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肖同誌,你中暑了
字數:4194 加入書籤
‘鐺鐺鐺’
隨著幾聲沉悶得鍾聲敲響,忙碌了一上午的村民們終於可以下工,回家吃午飯了。
蘇沫淺一上午也沒閑著,她在距離周爺爺和顧爺爺他們上工的不遠處,挖了一些草藥,還找到少許能吃的野菜。
或許大家都不認識草藥的緣故,那些長勢不錯的草藥至今還保留在原地。
蘇沫淺趁著周圍的人不注意的時候,她偷偷往空間裏移了不少。
她今天盯了一上午,沒有發現有村民去找周爺爺他們的麻煩。
即便有村民碰上了,他們也像躲瘟疫似的立即彈開,能有多遠就躲多久。
再有大隊長的暗中照顧,周爺爺與顧爺爺他們總算是過了幾天平靜日子。
蘇沫淺與周賀然目送著周爺爺他們,拖著疲憊的身子回了牛棚,他們兩人才離開。
周賀然先去把那籃子豬草交給了記分員。
記分員是大隊長的大兒子蘇向東,他稱了豬草的重量,非常公平公正地給周賀然記了一個工分。
蘇沫淺在等待周賀然的時候,挎著籃子的肖玉初搖搖晃晃地走了過來。
因為太陽毒辣,肖玉初額前的碎發早已被汗水打濕,軟塌塌地貼在額頭上,臉蛋曬得通紅。
她腳步虛浮,但也在咬牙堅持。
蘇沫淺見她雙腿走的吃力,目露同情地問道:“肖同誌,你還好吧?”
肖玉初聽見聲音,抹了把額頭的汗水,定了定神,試圖將眼底那個搖搖晃晃的身影穩住。
蘇沫淺見她狀態不對,走上前觀察了一眼,她都不知道說什麽好了,語氣無奈道:“肖同誌,你中暑了。”
肖玉初像是沒聽到似的,嘀咕道;“我,我還差四個工分。”
說完自己的執念,肖玉初還是華麗麗地摔倒,暈過去了。
在倒地前,蘇沫淺拉了她一把,這才不至於摔個頭破血流。
蘇沫淺無奈地扶了扶額,又想起她之前興高采烈地說著‘淺淺,我是來投奔你的’。
現在這情況,真是應了她那句話,早不暈倒,晚不暈倒,看見了救命恩人了,暈的倒是放心。
蘇沫淺隻得借著挎包的遮擋,從空間裏取出了自己熬製的‘藿香正氣水’,喂進了她嘴裏。
“哎喲,這新來的知青怎麽了?”路過的一位大娘好奇地問道。
“看上去像是中暑了。”同行的人猜測著。
“打個豬草也能中暑?”
“她今天上午好像打了兩籃子。”
有一位嬸子嘁了一聲,語氣不屑:“我家狗蛋一上午打三籃子豬草,都比她強。”
蘇沫淺聽著大娘嬸子們的竊竊私語,一邊按壓著肖玉初的穴位,一邊等待著她蘇醒。
“你們快看,這女知青醒了。”
“還真是,她清醒的這麽快,應該不是中暑吧。”
蘇沫淺見肖玉初睜開眼睛了,好心建議:“工分不是一下子掙完的,你也要適當地休息,要是身體累垮了,你賺再多的工分也沒用。”
肖玉初茫然地看著頭頂的幾顆腦袋,聽到耳邊的說話聲,她的目光緩緩移動,當看清是小恩人時,她的意識也回籠了,她瞬間記起昏倒淺發生的一幕,她忽地坐起,抱著蘇沫淺大哭了起來,邊哭,還邊委屈地抱怨。
“淺淺,我以為我要死了,我剛才看見所有人都在我眼前搖晃,我好像還看見了我死去的奶奶,我奶奶還給我打招呼了,嗚嗚嗚~~”
蘇沫淺:“......!!”
“淺淺,我今天上午拚了命才割了兩籃子豬草,可是一籃子才不到一個工分。淺淺,嗚嗚嗚......我不想活了。”肖玉初的哭聲突然戛然而止,她放開蘇沫淺,眼神迅速尋找,哽咽著聲音道:“對了,我的籃子呢,我的豬草呢。”
幾位大娘嬸子看著神神叨叨的肖玉初,大家不自覺地往後退了退,她們用眼神詢問著對方,這個女知青莫不是個腦子有毛病的?
直到肖玉初看見完好無損的籃子,還有完好無損地豬草,這才大大地鬆了一口氣。
她轉過身,又想抱著蘇沫淺尋求安慰時,被蘇沫淺伸出來的手掌擋住,語氣嫌棄:
“還不趕快去吧豬草交上去,如果再晚一會,你籃子裏的豬草都要曬幹了,到時候重量更輕。”
經過蘇沫淺這一提醒,肖玉初道了謝後,趕忙起身,抓起籃子,就要往記分員麵前跑。
肖玉初跑遠了,那幾位大娘嬸子,才湊上前問道:“銅柱家的丫頭,剛才那個知青怎麽昏倒了?”
蘇沫淺見幾人好奇,她也沒隱瞞:“她剛才中暑了。”
“真的中暑了?那她恢複的怎麽這麽快?”
“她症狀輕,自己就醒了。”蘇沫淺又看向幾個大娘嬸子,麵上也掛上了笑容,自我介紹道:“奶奶,嬸嬸們,你們可以叫我淺淺。”
五官精致的小姑娘忽然一笑,看得幾個大娘嬸子們直呼真漂亮,尤其是小姑娘那白皙透亮的皮膚,一看就是嬌養著長大的城裏孩子。
這樣俊俏標致的小女娃,她們很好奇為什麽突然回鄉下了,蘇銅柱緊急回部隊的消息她們也聽說了,既然銅柱沒有轉業,又為什麽會在老家蓋房子。
她們今天上午還議論了這事,也沒猜測出個結果。
現在正主在這裏,有位王大娘忍不住好奇地問道:“淺淺啊,你爸爸回部隊了,你怎麽沒有跟著回去?”
“這位奶奶,我得看著蓋房子,我爸爸說了,他不管離家多遠,官職多高,最終都要落葉歸根,這靠山屯村就是爸爸的根,等爸爸老了,他還要回村養老呢。”
一句落葉歸根,可算是說到了王大娘的心坎裏,她一臉和藹道:“孩子,你爸爸說得一點也沒錯,人這一輩子,忘了誰,都不能忘了自己的根。”
一位中年模樣的嬸子,滿眼疑惑:
“你爸爸才多大年紀,等過幾年再回來蓋房子,也晚不了啊?”
蘇沫淺笑眯眯地看向說話的人,軟甜著聲音解釋道:
“嬸子,我爸爸說逢年過節,還要回來幾趟,回來了沒有住的地方不行。等我爸爸空閑了,還要去爺爺奶奶墳前磕幾個頭,給他們念叨念叨爸爸在部隊的生活情況,讓爺奶在天上也放心。前些年沒及時回來,是因為我爸爸一直出任務,現在任務少了,我爸爸就開始忙碌一直惦記的事。”
圍在蘇沫淺身邊的人,頓時沒話問了,甚至還感動得眼淚汪汪。
特別是後麵問話的這個嬸子,她娘家娘才去世了半年,她這半年來想到她娘就心疼地哭一場,沒人能體會她這種失去至親的難受。
她們誰也沒想到,老蘇家銅柱竟然這麽有孝心,那位王大娘離開前,還說了句:“銅柱是個好樣的。”
圍在蘇沫淺身邊的幾人都回家了,跟著她們一起帶回家的還有蘇銅柱落葉歸根的說法與對父母的一片孝心。
也就一下午的工夫,蘇銅柱的‘美名’就像插了翅膀似的,飛遍了靠山屯村的角角落落。
順便也給村民們解惑了,讓他們知道蘇桐柱雖然沒有轉業,又為什麽蓋房子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