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逮蝦戶

字數:6072   加入書籤

A+A-


    測試場地入口。
    眼看著雨點越來越大,龔鞠有些急躁了。
    首長擱哪兒叭叭啥呢?
    為什麽不下命令?
    雨水照這個下法,很快就會滲進土壤裏。
    測試場地可全都是非鋪裝的土路,沒壓實的那種。
    而且經過前幾輪測試。
    路麵已經被搞得麵目全非,全是浮土。
    再下點雨一攪和,那畫麵龔鞠都不敢想。
    全是非牛頓流體。
    雖然是同一場地,前幾輪的同行們是A級難度。
    到了他們這兒,成S級了。
    突然。
    對講機裏傳來趙成桓的聲音:“可以開始測試。”
    龔鞠立刻來了精神:“車組!準備出發!按照魏總交代的,隻有悲歡,沒有離合,油門焊死給我衝!”
    兩位車組成員坐進駕駛艙。
    帶上VR眼鏡,撥動輔助駕駛檔杆。
    仿佛能聽到一段耳熟能詳的BGM——
    逮蝦戶!
    …
    主席台上。
    所有人拿起望遠鏡。
    由於大雨的存在,視野已經到了極其模糊的程度。
    但他們依然可以看到一對大燈從起點處彈射起步。
    ???
    趙成桓還以自己看錯了。
    剛才輪式車輛發車的時候,都沒有它這麽猛。
    “魏總,履帶車你搞這麽大的動力,你日子不過了?”
    對於車重三十幾噸的車子來說。
    發動機可選擇的餘地不多。
    所以動力調教顯得極為重要。
    如果按照當下這個馬力輸出,推動三十噸的車子彈射起步。
    那這車多大的油箱都經不起燒的。
    可下一秒。
    趙成桓就意識到了一絲不對勁。
    “嗯?沒聲音?你這個玩意兒為啥沒有聲音?”
    眾所周知。
    坦克是所有陸上載具中動靜最大的那種。
    發動機一啟動,一百米外都有體感。
    可現在。
    主席台離測試場地也就幾十米遠。
    也完全聽不到任何聲音。
    因為大雨的存在。
    如果閉上眼睛,你根本想象不到此時眼前有一輛坦克在快速機動。
    魏修簡單的解釋道:“這個車子是混動,沒聲音是很正常的。”
    “混動?”
    “嗯啊。”魏修點頭。“就是新能源,綠牌的那種。”
    ????
    ????
    所有人都抬起了頭,眼巴巴的看著魏修。
    混動大家都能理解。
    但是你給坦克上綠牌,這合理嗎?
    “不是,三十噸重的車子,你給上混動?”趙成桓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這有什麽的?百噸的卡車都有用綠牌的。”
    趙成桓:“這是坦克啊,能和輪車相提並論嗎?”
    履帶車和輪式車輛的傳動模式是不一樣的。
    轎車靠的是大方向,讓前輪帶動車身轉向。
    坦克不一樣,隻能通過兩條履帶的轉速差來實現轉彎。
    因此哪怕汽車的混動技術再成熟,也無法原地應用到坦克上。
    除了傳動之外,儲能也是個大問題。
    作為混動,你要有電池吧?
    但車子電池帶的越多,車重就越大。
    市麵上最成熟混動車,帶個大電池,純電續航也就400公裏左右。
    可對於坦克來說,帶這麽大的電池,根本也沒有卵用。
    “三十噸的車子,你得帶多大的電池啊?”
    魏修解釋道:“也不是很大,我們車上有一塊九百公斤的電池。”
    趙成桓擺了擺手隻:“900公斤?一公斤按150瓦算,也就一百多千瓦時,沒多大啊。”
    電池的續航取決於電池的大小。
    目前成熟技術。
    150Wh是主流,電池重量普遍也就是50700公斤。
    就算魏修的車子大,能帶的電池多,也才九百公斤。
    就這個續航,稍微重一點的越野車都不夠用的。
    可魏修擺擺手:“我們用的是硫化物的全固態電池路線。”
    “每公斤的能量密度在一千瓦。”
    “所以九百公斤的話。”
    “是900千瓦時。”
    話音落下。
    現場針落可聞。
    當前電車的水平和,一千瓦時的續航在五公裏左右。
    所以900千瓦時…
    按小轎車的水平算…
    續航4500公裏??
    “全固態!”
    謝建林當時就坐不住了。
    “還硫化物?”
    “你們的的固態電池量產了,為啥不通知我!”
    謝建林對於戰車什麽的頂多算個門外漢。
    但是對於電池能源這些,他可太多了。
    當前固態電池都還停留在半固態,用電解液的狀態。
    就這。
    每公斤的能量密度已經到360左右了。
    采用硫化物、氧化物的這些真正的全固態電池,仍然還處在實驗室階段。
    按照之前他了解的數據。
    即便是全硫化物的電池,理論上能量密度也隻有500左右。
    你給我幹出了一千?
    這可是電池啊!
    工業的動力來源。
    我要知道你們在固態電池領域這麽牛,誰還關心你們的坦克造成什麽樣啊。
    你就是造出一坨廢鐵,裝上固態電池,我也說是工業精品!
    “我們也是剛剛突破。”
    魏修細細解釋道。
    “剛拿到固態的技術,這不就用在坦克上了?”
    “除了一塊九百千瓦時的電池之外。”
    “坦克上還有一台雙渦輪的柴油發動機,功率800匹。”
    “兩種動力由一台串聯式機電複合傳動係統協調。”
    “從而達成雙模式機動,純電續航差不多是450公裏。”
    “最高車速能夠達到120公裏。”
    “同時他還具備電傳動的所有優點。”
    “動力損耗低、油耗小、噪音低、扭矩大,動力強勁。”
    “當前諸位看到的,就是車輛以純電模式運行。”
    “嘎嘎快。”
    如果說沒有眼前坦克逮蝦戶的畫麵。
    主席台上任何人都不會相信魏修嘴裏的任何一個標點符號。
    可現在。
    他們有些麻。
    那輛坦克在賽道上,像是有田下山一般,逆了天了。
    大部分人還是第一次在坦克上見到飄逸的。
    最尼瑪離譜的事。
    這輛車在過極限路段時,速度也保持在60公裏左右。
    這可是坦克車實測啊。
    你們把這兒當達喀爾跑了?
    趙成桓的大腦已經有些宕機了。
    硫化物還是氧化物的固態電池,都已經超出他的知識層麵了。
    他現在隻知道,有人把坦克當賽車一樣開。
    但他不明白,這背後到底沒有隱患。
    轉過頭,他在人群中找到聶老。
    “聶總工。”
    “魏總這套混動係統我已經看不懂了。”
    “太快了這也!”
    “這合適嗎?”
    “您作為戰車之父,您怎麽看這套係統?”
    聶老的嘴唇微微有些顫抖:“我熱淚盈眶的看。”