,就把此事稟報父皇,卻不曾想自己因為阿婉被關進王府裏,反倒是讓肅王抓住了這個機會。
    洛庭熠頓時有些著急起來。
    不僅是肅王想在錦衣衛安插人手,他也想,但一直找不到機會。
    如今父皇讓肅王領著錦衣衛去查私兵下落,肅王定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在錦衣衛培養自己的人。
    想到還在牢獄中的裴夢婉,洛庭熠 抿了抿唇,來到書桌前寫了一封信交給暗衛。
    “快速送到鎮北王府蕭世子手中。”
    “是。”
    洛庭熠之前也拉攏過鎮北王,但鎮北王那邊的態度一直不明確。
    但上回蕭渡出現說裴夢婉是鎮北王府嫡女,救下了裴夢婉,讓他看到了希望。
    不論如何總是要試一試。
    鎮北王府。
    蕭渡看著臨王府送來的信,白眼一翻,看也不看直接摔碎了扔進火爐子裏。
    什麽東西。
    ……
    成王養私兵一事沒有暴露出去,但肅王領著錦衣衛離開京城一事卻瞞不住,有消息靈通的人知道了真相。
    臨王因一個女人被關在王府暫時出不來,成王被貶囚禁在宗人府,肅王又暫領錦衣衛離開京城,
    三位最有分量的皇子,一關一囚一離京。
    沒有了皇子們之間的明爭暗鬥,京城陷入了一種前所未有的,詭異的平靜。
    仿佛被抽空了一角,變得空落落的。
    就這樣,安靜的日子過了兩天。
    第三天清晨,當第一縷陽光還未完全驅散薄霧時,一陣急促而沉重的馬蹄聲從城外的官道由遠及近。
    城門口的守衛還沒來得及嗬斥,那騎士便高舉著一支染著塵土卻依舊鮮紅的令旗,聲嘶力竭地喊道。
    “八百裏加急,鎮北王大捷,雁城光複。”
    城門守衛一聽這話,連忙開門,讓騎士進城。
    朝堂上。
    騎士跪在大殿中央把戰場上的情況一一複述出來。
    原來是雁城知府早已被蠻夷部落重金收買,他在戰前,故意謊稱府庫空虛,動搖軍心,逼迫守將棄城突圍,他在城破時,為蠻夷打開了西城門。
    所以雁城才會這麽快被蠻夷部落攻打下來。
    皇帝猛地一拍龍椅,一聲怒喝,“賣國求榮,大周竟出現如此貪生怕死之輩,實在是該死。”
    朝堂之上,死一般的寂靜。
    所有人都很驚訝,一個小小的知府,竟敢賣國求榮,這背後的真相,僅僅是貪財嗎?
    還是牽扯到更深層次的陰謀?
    “陛下息怒。”禮部尚書顫巍巍地出列,“此等國賊,必須嚴懲不貸,臣請立刻下旨,將雁城知府楊輝及其黨羽全部收監,徹查此案。”
    騎士聽到禮部尚書的說,朝皇帝拱了拱手道,“陛下,我家王爺已經把楊輝給抓住。”
    “王爺有奏,請陛下將楊輝交由他親自處置,他要當著雁城所有百姓和將士的麵,將此賊千刀萬剮,以慰亡魂。”
    刑部尚書從人群中走了出來,對著龍椅上的皇帝深深一揖,緩緩開口。
    “陛下,臣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皇帝此刻怒火攻心,正欲下旨將楊輝滿門抄斬,但看到是一向穩重的刑部尚書,還是壓下了火氣,冷冷道。
    “說。”
    刑部尚書頓了頓,斟酌著詞句,“陛下,鎮北王大捷,光複雁城,此乃天大的喜事,楊輝賣國求榮,罪不容誅,也當嚴懲。隻是……”
    “隻是鎮北王雖有大功,但他畢竟是在外領兵的異姓王。”
    “楊輝身為朝廷命官,即便罪該萬死,也理應由三法司即刑部,大理寺,都察院會審,明正典刑,以彰顯國法之威嚴。”
    “若由鎮北王私下處置,雖解氣,但於法度不合,恐為天下人所詬病,說我大周朝廷,竟要靠藩王私刑來維護正義。”
    此言一出,大殿內再次安靜下來。
    眾臣皆是人精,瞬間便明白了刑部尚書的言外之意。
    這不僅僅隻是法律的問題,更是皇權與軍權的問題。
    鎮北王隻是一個異姓王罷了,卻手握重兵,戰功赫赫,又在邊境擁有了生殺予奪的權力。
    如果再讓他公然處置朝廷命官,那皇權的威嚴何在?
    皇帝臉色變幻不定,他看向刑部尚書的眼神,複雜難明。
    這個老狐狸,一句話就點到了問題的核心,他心中的怒火,被這盆冷水澆下,開始變得冷靜而審視。
    就在這時,那名一直跪在地上的騎士忽然抬起了頭。
    他聽到了刑部尚書的話,但他並不在意那些繞來繞去的法律。
    他隻知道,自己要傳達的,是王爺真正的命令。
    “陛下,我家王爺在楊輝的書房中,不僅發現他與蠻夷部落的通信,還發現了大量與京城的一個官員的書信往來,隻是信上並沒有寫明他是什麽身份。”
    說著,他從懷裏拿出幾封信高高舉起來。
    此言一出,百官們瞬間炸鍋。
    他的意思是京中有人與楊輝一起賣國求榮?
    這怎麽可能!?
    皇帝的瞳孔猛地一縮,“王德福!”
    王德福心裏一驚,連忙走下去把騎士手中的信接過來,檢查了一遍沒有危險後才呈給皇帝。
    皇帝打開信,越看臉色愈發的陰沉。
    半晌,他猛地拍了拍龍椅扶手,低吼一聲,“放肆!”
    百官們嚇了一跳,立馬跪下了下去。
    皇帝的眼神暴露,死死盯著下麵的百官,他就說一個小小的知府哪來的那麽大的膽子和蠻夷部落通信,原來是京城有人給他兜底。
    實在是膽大包天。
    可信上並沒有名字和印章,就連字跡也是故意掩飾了的。
    皇帝緊緊捏著手中的信封,臉上裹著一層層怒氣,眼裏是一片深不見底的寒潭。
    大殿中安靜如雞,所有人身體都忍不住發顫,生怕被盛怒的皇帝遷怒。
    片刻後,皇帝冷冷開口,聲音不大,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傳朕旨意,命鎮北王即刻班師回朝。”
    “朕,要親自聽他,把這件事從頭到尾,說個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