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這分明是高配!
字數:6110 加入書籤
“我發現馮司長你是有點魔怔了。”
吳朝暉忍不住笑道。
“你現在看啥都是航母阻攔索。”
“不跟你說了嗎,人家這是搞工程建設用的。”
眾人哈哈一笑。
吳朝暉從實驗員手中接過了初步報告。
上麵寫的都是低一些基礎數據。
不用上實驗設備,隻是簡單測量就可以得出來的那種數據。
比如形態、粗細之類的。
“由38股鋼索扭成,每一股鋼索的直徑是3.15厘米。”
馮少陽的臉上當時就充滿了懷疑:“厘米?你們確定單位沒寫錯啊?”
“當然,我們是專業的檢測機構。”
“鬼鬼。”
馮少陽不禁發出一聲感歎。
講道理。
3厘米的鋼索不能稱之為索。
這玩意兒應該叫絲。
3厘米的繩子就算韌性再好,但尺寸有限。
馮少陽很懷疑這點玩意兒能不能承擔巨大的壓力。
畢竟機場建設不用考慮其他,繩子粗一點也沒事。
“這繩子整股合起來也沒多粗啊,你們確定這是用在機場建設的?”
“當然,人家申請人就是這麽說的。”
馮少陽覺得不對勁:“即便有一定的抗拉能力。”
“這麽細的繩子用在機場周邊了做圍欄。”
“那不跟古箏計劃一模一樣?”
馮少陽大致了解了一下用途,心中也有數。
有些機場因為環境受限,周圍沒有足夠的緩衝帶。
因此需要用繩索做阻攔。
關鍵你攔,也用粗點的東西啊。
這點小細繩,如果抗拉強度夠,那不就是一把懸著的利刃?
萬一飛機失事衝出跑道。
不得切的稀碎?
本來小事故。
一攔,成大事故了。
吳朝暉搖搖頭:“這個我就不清楚了,畢竟我們不是委托方。”
馮少陽:“這玩意兒抗拉強度怎麽樣?”
吳朝暉回頭看向實驗員:“抗拉強度的報告呢?”
“還在測,所長,很快了。”
聽到答複。
馮少陽再次把目光放到實驗桌上的那一段樣品上。
越看,他覺得那段樣品的橫截麵有些眼熟。
“吳所長,你不覺得這個形狀似曾相識嗎?”
吳所長也是第一次看到這個產品的橫截麵。
覺得沒什麽。
全天下鋼索那麽多,有幾個長得一樣的很正常。
可是!
當他拿起樣品,看到四繩不規則排列,中間夾著一根鎖芯之後,整個人都傻了。
“還真是!這個編織工藝……還真像航母阻攔索啊!”
吳朝暉做了這麽多鋼索檢測。
他深知這種不規則的排列的含金量。
這種排列方式能最大化的分散壓力,又能保證鋼索的卷曲性。
正因為這種工藝的先進性。
航母阻攔索之類需要高強拉力的產品都會用這個構型。
想到這兒,吳朝暉不禁感歎。
“你別說,高手在民間。”
“這家廠子有點東西,知道用結構,而不是一味的加強材質。”
“且不說他們的抗壓數據是多少。”
“這個形狀路線首先走對了。”
馮少陽也認可了這家廠子的含金量。
之前國內搞航母阻攔索攻關的時候,最開始用的是七根繩排列的方案。
效果不咋好。
後來有人提出用四根繩。
這才算是得到了標準答案。
雖然強度上仍然不過關,但起碼形狀的路線是走對了的。
當年海軍裝備部門從七根繩走向四根繩的方案,用了兩年多。
結果現在,人家民企在工程建設領域也摸索出了自己的道路。
這就好比。
一個門派的絕密心法,傳男不傳女。
結果一下山。
小報攤在批發,一塊五一斤。
想到這兒,馮少陽覺得自己將阻攔索攻關的任務下發到全社會這步棋走對了。
民間有高人,這玩意兒不得不服。
“要是這個產品的抗拉強度稍微靠點譜。”
“我都不說趕上我的要求。”
&npa左右。”
“這家廠子立刻就能變成我的希望所在。”
馮少陽已經想好了。
&npa。
他立刻就登門拜訪這家生產商。
委托他進行科研。
在沒有技術協助的情況下,人家都把產品搞得這麽像樣了。
那如果自己讓全國鋼材料的專家過去支援。
搞出航母阻攔索指日可待。
說話間。
另一位實驗員匆匆跑了過來。
“所長,抗腐測試有結果了。”
吳朝暉接過報告,饒有興致的解釋:“我們對鋼纜的測試不僅限於強度,還有抗腐、防鏽之類的耐用性測試。”
“我理解,要完全還原露天的使用環境。”
說完。
兩人同時回頭看著那位實驗員。
“你簡述一下結果吧。”
實驗員點點頭,總結重點。
“各項抗腐標準都在標準之上,完全沒問題。”
“隻是有一點比較奇怪。”
“這個產品的氯離子抗性特別高。”
“超出鋼製品合理承受值的一百多倍。”
吳朝暉點點頭:“這是好事啊,說明人家這個東西耐用。”
馮少陽卻聽出了不對勁:“你等會,氯離子?氯化物唄?”
實驗員點點頭。
“也就是說,這玩意兒對海水抗性特別高?”
實驗員再次點頭。
“那就不對了,你們不是說這玩意兒是蓋機場用的嗎?怎麽還對海水抗性高了?”
吳朝暉不以為然:“也許人家這個機場是蓋在海邊的。”
“希望吧……”
馮少陽的心已經泛起了陣陣漣漪。
構型完美,抗海水腐蝕性奇高。
你們要不說,我還真以為你們測試的產品是航母阻攔索呢。
要是這玩意抗拉強度稍微靠點譜,就算是航母阻攔索的平替了。
吳朝暉也看出了馮少陽的心思。
“這樣吧,咱們去拉力實驗室親自看一看。”
說話間。
幾人調轉方向,朝著位於一樓的車間走去。
這裏有全國唯一的一台大型拉力測試機。
專門用來測試大型鋼索的強度和韌性。
當初建造這台機器的初衷,就是為了測試航母阻攔索。
“小劉,實驗做完了嗎?”
負責車間的小女孩一臉忙碌:“快了,這是最後一遍,我馬上寫實驗報告。”
大型實驗的流程很複雜。
不但需要多次對比,還需要記錄每一步的細微操作。
最後匯總成實驗報告,才具有參考性。
可現在吳朝暉已經等不及了。
“報告先不著急,你告訴我這個產品的抗拉強度是多少。”
&npa!”
吳朝暉馮少陽當時就震驚了。
“奪少!?”
小女孩瞪著溜圓的眼睛:“2300啊,第三次的測試極限都到300噸了。”
?????
馮少陽石化在了原地。
前兩天我給產業開會,下發的標準是1900.
你們幹到2300了?
這哪裏是平替,這尼瑪是高配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