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直接挑明

字數:4499   加入書籤

A+A-


    李承澈也聽出了她話裏的意思。
    畢竟不管哪個大家族,婚喪嫁娶總歸是頭等大事。
    如今這麽早就把閨女給送來了,那麽很明顯,這位姑娘在家族中的地位並不高。
    甚至很有可能是不知從哪來的野女人。
    “娘,不管怎麽說,她是崔家的人,這就夠了。”
    他隻能如此安慰道,“況且,從眼下的情況來說,至少麵子上得過得去。”
    “如今各大家族之間互相通婚。”
    徐氏歎了口氣,低頭看著杯中的茶葉,“你能夠娶到崔家的姑娘,也算是上輩子修來的福氣。”
    畢竟在唐代,五姓七望那可是不可高攀的大家族。
    就連許多皇親貴胄,都以娶到這些家族的女子為榮。
    但基本上大家族互相通婚,很少外嫁。
    母子倆人又聊了幾句,李承澈這才離開。
    等他回到自己的寢宮,這才發現那名女子正在殿裏候著。
    雖說身上穿著破舊的衣服,可她神態不卑不亢,絲毫沒有畏懼的神色。
    “你們都退下吧。”
    李承澈擺了擺手,示意那些侍女退下。
    畢竟這些人大部分都是太子妃的眼線,等下有些話可不能讓她們聽。
    “是。”
    那些侍女聽聞此言,也是老老實實退下了。
    “崔鶯鶯見過殿下。”
    等到大殿之中隻剩他們兩人之後,那名女子這才行了個禮。
    “可真是個好名字。”
    李承澈倒也是不在意,直接繞過她坐下,“你是崔家的人?”
    “殿下這話我不明白。”
    崔鶯鶯聞言,略帶疑惑地開口道,“難道有什麽疑問嗎?”
    “那是自然。”
    李承澈直言不諱地開口道,“你們清河崔氏可是北方的大家族,送親的隊伍為何如此寒酸?你身為崔家的小姐,為何會如此穿戴?”
    “再者而言,現如今雖然和你們定了姻親關係,可並沒有到成婚的日子,為何如此著急將你送過來?”
    這番話說得可謂極其直接。
    崔鶯鶯聽聞此言,臉色瞬間煞白,美眸之中帶著些許怒意。
    “如果不方便說就算了。”
    李承澈站了起來,帶著戲謔地說道,“可有一點,隻要進了這大殿,以後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得聽我的。”
    “殿下既然想知道,那我就直說了。”
    崔鶯鶯聞言,立馬就扭頭看了過去,眼中閃過些許無奈,“我本是庶出,家母不受寵。再加上母親娘家沒有什麽勢力,隻能嫁到這裏。”
    “要不然憑借著崔家的權勢和聲望,恐怕沒有哪個小姐願意嫁給殿下!也隻有我這樣無能為力的,才接受家族的安排。”
    她這番話同樣充滿嘲諷。
    “好好好,我就喜歡你說實話。”
    李承澈聽到這,心裏也是安心了些,至少這丫頭不是太子妃安排的臥底,“夠直接,我喜歡。”
    “殿下,剛才多有冒犯。”
    崔鶯鶯聞言,顯然是愣了片刻,緊接著趕緊福了福身,“請恕罪。”
    她原本以為這位殿下肯定會遷怒於她,未曾想到會如此風輕雲淡,心裏倒是意外。
    “你不必這麽拘謹。”
    李承澈卻壓根沒放心上,然後擺了擺手道,“現如今你已經是我的妃子了,你放心,我肯定會好好待你。”
    “到時候三書六禮,八抬大轎,十裏紅妝,一樣都少不了你的。”
    此言落下,崔鶯鶯美眸之中淚光閃動。
    她從清河一路過來,路上從那幾個家丁的嘴裏自然也聽到了不少消息。
    她聽說這位殿下不僅好吃懶做,而且胸無大誌,隻知道尋歡作樂。
    至少從眼下看來,似乎並不像傳言那般。
    “行了,你去挑選幾個丫鬟。”
    李承澈見她不開口,便開口道,“畢竟你如今是我的妃子,自然也要人伺候,以後如果有什麽需要的,可以吩咐秦狗兒。”
    “是!”
    崔鶯鶯聞言,福了福身,不再言語。
    接下來的幾天,李承澈大部分的時間都在製作模具。
    蘇清越給他安排的那幾個工匠,的確是十分的用心,而且每個都很機靈,學幾次基本上也就會了。
    “殿下。”
    這一天,李承澈剛準備想去醉花樓,卻見秦狗兒跑了進來,開口道,“胡文忠將軍求見。”
    “他怎麽跑到府上來了?”
    李承澈一聽這話,眉頭瞬間擰成了麻花,這對他來說可不是什麽好消息。
    “這樣。”
    思索了片刻,他在秦狗兒身邊壓低聲音道,“你先把他打發走,讓他去鐵匠鋪等我。”
    “行!”
    秦狗兒聞言,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下來。
    李承澈則是換了身衣服,然後從後門離開了。
    坐上馬車,一路朝著城外的鐵匠鋪而去。
    等到了地方之後,這才注意到胡文忠已經坐著了。
    “殿下,我這是來找你喝酒的,何必這麽麻煩。”
    看到馬車停下,胡文忠立馬上前,有些苦惱道。
    “我正好要來這邊看看,所以就讓你來這裏了。”
    李承澈不以為意地笑了笑,拉著人就往裏麵走,“這裏酒菜什麽都有,也夠我們喝的。”
    “行。”
    胡文忠對於什麽地方壓根就不在意,直接就在一旁坐下,“最近沒有仗打,可真是閑死我們了。”
    “那就多學點知識。”
    李承澈從廚房拿了幾壇子酒,隨後說道,“現如今整個大唐初定,也不是非要打仗,治理天下也是需要知識的。”
    “我這大老粗,讓我看書可不行。”
    胡文忠打開酒壇子,直接就給兩人倒上,開口道,“您也是知道的,我可是粗人一個。”
    “那以後要是沒仗打了,你不得要回家種田?”
    李承澈見狀,不由得開口笑道,“到時候也要參與國政。”
    “那就讓我守邊關去。”
    胡文忠端起酒碗一飲而盡,忍不住打了個酒嗝,“還是殿下這裏的酒好,除了你這裏,我也在秦王府喝過幾次。”
    “可惜了,醉花樓每去一次都要花不少銀子!要不然那裏的酒也很好。”
    他哪裏會知道,這些酒都是出於這位殿下之手。
    “秦王那邊的酒出自哪裏?”
    李承澈聞言,有些不以為意地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